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复习及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复习及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复习及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复习及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复习及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单元复习重难点讲解: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元勋( xn ) 奠基( din )选聘( pn ) 殷红( yn )挚友( zh ) 至死不懈( xi )鞠躬尽瘁( cu ) 妇孺皆知( r )梳头( sh ) 秩序( zh ) 深宵( xio )伴侣( l ) 硕果( shu )卓越( zhu )赫然( h ) 迭起( di )澎湃( pi )锲而不舍( qi ) 目不窥园( ku )兀兀穷年( w ) 迥乎不同( jing )咳嗽( k ) 调羹( gng )草率( shui ) 阖眼( h )揩桌子( ki )深恶痛绝( w )2、

2、解释下面的词语。元勋:立大功的人(多指开创性事业中的)。奠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比喻某一事物的产生或确立。选聘:挑选聘用。谣言: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背诵:凭记忆念出读过的文字。昼夜:白天和黑夜。昆仑:山名,在、西藏和青海。挚友:亲密的朋友。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鞠躬尽瘁:语出诸葛亮后出师表,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妇孺皆知:妇女和儿童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锲而不舍:不停地雕

3、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硕果:大的果实,比喻巨大的成绩。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澎湃: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校对: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草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3、孙权劝学文言知识积累(1)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权谓吕蒙曰 (谓曰:对说) 卿今当涂掌事 (当途:当道,当权)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用,拿)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孤:古时王侯的自称。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卿言多务,孰若孤 孰若:谁(哪一个)比得上

4、及鲁肃过寻阳 (及:到,等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长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遂:于是,就;而:连词,表承接关系。)(2)一词多义当:当涂掌事(掌管,主持)但当涉猎(应当)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大与蒙论议,大惊曰(十分,非常)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敬辞)(3)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4)古今异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古时王侯的自称。今:单独,孤单。)博士:(古: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学位的最高一级。)但当涉猎但(古:只,只是。今:转折连词,但是。)见

5、往事耳往事(古:历史。今:过去的事。)即更刮目相待更(古:另,另外。 今:更加)(5)文言句式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蒙以军中多务辞)省略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友”前省略“与蒙”)跟踪训练: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深邃(su) 模糊(m) 校补(xio) 迥乎不同(jing)B.脚踝(hui) 薪金(xn) 魅力(mi) 妇孺皆知(r)C.燕然(yn) 草率(shui) 奠基(din) 气冲斗牛(du)D.荒谬(mi) 调羹(gng) 迸发(bng) 深恶痛绝(w)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选聘(pn) 挚友(zh) 呜咽

6、(y) 酣然入梦(hn)B.元勋(xn) 昼夜(zhu) 硕果(shu) 锲而不舍(q)C.调羹(gng) 哺育(b) 草率(shui) 鲜为人知(xin)D.校对(jio) 咀嚼(jio) 嗥鸣(ho) 气冲斗牛(du)3.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鞠躬尽瘁 不以为然 吴下阿蒙B.沥尽心血 锋芒必露 心会神凝C.兀兀穷年 当之无愧 挺而走险D.家喻户晓 死而后已 迫不急待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当之无愧的。B.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海阔难越,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定会登上理想之巅,到达梦想之岸。C.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他青

7、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喜爱。D.罗阳为中国的舰载机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5.下列句中加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B.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首当其冲的。D.在公共场所吸烟、乱扔东西等行为让人深恶痛绝。6.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邓稼先是当之无愧的“两弹元勋”。B.钟南山老先生,已经是鲜为人知的人物了,我们佩服他、仰慕他。C.他经常做一些让人不可捉摸的事。D.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他半年来目不窥园,废寝忘食,把游戏、电视都放在

8、了一边。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选自三国演义,文中提到的孙权、鲁肃、吕蒙都是吴国人。B.邓稼先的作者是杨振宁,著名物理学家,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C.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作者是萧红,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D.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主要作品有烙印老马等。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B.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作者是萧红,其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C.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

9、段一文的作者是诗人臧克家,其代表作有诗集红烛。D.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尽可能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B.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C.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共产党员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D.泥鳅的体形是一种细而长的鱼。10.默写填空。(1)_,不可不学!(孙权劝学)(2)但当涉猎,_。(孙权劝学)(3)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_,_!(4)成语“刮目相待”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1.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以“找寻语文课

10、本里的中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活动一:寻精神】柳青创业史展示的新中国农民团结互助、艰苦创业的精神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请在下面的米字格中,按顺序依次写出“创”字的笔画。(2)【活动二:寻礼仪】下面的文段,引发了同学们对于“师生在校如何相处”的讨论。你与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时,会说些什么?请把你的发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3)【活动三:寻文化】同学们梳理初中语文课本,绘制出下面的统计图。请给统计图拟写标题。(20字以内)_(4)【活动四:寻品格】请仿照画线部分补写一个

11、语句,完成邓稼先赞词。赞邓稼先带着一颗拳拳赤子心,怀着一腔殷殷爱国情,他品行纯正无愧中国男儿,_。踏遍戈壁共草原,无需马革裹英灵。这就是邓稼先!这就是“两弹”魂!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晩乎!”肃遜拜蒙母,结友而别。(1)下列各项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经为博士邪 为:成,当B.但当涉猎 但:然而,

12、却C.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就D.鲁肃过寻阳 过:经过(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蒙辞以军中多务。(3)文中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的学习成效?请予以说明。(4)现在人们常用的“吴下阿蒙”喻指什么?用“刮目相待”形容什么?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

13、,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闲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

14、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美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闻一多先生的“做”的?请简要概括。(2)赏析下面精彩句子。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3)“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请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14.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小题。老舍先生汪曾祺北京东城乃兹府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

15、大了),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侍弄的。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曾说:“花在人养。”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汤显祖曾说他的词曲“俊得江山助”。老舍先生的文章也可以说是“俊得花枝助”。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客人被让进了北屋当中的客厅,老舍先生就从西边的一间屋子走出来。这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

16、。里面陈设很简单,一桌、一椅、一榻。老舍先生腰不好,习惯睡硬床。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他的握手是轻轻的,但是很亲切。茶已经沏出色了,老舍先生执壶为客人倒茶。据我的印象,老舍先生总是自己给客人倒茶的。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

17、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有的还兼带,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

18、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作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的和声用喉舌作出有点像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一九五四年,我调离北京市文联,以后就很少上老舍先生家里去了。听说他有时还提到我。(1)阅读选文第段,说说老舍先生有哪些生活情趣。(2)品味下列加粗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3)本文记叙的是老舍先生的事迹,在第段却

19、写了齐白石老人的逸事,其作用是什么?(4)第段写老舍先生提议并组织盲艺人演出的事情有何作用?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无声的眼泪,却有着最丰富的生命色彩。也许是获得成功时的喜悦之泪,也许是阅读一本书时的感动之泪,也许是分别时的不舍之泪,也许是做错事时的懊悔之泪就让我们在一颗颗晶莹的泪珠中,去感受那最真实的生命印记吧!请以“那一刻,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表达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A项,“校”应读jio;C项,“燕”应读yn;D项,“迸”应读bng。2.答案:A解析:

20、B.锲qi。C.鲜xin。D.嚼ju。3.答案:A解析:B.“必”应为“毕”;C.“挺”应为“铤”;D.“急”应为“及”。4.答案:C解析: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与句中“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喜爱”意思不符。5.答案:C解析:“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句中,不符合语境,应改为“当之无愧”。6.答案:B解析:“鲜为人知”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意思,用在句中不合句意,应为“家喻户晓”。7.答案:A解析:孙权劝学选自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8.答案:C解析:红烛是闻一多的作品。9.答案:B解析:A.词语搭配不当,应改为“节省开支和减少浪费”;C.词语搭配不当,塑造的是“形象”,不能是“事迹”

21、;D.语序不当,应改为“泥鳅是一种体形细而长的鱼”。10.答案:(1)卿今当涂掌事(2)见往事耳(3)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4)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解析:根据自己的积累恰当填写即可。注意不要添字、漏字,不要出现错别字,如句中的“当涂”不要误写为“当途”,句中的“耳”不要误写为“尔”,等等。11.答案:(1)按要求写笔画。(2)【示例一】师生相处时,学生应该心存敬畏,就如宋濂遇到老师批评时,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以复”。【示例二】师生相处时,老师应该尊重学生,尽量避免历声训斥,态度温和则更易被学生接受。(3)古诗文在各年级语文课本中占比统计图或:古诗文在各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占比统计图或:各年

22、级语文课本的古诗文在本级占比统计图或:各年级古诗文在本级语文课本中占比统计图统计图建立在对各年级语文课本分别梳理的基础上。统计对象为古诗文(占比);统计基数是“各年级语文课本”,而非三个年级所有语文课本。试题提供的统计图清晰显示了统计对象和统计基数,以上信息需要考生阅读统计图得出。(4)【示例一】他功勋卓著堪称核弹英雄【示例二】他目标坚定献身国防事业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2)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文段反映了宋濂求学时老师的严厉,突出了宋濂求师时的虚心诚恳。我们可以同意师生相处时,老师应该严厉,学生应心存敬畏的观点,因为“严师出高徒”;也可以主张师生应该平等相处、互相

23、尊重,因为态度温和的老师更易被学生接受。任选一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3)本题考查拟写标题。图表的横坐标是七、八、九年级,纵坐标是百分比,反映的内容是“古诗文(占比)”。结合题干可知,图表反映的是古诗文在初中各年级语文课本中所占比例的统计情况。据此总结概括即可。(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根据画线句可知,仿写句子的结构是“他+品质+事迹”,比如“他赤胆忠心毅然学成归国”“他身先垂范亲临试验前线”等。答题时结合邓稼先生平事迹进行仿写即可。12.答案:(1)B(2)吕蒙用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来推托。(3)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凸显出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或

24、“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现其学习成效显著”)。(意思接近即可)(4)用“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用“刮目相待”形容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解析:(1)“但”应解释为“只,只是”。(3)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从鲁肃见到吕蒙时的表现着手分析即可。13.答案:(1)写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大骂特务;参加游行示威。(2)运用动作、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从容镇定、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3)“口的巨人”指闻一多先生为正义、民主、自由大声疾呼;“行的高标”赞颂了闻一多先生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14.答案:(1)爱花成性;热情好客;摆杏闻香;喜好

25、藏画。(2)“彬彬有礼”在这里形容老舍先生有礼貌地与客人握手、亲自为客人倒茶,表现了老舍先生的热情好客。(3)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说明了老舍先生对齐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和敬重,表现了老舍先生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使老舍先生的形象更加丰满。(4)老舍先生提议并组织盲艺人演出,一是为了盲艺人的生活有出路,二是为了不让盲艺人的“玩意儿”绝了。这既表现了老舍先生的善良和富有爱心,又表现了他自觉保护民间技艺的责任感。15.答案:【优秀范文】那一刻,我流泪了月考成绩下来了,老样子,我又上了老师的“教育榜”。同桌调侃我说:“你可真是老班的重点保护对象,真羡慕你啊!”当晚,和往常一样,老班又给我们这些后进分子上起了教育课。办公宣里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老班拿着我的成绩单,开始给我总结:“从开学第一次月考到本次月考,你可是很稳定的班级45名。如此稳定,了不起啊!”老班已由往日的冷言冷语变成了冷嘲热讽,而我对这意料之中的批评早已麻木了。“最多也不过是告诉家长。”我心里想,“我的家长早就习惯了,他们也从未对我抱太大希望。”果然不出我所料,老班习惯性地掏出了手机,拨打了我家的电话号码,“嘟、嘟、嘟”的铃声传入耳中。尽管在我意料之中,但我还是希望父母都出去串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