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粤教版】18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77)_第1页
最新【粤教版】18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77)_第2页
最新【粤教版】18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77)_第3页
最新【粤教版】18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77)_第4页
最新【粤教版】18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7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82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一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2、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3、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对其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为明显的差异。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2、了解北方地区种植业的区域差异。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综合治理2、红壤的形成和改良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全国可以分为四大地理单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之一 北方地区。二、出示学

2、习目标: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2、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3、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对其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三、出示自学提纲: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1)熟读图5. 1了解中国四大地理分布图。让学生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2)读图5.1结合中国地形图完成P3的活动题。2、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1)读图5.2及地图册北方地区政区图,完成P4活动题。(2)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3)了解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粮食作物、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工业城市。四、学生自学、讨论。五、检查自学讨论结果(1)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3、。(根据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差异,把我国划分为四个地理单元,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如课本图5、1所示)(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的年降水量线相一致? (400毫米降水量线相一致)(3)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及其位置范围。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称为北方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4)北方地区的特点:(北方地区气候冬、夏季节差异大,平原面积广,耕地以旱地为主,易于机械化耕作,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工业城市密集,资源消耗量大。)六、课堂小结。七、课堂作业1、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依据是:根据

4、各地的 、 和 的差异来划分的。2、我国划分的四大地理单元分别是: 地区、 地区、 地区和 地区。 3、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4、四大地理单元中,海拔最高的是 地区;平原分布最广的是 地区;跨经度最广的是 地区;纬度最低、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地区。5、完成地理地图册和地理填充图。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一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第2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了解干旱的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肥沃的黑土地和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的有关内容:1、我国四

5、大地理单元划分为哪些?2、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3、青藏地区与其它3个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二、引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1、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了解干旱的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出示自学提纲:(1)了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了解干旱的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完成P6活动题3、学生讨论、自学4、检查自学讨论结果:(1)、北方地区包括的省区、平原和高原: (有10个省区,高原有: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平原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2)、了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点及对农

6、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东北平原的黑土地肥沃,耕地辽阔,适宜大面积的机械化耕作。植被以针叶林为主,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3)、了解干旱的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黄土高原的土地是黄色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耕地都是以旱地为主,但水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4)、完成P6活动题(5)、提出问题:分析北方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气候主要是以温带季风气候,冬、夏季节差异大,平原面积广大,耕地以旱地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工业城市密集,我

7、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山西。)三、课堂小结。四、课堂作业1、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2、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是( )A、河北 B、山西 C、辽宁 D、陕西3、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山东丘陵五、布置课外作业完成地理地图册和地理填充图。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二节 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教学目目的:1、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省区。 2、了解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3、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教学重点:1、了解南方地区的基本概况。2、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教学

8、难点:分析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今天我们学习另一个地理区之一南方地区。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省区。2、了解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3、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三、出示自学提纲:1、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省区划分(1)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2)读图5.8南方地区图,找出各省区的位置。(3)读图5.8完成P7活动题。2、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1)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地形特点。(2)了解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3)了解红土地的特点及对林业的影响。3、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1)了解南方地区水运交通(珠江水系号称“华南大

9、动脉”)。(2)了解五大经济特区及各位于的省区。(3)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工业城市(读图5.15)。(4)完成P10活动题。四、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自学。4、检查自学讨论结果:(1)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划分。(南方地区主要是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区域。东南丘陵的土壤是红壤)(2)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茶叶、甘蔗、油菜、柑橘、鲜花等产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区,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

10、候。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4)南方地区红土地的特点及对林业的影响。(见“知识之窗”)(5)了解南方地区水运交通。(南方地区是我国人口最多,水陆交通便利,经济活动最活跃,制造业最发达,对外联系最广泛的地区,南方地区的面积占25、人口占55、GDP占75,珠江水系号称“华南大动脉”。)(6)了解五大经济特区及各位于的省区。(我国有五个经济特区是: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和海南省。其中经济特区最多的省区是广东省,主要有深圳、珠海、汕头。)(7)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工业城市(读图5.15)(8)完成P10活动题五、课堂小结。六、提出疑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共同濒临的海洋是什么?(黄海)七、课

11、堂作业1、我国纬度最低的商品粮基地位于( )A、黑龙江 B、海南省 C、广东省 D、湖南省2、南方地区产量最大,分布最广泛的水果是( )A、椰子 B、苹果 C、香蕉 D、柑橘3、经济特区最多的省是(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海南省 D、浙江省4、我国的五个经济特区分别是: 、 、 、 和 ;其中广东省的经济特区有 、 和 。5、完成地理地图册和地理填充图。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三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教学目的: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温度带、干湿地区、河流特征、植被类型、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及人们的饮食习惯都有明显的区别。教学重点:掌握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农业

12、、交通、生活习俗等。教学难点: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农业、交通、生活习俗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温度带、干湿地区、河流特征、植被类型、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及人们的饮食习惯都有明显的区别。二、导入新课活动一:为什么说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1、出示自学提纲:(1)细读P11页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分组讨论:为什么说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 (2)从图5.20、5.21中或利用已学的知识,找出“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的依据(此依据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补充)2、学生讨论、自学3、检查自学讨论结果每

13、个小组派代表发言,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分析:“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的依据。(总结:秦岭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小于0。C,秦岭淮河以南一月平均气温大于0。C;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是温暖带和中温带,秦岭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和热带;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河流结冰,秦岭淮河以南冬季河流不结冰。)活动二:秦岭淮河南北的差异1、学生讨论、自学: P11页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比较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和以南的差异,并完成P12页的填充表格。2、检查自学讨论结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分析“秦岭淮河

14、”以北和以南的差异。(总结:“秦岭淮河”是黄河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具体的差异见P12的“活动”题)活动三:角色扮演全班分成两组,A组代表北方地区,B组代表南方地区。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并开展课堂讨论:(1)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产、交通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比较南方和北方的差异。(2)为南方与北方地区经济如何发展及其相互合作出谋划策。总结:北方能源矿产丰富,可以引进南方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发展经济;南方引进北方的能源矿产,原材料、发展高精尖工业,也可以到北方投资办厂,优势互补。三、课堂作业地理填充图P9P10。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四节 西北地区广袤的土地教学目的:1、明确西北地区的

15、范围和地形特点。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西北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势及地理位置。今天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的特点。二、新课教学:1、结合读图5.22和漫画,让学生感受西北地区的广袤及交通方式的进步。2、读图5.22:西北地区图,让学生完成活动1、2。3、阅读“知识之窗”,了解:河西走廊汉唐以来,成为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位于河西走廊西

16、部咽喉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4、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我国第二级阶梯上。主要地形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5、提问:大家已经知道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那么来自海洋的水汽容易到达这里吗?(很难)引导学生查找中国主要东西方向的山脉。想一想:这样的走向对来自海洋的东南湿润气流有何影响?(阻挡气流)总结: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理位置加上东西向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使湿润的海洋气流很难到达,荒漠广布,但是在一些山地的迎风坡和山麓地带,由于水分条件较好,分布着大片的天然草场,适于放牧,成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在一些河流沿岸及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则出现农业

17、发达的平原或绿洲(补充:把沙漠地区,水分条件较好,能生长植物的地方,叫绿洲,绿洲分布在盆地边缘)。6、读图5.2528,掌握主要知识点,并补充: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被誉不“塞上江南”的是: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的地形结构为:三山夹两盆。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以干旱为主,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7、引导学生阅读“小知识”,完成活动1、2,补充新疆盛产长绒棉;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的是长城、京杭大运河、坎儿井。8、通过完成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资源,并强调: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中石油、天然气最为丰富;虽然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比较脆

18、弱。三、课堂小结。四、作业:1、西北地区包括的高原是 ;盆地有 、 。2、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是 ;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 ;新疆的地形结构为 。3、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的是 、 、 。4、填充图册P11P14。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五节 青藏地区高寒的土地教学目的:1、通过读图活动认识本区地势的主要特征,简介了地势高对气候、太阳辐射、地表形态、河流、植被及生产活动方式的影响。2、掌握以“图片+说明”的方式联系介绍了上述各方面的特色景观和开发建设情况。3、通过本节的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概括青藏高原海拔高所产生的影响和以填表活动的形式对我国地大地理单元的自然

19、地理差异进行了归纳和比较。教学重点: 对青藏地区自然的差异的总结并突出它的特征,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的特征和人地关系,能够举例说明。教学难点:难点在于涉及的比较对象和比较方面较多,对综合、概括、归纳能力要求较高。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单元中的其中三个地理单元,现在,我们继续学习另一个单元青藏地区。二、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活动认识本区地势的主要特征,继而简介了地势高这一主导因素对气候、太阳辐射、地表形态、河流、植被及生产活动方式的影响。2、掌握以“图片+说明”的方式联系介绍了上述各方面的特色景观和开发建设情况。三、出示自学提纲:细读P18-19页的图5.3

20、4和图5.35,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本区边缘的主要山脉和区内的主要山脉、柴达木盆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并观察它们的海拔高度。2、比较青藏地区与前面所学的三个地区,说出本区气温有什么显著的特点,并分析原因。3、想一想,为什么横断山区的等温线曲折?4、过去青藏高原既没有公路有没有铁路,怎样运送进出高原的物资呢?5、读图5.41,说出青藏高原的地势对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太阳辐射、河流及流向、地表形态、植被、生产和生活方式等产生了什么影响?四、学生讨论、自学,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然后全班交流。五、检查自学讨论结果。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5.34和图5.35,回答1、2、3的问题。2、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

21、的畜种。在高寒低氧的青藏高原上,牦牛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因而被称为“高原之舟”。3、总结、归纳问题5的内容:(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势很高,使得这里气温低,尤其是夏季是全国的低温中心;降水少,太阳辐射强度大,水汽很难以到达,比较干旱,形成特有的高寒气候。)4、填下表归纳和比较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特征。位置、范围地形气候主要自然植被温度带干湿区北方地区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南方地区常绿阔叶林西北地区草原、荒漠青藏地区高寒气候高寒草甸、草原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然后全班交流、老师归纳。5、师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六、老师提问: 青藏地区包括哪些省区?(老师引导学生回答)七

22、、课堂作业:1、 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被称为“ ”。2、青藏地区气温 ,降水 ,太阳辐射强度 。 是青藏高原主要的交通工具,被称为“高原之舟”。3、 的盐类资源的分布及蕴藏量居全国第一。4、 地热发电站是我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5、 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修建难度最大的高原铁路。6、 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峡谷,是印度洋水汽北上的通道。7、全国盐类资源最多的盆地是 盆地。被称为“日光城”的是 。8、青藏地区主要包括的省区是 、 、 ;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 。9、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和地理练习。第六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 环境独特的地理单元东北(第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北

23、地区冷湿的自然环境。2、了解东北地区的资源和经济发展。教学重点:1、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2、东北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资源和经济发展。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我们在第五章了解了中国的整体概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中国的分区地理学习,我们先来学习东北地区。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的1、了解东北地区冷湿的自然环境2、了解东北地区的资源和经济发展三、出示学习指导(一)、冷湿的自然环境1、读图6.1和P23活动题了解东北的位置和环境特征2、通过案例和东北湿地分布图、小知识,了解东北的“冷”和“湿”3、完成P25P26活动题,了解冷湿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二)、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24、1、读图6.5和完成P27活动题,了解东北的土地资源分布概况。2、读图6.6和图6.7及完成P28活动题,认识东北的森林和耕地状况。3、了解东北地区丰富的资源。4、阅读案例了解三江平原变迁的原因。四、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五、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六、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学生对资源方面的了解七、课堂练习:1、东北平原北部的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被称为“_土地”2、东北的大、小_和_是我国天然的森林宝库。东北林区的三宝:_、_、_。3、历史上曾经有名的“_”,经过几十年的开垦建设,如今已被人们看成为“_”。4、东北位于我国的 部,包括的省区有 、 、 。5、我国东北地区的玉米、大豆和甜菜的产

25、量分别占全国的 、 、 。八、归纳小结,布置作业。第六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 环境独特的地理单元东北(第2课时)教学目的:了解东北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教学重点:了解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教学难点:了解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东北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开发及经济发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东北的工业的发展。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的了解东北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三、出示学习指导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1、读图6.14和P31活动题了解东北地区是一个建立在本地资源基础之上的重工业基地。2、了解东北地区工业部门的构成和分布。3、了解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艰

26、巨任务。4、阅读案例:了解鲁尔区产业转型,为东北地区工业的发展从中概括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完成P34活动题。四、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五、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六、教师检查学生对东北的工业了解的情况:1、东北的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主要的矿产资源有及分布:(煤辽宁省的抚顺、埠新;黑龙江的鹤岗、鸡西。钢铁辽宁省的鞍山、本溪。机械辽宁省的沈阳。石油辽宁省的盘锦市。化工大连。)2、汽车长春;机电哈尔滨。我国第一大外贸大港大连港; 我国最大的海港上海港。3、石油的分布:(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我国最大的油田;辽宁省的辽河油田;吉林省的松原油田)4、读图6、14,完成课本的活动题。七、课堂练

27、习:连线题:沈阳 A、钢铁工业鞍山 B、机械工业大连 C、汽车工业长春 D、化工工业哈尔滨 E、电机制造八、归纳小结,布置作业。1、东北的工业基地是 ,是我国的 基地。2、我国东北的主要矿产资源有 、 、 、 。3、各工业基地的分布情况:钢铁( ); 机械( )石油( ); 化工( )4、我国最大的油田是 ,此外还有 和 油田。5、我国第一大外贸大港是 ;我国最大的海港是 。6、地理填充图册和练习册。第六章 认识不同区域第二节 首都北京(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2、了解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教学重点:利用资料了解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教学难点:了解北京的历

28、史文化传统和保护历史文化特色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东北地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我国的首都北京,北京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向往的地方。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2、了解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三、出示自学指导(一)、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利用资料和课本的图文说明北京是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二)、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1、了解北京建都的历史2、读图6.26和完成P37活动题,了解北京的位置特点,自然条件。3、读图6.27至6.33的图片资料,了解北京的文化特色与文化遗产。4、完成P39活动题,了解北京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保护文化特色的问题。四、学生分组讨论、

29、合作探究。五、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六、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学生在自学时对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的理解:1、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它是我国国家机关所在地,它拥有众多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有许多国家级博物馆、剧院等文化设施。)2、读图6.26和完成P37活动题,了解北京的位置特点,自然条件:(北京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北临燕山,西临军队上都山和西三,东望渤海,是连接东北、西北和中原的重要枢纽,历来是各族人们交往的要地。)3、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是我国的六大古都之一。

30、其中故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宫殿屋宇共有9999间;天坛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享誉国内外。另外,北京还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颐和园、万里长城、圆明园、明十三陵等。)4、老师提问:北京属什么气候类型?气候有什么特点?属哪种干湿区?哪种温度带?七、课堂练习:1、北京位于 平原的 部边缘,背靠 山,西靠 山和 山,东望 海。2、北京的城市职能:是中国首都,是全国的 中心和 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3 、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 和 所在地。4、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1)北京大致位于

31、 N、 E,位于 时区。5、北京属于 气候,气候特点为 。6、北京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有 、 、 、天坛、十三陵等。7、北京为申办奥运会提出的三个全新的概念是: 、 、 。八、归纳小结,布置作业1、做地理填充图册。 2、地理练习册。第六章 认识不同区域第二节 首都北京(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现代北京的发展。2、了解北京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教学重点:1、了解北京城市建设的布局。2、了解北京交通网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了解北京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它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二、

32、板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1、现代北京的发展。2、了解北京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三、出示自学指导(一)、现代北京的发展1、了解北京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成就。2、阅读知识之窗,了解北京在交通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成就。3、阅读案例一、二,完成P42活动题,了解北京存在的问题。(二)、首都经济圈1、阅读知识之窗,了解首都经济圈的大致范围。2、了解天津市的基本情况。3、完成P44活动题,进一步地了解北京的资源情况。四、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自学提纲的内容。五、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北京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成就(北京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城区范围扩大了3倍,城市人

33、口增加了约3.3倍,城市交通不断改善,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兴建了郊区卫星城,环城的道路也由二环路向外扩展到了五环路。北京已成为全国的信息中心、高科技的学术研究中心、交通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它工业发达,商业繁盛。北京的铁路、公路和民航呈放射状四通八达,交通有11条国道干线,国际航线可通往世界五大洲的40多个市。)具体的变化看图P 6.34 、P6.35、P6.36 、P6.37、P6.38 和 P6.39。2、了解北京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发展中的北京也同样存在着交通堵塞、城市用地的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尤其是用水的紧缺和沙尘暴侵袭等问题。具体的措施是:治理环境污染,注重环境保护。)

34、3、首都经济圈是以北京为中心,京津唐为核心区。六、课堂练习:1、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明、清两代。北京这种“ ”字轴线形的城市布局,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2、北京及其周围的地势特点:西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 ;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3、北京的发展方向: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紧 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控制耗能、耗水、污染工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 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4、北京南面是物产丰富的 平原,东南与 海

35、直线距离为150千米,向东经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向西北出 可进入 高原,西面是 高原能源基地和广袤的 。5、北京重要的铁路线(填铁路线名称):通往西北( )线; 往山西( )线;经过东北( )线; 通往山东( )线;北京到香港( )线; 经过省区最多( )线。七、归纳小结,布置作业:1、做地理填充图册。 2、地理练习册。第六章 认识不同区域第二节 首都北京(第三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首都经济圈。2、了解北京城市建设的成就。3、了解北京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教学重点: 1、了解北京的经济发展情况。2、了解北京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教学难点:了解北京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

36、一、直接引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的城市建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北京经济的发展情况。二、板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1、现代北京经济的发展情况。2、了解北京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三、出示自学指导1、北京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产业是什么?2、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在哪里?被称为“中国的硅谷”。3、了解北京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4、了解首都经济圈。5、北京附近的港口城市。四、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自学提纲的内容。 个别回答,老师补充。1、北京经济发展主要依靠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2、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被称为“中国的硅谷”北京的“中关村”。3、了解北京在发展中

37、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发展中的北京也同样存在着交通堵塞、城市用地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尤其是水资源紧缺和沙尘暴侵袭问题。)4、了解首都经济圈。(课本44页“知识之窗”)5、北京附近的港口城市。(天津市是距离首都最近的一个直辖市,它濒临渤海,以海盐为原料。天津市与北京市、唐山市组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五、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做44页的活动题。六、课堂练习: 1、我国北方最大的工业基地是 工业基地,是我国的 工业基地。 2、我国的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我国科技力量最雄厚的地区,被称为“中国的硅谷”是北京的 。3、首都经济圈是指以 为中心,以 为核心区。4、 市

38、是距离首都最近的一个直辖市,自古就是北京的门户。5、天津濒临 海,以 为原料的制盐工业和盐化学工业非常发达。6、天津与首都的 及河北的 所组成的京津唐工业区是我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七、归纳小结,布置作业:1、做地理填充图册。2、地理练习册。第六章 认识不同区域第三节 长江流域地区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让学生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内主要地理差异,以及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3、认识长江对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其他条件所形成的城市群和产业基地以及沿江地带南北的辐射作用。4、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5、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经济发

39、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与治理保护措施。教学重点:1、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2、长江沿江地带的产业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教学难点: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单复习上学期所学习的有关长江流域的知识,指明长江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流域内外经济发展的机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江流域地区。二、讲授新课(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读图6.42,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回答下列问题:长江流域地区的范围与区域形状。如何概括长江流域最主要的地理位置特点。为什么说长江流域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40、学生回答略)2.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间。长江干流纵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本区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在全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海洋运输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地形图,上海、武汉、重庆三城市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和气候特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长江沿江地带地势总的来看比较低平,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平原东西排列,各段宽窄不一。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冬

41、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本区热量资源丰富,10积温为40006500,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本区年降水量在800 mm1000 mm,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受地形和气候影响,长江沿江地带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2.让学生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图,思考沿江地带的长江上游与中下游在地形上有什么差异,针对长江沿江地带东西部地形上的这种客观差异,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对长江沿江地带进行开发利用,并说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回答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滩多流急,

42、落差较大,我们可以在长江上游发展水电业。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域广阔、湖泊众多、水利资源丰富。湖泊中浮游生物众多、饲料丰富。由于地处亚热带,水温较高,利于鱼类索饵、越冬和繁殖,捕捞、人工养殖都有较好的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在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长江中下游地区河道宽阔、径流量大而变幅小,来水过程较为稳定,有利于发展航运。长江干流武汉以下可通航5000 t级以上海轮,南京以下可通航2.5104 t级海轮。实现了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本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例如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六朝古都南京,秀丽的黄山、庐山、神奇的三峡,还有我国古代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此外,楚文化遗址、三国遗迹、

43、名人故里、宝刹禅林、葛洲坝水利枢纽,以及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均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应当大力开发,并努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商业、饮食、城建、园林、文物、文化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3.引导学生读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完成课本活动2,认识沿江地带有哪些自然资源,并比较长江上、中、下游地区自然资源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区别。并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归纳总结。长江沿江地带河湖众多、水利资源丰富。长江上游河流湍急,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不够丰富,本区除有色金属矿产等少数资源外,从总体上看,矿产资源比较贫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湖南、江西是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地区,是铜、钨、锑的主要产地。江西大余的钨

44、、德兴的铜、湖南水口山的铅锌矿、冷水江的锑矿等都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产地。铁矿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如湖北的大冶、安徽的马鞍山、四川攀枝花等。能源资源相对较少,煤主要分布在四川攀枝花和贵州六盘水。天然气分布在四川自贡。非金属资源中磷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湖北等省。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其上游资源种类较多。其中水力资源、煤矿、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较下游地区丰富。下游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能源缺乏。课堂小结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其发展提供了基础,使本区成为我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和中心,汉口成为内陆的工业中心。特别是1928年以来,改革开放

45、和沿海战略的实施,给本区带来了新的机遇。长江沿江地带在全国经济区域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反馈练习(1)长江沿江地带地势_,以_和_为主。(2)长江沿江地带属于_气候,夏季_,冬季_,四季分明;_ ,年降水量在1000 mm以上。 第六章 认识不同区域 第三节 长江流域地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认识到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本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区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二、讲授新课:1.要求学生按下列步骤画出长江沿江地带“H”形的经济格局略图。画出长江干流略图。标注出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位置。标注出西部地区、沿海经济带的

46、位置、长江沿江地带。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以长江为横轴连接的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构成了什么样的图形?(英文字母“H”形)读图说明为什么长江地带具有纽带作用。沿海地带与西部地区各自的经济发展优势是什么?从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入手,具体说明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基础上重点说明长江沿江地带“H”形经济格局略图和纽带作用的意义。长江沿江地带是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的纽带。第一,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第二,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第三,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

47、进的通道。第四,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3.引导学生完成课本活动1,认识长江沿江地带的南北辐射作用。对照图8.18、图8.26,在图8.23上填绘出嘉陵江、汉江、赣江等支流及名称,绘出在重庆、武汉、九江、南京、上海交汇的南北铁路干线并标出名称。结合中国政区图,说说通过以上这些交通方式,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辐射可以影响到哪些地方。具体描述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4.让学生在完成活动1的基础上,思考回答下列问题。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展的基础。长江沿江地带最具活力的产业部门是哪一个?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哪些方向辐射?长江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经过学生回答后

48、教师对长江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基础、动力、方向、意义进行总结。长江沿江地带兼有沿江和沿海的双重地缘优势。本区东接太平洋沿岸,是我国对外的前沿阵地。便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又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线、京沪线、沪杭线、京广线、汉丹线、成渝线等多条铁路干线、公路干线,联结国内其他地区,发挥其强大的辐射作用,区位条件十分优越。沿江地带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热量较充裕、水热同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目前高新技术产业是长江沿江地带最具活力的生产部门,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实现东西结合、优势互

49、补,促进内陆开发和全国经济增长。承转过渡:为了进一步增强沿江地带的整体实力,现在正在建设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完成活动。2.谈谈你的看法。教师简要说明。承转过渡: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注意发挥江河湖海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经济文化等优势,形成经济带,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请同学们结合教材78页的阅读材料分组讨论问题。莱茵河流域经济带形成的有利条件。莱茵河流域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地带在形成条件、纽带作用、辐射作用等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学习世界著名沿河产业带的基本思路有哪些。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学习世界著名沿海产业带的基本思路。第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50、 第二,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承转过渡: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河流关系密切,长江沿江城市大都是凭借便利的河运发育起来的。三、沿江地带的城市: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0页的“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学习活动。思考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与长江的干支流有何内在联系。(城市多分布在干支流的交汇处)在图中圈出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四大城市密集区。举例说明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作为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的最大港口、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最大的商业中心、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

51、发区)比较说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密度差异。(上游城市密度最低,下游城市密度最高,中游城市密度居中)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0页活动1中上海辐射作用的相关内容和活动2中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作用,分组讨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极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长江沿江地带拥有许多城市。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四、课堂小结: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五、反馈练习:(1)京沪铁路经过下列哪个

52、城市( )A.武汉 B.南京 C.杭州 D.上海(2)在武汉交汇的铁路线有( )A.京九线 B.京广线C.汉丹线 D.京沪线(3)被誉为“九省通衢”的城市是( )A.上海 B.重庆C.武汉D.杭州(4)长江最长支流在下列哪个城市汇入长江( )A.上海B.长沙C.重庆D.武汉(5)关于上海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国最大城市 B.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全国最大的科技教育中心D.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第六章 认识不同区域第三节 长江流域地区(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长江沿江地带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长江水道运输,现已成为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二、讲授新课:1、引

53、导学生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图和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分析四大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说明工业部门和工业中心的分布。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资源分布与工业分布的联系。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目前自东向西已经形成四大工业基地。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部门齐全。形成了以加工工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体系。其特点是:以加工工业为主体。其原料来自于广大腹地;依靠便捷的交通条件,输入区外矿产原料发展冶金,基本化工工业;各部门、各城市间协作关系密切;发挥经济、技术、科研方面的优势,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机械制造中心和重要

54、的大型工业成套设备制造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量具和精密仪器仪表制造中心。汽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多。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发达的纺织工业中心。上海的纺织业历史悠久,已形成棉、麻、毛、丝、化纤等部门纺织及印染等配套的纺织工业综合体系。是上海市出口产品数量最大、创汇最多的工业部门。上海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宝山钢铁公司是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其建立一是靠近市场;二是临海港,矿石进口运输便利)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本区交通条件优越,长江、京广铁路交汇于此,以它们为主干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已有较好基础,水资源丰沛,矿产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开发建设

55、,已成为以钢铁、机械、纺织、建材为支柱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大冶的铁矿是武汉钢铁工业发展的基础)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本区位于长江中、上游咽喉,有长江和焦柳线交汇于此,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且开发条件好;以葛洲坝、三峡以及三峡大坝为主的风景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工农业均有一定的基础。三峡工程枢纽建成后,将会促进冶金等高耗电业发展。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是以六盘水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攀枝花的铁矿资源发展起来的工业基地。2、举办小型分组竞赛。让学生以钢铁企业和汽车品牌为例,说出长江沿江地带中主要钢铁工业基地和汽车生产基地,认识沿江“钢铁工业走廊”和“汽车工业走廊”的分布

56、概况。活动前在教师指导下分组,选出组长。可将学生分为四个组,每两组一个问题。长江沿江地带钢铁企业分布。长江沿江地带汽车工业分布。活动前由组长抽签领取问题,在组长的组织下,全组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然后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写出钢铁企业名称和分布或写出汽车“品牌”及产地。看哪个组写的又快又准确。要求学生写时要从长江沿江地带的东部上海为起点向西写。教师在学生竞赛的基础上,进行讲评总结归纳。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的雏形。沿江地带有上海(桑塔纳、别克、赛欧)、南京(依维柯)、武汉汽车工业基地以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庆菱

57、、嘉陵),构成了沿江“汽车工业走廊”的雏形。3、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83页活动,认识长江沿江地带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长江沿江中上游地区水能丰富,有二滩、葛洲坝、隔河岩等大型水电站。三峡工程建成后,电力更加充足,但因地处内陆,对外经济的往来受限制,信息不畅,缺乏资金和技术。长江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达,耗电量很大,有些工厂因为缺电,开工不足,设备闲置。用煤发电容易污染环境,从华北运进煤炭,又给运输带来极大压力。下游地区产业密集、技术先进、科技教育力量雄厚。因此,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在积极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行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把中上游地区丰富的电力资源、市场

58、广阔的优势和长江下游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形成长江经济带新的发展优势,共创新局面。承转过渡:世界大河流域内大规模的开发治理,往往容易改变流域的生态环境,引发生态问题。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也遇到了类似问题。1、课前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组,选出组长。2、课前公布四个探究性问题长江上游地区大规模毁林开荒的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形成原因、直接损失、环境危害及对策;长江干流地区水污染的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长江沿江地带及其附近地区三大酸雨区的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3、课前由组长抽签领取探究性问题。4、在组长的组织下,全

59、组学生搜集资料并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5、课上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介绍各小组的研究报告。6、课上其他同学可针对代表的发言提出质疑,由被质疑的小组学生解答问题。7、结合学生研究报告,引导学生完成课本85页活动1、2、3发表自己的看法。8、教师对每组研究报告进行讲评,并总结。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发展快,但环境整治差。由此造成环境与发展不协调,产生了许多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灾害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进程。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长江上游地区经济较落后,人们为了眼前利益,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

60、水库淤积,降低了水库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河道淤塞,导致通航能力下降;中下游江河、湖泊淤积,加剧了洪水灾害。洪涝灾害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涝灾害频发区。1949年以来,虽然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但洪涝灾害仍然不断发生。1998年长江洪水,受灾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经济损失严重,湖泊淤塞、围垦,造成调洪能力降低,河道防洪能力减弱,加上防洪工程标准低,年久失修,险工隐患多。因此,加强水利建设,从根本上防治洪灾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环境污染加重。长江沿岸工业及生活废水年排放总量约130亿吨,约相当于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废水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每年达100亿元以上。许多城市自来水水源已遭受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