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 初中物理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教案 教学内容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相互关系。u 课型:新授课u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u 学问与技能1.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2.常识性了解音调的凹凸是由物体振动频率打算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知道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u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试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物理学讨论问题的方法。u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喜爱世界,喜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解析u 重点声音的三个特性。u 难点音调的凹凸是由物体振动频率打算的,响度的大
2、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调、响度和单色三者的区分。 教学预备师:收录机、乐器(电子琴、小鼓等)、钢尺、发音齿轮、音叉、示波器、乒乓球、收音机及喇叭生:自带器具(如梳子、塑料硬片、钢尺、塑料尺等)、音叉 教学步骤一、引入新课:(制造学习氛围,使同学产生剧烈的探究愿望) (约 4 分钟)老师活动同学活动1用收录机播放一曲交响曲。(如命运交响曲)2叙述:同学们刚才观赏到的震撼人心的乐曲,表达了人们与命运抗争,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有的地方音调低沉,有的地方单调昂扬;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小;有钢琴和其它乐器组合演奏出了宏大的乐章。为何能奏出如此变化多端的曲子来呢?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将
3、知道其中的奥妙。老师板书出课题:“声音的特性”1观赏乐曲,受到剧烈的音乐感染。2听讲,产生探究声音奥妙的迫切愿望。 二、音调:(让同学体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但不肯定要求面面俱到) (约 16分钟)老师活动同学活动1演示:拿出一个乐器(用简易的儿童乐器也行,没有乐器可用试验室不同的音叉)演奏音调凹凸不同的音符。叙述:刚才同学们听到的音符,有的音高,有的音低,我们也知道,按动钢琴的琴键,从左到右,音调渐渐增高。我们把声音的凹凸叫做音调。 板书音调的定义。2探究:(1)提出问题:问学们不仅知道了音调有凹凸,还能辨别凹凸音,那么音调为什么有凹凸呢?它的凹凸又是由什么打算的呢?(2)设计试验和进行试验(随
4、堂同学试验):同学用自己手边的器具,能想方法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吗?大家能拿出既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又便于观看的方案吗?引导有些小组进行教材中的方案(其他方案也行)。如P19图1.3-1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的声音,同时留意钢尺振动的快慢。转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留意使钢尺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3)分析和论证:比较两种状况下钢尺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引导同学分析:钢尺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钢尺振动的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3.演示:先介绍发声齿轮,请一位同学上台观看在同一轴上的几个发声齿轮的齿数,并告知全体同学,每个齿轮的齿数不同。 !转动齿轮
5、,用塑料硬片接触齿轮的齿,使塑料硬片振动发声。让同学留意观看,硬片接触不同齿数的齿轮时,发出的声音的凹凸有何不同,哪个高?哪个低?引导同学分析:塑料硬片接触齿数多的齿轮时,振动快,发出的音调高;接触齿数少的齿轮时,硬片振动慢,发出的音调低。4叙述:可见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打算着音调的凹凸。“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板书结论。由演示得出: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打算,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5.提问: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当蝴蝶和蜜蜂从我们背后飞过时,为什么我们凭听觉能发觉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觉
6、飞行的蝴蝶?叙述: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是有肯定的范围的。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在20Hz到20210Hz之间。人们把高于2021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提问:为什么有些声音在人们毫无察觉时,猫、狗就已经警觉地听到了?老师简要介绍一些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发声频率范围与人的差异。并扩展介绍超声、次声现象及其广泛的应用,有些状况下也存在危害。6. 演示:观看声波的波形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观看不同频率音叉声音声波的波形。再将男女同学的声音信号输入,比较波形。1同学听音而且指出音的凹凸。(同学音乐课具备这样的常识)获得对音调凹凸的感性熟悉后,了解音调
7、的定义。2 探究(1)思索,进行猜想。(老师应鼓舞同学大胆猜想,依据平常自己对声现象的观看,发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管同学的看法如何,老师都应当表扬、鼓舞,提倡大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2)同学乐观地尝试各种方法,有的可能用钢尺、塑料尺拨动,有的可能有长短、大小不同的笔筒吹,有的可能敲动不同的物体、不同的部位。同学筛选出方案。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试验,留意听声、观看。(3)比较、分析,熟悉到音调凹凸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3同学观看器材、弄清原理,仔细听声、作出比较。分析、比较,再次熟悉到音调凹凸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为后面的归纳打下基础。4听讲,这里是学习物理学第一个引入了物理
8、量,熟悉到引入物理量总是为了表达肯定的意义,熟悉到频率这个物理量的意义和定义、单位及单位的符号。归纳。作好记录。5思索、提出自己的看法。学习小组间有不同看法也可以争辩。听讲。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同学可自由举手发言,然后老师小结同学发言,并作明确解答,扩展学问,活跃思维。同学也可以举一些自己了解的超声、次声现象及其应用。6观看。获得“单调与振动频率有关”的感性熟悉。 三、响度:(连续探究活动,熬炼同学大胆尝试、大胆试验的精神)(约 12 分钟)老师活动同学活动1演示:用一面小鼓或音叉,小扣和重敲让其发出声音。问:同学们听出声音有何不同?叙述: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板书响度的定义。2
9、探究:(1).提出问题: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2).设计试验和进行试验如P21图1.3-4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看乒乓球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试验。(3)分析和论证:比较不同响度的状况下乒乓球弹开的幅度。引导同学分析:音叉的响度越大,乒乓球弹开的幅度越大;音叉的响度越小,乒乓球弹开的幅度越小。3演示:关于响度跟振动的振幅的关系,除了以上所述的试验外,在纸盆喇叭上放置乒乓球,转变音量大小;用敲击音叉将盛在盘内的水溅出等试验都可以观看,效果也很好。但在试验时要留意可见度,假如可见度不佳,可请后面的同学上讲台来自己做,做后大声地告知全班同学。4引导
10、同学归纳总结并板书结论。5演示、补充:拿出闹钟让同学们听。前排同学可以清楚地听见闹钟滴答的声音,后面几排的同学几乎听不见。表明:响度还跟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1观看、听音,然后回答:声音的强弱不同(或声音的大小不同)了解响度的定义。2探究:(1)思索。提出猜想。(2)设计试验:除了教材中的试验方案,有其它试验方案更好。提倡同学采纳不同的试验方案。同学根据自己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3)比较、归纳。熟悉到响度与振幅的关系。3观看演示试验或上讲台进行试验。对试验方案有创新的同学赐予很好的评价。4了解振幅的意义和定义。在试验基础上,在老师引导下归纳出结论: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响度跟物体振
11、动的振幅有关。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5观看、了解。 四、音色:(通过体验和事例,熟悉音色这个特征) (约 5 分钟)老师活动同学活动1演示:用不同乐器(如电子琴、吉它、音叉等等)发出同一音调的声音。大家闭上眼睛能辨别出来吗?找四个同学在后面分别念一首诗,能指出是哪一个同学吗?叙述:除以上音调、响度外,音色也是乐音的一个特征。板书出“音色”这个概念。不同的乐器的音色不同,演奏同一曲子,我们可以听出差别。不同人说话的音色不同,所以就有了“闻其声而知其人”。2.演示:观看波形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不同的乐器对话筒发出相同音调的声音,例如都发C调的1(dou),比较各波形有什么
12、不同。1听声音、参加活动。听讲。甚至有些同学的思维得到集中,“我们能听出敲桌子声和打碎玻璃声,是由于音色不同吗?”“在家里,我还能辨出爸爸、妈妈的脚步声,是由于音色不同吗?”等等,老师给以确定。2. 观看波形。对“不同乐器音色不同”获得感性熟悉。 五、简洁小结(巩固本节的学问点) (大约 2 分钟)老师活动同学活动引导同学小结:本课学习了乐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和音色。恰当的乐音给人以精神上的调整,艺术上的享受,激励人们奋勉向上。通过本课学习,盼望同学们知道:1什么是音调?音调是由什么因素打算?2什么是响度?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3人们能辨别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依据乐音的哪一个特征?回顾本节
13、内容,回答。 六、课堂练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对声音特性的理解,巩固基本学问和技能。(约6分钟)练习设计老师活动同学活动出示题目,引导同学思索、分析。1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可怕雷声,是由于雷声的 ( )A、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C、响度很大 D、音调很高2“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很高;我们能够辨别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不同3马戏团的训狗员,在舞台上用一种特别的信号训狗,观众完全没有察觉,狗却精确的听从信号做各种动作。试说一说这其中的奥妙?1依据对雷声的体验回答问题。答案:C2依据对生活的观看和教学中对音调、响度和音色区分的熟悉,得出答案。答案
14、:响度,音调,音色。3经过小组争论,利用人与动物听声的频率范围的差异回答。答案: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肯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次每秒到20210次每秒.狗能听到的声音范围远比人耳听到的范围大,使从15次每秒到50000次每秒.它能听到人听不到的高频率的声音,驯狗员用的是超出人的听觉范围但在狗听觉范围内的信号。 七、课后延长练习P21“想想议议”(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动频率低于20Hz,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在500600Hz。蝴蝶的翅膀振动频率低于人的听觉频率范围,而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听到了厌烦的蚊子声。)
15、板书设计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一.音调1.音调:指声音的凹凸,跟物体振动快慢有关。2.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3.超声波:高于20210Hz的声音。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二.响度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2响度与振幅有关。也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三.音色我们能听声辩物是依据音色不同。多媒体教学建议本节内容与实际的联系特别紧密,教学中,可以利用多种媒体(如录音机、VCD、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展现音乐的魅力,引入课题,激发同学探究的爱好;通过多媒体播放丰富的超声和次声应用的资料片,拓展同学的学问。 力量提高设计一位女高音正在轻声为一名放声唱歌的男低音
16、伴唱,他们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此题的目的是使同学们能正确区分乐音的三要素。“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音调,因此女高音音调高,男低音音调低。“轻声”与“放声唱歌”则表明白声音响度的大小,女高音响度小,男低音响度大。) 物理小学问共振在开玩笑大约在170年以前,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入侵西班牙,有一支部队从一条铁链悬桥上通过的时候,指挥官起劲地喊着口令:“一、二、三、四!”随着口令,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上了桥。悬桥越来越激烈的上下振动着,当队首的人快走近对岸的时候,只听见哗啦一声巨响,悬桥突然断了,桥上的官兵都掉进了水里,淹死了不少。无独有偶,1906年,一支沙俄军队在通过彼得堡四周的丰坦卡河大桥的时候,由于齐步走,大桥震断,也淹死了一些人。事后有关方面对桥进行了具体的检查,认定桥身相当结实,也没发觉有人有意破坏的痕迹,这桥断人亡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呢?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锈钢栏杆工程施工合同书
- 精准农业设备租赁及服务合同
- 专业培训机构线上培训服务合同
- 劳动合同范本保密
- 私企买房合同范本
- 2025年装运乱石租船合同
- 春季开学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8)-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 70 篇
- 钩机施工合同范本
- 布料釆购合同范本
- 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2025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车队安全学习培训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全文
- 《儿童代谢综合征临床防治指南(2025)》临床解读
- 人工智能导论-第2版-全套课件
- 勘察任务委托书范本
- 数控技术(第4版)课件:数控技术的发展及机械加工自动化
-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解读
- 2024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江苏省徐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小升初真题(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