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渐渐消失的职业修棕帮记忆里,这样的叫卖声来自遥远的上海弄堂生活。那现在到底哪里才能找到修棕绷床的 店铺呢?记者打开搜索引擎,为来电的刘先生“寻找上海仅存的棕绷店”。经过一番努力,记 者在网络上发现有网友推荐西藏北路上有一对夫妻正在做修理棕绷床的生意,但是具体的门 牌号没有写清楚,记者决定到那儿实地再打听。记者在西藏北路靠近海宁路的路口处,发现了这家店,门面非常小,里面做生意的空间 也就10来平米。刚巧有个上海阿婆在挑床。上海阿婆睡了一辈子的棕绷床,无论如何也睡不 惯席梦司,儿女们来帮她买张新床她还不放心,非得亲自过来验验货。席梦司床垫的日益普 及,上海已经很少有人再睡传统的棕绷床了。修棕绷
2、的生意人也纷纷改行,到了现在反而物 以稀为贵,小店生意供不应求。店主夫妻俩都是江西的来沪务工人员,在上海的西藏北路上做了两年棕绷生意,因为手 工活儿质量过关,远近还小有名气。老板娘介绍说,做一张新的棕绷床最少也要四天,而翻 新一张则更难时间也更久。在许多老上海人的记忆里,小时候弄堂里总能听到修棕绷修藤绷 的叫卖声,在那个年代,修床的价钱也很便宜,绷一下十块钱。然而今昔不同往日,一方面 是物价变了,另一方面店铺生意供不应求,修理的价钱也水涨船高。棕绷店的老板娘告诉我们,有些老人坚持席梦司没有棕绷床透气,一个介绍一个地在他 们家买这种传统床,他们现在每个月大约都能接到20来张做棕绷床的订单。这个月
3、的单子已 经排到月末了,现在订的话差不多得一个月后才能拿货。营业两年来,每每有路过店铺的路人,也总免不了停下脚步张望几眼,瞧瞧这门在上海 快要失传的棕绷手艺,怀念一下自己小时候的上海生活。公用电话叫电话以前,电话是靠喊的;接听是要跑到小区门口的;喊电话的阿姨中气是很足的;XXX号 里有几只猫几只狗、XXX号昨晚夫妻不开心了、XXX号昨天吃的大闸蟹.他们都知道的!几号几零几,啥宁电话!哦!来了!腾腾腾冲下去,去接电话每个新村(那个时候不叫小区的,叫新村的,1村2村可以到10几村)门口都有个门 卫室的,然后那里有公用电话的叫电话要付钱的那个时候电话还是转的那种拨号的。窗门口头伸出去。几号几号,然后
4、传话的人不喊了,为什么呢?因为开始噶山 无了,然后9号602,好了不是自己,大家再把头伸进去那时候打电话都是有急事大事了长途还要到邮电局才有以前都是老房子,喊起来都是几号几楼X家的。哪里来的几零几的概念。哈怀念这种电话我只接过一次我小学时候女同学打给我的现在她嫁人产子了.那时候住平房。不知道楼房里面怎么操作阿。六楼的话,都中气不足都不一定听得 到来。2582960最早的时候弄堂里的公用电话号码。后来升8位了变成62582960那个时 候大概8岁。吾记性蛮好怀念啊几个老阿姨个则喉咙叫的响以前叫个电话1毛,我用1分的纸币包起很多一分硬币扔下去,砸中叫电话老头的 脑门上,什么水平?恩是的我住的老公房
5、也是这样那时候没有电话但是大家都很其乐融融是时代 进步了?还是倒退了?无所谓的事情。不适应时代的总得被淘汰,但是不妨碍我们回忆 对 吧?当年打个电话给女朋友还真麻烦,不能多打,多打了全世界都知道她有男朋友了, 最麻烦的是连她妈都知道了。公交售票员上海从94年开辟了 3条无人售票线路公交以来,现在公交无人售票几乎已经覆盖了整个 市区线路。对于公交公司来说,精简了成本、方便了管理,对于乘客来说,好处是加快了乘 车的速度,做到了前上后下的规则,不过,有时还是会怀念有售票员在时的那种温情。说到 售票员,不由能想到90年代经典电影股疯里潘虹的角色。泼辣、利落、仔细、善良。以 前的女售票员,嗓门是大的,进
6、站时哇啦哇啦,拉开车窗小红旗“帮帮帮帮”敲打着车身,呼 叫行人自行车快点避让,遇上火气大点的售票员,避让不及时还会招来一顿斥责,不免引发 一场争吵。所以,以前提到卖票员,想到最多的那个词就是吵相马”。就因为她们的嗓门大、 嘴皮子快、妙语连珠,所以在她们当道的车厢啊,不肯让座的、小偷小摸的,同样会顾忌她 们三分。像现在,老人孕妇经常抱怨人情冷漠不肯让座,搁在卖票员阿姨在时,小青年不让 座,她立马肩膀上啪啪一拍;还不肯让? 一把拎起来!于是乎,又是一场“吵相马”.小摊贩这个小摊贩,指的是设在学校门口的小摊子。从吃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每个70、80 的孩子,无论男女肯定都光顾过。现在,这些摊贩早已
7、消失,“学校100米内不许设摊”,偶 尔会冒出几个烧烤串、蛋饼摊,又如何能和当时那种繁荣的经常相提并论呢。1.我小时候 觉得这种5毛钱的饮料真是消暑佳品啊。很多老太摊主会把它冻成冰块,就像后来的旺旺碎 碎冰一样的,颜色也很多,红,绿,白,黑,各种各样。小时候就吃这一套。碰到钱多的时候,嘴里叼一根,手上拿好化炮,边喝边扔,肚子饿了再摸出一包豆腐做 的假冒牛肉干出来,哈哈。2.小时候小学门口,老太婆的小摊头真是吾等的童年之友啊还有那些一元钱抽奖的一格一格的,号称能抽到宠物机啊什么的,但是我一直去抽的, 永远是些小玩具,一个奇多圈或者一包酸奶粉什么的。还有抽弹性球的,我抽到最大的数字是33号,给了我
8、一个中等大小的。还有以前总是能找到平卡卖的最便宜的摊头,一开始1角一张,到后来找到8分一张的。我奶奶刚退休的时候,会在家对面的体育场里卖这个那时候体育场是免费开放的,踢球打球的人很多吃过的。后来有一次和同学一人一支桔子色的,吃完后同学一张嘴,我看到他的舌头 是橘黄色的,后来再也不敢吃了。小时候 记得和小朋友合伙偷走了地毯老太一大包酸梅粉(1毛一包1大包有50小包) 春游哦书包打开每人发一包那时候绝对大户哦!然后我记得大概95,96年的时候,那个时候马路上刚出来投币式电话机不久每天放学回家,我和同学买好1元钱10串的小肉,吃完以后,就那棒棒头去戳投币电话 的洞洞眼,有几次还真的给我戳出来过1元的
9、硬币,然后开心的像中了 500W和同学2个人 又去买了 10串小肉,一人5串分了吃7.小时候,门口转金卡的机器,一开始基本上都是10 张平卡夹1张金卡或者磨砂卡的。后来就在旁边等,数到10个人之后,马上抢上去转。然后 等在旁边找人卖。最结棍一次,转到一张红星K的龙珠金卡,直接卖给集卡的人,5块成交。 心里那个色意啊。我小时候也买过酸梅粉无花果都是很小很小一包的香烟拍纸唉如今很少看到 了怀念啊 我的年少时光小时候我妈给我买了一个七龙珠的图章 那时候我是小队长 小队长懂得丫收作业的 那时候数学分A册和B册的第二天一人名字边上敲一个图章 放学回去一顿生活。抽奖的城隍庙买的话才十几块钱一版我都是和同学
10、去玩直接奖钱的,一个人买东西 讨价还价另外个去里面摸,一次看上去就摸一张然后手心里多抠几个。基本每次都能赚点 零食钱。这种事也就小时候做的出来了。好叫 你是没明白LZ说的是什么 懂的自然懂现在还记得这“牛肉干”的味道很多很多记忆如潮水般涌来:老居民区里总有个老婆婆推着小三轮,她卖的贴纸是最漂亮的,别的地方都没法比,搞的我跟几个同学每周五都偷偷摸摸神秘地去淘个宝 可不能让别人知道这么好看的贴纸是哪里买的呵呵、桥下无所不包的小店,有点抽风(是 真的抽风!)的老板娘;越是老房子多的地方,小店越多,宝贝也越多,可惜现在都拆了, 拆的一点点影子都没了拆的一不小心真的什么都想不起来了现在想想偷摆滩头老太婆
11、的东西真不是人做的事情啊可是小时候竟然以成功偷到 为荣,鄙视自己。我记得小学的好朋友,天天放学去小摊头乘乱偷酸奶粉,每次用手抓一堆就走,我在小 弄堂等他,然后2个人边吃酸奶粉边回家。还记得奇多圈流行的时候,小摊头能买到很多山寨的奇多圈,小时候又不管的,全收集 起来,我记得我以前有几百个奇多圈,有什么宁波之类的。说着这种油炸小摊头,我有着10多年的经验,我们那里最早出来的是卖里脊肉的1.5 元一串,95, 96年的样子哦。后来品种开始多起来了,里脊肉也便宜了,变成1元了。还有 了炸年糕,1元10串的小肉,1元的火腿肠,5角的鸡尖,有些滩头还有卖1元还是2元的 那种鸡梗。还有鸡心。然后过了几年,铁
12、板烧开始流行起来了,2。5-3元的鱿鱼串是当时最火的,然后一些油 炸小摊头也有了新品种,比如我最最最最喜欢的鸡皮。现在由于基本上不吃这些了,不知道还有什么新品种,只知道有骨肉相连什么的。 老虎灶老虎灶是江浙一带的古老传统。老虎灶以形状而得名,因为有一个翘起的尾巴”和灶头。 最初盛行老虎灶的时候还没有媒、煤气等方便的燃料,所以大概是为了节省成本,就有了这 么一个专门供应热水的地方,还附带卖茶水。原来全部是人力来开办,如木桶挑水,舀子打 水,人工烧火。解放后,老虎灶变成“国营经济”,已经加以改造了,有自来水、出水龙头, 装水的是一个大水箱。整个看起来像一个锅炉,但是仍然保留了一些老虎灶原有的特征,
13、所 以人们仍旧称它为老虎灶,仍旧去那里打热水。上海最后的老虎灶面积仅十七八平米,门口灶台上趴两口大汤罐,孕育热量。屋内两排 长条桌凳,一排靠窗,一排居中,辟出狭小的通道。拉起布帘,剩余空间即可用作澡堂。老 虎灶的房东是对老夫妇,家住浦东,出于怀恋之情买下了它。不过由于夫妇俩身体不好,只 能将老虎灶承包出租,也不常来。现任经营者为蔡氏夫妇,4年前从合肥来沪。谈起现状, 瘦小的蔡老板言词讷讷。老虎灶的顾客主要是附近居民,每天的高峰约在5点至8点。这段 时间里老茶客聚集一堂,泡几壶茶闲聊,天亮后则叫碗面条充当早饭。此外,平均四五分钟 就有人来泡水,他们会很自觉地将2毛钱或5毛钱放上灶台,热情地和老板
14、娘打声招呼。偶 尔,附近的小商贩还会来兑换零钱。闹猛归闹猛,流水账却实在让人难以乐观。为了节约成 本,老虎灶烧的柴主要来自动迁户拆散的房子,1毛钱1斤。尽管如此,据蔡老板介绍,由 于老虎灶胃口大,每天至少得“吃”掉三四百斤。无奈之下,蔡氏夫妇只能给别人加工点小菜, 利润自然微薄。“整个早晨我连10块钱还没挣到。”蔡老板说得有气无力,像他宜拉着的脑袋。 那么长假期间生意会否好些呢? “现在娱乐方式很多,有多少人还会想到老虎灶呢?”蔡老板 喃喃道。其实如果不是房东的坚持,老虎灶早已消失了。即便如此,据悉老虎灶所属的蓬莱 路、凝和路周围已列入旧区改造计划,拆迁恐怕只是时间问题。8点敲过,茶客四散,泡
15、水 人也逐渐稀疏,唯剩刘老伯守着斑驳的四壁。老虎灶冷清下来,老板娘准备洗漱,老板撤掉 两排长桌,端上方桌,打开迷你彩电。老虎灶里的电视仿佛仍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只能收 看一个频道。此刻,电视开始重播昨晚的连续剧,而老虎灶身旁的蓬莱路幼儿园,透出了孩 子们的嬉戏声。磨剪刀“磨剪子嘞.锵菜刀嘞.”这些吆喝,童年时经常回荡在老街旧巷。伴随着一代又一 代人走过了那物资贫乏的岁月,那些背着一个装满了磨刀工具的小木箱,肩上扛着4尺长条 凳的背影亦时常出现在童年回忆中。而如今,这门古老的行当正一步步被现代化的脚步所淹 没,这些传统的民间手工艺行当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了。弹棉花说起弹棉花,真是一门老行当了。
16、查元代王桢农书卷二一农器图谱卷十九 絮FD附木棉载:“木棉弹弓,以竹为之,长可四尺许,上一截颇长而弯,下一截稍短而 劲,控以绳弦,用弹棉英,如弹既毛法,务使结者开,实者虚。”(参见辞源修订本第2 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35页)这段文字记载很清楚,所谓“弹棉”,就是棉花去籽 以后,用弦弓来弹,一般是用旧棉重新弹,使已经“结”、“实”的絮棉被、棉衣的棉,变得更 加松软;也有用新棉弹的,如办喜事,旧时人家女儿嫁妆的棉絮就是用新棉来弹。弹棉工具 有大木弓,用牛筋为弦;还有木棰、铲头,磨盘等。弹时,用木棰频频击弦,使板上棉花渐 趋疏松,以后由两人将棉絮的两面用纱纵横布成网状,以固定棉絮。纱布好后,用木制圆盘 压磨,使之平贴,坚实、牢固。按民俗,所用的纱,一般都用白色。但用作嫁妆的棉絮必须 以红绿两色纱,以示吉利。如旧棉重弹,须先除掉表面的旧纱,然后卷成捆,用双手捧住在 满布钉头的铲头上撕松,再用弓弹。旧时,农村有不少贫苦农民和工匠整年在外地为人弹棉 絮,俗称“弹匠”,也有称之为“弹棉郎”的。如今人们盖上了蚕丝被,或者腈纶被、九孔被之类,弹棉花这种老行当,也早已淡出了 人们的视野。我小时候,生活在上海徐家汇,在徐镇老街(今虹桥路)就见过这种弹棉花的 小作坊。记忆中的“弹棉花”,那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 齐的被褥,真的感觉那不是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士资格证考试应试策略试题及答案
- 专利行业现状评估试题及答案分析
- 教师资格笔试辅导建议与试题答案剖析
- DB41-T 2547-2023 丹参种子育苗技术规程
-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要点试题及答案
- 卫生管理实践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 母猪应激反应的评估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 备考切入点2025年公共营养师考试试题答案
- 三年级数学上册 二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2笔算乘法第1课时 笔算乘法: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冀教版
- 动态调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时代楷模黄文秀课件
- 2024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士招聘历年考试典型题及考点研判带答案详解
- 难治性癌痛护理评估
- 快递员配送路线规划
- 公司物流仓储管理制度
- 【MOOC】工程材料学-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完整版)python学习课件024600
- DB11T 1424-2017 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规范
- 急诊科小讲课脑卒中
- 竞聘急诊科护士长
- 客运架空索道应急救援规范DB41-T 1453-201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