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儿科技能操作_第1页
妇产、儿科技能操作_第2页
妇产、儿科技能操作_第3页
妇产、儿科技能操作_第4页
妇产、儿科技能操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妇科检查法一、准备工作1用物:一次性会阴垫、窥器、手套。2患者解小便,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有尿失禁者,检查前不需排空膀胱。检查者面向患者,立在患者两腿之间。三、操作方法1外阴部观察外阴发育及阴毛分布情况,有无皮炎、溃疡及肿块,分开小阴唇,暴露阴道前庭、尿道口和阴道口。嘱患者用力向下屏气,观察有无阴道前后壁的脱垂和子宫脱垂。2阴道窥器检查:检查者用左手将两侧阴唇分开,右手将窥器斜行沿着阴道后侧壁缓慢插入阴道内,插入后逐渐旋转至前方,摆正后缓慢张开两叶,暴露宫颈、阴道壁及穹窿部,然后旋转至一侧以暴露侧壁。观察阴道粘膜、阴道分泌物及宫颈有无异常。3双合诊:检查者戴手套,右手(或左手)食中两指顺

2、阴道后壁轻轻插入,检查阴道通畅度和深度,再扪及宫颈大小、形状硬度及外口情况,有无接触性出血。随后将阴道内两指放在宫颈后方,另一只手手掌心朝下手指平放在患者腹部平脐处,当阴道内手指向上向前抬举宫颈时,腹部手指往下往后按压腹壁,并逐渐向耻骨联合部移动,扪及子宫的位置、大小、 形状、软硬度、活动度以及有无压痛。将阴道内两指由宫颈后方移至一侧穹窿部,尽可能往上向盆腔深部扪触,与此同时另一手从同侧下腹壁髂嵴水平开始,由上往下按压腹壁,与阴道内手指相互对合,以触摸附件区有无肿块、增厚或压痛。4检查结果记录:外阴:发育情况及婚产式(未婚、已婚未产或经产式)。有异常发现时详细描述。阴道:是否通畅,粘膜情况,分

3、泌物量、色、性状以及有无臭味。宫颈:大小、硬度,有无糜烂、撕裂、息肉、腺囊肿,有无接触性出血、举痛等。宫体:位置、大小、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等。附件:有无块物、增厚或压痛,若扪及块物,记录其位置、大小、硬度,表面光滑与否、活动度,有无压痛以及与子宫及盆壁关系。左右两侧分别记录。四、 注意事项1检查者态度严肃、语言亲切、检查仔细、动作轻柔。每次检查不应超过3 人。2男医生检查时,应有其他医务人员在场。3避免经期做盆腔检查。若异常阴道出血必须检查,检查前消毒外阴、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器械。4未婚患者禁作双合诊及阴道窥器检查,可行直肠- 腹部诊。5双合诊检查不满意或检查骶韧带、子宫直肠窝病变、肿瘤

4、与盆腔关系时应作三合诊。妊娠中晚期检查法(产科四步触诊法、听胎心法)一、适应证:妊娠 20 周以后。二、准备工作:用物:血压计、体重秤、皮尺、胎心听筒或多普勒胎心仪。三、操作方法:包括测量血压、称体重、测量腹围、宫高、四步触诊、听胎心、骨盆外测量。1测量血压:患者取坐位,手臂与心脏在同一水平,测量血压,如产妇血压较基础血压增高时,应先休息15 分钟后重复测量,并做记录。2称体重。3测量宫高腹围:孕妇排空膀胱,取仰卧位,塑料软尺测量子宫底到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此为宫高。用软尺经脐水平测量腹周径,此为腹围。并做记录。腹部四步触诊法:孕妇同样是在排空膀胱,取仰卧位,两腿稍屈曲时检查。前3 步手法

5、,检查者面向孕妇,第4 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右侧。第一步手法:检查者双手置于子宫底部,确定子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再以双手指腹交替轻推,分辨宫底处是胎体的哪一部分,圆而硬有浮球感的为胎头,宽而软且形状不规则的为胎臀。第二步手法:检查者双手置于腹部左右侧,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进行。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各在母体腹壁的哪一侧,平坦饱满部分为胎背,并确定胎背向前、向侧方或向后。触到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为胎儿肢体,有时感到胎儿肢体在活动。第三步手法: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经一步查清先露是头还是臀,再左右推动先露部,以确定是否

6、衔接。能被推动,表示尚未衔接入盆。若已衔接,则胎先露部不能被推动。第四步手法: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先露部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再一次核对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部入盆程度。先露为胎头时,一手能顺利进入骨盆入口,另一手则被胎头隆起部阻挡,该隆起部称胎头隆突。枕先露时,胎头隆突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面先露时,胎头隆突为枕骨,与胎背同侧。听诊 :使用胎心听筒或多普勒胎心听诊器在胎背一侧听取胎心,头先露时胎心于脐下右侧或左侧;臀先露时胎心于脐上右侧或左侧;肩先露时,胎心于脐周听到,正常胎心120 160 次 / 分。四、注意事项1体重增加在孕期约12.5Kg,其中妊娠期平均每周增加0.5

7、Kg,如短时间内增加过快,应注意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妊娠水肿等,若体重增加不多,或一段时间不增加,应注意孕妇营养状况及胎儿生长情况。2 血压:正常妊娠期血压不应超过140/90mmHg, 或基础血压相比不超过30/15 mmH,g于孕20-26 周应测平均动脉压( MAP) ,计算公式为舒张压+1/3 脉压,正常60 次 /min , 无需给予胸外按压,可仅予呼吸支持,每3 5 秒 1 次人工呼吸通气(12 20 次 /min) , 每次呼吸时间持续1s, 并观察胸廓是否随每次呼吸而抬举。小儿不保留灌肠一、目的:1、解除便秘、肠胀气。2、肠道手术前,X线、纤维结肠镜检查前作准备。3、某些特殊治

8、疗用。二、准备工作:治疗盘 灌肠筒连接橡皮导管、血管钳、治疗巾。弯盘 肛管、润滑油、纱布,另备盖布及便盆。灌肠液 外用生理盐水(38-40 )。三、操作方法1)、在床或治疗台上铺好治疗巾。2)、病儿取屈膝侧卧或仰卧位,脱去一侧裤腿,在病儿后背、腰部垫软枕与便盆高度相近,臀下置便盆,用尿布覆盖病儿 两腿间及便盆。注意上身保暖。3)、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使筒底离床30-40cm,润滑肛管前端,排除管内空气,夹住皮管。4)、分开病儿臀部,将肛管轻轻插入5-10cm 后用手固定肛管,放开血管钳,让溶液慢慢流入直肠内。5)、观察筒内液面下降情况,若受阻应该转动肛管,若有粪水自肛门流出或病儿感觉不适时,嘱其

9、张口呼吸,降低灌肠筒 高度。6)、筒内液体流完时,夹住皮管,用左手捏闭肛门,用手纸包住肛管,轻轻取出放入弯盘。7)、病儿排便后,移出便盆,整理床铺,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小儿导尿术1、关好门窗,必要时安置屏风遮挡,松开床尾。病儿仰卧,臀下铺棉垫,放便壶,两腿屈曲自然分开,暴露外阴。用肥皂水和清水依次冲洗,然后用0.1%新洁尔灭或碘伏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女孩注意由大阴唇到小阴唇、尿道口,自上而下,各用一个棉球。男孩则将包皮上推暴露尿道口,消毒尿道口、冠状沟、阴茎。2、术者站在病儿右侧,打开无菌导尿包,常规戴无菌手套,铺孔巾。将导尿盘置于两腿间。对女孩导尿时,术者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将小阴唇分开,再用新

10、洁尔灭或碘伏消毒尿道口和小阴唇,以石蜡油棉球润滑导尿管,将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一般 4cm 左右即有尿液排出,见尿后再插入1cm。对男孩则消毒尿道口、冠状沟、阴茎后,提起阴茎,使尿道与腹壁成60度角, 润滑导尿管后,轻轻将导尿管插入,一般插入6-12cm, 有尿排出后继续插入2cm, 导尿完毕,用止血钳夹住尿管尾端,左手持纱布扶住导尿管,右手持镊子将导尿管缓缓拔出。然后擦净外阴。整理用物,脱手套。帮病儿穿好衣服。如需留置导尿管则将导尿管固定于外阴。四、注意事项1、导尿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2、小婴儿留置导尿时应注意避免粪便污染,保持外阴部清洁。、为女病儿导尿时,如误插入阴道,则需重新更换导尿管。

11、4、选择光滑、粗细适宜的导尿管,动作轻柔,以免误伤尿道粘膜。、合理暴露病儿,防止受凉。6、注意皮肤护理,尤其留置导尿管,应注意或持续放尿或定时放尿,避免尿液浸润皮肤,甚至易发生褥疮。7、膀胱高度膨胀着,导尿放液量应适当控制,成人一般一次不超过1000ml(腹压突降,偶可引起血压下降,且膀胱内压骤降偶可因黏膜急骤充血而发生血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与测量方法(一)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kg. 出生后第1 个月增加1 1.5kg , 3 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 倍( 6kg),1 周岁时增至出生时的 3 倍(9kg);2 岁时增至出生时体重的4 倍(12kg)。2 岁以后到12 岁前体重稳步增长,

12、平均每年增长2kg,推算公式如下:1 6 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 kg)7 12 个月:体重(kg)6( kg)月龄0.25 ( kg)2 12 岁:体重(kg)年龄2 8( kg) ,该小儿体重是16kg,首先估算小儿年龄肯定是大于2 岁,所以用这个公 TOC o 1-5 h z 式,那么就可以得到:16=年龄2 8,算出年龄=4 岁(二)身长(高)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 1 周岁时达到75cm; 2 周岁时达到87cm.2 12 岁可按下列公式推算:身长(cm)年龄(岁)7 75( cm) ,也可以按照身高计算,该小儿身高103,肯定是大于两岁,所以用最后

13、一个公式,计算得到:103=年龄(岁)7 75( cm),最后算的年龄也是4 岁。测量方法:3 岁以下测卧位身长,脱去其鞋、帽、袜,穿单衣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扶正头,头顶轻触头板,小儿面朝上。测量者位于右侧,使小儿双膝伸直,移动足板触及足跟,读数并记录,精确到0.1cm.3 岁以上测身高,取立正姿势,双眼平视正前方;胸部稍挺起,腹部微向后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脚跟、臀尖和两肩胛间三点同时接触立柱。测量者将底板轻轻移下,与颅顶点接触,读数并记录,精确到 0.1cm.(三)坐高坐高指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出生时坐高为身高的67%, 以后下肢增长比躯干快,6 岁时

14、为55%.此百分数显示了上、下部比例的改变,比坐高绝对值更有意义。(四)头围头围稳定,变异系数最小。新生儿头围大于胸围,随着月龄增长,胸围超过头围。头围与胸围交叉所在的月龄大小成为评价婴儿营养状况的方法之一。头围表示头颅的围长,间接反映颅内容量的大小。测量者用软尺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经枕骨粗隆、左侧眉弓上缘回到起点。结果用cm表示,记录到小数点后1 位。测量时,软尺紧贴头皮,左右对称。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其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出生时平均为33 34cm, 1 岁时46cm, 2 岁时48cm, 5 岁时50cm, 15 岁时54 58cm(接近成人)。(五)胸围胸围是胸廓的

15、围长,反映胸廓与肺的发育。出生时胸围小于头围1 2cm, 1 周岁时与头围大致相等,形成交叉,以后胸围超过头围。胸围测量时,3 岁以下婴幼儿取仰卧位。3 岁以上取立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需要两人进行,测量者立于儿童的前方或后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在儿童胸前左乳头下缘,右手将软尺从右侧绕过胸后壁,经左侧回到零点。协助者双手将软尺固定在两肩胛下角下缘,可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记录儿童平静呼吸时中间读数,用cm为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1位。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胸围反映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程度。出生时平均为32cm,比头围小1 2cm.1 岁时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约46cm, 1 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至青春期前其差数(cm)约等于小儿年龄数减 1.(六)腹围平脐(小婴儿以剑突与脐之间的中点)水平绕腹一周的长度为腹围。2 岁前腹围与胸围大约相等,2 岁后腹围较胸围小。患腹部疾病如有腹水时需测量腹围。(七)上臂围臂围是指上臂正中位的肌肉、脂肪和骨骼的围度。在儿童期,肌肉和骨骼围度上的差异相对稳定,脂肪多少影响上臂围变化。因此,可以用上臂围值间接反映脂肪变化来估计营养状况。一般认为,15 岁儿童上臂围变化不大,如我国15 岁组男童上臂围为(15.5 1.0 ) cm,可初步以13cm作为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