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祖国风光 活动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2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3培育同学宠爱大自然、宠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预备: 课文插图 课时支配: 2 课时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美丽,引的不少诗人墨客写出了流芳千古的诗句;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 望天门山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诗句;师范读,同学评一评;同学练读,互评;比一比,看谁读得好;三、精读课文,懂得古诗 复习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意)分组合作学习古诗,同学可以运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懂得、感受、问题与 小组沟通;解决不了的可动笔记一记,便利在班
2、上沟通解决;同学汇报所得所感所疑;四、回读全诗,感受意境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出现画面:诗歌描画了一幅怎样的情形?2小组沟通,组内成员相互补充;3指名描述画面,老师可相机引导同学把想象的画面说详细、说生动;4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同学读好 这首诗;五、熟读成诵,强化记忆 1 自己背诵; 2 同桌竞赛背; 3 带有动作表演背诵;六、拓展延长:搜集其他的有关祖国风光的古诗1其次课时 一、导入新课 集体背诵望天门山这首诗;沟通课前搜集的有关祖国风光的古诗;二、拓展眼界,增长学问 1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
3、身在此山中; 2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多少楼台烟雨中;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老师巡回指导; 2 指名读,老师随时订正错字; 3 集体读;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 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 小组沟通,老师巡回指导; 3 集体沟通;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 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 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表达诗中的意境; 3 评比优秀的诵读者;六、课堂小结:我们的祖国到处都有漂亮的风光,让我们大声地诵读这几首古诗吧!名句诵读 活动目标:1引导同学诵读经典文化(诗句、名人名言、谚语)人文修养;2培育同学搜集资料的习惯;活动预
4、备 :布置同学广泛搜集诵读古诗文 课时支配 :2 课时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2,陶冶同学情操、加强同学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是文化大国,古诗名句经久不衰,广为传诵,更加刺眼,请同学们接诵古 诗文名句;二、名句接诵 岁月悠悠,大浪淘沙,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例:a明月松间照,;b江碧鸟逾白,;c山重水复疑无路 d独在异乡为异客,;e千里莺啼绿映红,;f 水南水北重重柳,;三、自由诵读 1. 直接诵读 中华民族璀烂的诗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有阐明人生哲理的,有吟咏深厚情 谊的,有陶冶高尚情操的,它们深得人们宠爱,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自己最宠爱的古诗 文;(只要说得恰当均可; )2联想诵读 四、小结活动 中国
5、是诗的国度,是诗的家乡,很多的美丽诗篇给人以美的享用受,情感的熏陶;期望同学们今后更要多读多记,在生活中恰当运用;其次课时 一、导入新课 祖国的经典文化,不但包括古诗词仍出名人名言和谚语;今日我们来诵读名人名 言和谚语;二、初读名句,整体感知 1出示名人名言;2同学自由朗读;3指名读;聪慧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存; (列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宋庆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3三、细读名言,体会意境 1 细细品读,自己感受句中含义; 2 小组沟通,老师巡回指导; 3 集体沟通;四、出示谚语 千里之行,始于
6、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日日行,不怕千万里;经常做,不怕千万事;1自己读一读;2老师范读;3抽生读;五、诵读名句,感悟升华 1 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名人名言和谚语; 2 带有感情地诵读; 3 评比优秀的诵读者;六、课堂小结:祖国文字辉煌辉煌,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留意积存和运用;感受亲情 活动目标: 1. 同学通过学习能懂得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 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想念之情;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 能学懂一组想念亲友类古诗,提高阅读、懂得古诗的才能;教前预备: 同学预习并明白相关学问
7、,收集相关资料;课时支配: 2 课时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4同学们,上次活动课上我们感受了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古代诗文;今日我们再一 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板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 指名读读诗题; 2 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过渡: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二、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 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 指名读,师生评议; 3 集体朗读;三、懂得诗句,进入意境;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知老师,你读懂了什么?2小组争论,老师巡回指导;3集体沟通:诗人在
8、佳节里想念自己的家乡及亲人;诗人在外地;九月九日是重 阳节 4 感受诗人的孤独、对家乡亲人的想念之情;四、熟读成诵,感悟升华 1 自己背诵; 2 同桌竞赛背; 3 开火车背诵;五、拓展延长:课后搜集有关想念亲友类的古诗;其次课时 活动内容:学习游子吟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想念家乡亲人的古诗,谁来背一背? 2 检查课前搜集的资料; (有关想念家乡亲人的古诗)二、拓展眼界,增长学问 1 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老师巡回
9、指导; 2 指名读,老师随时订正错字; 3 集体读;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 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 小组沟通,老师巡回指导; 3 集体沟通;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 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 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表达诗中的意境; 3 评比优秀的诵读者;六、课堂小结:我们都是在亲情的呵护中长大的,让我们学会感受亲情,回报亲 情;让我们带有感情地诵读这几首诗!三字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 三字经相关背景介绍;2学习第一句到第四句;教学目标:1明白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爱好;2通过课程内容学习,懂得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教学重、难
10、点:明白三字经相关背景,懂得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 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师:三字经是古代小伴侣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一共有 1000 多 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 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闻名学者;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由于它都是三个字一 句,所以就叫它三字经 ;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伴侣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6我们从今日开头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明白很多的学问;板书课题:三字经齐读课题两遍;二、诵读句子 1出示学习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
11、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2自己依据拼音试读生字,要读准字音;3同桌相互读,相互订正读音;4请一个同学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5读通句子,和同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6读读议议;说一说:你读明白了什么?你能讲讲你的懂得吗?三、讲解句子 1人之初,性本善“ 初” 在这里就是 “ 刚诞生的时候 ” ,“ 性” 就是“ 品性、品行、德行 ” 这句意思 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诞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和善的;2争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依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示摸索;3讲故事:曹操儿子们的故事 通过故事,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
12、 着极大的差距,假如是天性是先天打算,无法转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 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觉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说明 这个现象的;4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的意思是:本性原来差别不大,但是由于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 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5苟不教,性乃迁 这句的意思是:假如不学习,不接受训练,良好的品性就会发生变化;6教之道,贵以专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用心 7昔孟母,择邻处(1)请一个同学讲孟母三迁的故事, 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2)大家争论:孟母为什么要三迁?母亲是每个人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四、诵读新学的句子;7五、课堂小结
13、 每个人诞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仍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头;后天的 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训练,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用心程度,使我们慢慢差别越来 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抱负中的人,也有人变成了大家都不宠爱的人;我们 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应当从现在开头,用心学习,和和善的人交伴侣,听父母的 话;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三字经第五句到第八句;教学目标:1熟读并能背诵所学的句子,并能懂得每一句的意思;2通过课程内容学习,懂得从小接受良好训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熟读成诵,懂得句意;教学过程:一、复习 1多种形式练习背诵三字经一至四句内容;2说说每句的意思;二、诵读句子 1出示授课内容
14、: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2. 组织同学多种形式朗读;三、讲解句子 1小组争论,说说自己对每一句的懂得;2老师逐句讲解句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当对训练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2)讲岳飞训练儿子的故事 3出示课件讲解其余三句的意思 四、指导背诵8五、课堂小结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三字经第九句到第十一句 教学目标:1熟读并能背诵所学的句子,并能懂得每一句的意思;2通过课程内容学习,懂得从小接受良好训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熟读成诵
15、,懂得句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 三字经前两段试背或朗读;2. 前八句内容复习:(板书)善 训练 专,从学校习今日我们连续来探讨怎么可以做一个和善的人,一个好人,一个阳光的人;二、出示授课内容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三、初读感知 1师:今日,我们连续学习三字经 (出示句子)先听一段录音!(播放录音)师:瞧,他读得多好呀!有小伴侣已经跃跃欲试了,谁先来读读看?谁敢来跟他 比试比试?留意读准字音!2男女生交叉读,女生读红颜色标注的部分,男生读蓝颜色标注的部分;女生先 读,香九龄 (引读)四、讲解故事 其实,这段话隐藏
16、着两个小故事呢!先来看第一个故事吧!(配乐,结合动画叙 述黄香温席的故事;)1、师:古时候,有一位叫黄香的小伴侣;九岁时,母亲去世了,他与体弱的父亲 相依为命;他知道父亲哺育自己的艰辛,特别心疼父亲;夏每天热,每晚他都先把父 亲的枕席扇凉,以便让父亲安睡;冬每天冷,每晚他都先上床,用体温把被褥焐热,以免父亲着凉;正由于黄香有此孝心,才使他长大后在做人、求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 成就;2师:多懂事的孩子呀,咱们也要向他学习!三字经里是怎样写他的呢?9(相机出示句子: “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 )3同学练读 4师:其次个故事讲的是谁呢?先来熟悉一下主人公吧!(出示孔融的图片)他 叫孔融
17、!大家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谁来说说?师:听了刚才的故事,肯定有聪慧的小伴侣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谁来说?5师:对呀,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么长,可古人只用了十二个字就概括了,真奇妙 呀!(出示句子: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一起来读!师:小孔融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要把大梨让给哥哥们吃,他对兄弟是多么友爱!6过渡:在刚才的句子中,我们知道了一个人必需要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第一 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才是学习各种常识;这就是三字经中所说的(出示句子: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五、指导背诵 1补充句子 香九龄, _;孝于亲, _;融四岁, _;弟于长, _;首孝悌, _;知某数
18、, _; 2 练习背诵;六、课外延长 刚才我们熟悉了黄香和孔融;他们都是孝顺父母、团结兄弟姐妹的好孩子;你们 身边也肯定有很多这样的小黄香、小孔融;利用下课时间,去收集他们的故事沟通;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三字经第十一句到第十五句 教学目标:1娴熟诵读三字经原文;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 教学重、难点 :“ 天人合一 ” 思想;朗读、背诵所学内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的“ 天人合一 ” 的思想;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知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 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头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详细要学哪些学问;为了便于当时孩子
19、们的记述,10三字经在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 三 ; 三才者,天地 人;三光者,日月星; 这里头的 三才 和 三光 ,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二、朗读懂得 1出示学习内容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2老师范读 3同学练读 读两遍:第 1 遍,请一个同学上台领读,第 4讲解句子(1)三才者 天地人2 遍,大家一起诵读“ 才” 在这里就是 “ 最基本的东西 ” ,这一句意思是:古人认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 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现在
20、,随着科技智能的进展,人类逐步丢失对自 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从而遭受自然的惩处,因 此“ 天人合一 ” 在现代仍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争论:人真的能有天地那么大吗?总结: “ 天人合一 ” 另一重含义是告知我们不要轻视自己的力气,我们要努力探 索自然,熟悉自然,以自然为师,在自己的内心建设一个和天地一样宽阔丰富的世界 日月星(2)三光者 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提问:日月星辰有哪些重要作用?(光有什么作用?)人会“ 发光 ” 吗?(这两 句讲的是自然界的情形;(3)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三纲 ” 就是维护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
21、臣之间有道义,父 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敬重和谐相处;(4)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 藏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提问:四个季节分别有什么特点?你最宠爱哪个季节?为什么?总结:四季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多彩,对于自然我们也要心怀感恩之心(与上节课的 11“ 感恩 ” 主题相呼应)(5)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心为准相互对应;假如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动,方向也跟著转变;5内容小结,并齐诵一遍句子 三、扩展学问 齐诵古
22、诗迢迢牵牛星 ;四、指导背诵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三字经第十六句到第十九句 教学目标:1娴熟诵读三字经原文;2明白中华传统文化的几个重要概念: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感受 “ 诚信,承诺 ” 和“ 知音” 的力气;教学重、难点:朗读、背诵所学内容,感受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诚信,承诺 ” 和“ 知音 ” 的力气;1. 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明白孩子们的把握情形;2. 引入新课 二、诵读新句子 1出示课文内容 2同学自读:请同学指诞生字,老师把读音标注在黑板上,同学开火车读3展现朗读:第一遍请 4. 说明概念1 个同学上台领读;其次遍集体诵读;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
23、的运动,对传统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影响特别大,现在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比如福娃的设计就包含五行的元素);五常:为人处世方面五种最重要的东西:仁指仁爱,义指得体,礼指合乎规范,智指明辨是非,信指专一守信;智和信要以仁、义、礼为前提,才可以成为优秀的品 质,所以说 “ 不容紊 ” ;这五种品质现在仍旧重要吗?(可以请孩子们联系实际生活讲 一讲)六谷:人们种植的几种粮食作物:稻:即大米;梁:高粱,小米(粟);菽:大豆;黍:黄米(粘的);稷:黄米(不粘的) ;麦:大麦,小麦;人们常说的“ 五谷 ” 是更12早的提法,没有包括稻,由于很古的时候北方没有稻子;现在,除了黄米,其他几种 作物仍是我们不行缺少的粮
24、食;六畜: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时期,依据自身生活的需要和对动物世界的熟悉程度,先后把马、牛、羊、鸡、狗和猪进行饲养驯化,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步成为家畜;5连起来说说每一句的意思;6再次集体诵读一遍 7内容小结:这几句介绍了组成万物和为人处世的五种重要的东西,以及人们赖 以生存和生活的六种重要主食和家畜;三、指导背诵 四、总结与回忆童真童趣 活动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 能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布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宠爱;3. 充分发挥同学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育同学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活动方式: 朗诵诗歌、说诗意、谈感受、明道理 课时支配: 2 课时
25、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宠爱古诗吗?(出示古诗) 小儿垂钓;今日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 的唐诗,好吗?二、出示画面:小儿垂钓 1指名读读诗题;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过渡: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三、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1第一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2指名读;3集体读;四、懂得诗句,进入意境; 1 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知老师,这首诗中写到几个人?13 2 诗中怎样称小孩的?(稚子)这个稚仍是什么稚?(稚嫩稚嫩稚嫩愿)总之都是指小孩那特殊的单纯天真的感觉; 3 你能依据诗
26、句内容想象一下,猜猜这个小孩的外貌吗?结合同学的发言,理解“ 蓬头” ; 再猜猜他的衣着啊; 4 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布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宠爱;五、熟读成诵,强化记忆 1 自己背诵; 2 同桌竞赛背; 3 带有动作表演背诵其次课时活动内容:学习所见一首诗;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小儿垂钓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儿童的童贞稚气,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宠爱;除了这首诗,你仍知道哪些布满童趣的古诗呢?二、拓展眼界,增长学问 1出示所见牧童/ 骑黄牛,歌声 / 振林樾;意欲/ 捕鸣蝉,突然 / 闭口立;2出示村居草长/ 莺飞 / 二月天,拂堤 / 杨柳 / 醉春烟;儿童/ 散学 / 归来早
27、,忙趁 / 东风 / 放纸鸢;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老师巡回指导;2指名读,老师随时订正错字;3集体读;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2小组沟通,老师巡回指导;3集体沟通;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表达诗中的意境;143评比优秀的诵读者;六、课堂小结:其实,生活中布满乐趣的事有很多,春天扑蝶、捉蜗牛;夏天捉蝉、游泳;秋日赏菊、采集标本;冬日玩雪、溜冰 只要我们有心,就能时时到处感受到生活的美,老师今日的作业就是到大自然中去,找一个你认为好玩的事做做,并写下自己真实的 体验,好吗?秋意浓浓 活动目标: 1 正确、流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团结国情教育战略实施路径
- 试剂检测服务采购方案
- 培训机构结转管理
- 浙江污水考试题库及答案
- 青海文职面试题及答案
- 旧房吊顶施工方案
- 全封闭道路施工-方案
- 影像诊断学总论
- 精益运营采购方案
-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 师德师风校长培训
-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应用》高职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养老中的老人健康监测与生活服务保障报告
- 2025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
- DZ/T 0217-2005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
-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第二次2025届数学八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应知应会考试题库(含答案)
- 教师暑期安全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