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苏轼豪放词的审美特征摘要:豪放词作为苏词中的精华,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开拓意义。苏轼将北宋诗 文革新运动扩大到词的领域,并在其词作中充分运用,使他的豪放词不仅蕴含了他的人格魅 力,还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壮美词境和全新的情感抒写内容与抒写方式。关键词:苏轼豪放词人格魅力壮美词境情感抒写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 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 “诗庄词媚” 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历代以来,人们论词,必提苏轼;若提苏轼, 亦必提其“豪放”词风。苏轼的豪放词融合了词人的人格魅力,以阔大雄壮的
2、审美意象抒写其 情感。下面拟就从三方面来试述苏轼豪放词的审美特征。一、苏轼豪放词的人格魅力苏轼早在二十六岁时即踏上仕途,他的一生处于北宋新党与旧党相互倾轧、激烈斗争 的时期。宋神宗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贬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后谏 官弹劾他在诗文之有诽谤朝廷,遂被捕下狱(即“乌台诗案”),数月后出狱调任黄州团练副 使。宋哲宗元 年间,旧党执政,苏轼官至翰林学士,又因反对司马光全面废除新法,再次 贬谪杭州。后来新党重新上台,苏轼受到更大的打击,远调惠州、琼州。宋徽宗即位,大赦 天下,苏轼在遇赦北还途中死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为什么苏轼会遭受一次又一次的贬谪呢?原因只有一个,即他的
3、坚持。无论旧党执政 还是新党当朝,他都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让我们看到了他的骨气!陶渊明在仕途不得志后选择了隐居山林,写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李白在仕途不得志后选择了纵酒放歌,唱出子莫使金樽空对月”、“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慷慨 雄放之音。苏轼却一直坚持着他的理想,无论身处何地他都能有一番作为,如开浚西湖、赈 济灾民、兴建医坊等。苏轼之所以有此类兼济之举,乃源于其人生哲学中渗透着儒、释、道 三家思想。苏轼汲取了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他对仕途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源于儒家的入世和 有为。他能从容面对一次次打击,又得悟于道家的无为。佛家的净达圆融又使他淡泊名利, 在逆境中显得从容自如。因
4、此,苏轼才能在长时间的宦海沉浮中挺立不败,并在其作品中展 现出乐观、旷达的风貌。且看他的定风波,词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P220)这首词作的前面有一段小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 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1(P220)仅从小序中我们就能感受到苏轼的那种达观、 超然的处世哲学。“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句,“莫”字写出了词人的潇洒。 “穿”和“打”都是力度很强的字眼,似乎象征着恶势力的攻击,苏轼叫你莫听”它,心
5、不为外 物所动,有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泰然。(P209) “何妨”表现了他对外界干扰的蔑 视。“吟啸”表现了一种玩赏的心情,词人始终给自己的心灵留有空间。他不但未被外界打倒, 而且还能够观察,能够欣赏,能够体会。写作这首词时苏轼在被贬地黄州城的城外,他穿着 芒鞋,拄着拐杖,在风雨中吟啸徐行。“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真正领会了苏轼的 旷达、豁然。“谁怕”是一种鼓励,仿佛在说,不要等待条件,勇往直前,你依然会有所收获。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词人在雨中吟咏徐行,处之泰然,雨停之后, 反倒觉得寒冷。这是写实,也是对人生遭遇的感受。不管是自然的风雨,还是人生的风
6、浪, 总会给人以悲观苦乐等不同体验。于是,山头的斜阳拥抱作者时,作者有了异常温暖的感觉。对人生有了一种领悟,不要永远沉浸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希望就在前方。“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头看我走过的地方,穿林打叶,雨打风吹,那些萧瑟凄凉的景 象呢?这里“景象”暗指他生平所经手的打击和苦难,确实,也无风雨也无晴”。风雨并不能改 变我,我依然坚定我自己的意向,不管外在的境遇如何变幻,都如过眼烟云,明镜透彻的心 灵不会被外物所困扰,因为无所计较,故而所向无敌。这不是一种虚无主义,而是明白宇宙 与人生真谛后,对身世利害的断然超越。这样才可以摆脱一切牵绊,去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 否则任何纤芥
7、细故都能扰乱心志被世俗所困扰,心灵随波逐流,往而不复。苏轼正是因为明 白此理,才能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潇洒、淡定。仅从这首小词我们就已充分感受到苏轼 乐观、旷达的人格魅力。然而,乐观、旷达仅是苏轼人格魅力的一个方面。满江红(汉江西来)是苏轼被贬 黄州时期写给当时的好友朱昌寿的。面对友人,苏轼禁不住将一腔悲愤开怀直书,词的下片 最能看出这种被压抑的郁勃不平:“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 花萧瑟。” 1(P214)作者以急促的节拍传达对古代忠直之士的深情悼惜,正在于宣泄自己英 雄失落的忠愤之情。这种来自心灵的呐喊,饱含着词人不屈的人格力量。同时,词人又大胆地向世俗挑战,如满庭
8、芳一词写道:“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算来著甚干忙。” 1(P229)以真实的人性,生命的自由状态,挣脱名缰利锁的羁绊,是很多 伟人心中所想而不敢做的事。这种人格风范和张扬主体的精神力量,共同构成了苏轼豪放词 人格美的特质。二、苏轼豪放词的壮美词境叔本华在谈哲学的时候曾经说过:“作品的风格就是人的心灵的相貌,是心灵感情修 养的一种表现。”3(P256)风格与作者所选择描写的审美意象之间也有一种承接关系。苏轼词常采用大江、惊涛、雷鸣、天涯等时空意象,涌动着一种壮阔和力度,具有震 撼力。这与婉约词取象形成强烈反差。如柳永词常采用凉水、芳草、笙歌、涟漪、双燕等意 象,采象轻盈细微,传达词人对自然人生的
9、细腻感受。而苏轼词则要表达对宇宙和历史的深 切感悟,抒发对社会的责任感,表达自己的壮志雄心,因此在取象上总是寻找博大流动的对 应物,以呈现出崇高的美学力量。且看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1(P223)这首词被视为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被誉为千古绝唱。此词一出,便以它的遒劲的笔 力,高唱入云的声韵,在盛行缠绵悱恻之风的北宋词坛引起强烈轰动。据宋人俞文豹吹
10、剑 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 ”对曰:“柳郎中词,只合 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 唱大江东去。” 4(P79)可见苏轼豪放词区别于婉约词的特点。这首词描绘了赤壁附近的壮阔景物,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美,抒发了词人的理想 抱负及老大无成的感叹。上片主要写景,追溯历史。开篇“大江东去”四个字大气磅礴,将“大 江”的滚滚气势浓墨泼出。“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数句,以精炼的笔墨点出时 代、人物、地点,为英雄人物的出场做好铺垫。“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此三 句描写眼前景色,刻画了长江惊涛拍岸的磅礴气势
11、。乱石穿空,形容嶙峋奇错的巨石直刺苍 穹;惊涛,形容浪涛像脱缰的战马一样,一泻千里;卷起千堆雪,形容波涛撞击在石壁上, 激起向上卷起的浪花,洁白如雪。这三句,有仰视、俯视之所见,有远景、近景之交叉,有 色彩,有涛声。全词只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景色,但却写得意态纵横,精神饱满。“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自然地过渡到下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 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刻画周瑜少年英俊,从容对敌的雄姿,抒发词人的敬佩与向往。“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已现谋略智慧,寥寥几笔就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此乃词人自己的
12、感慨,总揽全篇。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两组意象,一组自然意象有“大江”、“浪淘”、“乱石穿空”、“千 堆雪”,另一组历史意象有风流人物”、“周郎”、“豪杰”、“公瑾”、“小乔”。自然江河的浩大 激荡与千古历史的深远浩渺相互重叠,使人不得不为这雄壮而深邃的双重意象的气势所震 撼。而豪放词风的义点,多选用“大”、“阔”、“强”、“众”、“超凡”、“与众不同”之类,苏轼 则紧紧抓住这一点,描绘出种种超凡的景象,震撼人心。5(P2)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笔下的赤 壁之境有着无穷的神力,这种典型的以我观照世界的”有我之境”,是源于词人心灵深处对崇 高境界的一种向往。6(P95)我们非常熟悉的水调歌头,是中秋之
13、夜咏月兼怀弟弟子由之作,同样被人们认为 是苏轼词中的杰作。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最具有浪漫色彩,她很容易引发人们的艺术联 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 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 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 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 骋的开阔空间。念奴娇与水调歌头内容和题材虽有所不同,但意境却同样神奇壮美。还有更多的作品能让我们感受到苏轼豪放词的意境之美。如归朝欢中云:“我梦 扁舟
14、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碧。” 1(P224)满江红 中云:“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1(P225)我们感受 到词人所表达的这些难以驾驭的无限,不知不觉中唤起了我们向往崇高的激情。又如念奴 娇中云:“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1(P226) 江城子中云:“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闲。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 1(P208) 诸如此类宏阔的意境无不震撼着我们的视听,令人感到从未有过的新异、俊爽。南宋刘辰翁云:“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观天地。” 7(P183)此言可谓深 得苏轼词意
15、境壮美之精髓。三、苏轼豪放词的情感抒写词以抒情为本,在苏轼之前的词人承袭晚唐五代花间派的词风,依循词为艳科的道路。 到了苏轼,他一改故辙,大胆开拓词境,以自己磊落的情怀直接入词,扩大了词体抒情的内 容,并且彻底改变了前人“代言”的方式,强化主体意识,表现个体的心灵矛盾,抒情人由“共 我”向“自我”转变,完成了与自己人格精神相辉映的大气磅礴的词体书写形式。8(P328)此 外,任何文学作品都可以算作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而这里所说拘内心世界”,则主 要是指苏轼的词扩大了反映内心世界的范围。他的词已不再局限于伤春伤别与离情相思,而 是抒写了个人的政治理想、人生态度、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首先,苏
16、轼以词抒写了爱国的豪情壮志。北宋内忧外患交织,尤其西夏、北辽的边患 威胁,始终令北宋统治者寝食难安。每一位有志于现实的文人士大夫当然也牵挂着这一切, 期望自己建功报国,有所作为。正如惠特曼所言:“一个诗人必须和一个民族相称.他的 精神应和他的国家的精神呼应。” 9(P88)苏轼活跃于政坛的年代,边塞矛盾集中在防御西 夏的入侵方面。苏轼在词中就涉及到这方面内容,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 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1(P206)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17、),苏轼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 曹会猎于铁沟,写出了这首射猎词。作者于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 和豪迈气概。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 写出猎的雄壮场面并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好一 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千骑奔驰,腾空越野!作者以孙权自比,更显 出苏轼的“狂”劲和豪兴。“酒酣胸胆尚开张”,苏轼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 更加豪情洋溢了。作者在这里塑造了一个充满斗志的英雄形象:渴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 即使是“鬓微霜”,却“又何妨”呢?苏
18、轼将这一英雄形象植入词中也是前所未有的壮举。其次,苏轼词揭示了复杂的内心世界。苏轼的词里常常跃动着一个活泼泼的生命,而 且这个面貌的生命、性格是十分清晰的,即使把它混杂在别人的作品里,也能够把它识别出 来。如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词云: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P213)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中的“孤鸿”,实际上也就是词人的自我形象:它傲岸不羁,又孤 寂独处。在冷落凄静的夜晚,唯有“孤鸿”与“幽人”相对,“孤鸿”之“有恨无人醒”与拣枝而栖, 正是词人的现实处境以及对付现实的孤高态度。该词表面上看是在咏物,而实际
19、上却是在写 人,写词人自己,写他自己的内心世界。类似揭示词人复杂内心世界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 我们熟悉的定风波、西江月等等。除了以上两种词作内容的创新,苏轼还有大量的词作抒发了真挚的亲友之情感。在苏 轼之前词所抒发的大都是文人或士大夫与歌儿舞女间的游戏之情。到了苏轼笔下,除却男女 之艳情,还有夫妻之情,手足之情,友朋之情,即使写到男女之情,部分词篇早已与色情肉 欲无缘,纯然是人之常情、常性之抒发。苏轼一生兄弟情笃,苏辙是他在词中抒发思念之情 的一个对象,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沁园春(孤馆灯青)都是这种类型的代表 作。他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则是优秀的悼亡诗,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20、, 感人至深。苏轼不仅仅是扩大了词作的抒写内容,他的豪放词的抒情方式也有其独特之处。发端警挺、先声夺人是苏轼抒情的方法。苏轼一生怀抱济世之志,却屡遭磨难,一腔 磊落不平之气,常不自觉地动乎其心而见乎其文。苏轼常于开篇就将刚劲雄健的情感喷射而 出,造成振聋发聩的威势。如满庭芳中写道:“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1(P229)对历来被文人视为圭臬的功名利禄,给以当头棒喝,令人顿悟。又如西江月中 写道:“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 1(P245)深沉而又富有悲剧意义的人生感悟以锐不 可当的气势直刺胸臆,发人警醒。词人用一系列的作品让我们充分体验到他那强大的情感气 流和英气逼人的艺术震撼力。一气贯注、盘旋而下亦是苏轼豪放词的抒情方式。苏轼的创作是“要将百篇诗,一吐 千丈气”,词人无暇也不屑去苦思力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校消防演练方案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反义词多音字总结
- 2025年珍珠奶茶原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特种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蛋白质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春新版六年级英语下册《常考句型习题》带答案
- 林芝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二诊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5届三中初三1月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2025春新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1-28课中心思想
- 襄阳科技职业学院《临床医学概论A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电除颤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 《电子电工实习》课件
- (新湘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 13a-7建筑物照明全负荷通电试运行记录
- 空调维保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允许一切发生:过不紧绷松弛的人生
- 《囊萤夜读》-课件
-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临床应用分析
- 《国家安全法》-详解
- 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解剖生理-牙列与颌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