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_第1页
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_第2页
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_第3页
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_第4页
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以荆门市为例刘国炳,黄大学(荆楚理工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湖北 荆门)摘要: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比较优势原理,找出各个区域旅游资源比较优势,形成差异化的发展。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由绝对比较优势与替代性比较优势构成,比较优势的确定以前期对区域资源特点的把握为基础,以支撑区域旅游资源特点的景观实体同周边区域比较得出,分不同阶段对比较优势资源进行开发,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开发实例。关键词:区域旅游资源;比较优势;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2、 区域旅游开发经营中的关键问题,是避免不必要的空间竞争,为此,区域旅游开发应当差异化发展或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应当是确定比较优势,使开发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但是,有关旅游资源比较优势开发研究还没有人做出尝试。吴必虎在其论著中提到“一个地区开发何种产品最为合适,需要看实际情况而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考察周边地区有无替代产品存在-。”1 这实际上隐含了应按比较优势原理进行区域旅游开发的要求。目前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大多是以区域旅游资源特点作为开发思路的依据,缺少对区域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确定的研究环节,结果导致在旅游资源具有相似性、可替代性的区域之间,产品开发雷同,引发不良竞

3、争。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分析了区域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的构成以及比较优势的确定方法,并为之提出了一个开发思路。1 比较优势的有关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最早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在国际贸易中,每个国家应该充分利用本国的土地、气候、资源等自然有利条件和后天的获得性优势,以生产出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即生产成本绝对的少于其他国家的产品,然后以此互相展开贸易。2 大卫李嘉图后来提出比较成本理论,对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进行了修正。因为按照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生产出一种生产成本绝对低的商品,果真那样,国际分工和贸易如何进行?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不能解释这个问题。所以,大卫李嘉图

4、提出,即便各国在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无论都处于绝对优势,还是都处于绝对劣势,每个国家也不一定要生产各种产品,而应按“两优取其更优,两劣取其次劣”的原则,专门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必考虑这种产品是否具有绝对优势。每个国家都按比较利益原则来安排生产,不仅国际贸易可顺利进行,还可使各国的生产资源都实现合理的配置。2比较优势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分析方法,它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地指导作用。 依据上述原理,区域之间要素差异造成的绝对优势,以及区域之间生产要素开发有利与否构成的相对优势都是存在的,区域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当然也可以利用上述原理来反映。如果某些要素在空间分布上是有限的,达到有与无

5、的差异程度,就有绝对优势,如大多数人文旅游资源就是如此。这样,在技术水平一定的的情况下,生产上就有绝对成本优势;如果要素多样、分布是广泛的,但知名度一般,或其中有优劣之分,或在开发利用的条件上有差异。这样在技术一定、要素不流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建立起比较优势,生产上就有相对成本优势。将这一原理用在区域旅游资源分析上,我们就可以确立区域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2 区域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的构成旅游资源特点是在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类、评价、分级等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资源总体特征的把握。区域旅游资源比较优势是以一个地区支撑旅游资源特点的主要景观实体同邻近地区相应的资源实体比较得出的结果,它通过具体的资

6、源实体来体现。按照比较优势原理的解释,区域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的内容构成应分为两大体系。第一,是在区域比较中获得的相对比较优势,这里也叫做替代性优势。由于相对比较优势是指两地各有某些资源和条件,但知名度都不高,或一地相对要显得优异一些,优异一些的资源和条件就有可能使旅游者作为选择的目的地,从而起到对另一个地区的替代作用,所以叫替代性优势。替代性优势一般可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类型组成或丰度的不同,类型多样、丰度高的则可替代资源比较单一的地域;二是同类旅游资源一地的景观优于相邻地区,景点的地位级别相对较高,对人们吸引力大,就可能替代另一地区,成为人们首选的旅游目的地,尤其对于外地客源市场而言,这种优

7、势反映更明显。这也叫知名度替代;三是可进入性替代。当同类资源在相邻地区都有分布,但甲地由于处于目前交通便利的通道上,乙地则因交通不便,不易进入。甲地就成为旅游者选择的目的地。这种替代可称为绝对的可进入性替代。不过这可能只是暂时的,时代的发展,乙地因交通改善了,绝对性就不存在了。可进入性替代还包括相对可进入性替代。即如果同类资源分布于两相邻地区,且两地都有交通线,不过甲地可能是与某一方向的大城市或经济中心相距较近,乙地则与这个大城市或经济中心相距较远,而与另一方向的城市和交通相连。这样,甲地作为研究区域时,甲地资源中某些就具有就近选择优势,从而替代较远的乙地,这就是相对的可进入性替代。但如果从另

8、一方向而言,乙地又有可能替代甲地的作用。这种空间竞争的存在,一般很难以协调和化解,最终是各自保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市场规模。第二,独特性优势。是指资源景点在与相邻区域比较中获得的绝对优势,称之为独特性优势。因为某种资源景点在形成和分布上仅为这一地区所独有,其他地区找不到这种同样的资源景点。多指文化资源及部分自然景观,如秦始皇兵马俑、长江三峡、万里长城等,故为独特性优势。独特性优势也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区域独特,即某种资源景观只有此地有,在邻近地区没有,例如湖北钟祥黄仙洞、京山的空山洞、鸳鸯溪等,在它周边地区是没有的;二是在省内独特,即某种资源不仅邻近地区缺乏,在省内也是独有的,如从湖北来看,武汉黄

9、鹤楼、钟祥的明显陵、道教圣地武当山、屈家岭文化遗址、炎帝故里、荆州古城等;三是在国内独特,指某一资源景观在省内是独有的,在国内也是唯一的。如神农架、张家界、西藏的布达拉宫、甘肃敦煌、桂林山水等等。一些在国内属独特的资源景点,大多在世界上也是独特的,所以国内独特的,也是世界独特的资源。尤其一些历史文化资源,在世界上来讲,也就唯此一处,如秦始皇兵马俑、万里长城、甘肃敦煌、长江三峡、北京故宫、古罗马遗址、巴黎圣母院等。不同类型的比较优势旅游价值不等,往往在旅游吸引范围、吸引的游客数量规模会各不相同,由此也就影响对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3 区域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的确定区域旅游资源有的地区类型丰富、多样

10、,有的地区比较贫乏、单一,情况各不一样。因此,区域比较优势的确定,应基于对区域内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结果,通过前期由专家评价系统所作的景点分级和资源的综合评价,3 分析概括得出区域旅游资源的特点,在对本区域旅游资源特点分析和完全把握的基础上,进行与其他区域比较。在进行比较时,应选择反映区域旅游资源特点的那些支撑性要素,一般是区域内一、二级景点以及各区域特有的景观进行,此可避免盲目、复杂及比较的不科学性问题,增强可比性。一个区域的旅游资源比较优势,最终都是通过本区旅游资源有价值的实体与其内外部环境条件来反映的。资源本身价值也就是资源的质量,内外环境是资源所处的区位条件。所以比较虽然可从各方面来选

11、择,但是基本的是资源类型比较(多样与丰富),资源景点、景区地位级别或知名度比较、区位比较等三个方面。独特性优势的比较,主要选择各区域特有的、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景观进行,再在内部分成三个级别。如果要对开发优势的比较,那就要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了,当然这是个可变因素,因为如果区域经济水平不高,但可以引资开发,尤其是旅游业开发,比其它物质产业引资所要求的条件要低。在确定了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之后,逐项进行区域比较,最后可将比较结果按以下表格的形式记载下来(见表1):表1:区域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确定的表格样式Table1:The format decided by the comparative ad

12、vantages of the regional tourist resources.相对比较优势(替代性优势)独特性优势类型与丰富性区域独特地区级别或知名度优势省内独特可进入性替代优势国内独特4 比较优势的旅游资源开发区域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的确定,为区域旅游业开发指明了方向。区域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应进一步考虑旅游的深度开发,区域经济水平比较低的地区,也应尽力争取资金,抓住时机,以发展旅游业,推动地区经济发展。44.1开发原则比较优势下旅游资源开发方向已很清楚,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比较优势原则。即首先开发的必须是确定的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景点或景区。二是独特性原则。即先开发比较优势中具有

13、独特性比较优势的资源景点,且按独特性的等级或知名度由大到小顺序开发。三是优势景点开发与其他类型资源匹配的开发原则。在自然与人文景点复合并存的景区,人文景点与自然景点,或者与人文或自然相关景点紧密相连,这样,在开发这里的优势景点时,应考虑与其相关的景点的匹配开发4,一方面有利于丰富景区旅游的内容,分流游客;另一方面,利用优势景点开发产生区域旅游业的热点效应。四是景点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由于优先要开发具有独特性的景点资源和具有区际意义的地位级别高、可替代性强的资源景点,其他环境资源或生态条件不能纳入作为开发对象而被同时开发。因此,应加强对相关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保护。4.2开发思路与对策4

14、.2.1 开发战略的确定 区域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和地位级别比较优势与可进入性替代优势往往不一定在同一地区都同时具备或匹配得很好。就一个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资源丰富的复合型地区而言,根据各优势资源的匹配状况,我们可将区域旅游开发划分为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开发战略。一是景点地位级别高、可替代性强,且存在独特性优势景点,可进入性替代强或区位优的地区。这种地区具有开发成为多种旅游产品,适合各种不同旅游活动行为层次需求的综合旅游区,应当做好开发规划,予以大力开发5。二是景点地位级别不高,替代性优势不强,且缺少独特性优势的景点资源,只是区位条件好,存在可进入性替代优势的区域。由于所具有的旅游资源知名度不高,一般

15、化,但交通便利,邻近城市和经济发达区,有旅游需求。因而可适度开发一些景观或特殊项目作为休闲、度假之用。利用其资源类型的多样性、复合型结构,开发适合不同旅游需求者休闲要求的项目。三是景点地位级别高及替代性优势强,且有独特性优势的景点资源,只是区位条件不优及可进入性替代优势缺乏的地区。资源景观与人们所处的地理背景差异越大,对游客的影响力就越大,如果这类地区景点资源地位高,且具有独特性优势的景点,就应当列入开发项目,予以尽快开发。其主要就是解决交通问题,把交通作为重点建设。如四川九寨沟开发、云南的香格里拉等都是这类开发的实例。4.2.2 不同开发阶段的优势开发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

16、展,旅游业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地区旅游业还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有的地区旅游业早已走过了它的旅游初期开发阶段,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我们对一个地区旅游资源比较优势进行了认定之后,不同地区旅游开发将在不同的阶段上以比较优势为目标开始新的拓展。因此,处在不同开发阶段的地区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的开发具有初期开发阶段。初期开发阶段主要是指区域旅游开发还处在点状的开发阶段。如果这一地区旅游还处在初期开发阶段,那么比较优势确定之后,就须进一步加强那些具有独特性比较优势和那些替代性优势强的景点的开发。个别少数优势景点开发应伴有相关旅游项目的匹配开发,同时做好各独特性资源景点之间的连接。中期开发阶段。

17、中期开发阶段主要是指对区域内不同类型旅游资源进行面的开发阶段,即由独特性优势景点、替代性优势强的景点开发转入了独特性优势、替代性优势景点与相匹配的其他资源类型的综合的、面的开发阶段,出现了多项目的产品结合,以较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要求。后期开发阶段。后期开发阶段从空间格局上看,就是形成网络化的开发阶段。独特性优势与替代性优势强的景点及匹配类型资源产品已得到开发,各景点和景区之间联系的进一步形成,达到网络化格局。这时期的开发特点是:推出了各种规格的线路产品和各种主题的线路产品,如一日游、二日游、文化古迹游等,同时,推进区域旅游与外部联成了一片,与国家旅游网络通道、省旅游网络、区域旅游线路联

18、动。不过由于各地区旅游开发进程不一样,有些地区部分景点开发出来后,就与省网、国家网联结起来,形成了大的网络,但内部尚未开发成熟,小的网络还没有形成。因而这些地区旅游开发还只能是处在初期和中期开发阶段。区分阶段是确定一个地旅游开发对策的依据。75 实例研究荆门旅游资源比较优势与开发荆门是位于湖北中部的地级市,面积1.24万km2,处于江汉平原与鄂西山地的交接地带,以山地丘陵为主,东北部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西是荆山山脉,东南是江汉平原的一部分。自然面貌具有明显的地理过渡性。政区范围包括东宝、掇刀、屈家岭三区和沙洋、京山、钟祥三县市,周边邻近的政区为:东部是江平原北部的8+1武汉城市圈的天门、潜江,

19、一马平川;南部是湖北荆州市,以平原为主;西部是宜昌所辖的当阳、远安;北是襄樊、随州市,它在北、东、南三个方向的与邻近地市区地理景观不同;只有西面进入鄂西山地内部,属完全的山区。5.1荆门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由于荆门所处的比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荆门自然地理景观有别于周边地区,北部国家级风景名胜大洪山与西部荆山山脉的山地丘陵,形成了山、水、林、泉溪、瀑布、洞、崖等自然景观,有鄂中生态走廊之称,与北、东、南面的平原风光构成较大的景观差异。加之这里人文历史的悠久、文化古迹胜多以及民俗风情、风物特产,如屈家岭文化遗址、楚王陵、楚国的陪都钟祥、明显陵、白云楼等,使得荆门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丰富,成为复合型旅游

20、资源区。足见这里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其中以具独特性优势的资源景点与周边地区比较而言,所占比例较大,可作为替代性优势的资源景观也占有较大比例。综合比较得出荆门市旅游资源比较优势见表2。表2、荆门旅游资源比较优势情况Table 2:The situation of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Jingmen tourist resources.相对比较优势(替代性优势)独特性优势资源类型丰度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类型兼备,构成复合型资源结构区域独特景点空山洞、高僧白乳塔、白云楼、柳门口瀑布、鸳鸯溪、温峡湖、美人潭、陆夫子祠、老莱子山庄地区级别和知名度温峡湖、鸳鸯溪、柳门口

21、瀑布、白云楼、元佑宫、文峰塔、战国女尸、黄仙洞、陆夫子祠、老来子山庄、山地组合景观省内独特景点黄仙洞、屈家岭文化遗址、漳河水库、山水洞林溪瀑布综合生态景观,元佑宫、东山宝塔可进入性替代优势漳河水库、太子山、大口国家森林公园、屈家岭观光农园、国内独特景点楚国陪都、明显陵、纪山楚王陵、市博物馆(郭店楚简、战国女尸)、仙人岩三国事要寨、绿林寨上表基本上按照前面所述优势确定的思路方法列出,比如省内独特,是指全省独有,省内独一无二的。可进入性替代优势多属相对于附近最大城市密集人口就近就地便利程度相对而言的。关于荆门市与周边邻近区域的位置关系及交通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图1荆门与周边地区的位置关系与交通状况

22、示意图Map1: The conditions of transport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location between Jingmen and nearby areas.5.2 开发对策荆门由于地处地理景观过渡型的地理位置,具有与周边地区,尤其是北、东、南三个方向比较,有显著不同的景观差异,旅游资源属于资源类型多、丰度高、有独特性比较优势资源与地位级别替代性优势的景点景区较多、区位条件好、可进入性替代优势都比较明显的区域,应属于大力开发的区域。但是,虽然荆门旅游业早在90年代初就已经起步,由于受地方经济水平的影响,投入不足,目前尚处于初期开发向中期

23、开发转变阶段,具有国内、省内独特性优势的单个资源景点已初步得到开发,优势景点之间的连接已基本建立,个别景点已纳入作为省旅游网络通道的节点。下一步应按照比较优势的开发思路,整合资源,推进本区旅游资源开发向中期综合开发阶段发展,加强具有独特性优势景点的匹配开发,推进有替代性优势景点的开发,把过去以点为主要特征的开发转变为以面为特征的开发,形成观光、会议、度假、生态休闲误乐、疗养等满足多种旅游层次需求的旅游业格局。同时,作为鄂中生态旅游走廊的景区,要密切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参考文献: 1 吴必虎. 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7,59. 2. 文振奕,刘小怡. 西方经济学

24、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421425.3 甘枝茂,马耀峰. 旅游资源与开发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4 汪宇明. 广西桂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J.人文地理,2001,(6):53-56.5 李骊明. 关于陕西旅游重点区域景观布局及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的构想J.人文地理,1998,(4):57-60.6保继刚. 旅游开发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7.林媚珍,刘婕,谢双喜. 汕头市旅游资源开发状况及对策J. 广州大学学报,2008,(1):71-75.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the Developmentof Regional Tourist Resources- An Example of Jingmen CityLIU Guo-bing HUANG Da-xue(Mathematics & Physics Dept.,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ngmen,Hubei )Abstrac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