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的基本知识_第1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的基本知识_第2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的基本知识_第3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的基本知识_第4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的基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的基本知识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为什么如此受到重视?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是一种以沙斯病毒(SARS Virus)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强为特点的呼吸道系统疾病。在2002年11月到2003年6月这一段时间内,在世界范围,尤其是我国广东地区有病例发生。所以,我们要严阵以待,预防SARS卷土重来。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基本知识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源是什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患者在刚出现症状时就具有传染性,一般在发病的第2周最具传播力。尚未发现潜伏期患者以及治愈出院者有传染性的证据。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通过什么途径传播与传染? 主要经近距离呼吸道传

2、播,通过手接触传播也是另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目前尚不能排除经肠道传播的可能性。54.哪些人容易得病?人情普遍易感,但儿童感染率较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症状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是患本病的高危人群(包括医护人员)。6流行季节 本病突然发生,对其是否有季节性尚难断定。但我国广东高峰会在2月,3月病例会减少。北京地区3月出现病例,4月达到高峰,5月份病例开始减少。从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分析,冬春季节是本病的高发期。7潜伏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潜伏期通常限于2周之内,一般约210天。8SARS的诊断主要分五点:91、流行病学史(1)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属被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被他人传染的证据;(

3、2)发病前2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病人的城市。2、症状与体征 起病急,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为38。C,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质体征。10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4、胸部X线检查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

4、结果阴性,12天后应予复查。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11疑似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2+3 条或2+3+4条。临床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1)+2+4条及以上,或1.(2)+2+3+4或1.(2)+2+4+5条。 12鉴别诊断 在做出诊断前,需要排出能够引起类似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如:流行性感冒、人禽流感、普通感冒、细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等1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141、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2、临床上以对症支持治疗和针对并发症的治疗为主。在目前疗效不明确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等)长期、大剂量地联合应用。1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如何预防

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控制主要采取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做好传染病的管理和控制、预防控制医院内传播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强调就地隔离、就地治疗,避免疫情的传播。16SARS如何预防?病人应隔离至体温正常、病情显著改善后7天。对密切接触者应在最后一次接触后进行隔离医学观察14天。17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违反相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

6、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81、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传染病预防工作的;2、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3、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缓、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的;194、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理的;5、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或者对按照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未予以销毁,再次使用的;6、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保管医学记录治疗的;7、故意泄漏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20传染病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