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大《中医护理学基础》教案10方剂基本知识及用药护理_第1页
长春中医大《中医护理学基础》教案10方剂基本知识及用药护理_第2页
长春中医大《中医护理学基础》教案10方剂基本知识及用药护理_第3页
长春中医大《中医护理学基础》教案10方剂基本知识及用药护理_第4页
长春中医大《中医护理学基础》教案10方剂基本知识及用药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护理学基础教案授课时间: 教材内容(章、节) 第十章 方剂基本知识及用药护理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方法 作业和学生学习参考文献 课后小结第十章 方剂基本知识及用药护理第一节中药的基本知识中药的性能:性:药性;能:效能。是指中药的性质和作用。 中药性能的内容: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一)四气五味1.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2.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二)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升是上升、提升;降

2、是下降、降逆;浮是发散向外;沉是泄利向内。(三)归经指药物对机体特定脏腑、特定经络和特定部位的选择性作用。药物对机体某部位的选择作用称归经。 归经的理论依据: 一是依据脏腑经络学说:脏腑通过经络联系到体表,体表的病证也可影响相应的脏腑,能治疗某种体表的病即入相应的脏腑、归相应的经络。 二是根据五味对脏腑经络的配属关系:五味入五脏,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入什么脏即归什么经络。(四)中药的毒性“毒者,物之能害人者是也”。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祖国医药学之毒有三:药物的总称。“医师常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药物的偏性。“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药物

3、的毒副作用。现代中药毒理的概念。二、中药的用法(一)配伍 根据不同病情和临床辨证,有选择的将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组合在一起应用称为配伍。配伍的目的:协调药物的偏性克服不良反应更好的发挥药物的效用对于较复杂的病证可以全面照顾掌握配伍禁忌,确保用药安全配伍的方法:七情:就是将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分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个方面(二)中药的用药禁忌1、配伍禁忌:两种药物配伍使用,会产生或增强药物的毒副作用,或降低药物的疗效,因而临床应当避免配伍使用。2、妊娠禁忌禁用药:禁用药大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包括:峻泻、逐水、催生、化瘀、破血

4、、开窍、有毒性的药物。慎用药:慎用药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3、证候禁忌:寒凉药为味苦腻滞之品,易伤阳气,对寒证,阳虚者禁用。温热药为味辛燥烈之品,易伤阴血,对热证,阳虚者禁用。升浮药,对病势上逆之证不宜用。在病症复杂之时当属例外。沉降药,对病势下陷之证不宜用。偏于攻邪的泻药多能损伤正气,正虚者应慎用。偏于扶正的补药易于恋邪,对邪实之证不宜用。有毒之品能克伐正气,导致中毒,在非确凿之时禁用。4、药食禁忌(口服中药时药食宜忌的原则)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称忌口。1.一般在服药期间应忌生冷、油腻、腥膻和有刺激性的食物。2.热性者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

5、物。3.寒性病忌食生冷类食物。4.皮肤病患忌食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5.失眠脏燥患者不宜饮酒与茶等。(三)中药的剂量中药的剂量即用量药物性能与剂量: 剧毒和峻烈药物,用量宜小质松量轻的药物,用量宜小质坚体重的药物,用量宜大。2、药物配伍与剂量: 单味药使用时,剂量宜大君药比臣药用量大汤剂比丸、散剂用量大.3、患者情况与剂量: 老人小儿产后体虚,用量宜小成人体质壮者,用量宜大病情轻病程长,用量宜小病情重病程短,用量宜大.4、季节地域与剂量: 解表药夏季和南方用量宜小;解表药冬季和北方用量宜大;泻火药夏季用量宜大;泻火药冬季用量宜小.第二节 方剂基本知识方剂是在辨证立法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进

6、行配伍而组成的,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剂组成及变化以法统方方从法立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一)方剂组成的原则1.君药:又称主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中必须具有的药物。 2.臣药:(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3.佐药:(1)佐助药 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佐制药 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 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4

7、.使药:(1).引经药 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药物。(2).调和药 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二)方剂组成的变化1.药味的增减变化:是在君药不变的前提下,对臣药或者是佐使药的加减。适用于主证不变的情况,随次要兼证的不同进行加减。药量的增减变化:药物的组成相同,药量发生变化,这种经常使方剂的功效主治均发生变化3.剂型的更换变化:同一个方剂,用药用量完全相同,机型不同,作用也会有所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药力大小和缓峻的区别,在主治证上的病史的轻重缓急的区别。二、方剂的剂型汤剂、散剂丸剂:密丸、水丸、糊丸、浓缩丸膏剂:流浸膏、浸膏、煎膏(内服) 硬膏、软膏(外用)酒剂、丹剂、茶剂、药露、片剂

8、、冲剂、针剂、口服液、胶囊剂、糖浆剂锭(饼)剂、线(条)剂第三节 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中医常用内治“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一、汗法1、概念:是指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发汗袪邪,以解除表邪的治法。 2、适应症:外感六淫之邪的表证;麻疹未透;上肢及头面部水肿兼有表证者;疮疡初起者。3、护理:(1)汤药宜武火快煎热服;服药后加盖衣被,并饮热水以助药力,促其发汗。 (2)、常以遍身微汗为宜,不可过汗。(3)、一般情况下,汗出热退即可停药。若服药后仍无汗体温不降者,切不可给予冷饮或冷敷,如前法继续服药。(4)、汗出不止时,切不可掀被更衣,注意避风寒。汗出停止后再更衣换被,适当调节病

9、室温度,防止复感。(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酸性和生冷食物。(6)、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发汗(7)服发汗解表药时,应禁用或慎用解热镇痛药。二、吐法1、概念:吐法亦称涌吐法,是通过药物,使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2、适应症: (1)、误食毒物,停留胃中,未被吸收。(2)、宿食停滞不化,尚未入肠,脘部胀痛。(3)、痰涎壅盛,阻碍呼吸。(4)、癫痫发狂等证。3、护理:(1)、一般服药的剂量应从小量渐增,一服即吐者,不必尽剂。(2)、服药后应多饮开水,以助药力,或用手探喉引吐。(3)、服药后呕吐不止者,用生姜汁、冷开水或药物解之。(4)、患者呕吐时应取坐位或

10、侧卧位。(5)、吐后给温开水漱口,及时更换或清洗衣被。(6)、服药期间应禁食,然后从流食开始逐渐到普食。(7)、年老体弱、心脏病、高血压、婴幼儿、孕妇应慎用或禁用。(8)、食物中毒或误服毒物患者,要保留呕吐物,以便化验。三、下法1、概念:是通过运用泻下药荡涤肠胃、通利大便、使停留在肠胃中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2、护理:(1)、此类药易伤胃气,中病即止,慎勿过剂。(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3)、服寒下药时,忌同时服用辛燥、滋补药。(4)、服润下药时应配合食疗。(5)、泻下作用峻者,久病体虚、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应慎用或忌用。四、和

11、法1、概念:亦称和解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的一种治法。2、适应症:(1)、半表半里之少阳证。(2)、肝脾不和病证。(3)、肠胃不和病证。五、温法1、概念:温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邪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的治疗方法。2、适应症:里寒证 六、清法1、概念:亦称清热法,是通过清热泻火,使邪热外泄,以清除里热的一各方法。2、适应症:里热证七、消法1、概念:是通过消食导滞和软坚散结作用,以使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邪逐渐消散的一种治法。八、补法1、概念:是针对人体气血阴阳,或某一脏腑之虚损,经以补养的一种治法。2、适应症:虚证第四节 用药护理一、汤剂煎药方

12、法(一)煎药工具1、适宜器具:砂锅、瓦罐、陶瓷罐等2、禁忌器具:铁、铜、锡、铝等容器 (二)煎药用水1、水质:以水质洁净、矿物质少为原则,除处方有特殊规定外,一般用井水、自来水、蒸馏水或纯净水。用凉水或凉开水,忌用开水。2、水量:水:药10ml:1g(三)煎前泡药中药只能浸泡不能水洗1、花、叶、草类浸泡2030分钟;2、根、茎、种子类浸泡60分钟3、复方汤剂浸泡3060分钟(四)煎药火候1、文火:小火慢煎;2、武火:大火快煎;3、“先武后文,如法服上,未有不效者。”(五)煎药时间(六)特殊煎药法先煎、后下、包煎、另炖、烊化、冲服、泡服(七)机器煎药: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煎药方法。二、中药给药规

13、则 (一)用药方法:内服;外用(二)中药给药时间的规则(1)补阳药宜在清晨上午服用,滋阴养血药宜夜晚服用。(2)发汗解表药宜上午服用,泻下药宜下午服用。(3)行气利湿药宜清晨服用,活血化瘀药宜傍晚服用。(4)催吐药宜清晨服用,安神药宜睡前服用。(5)定时发作性病证宜发作前服用(三)服药剂量一般疾病:每日1剂,分二次早晚服用顿服:病情紧急者,一次1剂,大量口服不拘时服:不拘时间,迅速服用或代茶饮小量频服:小剂量多次服用;剂型不同,厂家不同,含量也不同(四)服药温度:温服;热服;凉服第五节 中药中毒解救中草药大多是天然动植物,药性平和,疗效确切。但也有部分药物有一定的毒性,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甚至中

14、毒。 中药学对于有毒性的药物,常根据其毒性强弱的程度,标明有毒,或小毒;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的药物,常标以大毒。一、造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处方超量;误食、误服;炮制与服法不当;配合不当;久服而积蓄中毒;过敏体质;盲目用药二、中草药中毒的解救原则(一)中草药中毒的解救、尽快清除未吸收的毒物催吐法:口服小时内,病情轻而且清醒者洗胃法:口服小时内导泻法:用于清除肠道毒素清洗法:用于皮肤或黏膜表面 、加快已吸收毒物的排出和解毒增加肾脏排泄:利尿剂、改变尿液的酸碱度透析法: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稀释法:静脉输液解毒法:中和毒性、支持疗法 若病人烦躁不安、惊厥,可给镇静剂若病人出现痰阻,可行吸痰法若病人呼吸困难,可采取坐位或吸氧若病人呼吸衰竭,可用呼吸兴奋剂若病人心律不齐,可用强心剂若病人血压降低,可用升压药(二)中草药中毒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并及时记录。记录中毒时间、症状、毒物种类、处理过程。毒物不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