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C组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1页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C组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2页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C组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3页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C组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4页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C组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C组联盟八上期中物理试卷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通过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384401 千米。在这个测量过程中,“公认的标准量”指的是 A 1 米B 100 米C 1000 米D测量工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C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上的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那么,能否用单位路程

2、所用的时间表示运动的快慢?若能,数学表达式是什么?下列选项是分别关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你认为正确的是 A能,v=st B能,v=ts C不能,v=st D不能,v=ts 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运动员“他们始终处在电视的屏幕内”。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运动员跑得很快”是以跑道为参照物,“他们始终处在电视的屏幕内”是以屏幕为参照物运动员相对于屏幕是静止的,而跑道上静止的物体相对于屏幕是运动的“运动员跑得很快”是以屏幕为参照物,“他们始终处在电视的屏幕内”是以跑道为参照物运动员相对于屏幕是运动的,而跑道上静止的物体相对于屏幕是静止的。ABCD 2

3、011 年 5 月 15 日,国际田联 110m 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 选手用时/s刘翔13.07奥利弗13.18 A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B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C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D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大致描述汽车的运动情况,给出了 4 个

4、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象能够表示甲汽车的运动情况B图象能够表示乙汽车的运动情况C图象能够表示甲汽车的运动情况D图象能够表示乙汽车的运动情况小明和张伟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张伟提前 5m 到达终点,若让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 5m,张伟仍在原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则 A小明先到达终点B张伟先到达终点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B甲、丙的音调不同和响度相同C乙、丁的音调响度都不同D甲、丁的音调、音色都相同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差异很大,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

5、会听到三次敲击声,请判断传来的三次响声的介质按照先后依次是 A水、空气、铁管B铁管、水、空气C水、铁管、空气D空气、水、铁管如图是童谣小蜜蜂的一段乐谱与歌词,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玲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小玲的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振动幅度逐渐增大C我们听到小玲的歌声,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D小玲的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km/h 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倒车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见的距离,在倒车雷达工作的过程中,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声音的反射超声波声波可以传递

6、信息声波可以传递能量ABCD下列对声现象四个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正在发生的音叉把静止的乒乓球弹开,说明振动是声音产生的原因B.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C.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轻敲桌子,听到敲击声,主要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D. 8 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嘴对瓶口吹,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低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B超声导盲仪、声呐都是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C借助超声波医生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象信息,工业上可给产品内部探伤D超声碎石仪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使医生了解患者的病症下

7、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高铁的运行速度约为 5m/s B学生用课桌的高度约 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 26C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 1cm 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的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吃冰棒解热B北方冬天菜窖里放水C用干冰实施人工降雨D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出现水珠,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夏天,B

8、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看到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C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D相同情况下被 100C 的水蒸气烫伤比 100C 的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的温度高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C。这时他观察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霜(如图乙),关于该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食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B易拉罐底部的霜是瓶内液体渗透过金属壳后凝固形成的C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在易拉罐底部直接形成霜而不是形成露水,是因为瓶身温度太低如图甲所示,架设

9、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 M 固体和 N 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 - 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在 35min 内 M 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 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 N 肯定都是非晶体B M 、 N 肯定都是晶体C M 肯定是晶体,N 肯定是非晶体D M 肯定是晶体,N 可能是非晶体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 s;如图丙温度计读数为 C。生活中处处有物理。(1) 在塑料薄膜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排出袋中空气后把袋口扎紧,再放入 80C 以上的热水中,

10、发现塑料袋明显鼓起;从热水中拿出鼓起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发现塑料袋又变瘪了。以上过程是因为酒精先后发生了 和 两种物态变化。(2) 煮鸡蛋、玉米棒子等用水煮,而炸油条、麻花等用菜油炸,这样可以对不同食物提供各自煮熟所需达到的温度,这样选择的原因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碗或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特别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 的缘故。(3) 2022 年 8 月 8 日 21 时 19 分 46 秒在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 7.0 级地震,地震时会产生 声波,这种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可听声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探究声音的特征

11、。(1) 如图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主要改变声音的 ;实验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观察到小纸团跳得越高,由此可得结论: 。(2) 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 (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用此装置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应保持 不变,改变 ;若用此装置探究“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应保持 不变,改变 。过去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它 ,液化时它 (填“吸热”或“放热”)。图中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

12、。液态的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 (填物态变化名称),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之后,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 (填物态变化名称),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 2d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 A 、 B 、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3) 实验前

13、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 偏 (填“大”或“小”)。如图甲、图乙所示,分别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 实验所用的装置应该 (“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安装。(2) 如甲图所示,将试管放在烧杯中隔水加热,这种加热的方法叫做水浴法,这种加热方法的优点是 。(3) 在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小明在如表中记录了实验测量的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物质 A”或“物质 B”)是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在第

14、2 分钟时,海波的物态是 ;在第 6 分钟时,海波的物态是 。 时间/min012345678910物质A的温度/C2529323740444751545761物质B的温度/C2533414648484848515458 (4) 小华想利用该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于是将试管取出,在烧杯上方加热后组成了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每隔 1min 记录温度计示数(如表),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 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C80828486889092949697989898 (5) 小明认为小华所用的实验时间太长,你认为可以缩短实

15、验时间的方法有 (只写出一条即可);她还观察到熄灭酒精灯后仍继续沸腾了一会儿,原因是 。为了监测车辆是否超过了规定值,公路上都安装了测速仪,一辆从新洲开往武汉的小车经过刘集监测点时,测速仪从第一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 0.4s;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 1s 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测速仪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 0.2s,设超声波的速度为 340m/s 保持不变。求。(1) 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2) 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3) 小车的速度。答案1. 【答案

16、】A【解析】单位是大家公认的比较标准,为了测量的需要和方便;为了便于各国间科技、文化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 SI。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故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是 1 米。2. 【答案】D【解析】A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单位越小,数值越大,故A正确;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应该记录数据和单位,只写数字毫无意义,故B正确;C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故C正确;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应根据所用刻度尺的精确程度来确定,不是位数越多越准确。位数越多是精确度高,但测量结果

17、不一定准确,故D错误。3. 【答案】B【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上的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因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需要知道路程和时间;相同时间比路程,或相同路程比时间;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即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所以能表示运动的快慢;可以用物体通过的时间与路程的比值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 v=ts。4. 【答案】A【解析】运动员相对于比赛场上的观众或跑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说运动员相对于比赛场上的观众或跑道是运动的,并且运动速度很快。而屏幕中的运动员相对于电视屏幕、电视屏幕上的一条边、我们自己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运动员相对于电视屏幕、电视屏幕上的一条

18、边及我们自己都是静止的。说法正确。5. 【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观众看到刘翔跑在前面,因为两人是同时起跑,此时用的时间是相同的,刘翔通过的距离长,故观众认为刘翔跑得快;从表中数据可以知道,刘翔在 110 米的路程内,用的时间比奥利弗最短,说明刘翔跑得快。6. 【答案】C【解析】图象能够表示乙汽车的运动情况,图象能够表示甲汽车的运动情况,故C正确。7. 【答案】A【解析】设小明用的时间为 t,则速度为:v1=s1t=100mt 张伟的速度为:v2=s2t=100m-5mt=95mt 第2次比赛时,小明通过的路程:s1=100m+5m=105m 第2次比赛时,张伟通过的路程:s2=100m 因

19、为按原来的平均速度不变,小明用时:t1=s1v1=105m100mt=2120t 张伟用时 t1=s2v2=100m95mt=2019t 因为 2120t2019t,所以 t1t2,因此还是小明先到达终点。8. 【答案】C【解析】A从声波的波形图可知,甲和乙的振动频率相同(相同时间内完成了 2 次振动),波形不同,所以甲、乙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故A正确;B甲、丙的振动频率不同,则音调不同,而振动的幅度相同,则响度相同,故B正确;C乙、丁的振动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响度不同,故C错误;D甲和丁的振动频率相同,波形相同,所以甲、丁的音调、音色都相同,故D正确。9. 【答案】B

20、【解析】声音会分别沿着固体水管、水、空气向另一端传播,由于声音在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即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故在另一端的人先听到由固体水管传来的声音,其次是通过水传来的声音,最后是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故B正确,ACD错误。10. 【答案】A【解析】A小玲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通过五线谱判断出音调在逐渐升高,音调由频率决定,所以其频率在逐渐升高,频率的定义是发声体在 1s 内振动的次数,所以判断出 1s 内的振动次数变多,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减小,但与振动的幅度无关,故B错误;C听到小玲的歌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以声波的方式传入人耳,声波的传播速度不变,故C

21、错误;D小玲的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故D错误。11. 【答案】C【解析】倒车雷达,即倒车防撞雷达,也叫泊车辅助装置,它能以声音或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司机车辆周围是否有障碍物,倒车时,利用超声波原理,由装置在车尾保险杠上的探头发送超声波撞击障碍物后反射此声波,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间的实际距离,然后提示给司机,使停车或倒车更容易、更安全,所以说倒车雷达应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获得一些信息,所以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应用了超声波、回声、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没涉及到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部分。故应用的物理知识有声音的反射;超声波;声波可以传递信息。12. 【答案】C【解析】A正在发生的音叉把静止的乒

22、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是因为介质在减少,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B正确;C小张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轻敲桌子,听到敲击声,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故C错误;D用嘴吹气时,从左到右,空气柱越来越长,振动越来越慢,音调越来越低,故D正确。13. 【答案】D【解析】A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会产生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故A正确;B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倒车雷达和超声导盲仪,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正确;C超声波能传递信息,借助超声波医生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象信息,在工业上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来检查产品的内部,故C正确

23、;D用超声波击碎体内的胆结石、用超声清洗机清洗仪器属于声音传递能量,故D错误。14. 【答案】C【解析】A我国正常运行的高铁速度可达 360km/h=36013.6m/s=100m/s,故A错误;B中学生的身高在 160cm 左右,教室课桌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 80cm 左右,故B错误;C人体正常体温在 37C 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 26C 左右,故C正确;D人的头发丝的直径在 70m 左右,一张试卷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 80m 左右,故D错误。15. 【答案】D【解析】由整个装置的结构特点可知,它是借助了蒸发致冷来给食物降温的。装置放在通风处,这样既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也增大了

24、水的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水的蒸发,使饭菜温度降低,防止饭菜变质。A、吃冰棒解热,是利用熔化吸热知识。故A不合题意;B、北方冬天菜窖里放水,液态的水遇冷凝固为固态的冰,同时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故B不符合题意;C、用干冰实施人工降雨,利用的是干冰升华吸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或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D、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是利用汽化吸热,降低病人体温。故D符合题意。16. 【答案】A【解析】A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出现水珠,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正确;B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看到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C文艺演出时舞台

25、上经常释放“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D相同情况下被 100C 的水蒸气烫伤比 100C 的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液化放热,故D错误。17. 【答案】B【解析】冰中撒盐,使冰中参入杂质,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故A正确;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底部形成霜,故B错误,C正确;在易拉罐底部直接形成霜而不是形成露水,是因为凝华需要在更低的温度下进行,故D正确。故选B。18. 【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M 有一段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但在 35min 内 N 物质始终是固体,不能由

26、此确定 N 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ABC错误,D正确。19. 【答案】1cm;31.0;217.5;-14【解析】(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cm,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 40.0cm 的刻线,物体的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 71.0cm,所以物体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 L=71.0cm-40.0cm=31.0cm;(2)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 0.5min,指针在 3min 和 4min 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 0.1s,而大盘指针在 37.5s,因此停表读数为 3min37.5s=217.5s;(3)由图可知,温度计示数向下增大,说明测量的温度低于 0C,分度值为 1C,液柱末端

27、对应的刻度在 -14C。20. 【答案】(1) 汽化;液化(2) 沸点;熔点(3) 次;等于【解析】(1) 液态的酒精由于受热会发生汽化现象,形成蒸气,体积变大,故塑料袋会膨胀;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温度降低,袋内的酒精蒸气会发生液化现象,形成液态酒精,此过程放热,体积减小,故塑料袋会变瘪。(2) 不同食物煮熟所需达到的温度不同,油和水的沸点不同,所以煮鸡蛋、玉米棒子等用水煮,而炸油条、麻花等用菜油炸。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碗或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特别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熔点,而使油污熔化的缘故。(3) 地震、火山、海啸等大型自然灾害发生时,往往会产生次声波;相同温度下,在

28、空气中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可听声的速度是相同的。21. 【答案】(1) 响度;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 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钢尺的力度;拨动钢尺的力度;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解析】(1) 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声;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声的响度不同;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最响,小纸团跳的越高,鼓面拟振动的幅度越大;故得出结论: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 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声;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要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增大拨动钢尺的力度,钢尺振动幅度变大,响度变大。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时应保持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22. 【答案】吸热;放热;汽化;液化【解析】电冰箱工作时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从冰箱的内部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电动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