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环境法】动物保护_第1页
【民法、环境法】动物保护_第2页
【民法、环境法】动物保护_第3页
【民法、环境法】动物保护_第4页
【民法、环境法】动物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活熊取胆惹风波曝露中国动物保护法的缺失2012 年 03 月 01 日 09:41 中国新闻网徐智慧中国至今缺少一部以防止虐待动物为底线的动物保护基本法当活熊取胆在中国还是一个争议话题的时候,在具有消费熊胆传统的其他东亚国家里,活熊取胆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虽然每年有众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起取缔活熊取胆议案和提案,但没有实质推动,而一个以防止虐待动物为底线的 动物保护基本法也迟迟没有动静。东亚邻国取缔活熊取胆今年 1 月,韩国议会预算委员会投票通过了养熊场现状及管理计划调查措施的议案,拨款 200 万韩元(约合17.5 万美元)保护现有熊场的熊。这意味着,韩国将在全国范围内结束养熊业。这是韩

2、国环境部首次明确表示,将完全终止黑熊养殖产业。事实上,韩国曾是熊胆消费最大的市场之一,亚洲黑熊(月熊)在韩国一度数量众多,人们对熊胆的巨大需求导致大量野外黑熊被猎杀,亚洲黑熊在韩国已经濒于灭绝。目前, 韩国野生黑熊数量仅存不足30 只。早在 1992 年,韩国就规定活熊取胆违法,但允许将黑熊饲养到25 岁再合法宰杀取胆。不过,韩国SBS电视台调查发现,仍有人在非法进行活熊取胆。1999年曾有报告称,超过1300 头北美黑熊被囚禁在韩国的108 家养熊场内,被非法采取胆汁。这一事实曝光后,公众反对这一残忍产业的呼声更是高涨。绿色韩国联盟在 2011 年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90%的韩国人支持终

3、止韩国的养熊业。压倒多数的民意诉求,让韩国政府决定完全退出黑熊养殖产业。越南也已禁止活熊取胆。而就在不久前,越南熊场在活熊取胆方面残忍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国熊场。据估计,在越南被囚禁的黑熊数量最多达5000 头。这些黑熊每过三个月就要经过一次无麻药的穿刺取胆,将长长的针插入黑熊胆囊,抽取胆汁。这种手术不可避免地造成胆汁泄漏进腹腔,如是进行三四次手术,黑熊就会在腹膜炎的痛苦中死去。从 1998 年起,亚洲动物基金开始在越南开展工作,积极促成政府立法保护黑熊。2001年, 亚洲动物基金向越南总理潘文凯递交了一封公开信,敦促他们采取措施制止非法的熊胆采集和贸易。2002 年 9 月,潘文凯总理签发政府令

4、,将亚洲黑熊列为全国最高级别的保护动物。此后,所有捕杀、养殖、取胆的行为均属违法。2010 年, 亚洲动物基金在越南河内和中国成都分别开办的黑熊救护中心共同获得2010年全球动物救护中心大奖。在动物保护人士看来,这个奖,对亚洲动物基金是无上殊荣,对越南是肯定褒奖,对中国则是一个鞭策。立法、修法正当其时 在活熊取胆这件事上,不仅仅是我们时代的伤痛,也是我们时代的耻辱。 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莽萍看来,我国黑熊取胆的现状,实际反映了今天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莽萍说,她对受虐黑熊感到痛心和无助。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贺海仁认为,现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有关条文,有自相矛盾之处,有悖于立法精神。198

5、9 年 3 月实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 1992 年 3月实施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将亚洲黑熊列为二级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禁止出售收购,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可在征得国家批准后,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前提是保护,其次才是开发利用;保护的目的是使动物免遭伤害,这是立法的初衷。但对黑熊的开发利用却从一开始就打上了伤害的标签:最开始的插管引流,是公认的残忍;后来的自体造管引流,同样是对黑熊的伤害,只是程度稍逊。在谁身上人为开一个洞,都是一种伤害,黑熊同理。同时, 每天两三次抽取黑熊胆汁,肯定影响其消化功能。胆汁一大功能是消化脂肪,缺少胆汁,就意味着对脂肪的消化吸收产生障碍。很多圈养黑熊患有

6、消化疾病,因胆汁泄漏导致的腹膜炎也很多。亚洲动物保护基金解救的黑熊,大部分死于肝癌。但在开发利用名义下,赤裸裸的伤害发生在本应受保护的动物身上,这就是法律的缺失。 开发利用实际是一种功利主义,扭曲了它的立法初衷。在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今天,制订动物保护法固然非常重要,但对已经实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必要的修正也正当其时。在 2011 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敬一丹、全国政协委员张抗抗、贾宝兰都提交了取缔活熊取胆的议案、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提交了4 份提案呼吁淘汰养熊业,并制定中国动物保护法。黄信阳说:道家反对虐待动物,众生平等。孙思邈、葛洪、陶弘景都是道家的名医,

7、他们不用动物用药,就是用中草药、针灸、点穴来治病,中医不也发展得很好。2009 年曾传出消息称,我国首部动物保护法正在起草中,起草小组首席专家、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社会法学室主任常纪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动物保护法的底线是防止动物受虐待,在公众中树立动物福利观念。动物福利主要是5 种自由,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免受恐惧和忧伤的自由,表达天性的自由。常纪文表示,我们还不敢谈高标准的动物福利,只能谈动物福利最基本的底线-防止虐待。 虐待 就是说给动物以不必要的痛苦。反虐待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这是起码的人道。中国历来尊重生命,现在就是要将它法制化。常纪文说: 我们起草

8、了两个版本,一种是现实版,现实版就是说以反虐待为底线,我乐观地估计,如果立法机关重视,两三年内就可以通过。在长远版的建议稿中,我们参考发达国家的一些标准,加入了加大动物福利保护、防止公共卫生事件等内容。这个版本如果通过,可能需要5 年、 10 年甚至 20 年的时间。3 年过去了,这部法律立并没有像常纪文预测的那样会在两三年内获得通过。近日,当中国新闻周刊拨通常纪文的电话时,他表示目前不便谈论此事。韩美林、冯骥才提案:立法取缔活熊取胆2012 年 03 月 09 日 09:25 中国环境报第3 版曹俊活熊取胆,光听这四个字,还不够瘆人吗?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韩美林声音颤抖、眼中噙泪。 我们是

9、人哪! 这句话,韩美林激动地对记者重复了许多次。我们是人哪,怎么可以 TOC o 1-5 h z 做出这样的事来!道德底线已经破了,得立法!备受争议的活熊取胆将何去何从?76 岁的韩美林和70 岁的冯骥才无数次提到这个话题,每次提起来都相当激动。尤其是韩美林先生,提一次活熊取胆就哭一次。此次 两会 上,他们还特意带来了关于建议国家立法取缔活熊取胆的提案。 熊疼不疼,这个话题没有讨论的必要 有人辩护说,熊被取胆汁的时候,是不疼的。他放屁!激动的韩美林爆了粗口。 我挖你一下,你疼不疼? 韩美林现场试着捏了一下记者的手腕,反正我知道我不疼,你疼。轻轻一捏都疼,何况是把管子插到熊的胆上取汁呢! 我讲一

10、个例子。梁从诫曾经到四川去救熊,到了那儿,熊戴了四五十斤的铁桶子,哇哇地做拜求状。他回来哭着对我说,美林啊,我真是无法忍受了韩美林补充说,那一次, 他救出来200 多只熊。由于那些熊在抽胆的地方长大,放归大自然是不能生存的,梁从看到熊胆基地的诫就一直养着它们。后来我也去看熊,看到救它们出来的人,熊都很高兴。人,就生气得吼吼着直扑。熊这样的行为,还能说它们没有感觉,不会痛吗? 还有人解释说,取胆汁的时候熊不动,说明他不疼。韩美林苦笑着调侃说,它不动, TOC o 1-5 h z 是比你涵养大,要是你,早就打滚了! 前天凤凰卫视访问我,大前天也是一组讨论,都是关于活熊取胆。 韩美林对记者说, 现场

11、辩论时,我说关于熊疼不疼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讨论它,是我们的耻辱。从香港回来的路上,回想着这个辩论,韩美林说,自己一路都在哭。韩美林激动地说:我们是人哪!我们在做什么?在向不会说话的大自然无穷尽地索取。熊不会说话,只能拍打胸脯。我们呢?我们还在无聊地讨论它到底疼不疼 据我了解,熊胆粉3 种用途中最主要的一个是送礼。为了不送礼,我们救救熊吧。好不好?韩美林以近乎乞求的语气对其他委员和记者说。对于为何对活熊取胆如此反感,韩美林说自己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人的尊严。活熊取胆为现代文明所不能接受与韩美林的激动不同,坐在一旁的冯骥才要冷静得多。他表示,毋庸置疑,活熊取胆无论是先前铁马甲式的虐熊,

12、还是现今的造瘘引流,都是对熊人为和强加地制造终生不愈的创伤,都是非人道的,是为现代的文明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活熊取胆是违背动物伦理的,绝对不能再允许。 这一事件源于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 冯骥才说, 古时候, 人们从身边的动物、植物中发现了对人们有利的东西,然后把它做成药物。这是一种古老的文明,但是现在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应该自觉把古老文明中现代文明不能接受的东西去掉。比如, 西班牙人那么狂热地喜欢斗牛,西班牙斗牛不也禁止了吗?冯骥才表示,不能因为有某些药用价值和有较大的利益可图,就给动物制造终生的创伤与痛苦,更不能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作为单纯的赚钱工具。如此惟利是图,不仅有损国家的文明形

13、象,而且在确立我们社会正确的价值观方面起到负面作用。我们不跟企业有任何争执,不争执疼和不疼的问题,这是人道和不人道的问题,是现代文明能不能接受的问题。企业的态度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政府应该立法取缔它韩美林和冯骥才的提案中这样写道:由于过去对活熊取胆的种种危害性缺乏认识,这一手段是被许可的。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尽在相关行业、企业, 更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对原有的审批标准与原则进行反思和修正。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活熊取胆的意见,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与自觉,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倾听与支持这种正面的声音和文明观,做出积极的回应。建设文明社会,大家都有责任。 企业的态度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政府应该立法取缔它。 冯骥才

14、补充道,我们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会同相关专家进行调查研究,规范行业道德,出台法规,明令取缔这一非人道、不文明的获利手段,使社会文明健康地发展。我们以前的字典里,某一个动物的注解是:肉可食用;皮可以做褥子;脂肪可以炼油。后来,一位12 岁的云南小孩儿说:老师您让我们爱动物,字典上没有一个爱动物的。这一点现在倒是改了,但还是没有明确提出要爱护动物。说完,韩美林摇摇头。 不过我相信,取缔活熊取胆的立法一定能实现。 韩美林一脸期待。两人透露,过阵子就要一起去看抽胆熊。法学家呼吁制定动物保护法2012 年 03 月 02 日 11:26 南方周末微博梁治平: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法律文化研究

15、中心主任张明海: 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所长侯蓉: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祖述宪: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与社会医学教授,已退休贺海仁: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3 月 10 日,持续经日的活熊取胆争议再有进展,一批国内知名法学家公开呼吁:制定动物保护法,禁止虐待动物。呼吁书称: 现有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已经不足以应对这一领域今天所面临的严峻问题,需要在立法宗旨、制度配套、机构建设和法律执行诸方面加以检讨和改进。 比野生动物保护状况更令人忧心的,是包括农场动物和伴侣动物等在内的饲养动物的生存境况。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法律以它们的基

16、本利益为关照对象法律在这方面的缺失,不仅于动物保护不利,也造成法律与社会道德意识之间的巨大落差,有碍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这是一批享有盛誉的法学家,包括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季卫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梁治平等人。已经81 岁高龄的江平教授,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指斥活熊取胆行为很不人道,希望能够立法规范,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许用虐待的方式造成动物生理上极大的痛苦,来获取商业利益。在日本执教多年的季卫东教授则介绍,日本猎杀海豚的做法同样遭遇诟病和立法缺失。不过,日本虐待、残杀动物是可按刑法定罪的,比如一年以下的徒刑,还有罚金的方式,确保法律规定的效果。中伦律师事务所

17、律师徐雪莉则建议,要给适当的动物保护组织在动物受虐待情形下在法律上起诉的资格,使动物保护组织成为受虐动物法律意义上的利害关系人。目前,我国动物保护的法律体系主要是野生动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这部1988 年颁布的法律,多年来屡遭诟病,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曾动议修订,但国家相关部门20 年前就启动修法,至今仍未见具体结果。其中核心问题是部门利益的争执,或者说是野生动物的权属之争。法律修改的过程就意味着权力的再分配,导致这个法律修改一直达不成共识。 世界自然基金会物种项目主任范志勇说,他是原国家林业局濒管办动物进出口管理处处长。呼吁书中提到的动物保护法,一直没有进入立法者的视野。不过, 民

18、间乃至全国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要求立法的呼声不绝于耳。2010 年, 曾有法律学者公布了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 ),计 12章 182 条款,内容涉及各类动物。而与此同时,虐待动物事件层出不穷,法律空白的尴尬毕显。2002 年,清华大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激起公愤,然而却因为没有适用的法律,只能判以故意毁坏财物罪。此后虐猫、虐狗视频事件频发,法律则完全保持沉默。直至最近归真堂 事件中,企业辩称反对我们就是反对国家。 这是中国法律的耻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梁治平感慨,他是这份呼吁书的起草者:这不只是一个专业上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问题,涉及到法律人的良知和职责。南方周末记者为此约请各界人

19、士,激辩动物保护法制定的必要性以及动物保护和利用的利弊。南方周末:最近的归真堂 事件,引发公众呼吁淘汰活熊取胆行业,杜绝此类虐待动物以逐利的行为,你持何种态度?梁治平:活熊取胆的残酷性一望即知,社会公众的厌恶和愤概,用古人的话说,发乎天良。我认为,相关政府机构应当认真检讨现行政策。其实,活熊取胆,只是动物恶劣生存境况的冰山一角,而直接造成这种情形的,除了动物保护教育方面的不足以外,制度不当,政策不力,法律缺失,都是重要原因。贺海仁:我认为应该取缔养熊取胆业,它的合法性是因为有关部门给予了行政许可,我们对这种合法性提出质疑,因为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不能违反公共利益,如果活熊取胆是 一种违反社会公

20、德的行为,就应该认为颁发行政许可是违法的。张明海:这个争论已经有二三十年了,核心问题还是,野生动物要不要合理利用?合理利用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将野生动物产业中获得部分利润或税收,反哺到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中去,就能让更多动物受到保护,这个其实是辩证统一的。我们业内的观点认为,从一只活体取胆熊身上获取的胆汁,可以使几十头熊免受猎杀。我们反对极端的保护主义,必须从实际出发,活熊取胆的技术也在改善,更符合动物福利的要求,我认为活熊取胆应该作为野生动物养殖产业的一种技术保留下来。祖述宪:熊胆疗效是市场吹出来的,熊胆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熊去氧胆酸,它被证明可以治疗一些病,比如小型胆结石、胆汁抑积性肝硬化。

21、但是,这已经可以通过合成、改造其他动物的胆汁获得,国内外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合成药。那么为什么还要用熊胆呢?南方周末:如果熊胆确有价值,野生动物保护法中提及的将野生动物作为资源加以合理利用的原则,是否仍和野生动物福利的理念相违背?梁治平: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立法宗旨第一条说道: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其中并没有动物福利概念。换句话说, 保护和促进动物福利并不是这部法律的目标。而在现实当中,这部法律的作用更多是减损而不是促进了动物福利。根据该法,野生动物并不是具有某种自足价值的生灵,仅仅是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这实际上为一些个人和机构,以牺牲野生动物利

22、益的方式来利用开了方便之门。活熊取胆就是所谓的合理利用,这种利用也不能保护野生熊免遭猎捕杀害。野生麝就是在人工取麝之后灭绝的。此外, 这部法律把野生动物完全按照当下人的需要分成有益的和有害的,也太功利和狭隘。侯蓉:我去年就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取消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经营利用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应当缴纳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很遗憾,至今没有得到回复。这一条实际上就是允许经营利用,只需交钱就可以了。动物资源不是说不能用,不利用就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要合理利用,以保护为目的来利用,不能破坏性的利用。这必须设定一些门槛,比如野生动物不能利用,如果经过繁殖、驯养的可以一定限度地利用。张明海

23、: 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基本方针是: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简称为护、养、 利 。 在利用方面,我们搞野生动物研究的圈子里,绝大部分人不反对利用。我们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怎样为农业、工业、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我们也坚决反对滥用,要进行必要的科学论证或调查研究,同时做好对社会公众宣传工作。有些人酷爱动物,受一些动物保护组织的影响,对于西方动物福利的思想过于强调。我们制作鸟类标本,就被写成在天上飞翔的鸟类,变成了在大众面前被剥光了皮,挖掉了五脏六腑, 去掉了肉的干瘪标本,这种文学上的批判很是蛊惑人,我们制作鸟类标本是为了让人了解鸟类的结构、形态,识别或鉴定鸟的种类等,将来为科学保护

24、提供更好的基础。所以我是不赞成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的单纯保护而不利用南方周末:既然已经有了野生动物保护法规,为什么还要另行制定动物保护法?梁治平:在野生动物之外,还有各个种类的饲养动物,它们被用来满足我们从物质到精神的多种需求,其数量极为庞大。但是,人类欲求一部分是不当的,而动物被使用的方式,经常是残酷的,比如活熊取胆、野蛮屠宰、被强制训练做违反其天性的表演等等。这些情况每天都在发生,而且是大规模地发生,已经严重到了非改变不可的程度。动物保护法正是为了防止、减少乃至消除这种情况而制定的。当然, 只是制定一部动物保护法并不足够,但若没有以法律为基础的制度框架,要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是不可能的。这部法

25、律的主旨应当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尊重动物生命,保护它们的基本利益,禁止对动物的残酷行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史上,这会是一部全新的法律。张明海: 我明确不赞成再制定动物保护法,目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就已经有这么多部门来管了,陆生动物归林业部门管,水生归农业部门管,海洋的归海洋局管,在一些领域比如大马哈鱼、蛙类,就有权力重叠部分。如果法律再多,势必造成执行部门的混乱。切实的做法是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强调动物福利的内容,再扩大对象到家畜、宠物等,那么野生动物保护法就变成了所谓的动物保护法,没有必要重新制定。如果制定的话,那么野生动物保护法是否要废除呢?十名法学家集体呼吁:中国应尽

26、快制定动物保护法2011 年 03 月 10 日 09:23 腾讯绿色频道针对近来饱受公众非议的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国内十名法学家通过腾讯网集体呼吁:中国应当尽快着手制定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这部法律应当以尊重动物生命、保护动物的基本利益为主旨,禁止所有对动物的不当伤害和残酷行为。它应当参照国际社会通行的标准,同时也要适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切实解决中国的问题,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下为呼吁书全文:关于制定动物保护法的呼吁书江平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季卫东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凯原讲席教授陈弘毅 香港大学法学院陈氏基金宪法学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香港策略发展委员会委员

27、、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客座教授王卫国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教授李曙光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张千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仁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贺海仁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东方公益法律援助律师事务所主任徐雪莉中伦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律师梁治平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洪范法律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为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冷漠、 残忍和暴力现象还相当普遍,而在制止暴

28、力、减少残酷行为、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法律还有很大改善余地。这种情形在动物保护领域极为突出。近来饱受公众非议的归真堂 活熊取胆事件,就是一个显见的事例。在过去数十年里,我国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以野生动物保护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总的来说,它们已经不足以应对这一领域今天所面临的严峻问题,需要在立法宗旨、制度配套、机构建设和法律执行诸方面加以检讨和改进。而比野生动物保护状况更令人忧心的,是包括农场动物和伴侣动物等在内的饲养动物的生存境况。这部分动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与人类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法律以它们的基本利益为关照对象,

29、这些动物所经常遭受的无故伤害和残酷对待,因此也没有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有力的制止。法律在这方面的缺失,不仅于动物保护不利,也造成法律与社会道德意识之间的巨大落差,有碍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2002 年, 清华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用火碱和硫酸溶液将园内数只黑熊和棕熊烧伤。这一伤害动物的行为激起社会公众的强烈义愤,但法律家们却因为没有可以直接引用的法律而就法律适用问题争论不休,最后,法庭只能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谳。而在后来曝出的一连串虐猫虐狗事件中,虽然当事人均受到社会舆论谴责,有的甚至在压力之下去职或向公众检讨, 但都没有受到任何法律处分。而在这些社会事件背后,在日常生活之中,各种无视动物基本利益甚而

30、无故伤害和虐待动物的现象层出不穷,比比皆是。比如对工作动物的过度使用;长途贩运过程中罔顾动物对空间、食物、饮水和休息的基本需求;驱使动物做违反其天性的表演甚至互相搏斗以供娱乐;滥用动物实验;用活体喂食的血腥场面吸引游客;对伴侣动物的遗弃和虐待;对猪、牛、羊等家畜活体注水增重以牟取不法利益;野蛮屠宰甚至活剥动物皮毛;以及恶名远播的活熊取胆等等。这些野蛮、冷酷和残忍的行为已经引起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反感、批评和抵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道德的角度关注这些动物的生存状况,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发现,在这样一个重要的社会生活领域,我们还没有一部看顾动物基本利益,保护中也们不受无故伤害和残酷对待的法律。诚然,

31、要杜绝上述种种现象,仅仅制定一部动物保护法是不够的,但同样肯定的是,没有一部动物保护法对我们的社会所造成的伤害是实质性的。首先,动物保护法的缺失意味着这一领域中缺乏有效的法律指引,这就使得大量残酷对待动物的行为无法在制度上被有效地遏制。施虐者不惩,其行也肆无忌惮;政府及良善公民无法可据,则莫奈之何。这种情形造成是非善恶观念的混淆,也引起公民法律认知上的困扰,有违善良风俗,损害社会公益。相反,一部明确将残酷对待动物之行为宣布为违法的法律,有助于祛除社会中的暴力,增进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其次,任由残酷暴虐对待动物的行为泛滥,不但造成动物的灾难,也成为国人的伤痛,令全社会蒙羞。

32、古昔,儒家以仁民爱物为宗旨,释道以慈悲好生为情怀,戒杀护生之制,代皆有之。此伟大文明价值,泽被天下。如今,环顾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适合其社会的动物保护法。我国香港之有防止虐待动物法案在1930 年代,以后历经修订完善;台湾地区之动物保护法制定于1998 年,亦经修改实行至今。中国大陆之动物保护法仍付阙如,不但有碍国际交往,亦不利于国家统一。再次, 动物生存的恶劣境况,直接危及动物健康,活体注水和野蛮屠宰等行为,污染肉类和使动物产生应激反应,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此外, 中国动物产品出口将遭遇动物福利贸易壁垒,令相关企业蒙受损失。鉴于以上各点,我们认为,中国应当尽快

33、着手制定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这部法律应当以尊重动物生命、保护动物的基本利益为主旨,禁止所有对动物的不当伤害和残酷行为。它应当参照国际社会通行的标准,同时也要适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切实解决中国的问题,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相信,这样一部保护动物的法律,即使开始时其内容不尽完善,效果不尽理想,它的出现本身将会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标志着我们真正向和谐而文明的社会迈出了重要一步。2011 年 3 月人大代表敬一丹2011 年全国两会提出制定反虐待动物法议案,议案全文如下:目前,中国没有一部完整的旨在尊重动物生命、保护动物不受虐待的法律,如反虐待动物法(或动物保护法) 。动物保护立法存在大量空白,动

34、物保护缺乏法律支撑。由于没有相关立法,中国社会早已出现严重虐待动物问题,如广泛的家畜屠宰前注水、活熊取胆等等。这些恶劣行为不仅伤害动物,也严重影响社会和谐,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因此,特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制定反虐待动物法议案。一,立法的必要性1,当前动物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系统的法律调整规范的缺失是造成肆意残害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传统伦理体系毁坏, 道德水平下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导致恶性虐待、杀戮动物事件层出不穷,规模之大、手段之恶、结果之惨,令人瞠目结舌。野味 畅销、活熊取胆、屠宰前注水、活剥取皮、围捕打狗等等,更是为情理所不容。虐杀、伤害动物等恶性事件涉及野生动物、经济动

35、物、 宠物等各个种类,也贯穿在繁殖、销售、 饲养、 屠宰等各个环节。其中屠宰前注水、活熊取胆与活剥动物毛皮是最为严重的虐待,除了这些极端的恶性例子以外,还有大量有关动物的负面现象存在,如对宠物的虐待、遗弃,对实验动物的非人道对待,等等。动物保护的严峻形势不但危害动物,也直接使人类面临生态系统破坏、养殖污染、疫病流行等问题。此外, 残害生命的恶劣行为也极大地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由此所郁积的暴戾之气也阻碍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的达成。2、有关虐待动物的恶性事件严重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我国积极参与动物保护的国际合作,早在1980 年便参加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之后还逐渐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 国际捕鲸公约、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等等,但是,目前中国动物保护不利的情况,特别是活熊取胆行业不断发展、滥取动物皮毛不断扩大,家畜屠宰前注水等,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感。一些国家的政府组织乃至于民间组织纷纷对这些恶性事件表示关注与忧虑。这些都严重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使中国的国际公信力下降。实际上, 大规模虐待动物也违反中国文化精神。此外, 由于我国没有充分回应国际动物福利贸易标准建设的要求,使得我国难以逾越发达国家所设置的动物福利贸易壁垒,严重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及经济建设水平。3、相关法律零散、立法理念和技术落后我国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