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 必修下册《窦娥冤》课件_第1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 必修下册《窦娥冤》课件_第2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 必修下册《窦娥冤》课件_第3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 必修下册《窦娥冤》课件_第4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 必修下册《窦娥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高一年级深圳市红山中学 曹珑颖 感天地苍生泣血斗命运飞蛾蹈火臧懋循元曲选一、初读准备:认识元杂剧1、元杂剧的文学结构体制:四折一楔子楔子相当于序幕,用于交代全剧的前提事件及主要人物。折是音乐单位,以同一宫调的一套乐曲为一折。(宫调包括宫、商、角、徵、变徵、羽、变宫七声)四折就是采用不同宫调的四套曲子,相当四幕,正好符合情节冲突发展的四个阶段:形成发展高潮解决一、初读准备:认识元杂剧2、元杂剧的剧本构成曲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可供吟唱的韵文。宾白是说话之词,通常糅合了口语,明白易懂。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一、初读准备:认识元杂剧3、

2、元杂剧的角色行当:末、旦、净、杂外末监斩官净公人正旦窦娥卜儿蔡婆婆二、速读挈领:理清情节思路楔子:交代窦娥的身世。穷秀才窦天章为赶考用女儿抵债,童养媳窦娥与寡婆孤苦相依。第一折:矛盾开始形成。赛卢医欠债未还意欲勒杀蔡婆,张驴儿父子意外救人威逼改嫁。第二折:冲突进一步展开。张驴儿下药蔡婆意外毒死父亲,桃太守逼供窦娥委屈义救婆婆。第三折:矛盾冲突积蓄到高潮。第四折:冲突解决。冤魂托梦窦天章重审案情,恶煞终有报冤情昭雪。分为四个场景:去法场路上痛斥天地(1-7) 法场上与婆婆诀别(8-10) 行刑前发三桩誓愿(11-18) 死后两桩誓愿即刻应验(19)三、细读明义第三折(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

3、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uzhkn 盗跖(zh)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所过之邑,万民苦之”,是无恶不作的

4、坏人,但最后却得到善终;颜渊是孔子最贤能的弟子,宅心仁厚,学识渊博,是品行兼备的好人,却英年早逝。“滚绣球”这一段唱词字字情切,声声如雷。呼告、对比、反问、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情感十分饱满,情感也由冤屈埋怨变为怀疑质问,再变为对天地的彻底否定,最后复归到对自己命运的无可奈何,情感的一起一伏、一张一弛非常震撼人心。 这是她在绝望之中迸发出来的呼号,是她以生命换来的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是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现实社会的控诉和抗议,是对封建法制、封建秩序的否定。(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正旦唱)【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

5、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甚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正旦唱)【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止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ji 这一段曲白相生,节奏错落,不但极尽剧情之妙,而且非常有舞台

6、表现力。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起到了衬托的艺术效果。通过刽子手和窦娥的对话,交代出这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子,面对不公的现实只能忍气吞声,面对一系列意外的事件时,委曲求全是她情理之中的选择,含冤赴终也是她无可奈何的结局,更衬托出她的“冤”和“屈”。同时,窦娥被押赴刑场途中请求不走前街走后街,是因为走前街会经过自己家,她不愿让婆婆见到自己而伤心,这个细节衬托出窦娥的善良,也就越发令人同情。(卜儿哭上科,云)天哪,兀的不是我媳妇儿!(刽子云)婆子靠后。(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付他几句话咱。(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付你话哩。(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

7、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唱)【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鲍老儿】念窦娥服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卜儿哭科,云)孩儿放心,这个老身都记得。天哪,兀的不痛杀我也!(正旦唱)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

8、,不明不暗,负屈衔冤。qinjinb 窦娥一面为自己的身世伤心,她反复唱“念窦娥”,表现了她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回想起自己的不幸身世悲不自胜的心情,它让人感受到窦娥临死之时对生命的留恋;一面又向婆婆交代后事,而她对婆婆的要求之低,也表现出她在婆婆面前一贯善良和温顺的品行。这几句唱词看起来平平淡淡,实则意蕴深刻,极为动人。而且完全是年轻媳妇对婆婆的口吻,自然真实,通情达理。窦娥是一位善良而多难的女性。一个平时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断为杀人的凶手,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腐朽。一个素来性格温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是何等深重。如此善良的窦娥却被毁灭,突出了这个角色

9、的悲剧性。窦娥也是孝顺与抗争的对立统一。她的抗争与善良相映衬,使她的形象更丰满、鲜明。“窦娥”的名字有三层意蕴:1.首先,娥,美也。2.“娥”谐音“蛾”。飞蛾扑火常常被视为追求光明却悲壮毁灭的人生写照。3.窦,谐音斗。美丽与善良、光明与毁灭、战斗与抗争。“窦”“娥”以其含蓄蕴藉的谐音、象征手法昭示美被毁灭的震撼。她所表现的反抗性,是时代的最强音。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三、细读明义1、分析人物形象(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监斩官云)你有甚么事?你说。(正

10、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正旦唱)【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zhn第一桩誓愿:血溅白练,目的是让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屈。苌弘化碧:苌弘极力辅佐周王,忠于职守但死得悲壮、死得冤屈,其血三年化为碧玉。望帝啼鹃:相传上古时代,蜀地有一位很贤明的部落首领,名叫杜宇,人们

11、尊称他为望帝,他死后化作杜鹃,叫声十分哀怨凄苦,直至啼出血来。(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那?(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正旦唱)【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yn第二桩誓愿:六月飞雪,让上天昭示自己的冤屈,证明自己洁白不染。邹衍是战国末期的阴阳家。后汉书刘瑜传李贤注引淮南子说:“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

12、系之,(衍)仰天而哭,五月为之下霜。”“六月飞雾”变成了“六月飞雪” ,正说明了窦娥的如火怨气,屈比邹衍,加强了情感力度。关汉卿在这里大笔浓墨,将他的才华发挥到极致,窦娥的鲜血飞到旗杆的丈二白练上,伴随着茫茫白雪,强烈的色彩对比进一步渲染了世道的寒凉。(正旦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正旦唱)【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刽子做磨旗科,云)怎么这一会儿天色阴了也?(内做风科,刽子云)好冷风也!(

13、正旦唱)【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题遍。(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第三桩誓愿:亢旱三年,希望上天能够惩治恶人。东海孝妇,此事见于刘向说苑,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但孝妇并未鸣冤,而窦娥却痛发誓愿,让亢旱三年成了她不屈呐喊的结果。当窦娥被冤枉致死时,没有人敢为窦娥挺身而出,窦娥许下这样的愿望,无非是为了谴责人们的麻木。三桩誓愿在内容安排上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三桩誓愿“示冤”的范围逐渐扩大:血溅白练,刑场上的人们看到了;六月飞雪,山阳县的百姓知晓了;亢旱三年,楚州人民为证了。同时在语气上,有从“示冤”到“惩处”

14、的递进关系。先用反问句“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发人深省;再用“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一句假设更显出窦娥的怨气;最后一句“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表达了窦娥对现实的不满和控诉。大量使用源自人民现实生活的、鲜活而富于表现力的口语。如“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负屈衔冤”,既符合人物身份又深入人物情感,可谓“曲尽人情,字字本色”。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戏剧性和动作性,如“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一个性格刚烈、气势飞腾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灵活运用成语、熟语、诗词文句和历史故事。如“素车白马”这样的成语,也有“东海曾经孝妇冤”这样的典故,兼具活泼之美与庄重之美。大量运用了对比(“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

15、富贵又寿延”)、比喻(“一腔怨气喷如火”)、夸张(“枉将他气杀也么哥”)等修辞手法,特别是集中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对人物的感情反复渲染,务尽务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物的情感。三、细读明义2、品析语言特色三、细读明义3、赏析艺术手法这骂天骂地居然达到了感天动地的效果。天被感动了,不动声色地用三年大旱和六月飞雪来显示天网恢恢的神圣。大逆不道地骂天,骂出了天道好还,天道无情变成天从人愿。主观的感情改变了自然的冬夏、雨旱的周期,浪漫的想象造成了震撼的戏剧性对转,怨天的弱者反而变成了胜天的强者。正是浪漫主义手法的使用,才使得窦娥之冤屈表现出了感天动地的艺术魅力,表达出人民群众的愿望和理想,从而进一步加强了

16、全剧的思想性,来打动读者的心灵,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感情的慰藉。四、深读进阶:挖掘精神主旨背景简介 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代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以利于巩固其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过着悲惨的生活。贪污横行,冤案不计其数。元世祖死后,他的孙子铁穆耳即位,就是元成宗。元成宗时期,贪赃枉法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次,查出有贪污行为的官吏一万八千多人,冤案五千多件。窦娥冤的冤案就发生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 窦娥指斥天地、痛发誓愿的反抗也是剧作家社会、政治观点和美学理想的形象体现。 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借助于想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