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专项方案_第1页
基坑降水专项方案_第2页
基坑降水专项方案_第3页
基坑降水专项方案_第4页
基坑降水专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国龙矿业建设有限公司第 页目录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2 o Current Document 一、工程概况2 HYPERLINK l bookmark4 o Current Document 二、编制依据2 HYPERLINK l bookmark6 o Current Document 三、工程地质情况2 HYPERLINK l bookmark8 o Current Document 四、基坑降水布置及验算34.1、降水目的34.2、降水原理34.3、降水方法选择及降水系统设计3 HYPERLINK l bookmark10 o Curre

2、nt Document 五、基坑降水施工55.1、降水系统的施工布置55.2、施工准备65.3、施工方法8 HYPERLINK l bookmark12 o Current Document 六、施工进度计划96.1、施工工期9 HYPERLINK l bookmark14 o Current Document 七、施工机具计划9 HYPERLINK l bookmark16 o Current Document 八、人力资源计划10 HYPERLINK l bookmark18 o Current Document 九、质量标准10 HYPERLINK l bookmark20 o Curr

3、ent Document 十、成品保护11 HYPERLINK l bookmark22 o Current Document 十一、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12一、工程概况我单位施工的永煤集团豫东煤炭储配基地项目翻车机房、受煤坑及其输煤地道深基坑工程,本工程相对设计标高土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1.950m。支护类型:复合土钉墙。本基坑开挖深度10.5-20.2m,地下水位较高,属一级基坑。依据勘察报告,考虑造价、工期、施工等综合因素,并根据坑深、周边环境因素,本基坑工程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方式,辅助降水减压。根据河南省中宇地质工程勘察院详细勘察报告及深基坑支护降水设计,特制定本降水方案。二、编

4、制依据深基坑工程设计图纸建筑基坑支护规程JGJ1202012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7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8三、工程地质情况本工程为永煤集团豫东煤炭储配基地项目翻车机房、受煤坑及其输煤地道深基坑工程,现场“三通一平”工作已经落实、道路场地基本具备正常施工条件。工程定位桩和基准标高已经引入。本工程的基础底标高,相对土0.000最低处为-20.2m,基础开挖较深。从本区工程地质剖面图中可知土层大部分为粉土和细沙。勘察报告显示,历史3-5年最高水位30.95m,勘察

5、期间实测孔内场地浅层地下水位埋深0.25-2.47m,高程30.2-30.85m,属浅水。本场地浅层地下水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垂直入渗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和人工开采。本区降水量的大小直接控制了浅层地下水的水位埋深的变化,雨季水位抬升,旱季水位下降,一般情况下区内浅层地下水低水位期出现在3-4月份,7月份受大气降水的影响水位迅速上升,但降水深入补给地下水的时间会出现滞后高水位期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份,水位年变幅约1-2m。基坑开挖需进行基坑降水;基坑施工前应复测地下水位,以便调整基坑支护和降水方案四、基坑降水布置及验算4.1、目的由于基础埋深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为保证土方施工,防止塌方、滑坡事故

6、的发生,增强地基承载力。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为满足施工要求,进行基础降水。4.2、原理潜水泵在深井内单边直线形布置井点系统进行降水,井点附近水位与井内水位之间形成水位差,在重力作用下,井点附近的水流向井内,地下水位形成一个降水漏斗,达到降水目的。4.3、降水方法选择及降水系统设计根据本工程拟建场地周边环境情况、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拟建构筑物的特征,结合地区降水经验,采取管井降水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和质量控制。深水井眼数、井深的设计基坑总涌水量计算:按均质含水层潜水选用以下公式计算;(2H-S)*SQ=1.366Klg(r0_+Rr0注:K为土的渗透系数(m/d);S为水位降低值(m).S=

7、(Ddw)+swD为基坑开挖深度(m)Dw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sw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R=2S/KH(R为降水影响半径,H为含水层厚度)r0=O.29(a+b)r0为基坑等效半径管井出水量计算q=120nrL3X管井数量计算QN=1.1qK为土的渗透系数(m/d),r为管井半径,L为滤水管长度根据类似施工经验,管井的降水半径约为6米,通过以上公式计算结合因在春夏季,雨水较多,在深基坑四周共设置管径500mm深20-30米、间距12-18米的降水井80眼,位置见井位布置图。瞬屈衣穗戦3LA0蛛支护弭:甜I陡O赵丸沁,o-m爲一罰1材并nttxt3.i计Kf1込KRJy*

8、枚胖加WiK标捫1利朗IB号bt电t.啊ifl20204AMk中ifcTBWlfefrflAfin:5*五、基坑降水施工5.1、降水系统的施工布置井点布置:管井均布置在施工深基坑范围内(详见井点平面布置图)。排水管布置:沿基坑外侧及边坡平台布置井点管,潜水泵放置在井底以上2米处,排水管统一排入基坑周围新建波纹管排水管道的检查井内,在现场建立二级沉淀池3mX6mX2m,所有抽上来的水通过DN400-DN800波纹管排水管道排入沉淀池,通过沉淀池排入施工现场西北侧原入河管涵。(详见排水管道平面布置图)a,3L603L6D31.60电源布置:为方便现场操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配电箱,每20个井点设置1

9、个控制电源箱,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5.2、施工准备(1)、主要机具设备:井管由滤水管、吸水管、沉沙管三部分组成,采用混凝土管制成,共计80套,管直径500mm,每节长1.0m。滤水管采用直径500mm、长1.0m的无砂混凝土管,外包滤水管用细目网,用棕麻缠绕。吸水管采用5节与滤水管同直径的混凝土实管制成。沉砂管采用1节与滤水管同直径的混凝土实管制成,下端用木盘封死。水泵选QY25-60/3-3.5号的潜水电泵80套,Q=25m3/h,扬程60m,功率3.5KW。每井一台,一机一闸,并带75吸水尼龙水龙带排入检查井内,水龙带长度满足要求,备10台同型号备用泵、2台150KW发电机组备用。另备2台

10、大功率水泵,以防基坑突涌。、作业条件井点设备、动力、必要的材料准备完毕。排水管实施完毕。夜间施工作业时,施工现场照明设施满足要求。场地平整完毕、作业人员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在入场前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现场作业人员经过技术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安全交底。抽水时必须有专人测量观测,做好观测记录,一旦发现水中有含沙超过规范规定的万分之五时立即停抽。控制降水速度,防止过抽形成流沙破坏土壤结构。5.3、施工方法(1)、工艺流程(2)、深井井位测量按井平面布置图所示意位置放线定位,.注意避开塔吊基础和吊装设备的基础。、钻孔及井管埋设成孔根据土质条件和孔深要求,采用回转钻钻孔,用泥浆护壁

11、,孔口设置护筒,以防孔口塌方,每个井孔挖泥浆坑一个,泥浆坑挖在基坑范围内。每个泥浆坑4mX4mX2.5m,成井后将泥浆挖除并运出场外,用原土将其回填至自然地面标高。孔径800mm,较井管直径每边大150mm。钻孔深度考虑可能的沉积比井深0.5m。成孔后立即安装井管,以防塌孔。井管下放时,逐节沉入无砂混凝土管,管接头对正,并用三根竹片绑扎。井管入水后,及时在井管与土壁之间填充l4mm的砂砾石加大粒黄砂滤料,黄砂:砾石比例为1:4。人工用铁锹下料,以防止分层不均匀和冲击井管,填滤料要一次连续完成,从管井外围从井底填到井上口下1m左右,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粘土封口。井管填完滤料后,清洗滤井。安装潜水泵

12、,用绳吊入滤水层部位并安装平稳。为观察降水效果采用预留的观测降水井作观察,以便确立是否具备开挖条件。、井点运行水泵吸水口应始终保持在动水位以下,潜水泵电缆应有可靠的绝缘。水泵安设完毕,每个水泵设一个配电箱并安装电机热保护器,用电缆与主配电箱连接,电缆接好后,电动试抽,一切正常后,方可正常运转。通电运行后,经常检查机械部分、电压、电流等,并观测和记录管井内水位下降和流量。在降水过程中,由于会随水流带出部分细微颗粒,降水后土体的含水量降低,使土壤产生固结,会引起周围地面的沉降,造成严重后果。要求每天降水高度不超过0.5m,如果大于0.5m,应采取停抽水方式控制降水高度,直至水头稳定在要求的高度。、

13、降水监测在降水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为保证降水质量,实行8小时轮班,每天三次采用吊绳观测,对井管水位降低情况监测一次,并作好记录,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并做好交接班记录。、井点拆除框架施工完毕回填土到地下水位1.5m以上后,方可拆除井管系统。拆除井管并井管使用完毕后,距地面-1m用粘土夯实封死。六、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工期降水井施工工期:10单眼/天。为了加快深基坑土方的开挖,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工期,井点降水系统进行24小时不间断施工,提前降水。七、施工机具计划序号机具名称数量产量进场日期1钻机2台10眼/天2潜水泵80台48000m3/d3帆布水龙带200m4挖掘机1台1000m3/d5水准仪1DC-3

14、6经纬仪1NTS-325S八、人力资源计划序号工种数量进场时间退场时间1电工12技工(打井)103技工(抽水)44壮工(配合机械挖土)6九、质量标准9.1、井管垂直度检查要求:允许值为1%。检查方法:插管时目测。9.2、井管间距检查要求:与设计相比W150mm检查方法:用钢尺量。9.3、井管插入深度检查要求:与设计相比W200mm。检查方法:现场用水准仪测量。9.4、滤砂砾料填灌检查要求:与设计相比W5%。检查方法:检查回填料用量。9.5、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方法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方法序号特殊或关键点主要控制方法1孔位、孔数、孔深排水量大于涌水量,理论计算和实际检测相结合2洗井符

15、合清洗的规范要求,现场检测。3井管拆除基础施工完,并回填、夯实到地下水位以上后,方可拆除观测和记录井深内的水位下降值,测量回填标高值。9.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降水不均匀井点使用时,基坑周围井点应对称、同时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的限度内。不均匀沉降当水位差过大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补救。十、成品保护井点成孔后,应立即下井管并填入滤料,以防止塌孔。不能及时下井管时,孔口应盖盖板,防止物件掉入井孔中。井管埋设后,管口立即插上吸引胶管,以防止异物掉入管内堵塞。井点使用应保证连续抽水,以避免泥渣沉淀淤管及水位回升。十一、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11.1、施工过程危害辩识及控制措施施工过程危害辩识及控制措施序号

16、作业活动危害源控制措施1电路控制临时用电不规范触电安装合格的漏电保护器,有良好的接地保护;电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检杳电缆外观情况2安装、拆除井点物体打击实行封闭施工,对无关人员不允许进入现场;树立警示标志;三宝四口,日常检查。3井点运行机械设备状态不佳填写进入现场的设备清单;检查设备试运转记录;检查现场设备实际情况。4安拆井点人员伤害操作人员持有效证件;现场作业统一指挥;封闭区域、控制出入人员;严禁起重臂下站人5机械伤害打井机械佩戴安全帽,做好防护,机械下严禁站人11.2、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序号作业活动环境因素控制措施1地下水污染有序排水,防止现场集水,影响交通和现场

17、施工2清理现场垃圾及时清运建筑垃圾3机械使用废油使用过的棉丝(布)不得抛撒、不得焚烧,应集中存放,禁止扩散为有效控制工程施工扬尘,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结合施工现场实际,特制定施工扬尘防治管理制度。1)、我施工单位对施工工地扬尘控制工作措施的落实负总责,对工地现场实施定期检查、考核。项目经理是落实施工工地扬尘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执行施工工地扬尘控制实施方案,成立现场管理机构,指定项目部扬尘控制专职人员,做好扬尘控制工作的实施与管理。2)、管理要求运输车辆的防尘控制施工运输车辆、挖掘机械等驶出工地前必须清除泥土作防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施工场地的硬化处理施工现场按平面布置图要求

18、做好主要道路、材料堆场、办公区域路面硬化工作,实行场地的硬化或绿化处理,确保无一处露土现象,以达到防尘控制要求。道路清扫扬尘污染的控制道路安排专人每日对施工现场的道路进行12次的清扫,清扫前需进行洒水湿润,天气干燥或风力较大时,增加洒水频次,以保持路面的湿润。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粉尘经分类袋装后及时地投放到指定的地点。建筑材料扬尘污染的控制砂石设置专用池槽进行堆放,控制进料数量,做到随到随用,不大量囤积。堆放时做到堆积方正、底脚整齐干净,并将周边及上方拍平压实,然后用密目网罩进行覆盖。砂石料如过于干燥,应及时进行洒水。施工用的砖、砌块必须在指定场地进行堆放。进场后及时进行洒水湿润,定时由专人对堆放场地进行清扫。堆土防尘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48小时,应密闭存放或及时用网或膜进行覆盖,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生活垃圾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