咬文嚼字教案一等奖_第1页
咬文嚼字教案一等奖_第2页
咬文嚼字教案一等奖_第3页
咬文嚼字教案一等奖_第4页
咬文嚼字教案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咬文嚼字教案一等奖 咬文嚼字(市教学设计一等奖咬文嚼字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1、使用教材: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五 第三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 2、教学目标: (1)学识与才能:理解文章内容,掌管文章写作思路。 (2)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3、教学重点:理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4、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评价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5、设计思路: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同时也是一篇短 小精悍的

2、探讨文。他报告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备。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方面抓住探讨文的特点,了解观点,理清论证思路; 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咬文嚼字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因此,教学设计在分析论证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斟酌、质疑探究的习惯,巩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将这种思维习惯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6、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法,点拨法 7、教具打定:PPT课件(另附) 8、课时安置: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PPT课件演示:P.1 课题 2022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说“宏大师生理应做到:不计名利,告成不

3、必在我; 甘为人梯,奋斗当以身为先。自强不息,告成必定在我;发愤有为,报国当以身为先。”我想这是对我们的梦想也是要求。大家一起朗读一下这段话。 PPT课件演示:P.2 做学问也好,生活也罢,我们都需要有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的咬文嚼字的便是拥有这样精神的人。 (二)熟悉 PPT课件演示:P.3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代表作品: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 人生格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 明确:1、朱光潜是安徽人,他是安徽的高傲,引导学生要关注本地的名人。 2、他的人生格言正是温总理讲

4、话中所提到的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写照,而他的这篇随笔正是被这样的精神触发,斟酌完成的。 (三)粗读课文,把握论点 请学生在预习的根基上再读课文,斟酌问题: 1、“咬文嚼字”什么意思?PPT课件演示:P.4 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2、看起来“咬文嚼字”有些贬义,那么朱光潜为什么会用它来作为自己的观点,确定有他的道理,那么,请同学在课文中找一找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学生斟酌议论,总结归纳) 明确:咬文嚼字,在外观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务必有一字不愿放松的谨严。 (四)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为了让大

5、家采纳这个观点,选了哪些例子来证明呢?PPT课件演示:P.5 明确:郭沫若改字 王若虚改句 贾岛“推敲” 苏轼惠诗 “套板回响” 2、文章结果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意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是随意举的例子么? (学生斟酌并议论) 明确:这些例子不仅不是随意举的,而且是精心选择的。从选材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关于文字修改,一方面是有关联想意义; 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告成的,也有失败的。 3、概括分析有关文字修改的例子: 郭沫若改字 (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修改前后的句子来体会“咬文嚼字”的精神。) 明确:同样是一种改法,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告成,一个失败。理由在于不可怜感的句子不成以

6、千篇一律的修改,应分析句子情感,把握句式特点来修改。 PPT课件演示:P.6 补充例如:唐代诗人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中“怯”能否替换成“切”呢? 明确:很鲜明,不成以。“怯”更能表达逃亡时的怯懦 心情,既急忙的咬 想知道家人的处境,又惦记自己给家人带来灾祸,“怯”可以分外切实的表现当时那种冲突的心情。 总结:写文章时要求用词切实,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斟酌字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着。 PPT课件演示:P.7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 明确: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

7、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切实的一句、最切实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好多。而你务必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法 福楼拜) 王若虚改句(指导学生朗读修改前后的句子,体会修改的效果) 明确:更正之后切实更干脆了,但却缺少了意味。 PPT课件演示:P.8 补充例如:宋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第一段原来是“环滁周围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结果修改为“环滁皆山也。” 这是修改的更干脆的告成的例如。 总结:文句是否干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样表述才最符合原文的意味,也就是说咬文嚼字的精华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贾岛“推敲”

8、PPT课件演示:P.9 (这个故事已经耳熟能详,重点在于了解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咬文嚼字的精神自己分析诗句,提出看法。) 请找出文中的理由和解释。 你认为理应用“推”还是“敲”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可自由议论,只要解释合理就应赋予激励) 总结:无论用那个字,犹如都有道理,其实就在于不同的字表现的意境不同,每个字所蕴含的意境又是符合情境的,所以都是可以的。 小结:以上三个例子有告成,有失败,他们的评判标准都是一样的,即这个词或句是否符合的思想情感。 4、概括分析有关联想意义的例子: 苏轼惠诗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利用联想意义的妙处。) 补充解释:小龙团是福建名茶,一般是

9、地方上供应皇帝的茶。一两茶相当于0.1两黄金。苏轼在任常州刺史时得到挚友赠送的小龙团,奇怪兴奋,来到无锡的其次泉取泉水泡茶。小龙团是茶团,北宋蔡襄创制的一种名茶,外形似饼,这就可以扶助学生理解“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由于他们的外形都是圆形的。 “套板回响” (指导学生理解“套板回响”的概念,概括的观点。) 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套板回响”。 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反对。“套板回响”背离了创新,引不起崭新和诚恳的情趣。 唐代的古文运动中韩愈等人提出写文章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词必己出”,这表达的就是创新,反对掉书袋。 总结: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都充分说领略咬文嚼字还应有创

10、新意识。合理的运用联想意义。 PPT课件演示:P.10补充例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节令又逢君。”注:李龟年为唐代出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斟酌:其中“江南”两字你能有多少联想呢? 明确:点明与李龟年相逢的时令暮春; 暗指李龟年不幸的身世; 暗指自己不幸的身世; 暗指唐王朝衰落时期。 5、小结:通过举例论证和正反比较论证,指出无论是文字修改,还是使用联想意义,我们都要寻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这样才会达成艺术的完备。 (五)引申探究,对比阅读 研讨与练习中列举了一篇文章不求甚解(马南邨),其中提出了另一种阅读的方

11、法,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面对朱光潜和马南邨的不同见解,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的看法。 (引导学生自由议论,老师可加以指导和激励。) (六)应用拓展,活学活用 课前老师要求学生整理出自己平常读书时“咀嚼”出的好句子,选择了其中的一片面,请学生自己赏析。 (由选出语段的同学先发表观点,再由其他学生补充。) 总结:很好的思想内容,像一盏画得很美的纱灯,表达思想的文字就像灯里的烛光。若是里面的烛光很亮,这盏灯上的美观图画就会映射得纤毫毕现; 若是烛光昏暗,无论是多美的纱灯,也会减色。(冰心漫谈语文的教学与学习) (七)作业设计 片段训练:请写一个片段来赏析你所热爱的语段,可从内容和形式

12、两方面分析。要求:重点突出,语句通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字数不少于400字。 (八)板书设计 郭沫若改字 不可怜感 文字修改 王若虚改句 不同意味 咬文嚼字 贾岛“推敲” 不同意境 苏轼惠诗正面 联想意义 “套板回响”反面 三、 教学反思 1、立足探讨文体,理清论证思路,学习缜密的构思 探讨文是高中生务必掌管的文体之一,掌管文章的论证方法也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之一。这篇文章在选材上独具特色,思路严谨,脉络明显,论证缜密,方法多样。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笔者先让学生先找出观点句,然后概括出所举的例子,再将例子分类,引导学生分析把握论证思路。掌管这篇探讨文的写作特点,为今后探讨文的写作供给

13、参考和借鉴。 2、联系学习实际,落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探究的才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防人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学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进展想象才能、思辨才能和批判才能。在平日的阅读中,有不少学生都对比马虎,对文中用词用句缺乏斟酌,自主探究意识不够,而朱光潜先生提出阅读或写作中要有咬文嚼字精神,正好给学生供给了一种读书的方法,也可以扶助学生逐步养成创作和赏识的习惯。 分析完课文后,我结合研讨与联系中提到的马南邨的阅读方法,扶助学生结合自身处境生动运用各种方法。从结果学生写的赏析文章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有意识的关注自己读过的文章了,并开头具有确定的审美才能,热爱斟酌并分析一些美好的语句。这些理应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