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日本迈向“共同富裕”的“三支箭”日本是战后少数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没有出现贫富分化过大的经济体,许多经验值得借鉴。日本的成就得益于其在 20 世纪 60 年代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全称为国民所得(收入)倍增计划(1961-1970),是由 1960年上台的池田内阁所推动的综合性经济发展规划。该计划旨在用 10 年左右时间,实现国民收入翻番和其他一系列经济发展目标。其在开篇中便指出,“本计划最终目的是极大地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实现充分就业,为此,必须极大限度地谋求经济的稳定增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有两个特点:第一,计划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国民生活水
2、平;第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持续的经济增长。战后恢复期过后,日本经济面临产能过剩和内需不足问题,促使其出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二战结束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得到迅速恢复。1955-1960年的“神武景气”“岩户景气”使日本经济实现了年均 10%左右的高速增长;然而,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国民收入低、贫富差距悬殊、地区间差异大和城乡二元结构等一系列问题。1955-1960 年间,日本年均实际工资增长率仅为 4.3%,而 GDP 增速年均 8.8%。低工资问题导致劳资关系紧张、消费水平低迷、产能过剩、内需严重不足的困境。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图 1 20 世纪 50 年代日本工资增
3、速显著低于实际 GDP 增速数据来源:Wind,从政策效果来看,10 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的相当成功,绝大部分目标均超额完成。1960-1970 年间,日本的人均国民收入年均增长 10.4%,仅用 7 年时间便实现了国民收入倍增;1968 年 GDP 总量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 GDP 从 1960 年约为美国的 48.6%上升到 1970 年约为美国的 81.3%。表 1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大部分目标超额完成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70年目标 年增长率()实际执行情况1970年实际水平 年增长率()人口总数(万人)就业人数(万人)国民总产值(亿日元)国民收入(亿日元)人
4、均国民收入(亿日元)人均消费(亿日元)三次产业占比出口额(亿美元)进口额(亿美元)102220.910372148691.250941.52500008.840581211.62132327.832851611.52086016.931767810.41478836.72040799.4第一产业10.10第一产业7.40第二产业38.60第二产业38.50第三产业51.30第三产业54.1093.210202.516.898.99.3195.315.5数据来源:战后日本经济史,日本在 20 世纪 60 年代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在于在政策手段上运用了“三支箭”:第一支箭
5、是以充实社会资本为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支箭是重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第三支箭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一支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驱动经济增长最可持续的因素,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则是进行有效投资,一方面增加人均资本存量水平,另一方面要防止资本生产效率随着资本存量增加而快速降低。日本在实施“国民经济倍增计划”的过程中很好地平衡了这两个目标。以政府对城市群的基础设施投资带动私人投资,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日本经济实现长期中高速增长的经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充实社会资本”,主要方式是通过公共投资,改变道路、港口、公用设施和服务等方面的落后状态,突出例子是于 196
6、4 年开通并运营的东海道新干线,连接东京和大阪两大都市圈,极大提升了人流和物流运行效率。一方面,“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期是日本政府和私人资本存量增长最快的时期。1960-1970 年间,日本政府用于投资建筑工程的资金由 2570 亿日元增至 19830 亿日元,增加了 6.7 倍;用于投资公共事业的资金由 4830 亿日元增至 25060 亿日元,增加了 4.2 倍;公路总长度增长 30%以上;汽车货物运输量增长 3 倍;港湾系泊总长度增长 2 倍。1以公共投资为引领,私人投资参与,使公共和私人资本迅速积累。图 2 20 世纪 60 年代是日本资本存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数据来源:Wind,另一方面
7、,日本资本存量迅速增长并没有以牺牲全要素生产率为代价。1960-197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期,日本劳动生产率增速较快,而全要素生产率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劳动生产率增速)基本维持在 60%以上。全要素生产率可以理解为每单位劳动力使用每单位资本的产出效率。由于资本具1 智佳佳.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经验教训及其启示J.亚太经济,2014(01):70-73.有边际报酬递减的特性,随着人均资本积累的增加,其单位产出的增长也是呈现边际递减的。而日本在 1960-1970 年实现了资本存量和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的双升,表明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并未对劳动生产率提高形成明显
8、拖累,主要原因在于日本围绕城市群和都市圈进行了大量有效投资,对全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外溢效应。图 3 日本资本存量迅速增长并没有以牺牲全要素生产率为代价数据来源:Wind,此外,在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另一条途径人力资本投资方面,日本也一直是“优等生”。日本 25 岁以上完成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从 1970 年的 9.5%上升到 2010 年的 34.4%,略低于美国 39.1%,高于英国(33.8%)和德国(30.3%)。图 4 日本 25 岁以上完成高等教育人口占比增长迅速数据来源:Wind,第二支箭:缩小贫富差距良好的收入分配政策使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避免了严重的贫富分
9、化,同时也 为释放内需活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本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主要聚焦两个方面,一是缩小城乡差距,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二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打造“一亿总 中流”的中产阶级。第一,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日本通过一系列“乡村振兴”法案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战后的日本经济一度走上了“挖乡补城,以农哺工”的道路,城市家庭人均收入与农户人均收入的差距由 1955 年的 1.3 倍扩大到 1960 年的 1.5 倍;1957-1959 年,农业生产者收入仅相当于制造业工人收入的 63.6%2。为此,1961年日本政府颁布农业基本法,明确要缩小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具体来说,主要通过两项措施:
10、一是通过农村补贴、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提高农民从农业获得的收入水平;二是通过颁布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农振法等,引导人口过密地区的工业向农村地区转移,为农村地区创造更多非农就业岗位。这些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1963 年起农村人均消费增速开始超过城市,1970 年基本达到了均等水平,此后农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开始略超城市水平。表 2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期日本为缩小城乡差距颁布的法案年份政策内容缩减工农之间的收入差距,通过转变传统小农1961农业基本法生产与分散化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财政补贴等方式提高农业劳动者收入1962修改农地法废除土地保有面积的上限1967制定“经
11、济社会发展计划”产业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1968创设综合资金制度振兴农村和农业1969出台农振法划定农业振兴区域,振兴农业农村1970再次修改农地法和农协法,出台农业人养老金法撤销地租和土地租用面积上限,提高农民生活保障水平,初步建立农业从业人员养老金制度数据来源:日本的城乡发展演进、乡村治理状况及借鉴意义,第二,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手段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从初次分配角度来看,根据产业结构变迁出台稳定就业的法律法规,例如雇佣对策法(1966 年)、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1969 年)、老龄者雇佣稳定法(1971年)、劳动者派遣法(1985 年),这些法律法规旨在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
12、技能,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日本独具特色的企业职工收入分配制度,使企业和员工的利益紧紧绑定在一起。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工会是日本2 张雅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8(01):78-83.式企业制度的三大支柱;同时对企业高管的薪酬相较于欧美国家有很大限制。这些制度虽然在 20 年代后被认为是造成日本僵尸企业众多、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但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确实起到了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日本员工薪酬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从 20 世纪 50 年代的 40%多上升至 70 年代末接近 70%,此后基本稳定在这一水平。图 5 日本员工薪酬占国民总收
13、入比重在倍增计划时期持续提高数据来源:Wind,从再分配角度来看,充分发挥财政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实施大跨度累进制个人所得税,1969 年日本开始实施 16 级超额累进制个人所得税,最低税率为 10%,最高税率为 75%;同时日本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设置非常灵活,充分考虑了不同家庭支出情况进行扣除,收入相同的家庭可能拥有不同的起征点。可以看到,日本的再分配政策对改善基尼系数的作用相当明显。图 6 日本再分配政策有效降低了基尼系数数据来源:Wind,第三支箭: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20 世纪 60 年代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时期,也是其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时期。1958 年和 1959 年出台的
14、国民健康保险法和国民年金法在1961 年正式实施,实现了“全民皆保险、全民皆年金”的社保全覆盖;此后又颁布了老人福利法和母子福利法等;1973 年实行了老年人免费医疗制度和提升年金水平,这一年被称为“福利元年”。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日本政府针对少子化趋势出台了天使计划和新天使计划,但未能改变低生育率的现状;1997 年针对深度老龄化问题出台了护理保险法,依靠全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护理问题提供保障。图 7 20 世纪 60 年代是日本社保法案密集出台的时期数据来源:Wind,尽管日本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于 20 世纪 60 年代,但由于经济增长较快,这段时期社保支出并未给公共财政造成过大的负担
15、。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时期日本社会保障支出占 GDP 的比重基本稳定在 5%的水平;1973 年石油危机过后日本社保支出占 GDP 的比重才有所上升;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日本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以及泡沫经济破裂后经济增速低迷,日本社会保障压力显著加重,同时也造成高企的政府债务问题。图 8 日本社保支出占国民收入比重走势数据来源:Wind,对比日本,中国为何也需要倍增计划?日本在 20 世纪 60 年代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为其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下的中国与 1960 年的日本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之处,倍增计划依然是我们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第一,从人
16、均水平来看,当前中美差距比 1960 年的日美差距更大。1960 年的日本已经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人均 GDP 接近美国的一半,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的起点较高;反观中国,虽然 2020 年 GDP 总量已经接近美国的 70%,但人均 GDP 却只有美国的约 16%。因此,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仍是迈向“共同富裕”阶段的首要任务。图 9 1960 年日本人均GDP 是美国的 48.6%图 10 2020 年中国人均GDP 是美国的 15.6%数据来源:Wind,第二,当下的中国与 1960 年的日本所处的人口红利阶段不同,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1960-1970 年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
17、正在享受战后第一波婴儿潮所释放的人口红利。总抚养比从 1960 年的 52.1%下降到 1970 年的 41.9%,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处于早期人口红利阶段;而中国 2019 年总抚养比为 41.56%,与 1970 年的日本基本相当,但相比 2010 年最低的 34.2%已经大幅回升,处于晚期人口红利阶段。图 11 当下的中国与 1960 年的日本所处的人口红利阶段不同数据来源:Wind,第三,当下中国的内需潜力远高于 1960 年的日本,具备实现“内循环”的天然优势。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引以为傲的成果之一是创造了“一亿总中流”。根据日本政府从 1958 年开始每年持续进行的“国民生活和
18、舆论调查”,日本民众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处于“中流”的比例从 1958 年的 70%上升到 1970 年的超过90%,这便是“一亿总中流”的由来;然而随着 90 年代泡沫经济破裂导致日本国内需求长期低迷,“一亿总中流”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日渐式微,出口额占 GDP 的比重逐年提高。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典型的三口之家年收入在 10 万-50 万之间)规模大约 4 亿多人,出口额占 GDP 的比重在 2011 年以后逐年下降;若能将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高到 8-9 亿,即占总人口的 60%,则能够释放巨大市场潜能,这一点相较于日本具有天然的优势。图 12 与日本相比,中国经济内需驱动的特征更加明显数据来
19、源:Wind,“双倍增”与“三支箭”: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与路径近期出台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提出 “实施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计划”。结合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三支箭”,我们认为“双倍增”与“三支箭”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与路径,也代表了中国未来的机遇。“双倍增”: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双倍增”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次“翻番”目标一脉相承,背后是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熟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人对“倍增”目标都不会陌生,只不过在国内以另一个词汇“翻番”来表述。改革开放 40 年来,历次党代会分别通过设定 GDP(GNP)、人均
20、 GDP 和人均收入“翻番”目标,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987 年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三步走”战略,1990 年、20 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GNP)分别较 1980 年、1990 年翻一番,解决温饱和达到小康;21 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较 2000 年翻两番,基本实现现代化。2007 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2020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比 2000 年翻两番。2012 年党的“十八大”又首提 2020 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标准。图 13 从 GDP(GNP)、到人均 GDP、再到人均收入“翻番”目标的演进数
21、据来源:我们知道,实现经济增长的源泉归根到底是两个,第一是劳动人口的增加,第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其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主要有三个,一是给劳动力更好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其劳动技能(即人力资本投资),二是给劳动力配置资本(资本积累),三是提高每单位劳动力使用单位资本的生产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其中既包括提高单位资本的产出效率,也包括组织管理水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等其他方式。具体来说:图 14 经济增长源泉分解劳动力数量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源泉劳动生产率资本积累资本产出效率全要素生产率资源配置效率组织管理能力数据来源:第一,实现 GDP 翻番目标,既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力数量,也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
22、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所享受的人口红利,正是劳动年龄人口不断进入劳动力市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1982 年-2010 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从 6.20 亿人增长至 9.98 亿人,同时少儿抚养比从 54.6%下降至 22.3%,同时老年抚养比上升比较缓慢,促使总抚养比从 62.6%大幅下降至 34.2%。但 2010 年以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2020 年最新普查结果为 8.8 亿人,比 2010 年减少仅 1.2 亿人;同时人口抚养比由降转升,2019 年总抚养比达到 41.6%。人口红利的消失,使中国难以再通过新增劳动力进入市场来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则成为推动经济
23、增长的关键。第二,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缩减和人口抚养比上升,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番只能依靠劳动生产效率的提升。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1978-1994 年,我国经济增长源泉中,劳动力数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占比大致为 1:2;但从 1995 年开始,劳动力数量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便迅速下降,2016-2020 年间,由于劳动力负增长,导致劳动力数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经济增长全部需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来实现。表 3 随着劳动力数量缩减,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1978-19941995-20092010-20152016-2020劳动力33.3310.422.38-7.14劳动生产
24、率66.6789.5897.62107.14全要素生产率30.3028.1327.3832.86人力资本5.053.135.958.57资本积累31.3258.3264.2965.71数据来源:World Bank,第三,人均收入翻番,不仅要求劳动生产率效率继续提升,还要求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结构更有利于劳动而非资本和政府。收入法 GDP 可拆分为劳动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值和营业盈余,其中,劳动报酬、生产税净值和营业盈余三项可理解为劳动者、政府和资本所分得的经济发展的果实。可以看到 2000 年-2010 年间,劳动报酬占 GDP 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主因是营业盈余对劳动报酬份额的挤占。
25、在不考虑再分配的情况下,这种初次分配的结果将导致人均收入的增长慢于人均 GDP 的增长。2010 年以后,劳动报酬占比重回上行通道,特别是 2012 年以后,劳动报酬占比的较快上升伴随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占比的下降,表明“十八大”提出人均收入翻番目标后,我国的分配结构有所改善。图 15 2012 年以来劳动报酬占比升、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占比降表明分配结构有所改善数据来源:Wind,第四,“共同富裕”下的“双倍增”目标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对分好蛋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疫情时代中国居民收入 K 型复苏的特征愈发显著,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增速持续小于平均数,这对下一阶段如何分好经济增长的蛋糕提
26、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使人均收入继续增长,又要防止收入极端分化拉高平均数,这一要求蕴含在“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这一新要求中。图 16 疫情冲击下我国居民收入K 型复苏的特征愈发明显数据来源:Wind,“三支箭”:目标的实现路径“双倍增”目标下,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期提高劳动生产率、缩小贫富差距、完善社保体系的“三支箭”将成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一致的。与日本不同,我国在资本快速积累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呈现快速下行趋势。有研究表明,1978 年以来,在劳动生产率提升的贡献因素里,资本积累的贡献率最高,从 1978-1994 年
27、的 47.0%上升到 2016-2020 年的 61.3%,这与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以大规模投资驱动资本积累的发展模式相一致;人力资本贡献率比较稳定,从 7.6%略提高至 8.0%;但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从 45.4%大幅下降至 2016-2020 年的30.7%。也就是说,资本的快速积累是以牺牲全要素生产率为代价的;而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延缓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趋势,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表 4 资本积累贡献率的提高以牺牲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为代价1978-19941995-20092010-20152016-2020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资本积累45.4531.4028.05
28、30.677.573.496.108.0046.9865.1065.8661.33数据来源:World Bank,一是围绕城市群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群+基建”能够延缓资本积累过程中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牺牲。过去我国基建投资的结构不合理,片面强调区域均衡发展导致政府投资效率低,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难以形成良性互动,产生大量低效率投资。可以看到,西部地区人均高铁里程数和人均高速公路里程数指标反而高于东部地区,即使排除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广人稀的省份,东部地区的广东、江苏、山东等省份的基础设施密度也要低于中部地区。但过去几年人口流动方向与基建重点投资方向恰恰相反,导致劳动力和社会资本难以有效结合。图 17 中西部地区人均高速公路里程强于东部地区图 18 中西部地区人均高铁里程强于东部地区数据来源:Wind,二是释放“工程师红利”继续提高高科技产业占经济规模的比重。高科技产业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成效开始显现,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显著增加,“工程师红利”接棒“人口红利”,成为未来支撑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与之相对应的是,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表现明显好于全部制造业投资。图 19 近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客房运营与管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年好》说课稿
-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15
- 南京工业大学《仪器分析测试原理与应用》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隧道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桥梁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交通管理与控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激光原理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理医学课件教学课件
- 设计素描教案内页
- GB/T 44692.2-2024危险化学品企业设备完整性第2部分:技术实施指南
- 学位英语4000词(开放大学)
-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 期中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课件
- 供应链安全培训教材课件
- 银行运钞驾驶员考核办法
- 10.1文化自信与文明交流互鉴【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多重耐药菌 课件
- (新版)云南水利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2024年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