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丛阻滞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附32例分析_第1页
颈丛阻滞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附32例分析_第2页
颈丛阻滞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附32例分析_第3页
颈丛阻滞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附32例分析_第4页
颈丛阻滞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附32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颈丛阻滞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附32例分析 景桂霞 朱敦 谭敬 申新1引言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一种治疗因颈动脉严重狭窄(动脉口径狭窄70%)而引起栓塞性中风的外科方法。手术特点:病人心血管并发症多,术中血液动力学波动大,围术期心脑并发症多。麻醉要求:循环干扰小,利于中枢神经功能监护,病人舒适。麻醉方法:颈丛阻滞、全身麻醉 2对象与方法 3一 一般情况 28名患者接受32例CEA,其中4人分次接受双侧手术 ,ASA分级为级, 性别(男/女)17/11;年龄,61.27.9 体重,71.211.8; 高血压 24(75%) 糖尿病 7(22%); 冠心病 12(35%) 脑梗史 21(66%)4二 麻

2、醉和监测 麻醉:采用C2、C3 、C4点深丛复合浅丛阻滞,深丛应用0.375%罗哌卡因20ml,每点各67 ml,浅丛应用1%利多卡因6 ml,术中若镇痛不完善或解剖颈动脉鞘出现心动过缓由术者追加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 监测:有创桡动脉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T段分析。 通过与患者交谈判断病人意识,并嘱病人用对侧手捏一个发声橡皮玩具来判断肌力。若阻断颈动脉后2min内患者出现烦躁、意识丧失或对侧手肌力丧失即放置临时分流管。 5 三 观察指标 1.SBP、DBP、MBP和HR:麻醉前、后,颈动脉阻断前、后,颈动脉开放时和缝皮后2.血液动力学的波动性:按颈动脉夹闭前、夹闭后、解除夹闭和

3、术后24h四个时段分别计算 计算公式:SBP(HR)最高值- SBP(HR)最低值SBP(HR)基础值100%。3.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非高血压患者SBP10.64kPa或高血压患者SBP25%基础值为低血压;非高血压患者SBP21.28 kPa或高血压患者SBP25%基础值为高血压;心动过缓,HR55次/分;心动过速,HR100次/分。4.满意度(非常满意到非常不满意分成4级)和心脑并发症情况。6结 果7 表1 CEA不同时点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xs, n=32)项目麻醉前麻醉后颈动脉阻断前颈动脉阻断后颈动脉开放时缝皮SBP(kPa)23.32.824.43.123.72.622.92.823

4、.52.923.12.8DBP(kPa)11.91.712.91.912.21.511.51.511.22.011.71.7MBP(kPa)15.71.716.72.016.41.815.51.615.31.815.51.7HR(次/min)791789188519801678167918与麻醉前相比 P0.05一 血液动力学变化 麻醉后血压和心率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它时点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8时间段颈 动 脉术后24h夹闭前夹闭后解除夹闭后SBP波动性14%11%12%10%HR波动性18%16%15%14%二 血液动力学的波动性 表2 CEA围术期

5、血液动力学的波动性术中各阶段SBP和HR波动差异无显著性(P0.05) 9心血管事件高血压 低血压 心动过速 心动过缓 发生率50.0% 6.25% 28.1% 6.25%三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四 分流管放置率:6.25% 满意程度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人数13 14 4 1比率84.4% 15.6% 五 患者的满意程度 10六 并发症术中:无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和局麻药中毒等 等颈丛阻滞相关并发症;无心脑并发 症; 术后:脑梗和颈动脉血栓再形成各一例,经溶 栓治疗和二次手术血栓取出好转。无术 后脑出血发生。 随访三月患者均未出现无永久性心脑并 发症。11讨 论12一 颈动脉内膜剥

6、脱术(CEA)是预防重度颈动脉狭窄(70%)引起中风的有效方法 CEA术危险性:可引起脑中风、脑出血和心肌梗塞 Moore 认为只有无症状者围术期的致死和致残率低于3%,有症状者低于6%,该手术才有实际意义 麻醉方法的争论颈丛阻滞是CEA最常用的局麻方法 三针法、一针法;深丛、浅丛阻滞 或联合13麻醉方法全身麻醉:优点:术中利于气道管理,可更好的控制影响CBF和CMRO2的因素,全麻药具有脑保护作用,必要时可实施低温麻醉。缺点:不利于术中神经功能监测,术后恢复较慢。局部麻醉(局浸,颈丛):优点:意识存在,可在术中反复评价神经功能,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恢复快。缺点:病人欠舒适,置入和移去分流时均

7、需迅速,CA阻断时常见高血压。14五 颈丛行CEA的几个问题 血液动力学稳定性:波动性较小,颈动脉夹闭前的波动性略大于其它阶段,但差异没有显著性,仅麻醉后血压和心率较麻醉前有所升高。 镇静:不主张深度镇静 ,必要时2咪唑安定静注或异丙酚12kg-1h-1持续静注 高血压:50%,可加重心肌氧耗,诱发心梗,也可能造成脑水肿。常用硝酸甘油,少数效果不佳者,可复合使用乌拉地尔,有心率增快者复合使用美托洛尔还有较好的减慢心率作用。 15分流管 :目的是避免颈动脉夹闭期间发生脑缺血 ,但有可能造成术中中风。减少不必要的分流管可以减少脑梗塞发作的几率。中枢功能监测:意识和肌力。满意度:满意率84.4%,不满意的原因有:术中紧张、镇痛不全、体位不适和手术盖巾下闷热。并发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