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环节_第1页
优化教学环节_第2页
优化教学环节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化教学环节,构建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进入信息化社会,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熟练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发布,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必备的能力之一。因此,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益,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情感教育等方面的具体论述,探讨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举措,以期交流促进。 一、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是指同获取、传递、再生和利用信息有关的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生终生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主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 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在充分领会大纲精神的同时,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优势,围绕课程主线,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实践经验,加强信

3、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建立开放的、动态的课程教材体系,以期教学内容适合社会及学生认知的发展,教学内容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对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优化上,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深挖教材,优化组合。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用计算机画画、计算机作文、多媒体初步、Internet初步认识。各个模块之间自成体系,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大。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打破原有的课程教材体系,重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教学认知发展。比如,建立校园网的学校,可以把“Internet初步认识”与“用计算机作

4、文”进行组合讲解,把“下载信息”与“小报制作”整合在一起,使教学的目的指向性更加明显,避免教学“下载信息”时流于形式;再如在“用计算机画画”模块教学中,把“铅笔、橡皮、直线、曲线、矩形、圆形”等工具的使用整合到一个情境性较强的任务中画“小白兔的家”,具体设置如下:“小兔子住在山脚下一所非常漂亮的房子里,房子周围有许多大树,房子前面有一个运动场,在门口的小路边有一个小池塘,小兔子每周一要升一次旗,除了采蘑菇和学习外,小兔子经常通过运动器械和划船来锻炼身体,防止大灰狼的袭击。”画面中包含各种图形,要用到“画图”软件中各种工具来绘制,这样的情境任务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完成单元教学目标有较好的

5、成效。 2、学科整合,加强知识的综合运用 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作用主要体现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上,把学生身边的活动或者学科中的知识整合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去,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把美术学科知识整合到画图中去,用信息技术优化作文教学,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进行环保、卫生等班级小报的制作,开展综合实践研究等。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时候,通常在各个教学模块中设立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纵向综合教学,以此来优化教学内容。这些“主题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任务,也可以把学科任务包含在其中的真实问题情境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6、的动态学习过程中。例如在Word文字处理教学中以电子小报的制作统领教学,网络浏览中以介绍家乡的特产、海州名胜等任务为主线展开教学,结合作文教学,上网搜集相关主题的图片、文字资料等。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更加密切,学生学习的兴趣、意志、成效也更加明显。同时,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的过程中,相关学科的知识与信息技能的习成融为一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化信息技术服务于任务这一主旨,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信息就象使用电话、钢笔、橡皮那样自然。老师进行任务设置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使

7、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遴选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水平和教学条件等因素,适当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 小学信息技术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教练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基于信息资源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每一种教学方法有其独特的教学针对性,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学习状况等灵活选择。下面就小学阶段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作一简述。 教练法是通过老师提出任务,通过示范演示,让学生动手实践,老师教练指导,最后归

8、纳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目前中小学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学生动手实践活动和学生主动学习,强调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技能知识等全面进行培养,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如在进行指法训练、文件操作等技能性教学内容时均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通过设置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软件知识功能的同时,逐步渗透综合应用能力和思维方法的训练,有利于实现知识、技能、信息素养的同步推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中广为采用。在小学信息技术的“绘画”、“用计算机作文”、“网络初步”等模块中

9、均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展开教学。 探究式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团体(小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科学、人文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学习方式。其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宜在小学高年级采用。如Word文字处理软件中的“帮助”的使用、电脑绘画创作、电子小报制作、多媒体作品制作、网页制作等。 合作学习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与他人习得成果而进行合作互助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

10、调在任务驱动下学习者之间的积极合作,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体现了信息社会环境下人们学习工作所必需的合作精神。其常用于小学高年级的专题研究学习,如介绍家乡的特产、游在海州、沙尘暴探究等。 三、改善教学环境,优化课堂氛围 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学习的前提。学校和老师应该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学习信息技术的良好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如机房建设、电子阅览室建设、校园网平台搭建等;另一方面,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课程整合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等隐形信息技术教育活动,用以改善师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是进行信息技

11、术教学的关键。教师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建立课堂教学环境:1、建立专题学习图版。在机房的入口处设置一块学习图版,在进行专题学习之前,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学生作品或者与学习有关的内容进行张贴,在专题学习之后进行优秀作品展示(如画图、电子小报、专题学习报告等),通过这种途径,在直观视觉上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2、创造专题教学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注意教学情境的营造,通过情境的营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教学中师生、

12、生生之间保持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以帮助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在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易于陶冶学生心情,形成健康人格;在专题研究的过程中,老师主要做好指导与调控,有计划地让每一个学生亲历与体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及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想像,勇于创新。 四、注重情感教育,强化德育认知 当今的社会,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既有大量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动人事迹等信息,也泛滥着一些不科学、伪科学的、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

13、极后果,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信息情感的培养 信息情感主要是指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态度和兴趣。教师在学生信息情感的培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勇于使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应用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使用的兴趣。例如开展“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应用”专题研究会,参观啤酒厂、发电厂、核电厂的控制中心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通过制作“校徵”、“班级标志”,设计“创意小广告”等创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通过“自我介绍”、“介

14、绍家乡的风土人情”、“介绍班级活动概况”等主题研究活动,让学生了解数码像机、数码摄像机等常用电子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通过应用软件对搜集到的图片、文字、视频等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最终以电子小报或幻灯片等形式进行交流发布,内化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2、加强伦理道德的培植 在信息技术伦理道德方面,要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社会责任感,遵守国家有关信息技术的基本法律,从自身方面保障社会信息的传播和畅通,并能坚决的反对和制止不良的信息使用行为。通过板报、辩论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宣传计算机及网络病毒的危害,从意识形态上明白病毒、不良信息、垃圾信息及黄色信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加强青少年上网文明公约的宣传,规范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通过课堂教学渗透伦理道德教育,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感化。如在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时,通过浏览服务条款,让学生明白除了表示我们同意接受这些服务条款外,还表示在以后的操作中应该照着这些条款的要求去做。通过提问“你接受了什么?”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服务条款,了解信息活动的原则和规范。细节虽小,却是学生“养成教育”的关键。“知”然后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