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提纲_第1页
无锡《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提纲_第2页
无锡《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提纲_第3页
无锡《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提纲_第4页
无锡《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科学研究概论一科学与科学研究第一节科学与科学研究1、什么是科学一般地讲,对于“科学”的定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2) 科学是生产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主要方法是观察、研究和实验。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2、科学的特点1) 实证性:以科学事实为基础结论具体明确可检验2) 真理性3) 创造性 :构建4) 逻辑性3、科学的分类 ( 研究对象 )1、哲学 :传统上包括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2、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的结构、形态和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生产实践的总结。3、社会科学 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

2、其发展规律。二科学研究概念:探索未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已知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整理。是发现、发明、创新,而后者是通过分析、整理进行继承。特征(4个性):1)系统性2)继承性3)创新性4)探索性三基础研究及特点什么是基础研究 :纯理论性研究,范围包括六大学科。其研究成果主要以论文、专著为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基础研究的特点 :探索性强;一般没有时间限制;不急于评价;学术带头人是成败关键;多数时候对经费没有固定要求;一般没有保密性;成功率小;成果形式为论文或专著。科研经费的投入 ( 美国 )科技活动必须有充分的社会条件的保障,这些社会条件涉及人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乃至整个社会政治环境。科技人才的

3、培养(印度)科技活动中最根本的要素是科技人员。良好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是科技运行极其重要的社会保障。四 什么是应用研究及特点应用研究 指运用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关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技术基础所进行的研究。是基础与开发研究的中间环节,起着桥梁的作用。新产品、新材料能否实现商业化,关键靠这个领域。其研究成果大多在实验室得到。研究对象的核心是技术。2、特点是: 有明确的目的; 有时间限制; 适当的时候作出评价;选题和组织工作起重要作用;费用较多但控制较松;有一定的保密性;成功率 50-60之间;成果形式为学术论文、专刊、原理模型。(二)技术1“技术”一词源于古希腊“”(techn

4、e),意为技艺、技能、技巧、本领、手艺等。在17 世纪初,人们把techne 与 logos (言辞、说话)结合起来,形成了technology一词。在我国古代,技术泛指“百工”。18世纪末,狄德罗在他主编的百科全书中,把技术定义为“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相结合的体系”。我国1994年编纂的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定义为“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活动的手段和方法。”2、技术的性质1)技术是直接生产力2 ) 技术是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结合3 ) 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4)技术的商品属性。3、技术的特点

5、1)实用性2)经济性3)多解性4)宜人性二 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在古代,科学起源于哲学家,而技术起源于劳作的工匠。二者基本上是分离的。文艺复兴之后,由于商业发展,科学和技术才密切结合。到了 19世纪,技术才渐渐以科学作为自己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的结合制度化。( 1 )目的和任务科学技术认识客观世界利用和改造客观世界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 2) 工作过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过河)由个别到一般由一般到个别实践到理论理论到实践.物质到精神精神到物质探索性强计划性强因素简单因素复杂(3 ) 表现形态自由度大约束性大知识形态:物质形态:概念、原理、定律、工具、机器、设备、(4

6、 )公式、理论装置成果评价真理性效用性科学创新发现技术突破发明(5 )科学奖专利社会相关性较弱强间接生产力直接生产力根本性、长远性可靠性 经济性(6 )安全性、宜人性功能与价值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实用功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2、科学与技术的联系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手段科学指导技术的发展技术为科学提出课题科学提供可能性技术变可能为现实五 什么是开发研究?其特点开发研究 是比前两项研究更能出成果的一种技术研究活动,也是能否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后环节。2 特点: 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针对性和计划性很强;周期短;立即评价;需各方协调配合;投入较大;有保密性;成功率90以上;成果形式为专利设计、

7、图纸、论证报告、技术专有、中试产品等。六什么是科研方法?几个层次?1、定义:科学研究所要遵循的、有效的方式、规则、程序。它是科研工作的工具,对科研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层次: 三个层次:1)哲学方法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研究对象系统的、最根本的思维方法,对一切科研工作均起着指导作用。2)一般方法包括逻辑方法(抽象与具体、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经验方法(观察、实验、类比等)、数理方法(数学方法、模拟方法、科学假说)和现代方法(“老三论”、“新三论”)3)特殊方法只适用于较狭窄的个别学科。(如物理学中的光谱分析方法、化学中的比色方法等。七科研的一般方法包括哪些?1 )逻辑方法:抽象与

8、具体、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2 )经验方法,包括观察、实验、类比、测量、统计等;3 )数理方法,包括数学方法、模拟方法、理想化和科学假说等;4 )现代方法,包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自然科学研究一般经历哪些基本环节(八步法)1)发现问题,确定选题(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2)制定方案(计划)3)收集事实,整理分析(科研的基础环节)4)实验探索,检验结果(影响科研的成败)5)科学假说(对事物的现象和规律作出假定性的解释、说明,把经验上升到理论,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6)验证评价(一是通过实验室验证;二是通过生产实践验证)7)形成理论体系和科研成果(将确证的假说、设想与先前成

9、熟的理论、技术、经验统一起来)8)推广应用,成果鉴定(体现价值,发挥作用)九 社会调查研究的阶段及各自任务一般四个阶段:1)调查准备(明确重点,避免盲目性)(八项任务)2)调查实施(主要分统计调查和实地调查两种)3)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矛盾的原因)4)总结应用(解决问题,提出建议设想)问卷调研在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医学等领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应用问卷调研方法的注意事项:在问卷设计阶段在问卷的发送、收集阶段在问卷的统计、分析阶段十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哪些科研能力一、基本科研能力1、观察能力 - 既会观察事物,又会积极地思维(智力活动,如人的眼睛)2、思维能力“科学家总是知道他所不知道的是什么”,

10、科学思维是有目的的(如人的大脑)3、想象能力 - 通过命题和假说,将想象变为事实(如翅膀。牛顿发明“万有引力”)4、实际操作能力- 科学创造是智力活动,但还须有一定的技能作保证。(实验操作能力与实际研制机能)二、创新能力评价和判断能力非智力因素创造意识第二章经典科研方法.一逻辑方法逻辑方法包括的类型有:1 归纳法、 2 演绎法、 3 类比法、 4 分析与综合法。作为科学认识的方法,由个别认识一般的思维方法,就是归纳;通过一般进一步认识个别的主要思维方法就是演绎;而通过个别认识个别、或者通过一般认识一般的思维方法,就是类比。归纳、演绎和类比,都是科学认识中最为广泛应用的逻辑思维方法。二归纳法概念

11、:所谓归纳,是指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逻辑推理方法,即通过对一些个别的事实进行概括和总结,从中抽象出一般的公式、原理和结论。完全归纳法的优点:在于结论是可靠的。缺点:在于结论没有超出前提的范围。简单枚举法的优点:在于用起来方便。缺点:在于归纳得不完全。科学归纳法的五种形式: 1 求同法 2 存异法 3 共用法 4 共变法 5 剩余法其中共用法是求同法和存异法的结合,共变法和剩余法是求同法和存异法的引申和补充。因此,最基本的方法是求同法和存异法。三 演绎法演绎法同归纳法相反,是指从已知的某一些一般公理、原理、定理、法则、概念出发,从而推论出新结论的一种科研方法,即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推理方法

12、。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大前提是一般事理;小前提是论证的个别事物;结论就是论点。演绎的条件 :1 、前提必须真实 2、逻辑联系必须正确3 演绎的作用 :1是作出科学预见的一种手段。2 是发展假说和理论的一个必要环节,能为科学知识的合理性提供逻辑证明。3 可以把有关的科学知识合理的联系起来,想出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4 对于人们进行各项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5 对于反驳错误的理论学说也有重要作用。4演绎的局限: 1 不在于发现,光靠演绎法不可能在科学上取得较大进展。2 推理的结果的可靠性受到前提的制约。(四概念) 3 孤立的演绎本身不能正确的反映不

13、断变化着的客观世界。归纳方法不可靠但能获得新知识由归纳可上升到普遍命题演绎推理可靠但一般不能获得新知识结论已蕴含在大前提中四 类比的类型1 简单共存类比:通过对两个 ( 或两类 ) 不同的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点或相同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结论移到另一对象中去,这样的思维方法称之为类比方法。2 因果关系类比:因果关系是一个事物发生导致另一个事物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前因后果无疑。因果关系有必然因果关系。(格式省)3 对称类比 - 类似的对称关系(格式省)。4 协变类比 - 函数变化关系(格式省) 。5 综合类比(格式省) 。类比方法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含义:根

14、据两类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或同一,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类似或同一的逻辑方法,逻辑学上也叫做类比推理。 理解:从个别到个别的类比推理从一般到一般的类比推理 作用:启发思想,开拓思路,形成假说。(晏子使楚)触类旁通,解释外推,为已有理论开拓新的应用领地。(仿生学)局限:结论是或然的不能证明结论是正确的使用时注意其关联性(蝴蝶效应)五 分析、综合、抽象、具体的特点分析方法的特点,是通过认识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属性,来认识对象内在的本质和整体规律。这种思维方式,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把作为整体的研究对象分割成各个独立的部分;深入剖析个独立部分的特殊本质,即各种属性及其规定性;进一步剖析各部分之间的相互

15、联系情况,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性。综合的特点什么是综合: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对客观对象一定部分、单元、环节、要素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客观对象统一整体的认识的思维方法。特点:从整体上、从研究对象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去研究和把握事物,是变局部为整体,变简单为复杂的方法,侧重对整体规律的把握。抽象的特点特点:将那些对研究对象影响不大的非本质因素剔除,抽取其固有的本质特征。抽象作用于研究对象将直接导致科学概念的产生,有助于深刻理解科研对象的性质和本质特征,有助于推动科学理论的建立和技术发明与创造。具体的特点具体是研究者在思维过程中将诸多的特征因素或规定进行综合,使之达到多样性统一的研究方法。多样性

16、- 因具体而多样;统一性 - 多样性的统一。概念的划分:1 并列概念2 对立概念 3 矛盾概念判断:1 直言判断 2联言判断 3选言判断 4假言判断推理1 直言推理 2 选言推理经验方法 -科学观察方法科学观察方法及其特点 定义:.是指科学工作者通过感官或同时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并描述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方法,是获取科学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 特点:科学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感性认识活动,属于科学实践。科学观察是科学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任何观察都离不开语言。观察要受到主体和客体的局限。现代的科学观察中仪器的作用日益突出。分类:2科学观察的作用与局限 作用:作为

17、科学认识的起点观察方法可以广发地收集基本科学事实,并往往由此导致一些新的科学原理和理论的产生。作为科学认识的归宿观察方法是检验科学认识普遍结论的重要手段之一。 局限: 由于观察方法更强调在自然条件下实施,并且一般不对研究对象施加人为控制,所以只能在有限领域发挥作用。一般只适用于那些能够重复出现、且变化不太剧烈的自然现象和过程。观察方法只能获得关于研究对象整体的事实材料,要想深入细节研究,必须结合其他方法和理论思维。3 运用观察方法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或系统性)原则:典型性原则:三、科学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及其特点定义:实验方法是科学认识主体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科学仪器、设备等

18、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变革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基本要素 : 实验者、实验手段、实验对象特点:精确性、可重复性分类:试验方法的作用 在科学认识中的一般性作用:就科学认识的总体过程而言,实验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一般性作用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实验方法是探索自然奥秘的重要通道。(科学实践从生产实践中的分离)实验方法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验方法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强有力手段。 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就具体的科学认识过程而言,实验方法所具有的特殊性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简化、纯化研究对象。定向强化研究对象所需条件。加速或延缓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可以模拟研究对象从而达到认识研究对

19、象的目的。.实验方法的一般程序和要求 实验构思:在已确立的实验课题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目的和相应的科学原理,提出一个“工作假说” 。要求 紧扣实验目的。选择实验所依据的科学原理要审慎、适当。“工作假说”不要求必然正确,但做出假说的因果性判断必须清晰。 实验设计:根据实验的“工作假说” ,对实验过程做出合理的安排。要求 选“材”细心,过程安排合理。针对关键环节要设计对比实验。 实验实施: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具体操作。要求操作规范,观察细心,记录客观。 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要求: 紧扣“工作假说” ;对实验价值的分析要有宽阔的视野。四、获取科学事实的其他途径文献调研 针对特定主题开展专题研究的基础,也是

20、科研基本功之一。 充分认识文献调研在信息时代科研活动中的意义。问卷调研 在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医学等领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应用问卷调研方法的注意事项:在问卷设计阶段在问卷的发送、收集阶段在问卷的统计、分析阶段七 -1 实验的特点主动变革性; 2 控制性; 3 因果性; 4 创造性主动性的体现。七 -2 实验的作用:1 实验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2 实验可以强化自然现象;3 可以再现自然现象;4 可以加速或延缓自然现象发生的过程。八 实验的基本要求与要领基本要求:过程要规范;记录要详细周密;数据真实可靠;结果必需能够重复;结论需经历理性思辨。实验的要领:有明确的目的性;有准确性和排他性;有

21、简单性和可行性;有再现性和稳定性;注意结果的反常性。九 数学方法的特点和作用九 -1 特点: 1 、高度的抽象性2、严密的逻辑性3、高度的精确性4、应用的广泛性九 -2 作用: 1、可以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抽象、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2、可以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严密的推理工具3、可以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定量分析和理论计算方法十 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时一般经历的步骤抽取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求解;对模型解做出合理的、符合实际的解释和评价。十一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根据对象的特点,确定所要建立的数学模型和选用的数学方法;确定能够反映所要研究对象及变化过程的基本参量和基本概念;对模型深入研究,抓住

22、主要矛盾和根本特征,进行科学抽象;对各种获得的诸多关系式整理简化,并对各个量进行标定;对模式方程求解;实验数学模型。十二模拟实验的概念和特点概念:根据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人为地建立或选择一种与之相拟的模型,然后在模型上进行实验研究,并将实验结果类推到原型中去,以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研究方法。2 特点 (1 )用已构建的模型去模拟原型的某些功能,以及复杂的变化过程。 ( 2 )以以相似理论为基础,寻求建立与原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 3 )通过真实的实验过程来验证。十三理想模型概念:它是思想模型的特殊类型,是既具有高度抽象性,又具有某种极限特征的理想客体或理想事物。如理想的数学点、线、面,物理

23、学中的理想刚体、理想气体等。特点: 可变动性。条件性。系统性。作用: 使问题的处理认为简化。便于发挥逻辑的力量,使研究超越现有条件,形成科学预见。十四理想实验1 概念:又称为假想实验或思想实验,是运用思想模型在思想中所做的“实验”,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2 作用:(1)能有效地发挥人的创造性, 使之作出科学发现。 (2)是批判错误的传统见解的有力手段。 (3)可以超越物质条件的限制。 (4)是实践检验的先导。十五科学假说15-1 概念: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15-2 来源: 1 产生新的科学事实;2

24、扩展理论适用范围;3 解决不同科学事实的矛盾。15-3 特征:科学性;假定性;多样性与易变性。作用:先导作用;建立科学理论的根据;激发思维创造的媒介;不同假说的争论有利学术繁荣。十六 科学假说的建立16-2 验证:第一,理论检验;第二,实践检验。16-1 建立:提出假说;初步形成假说;假说的筛选;建立较完整的体系。第三章现代科研方法一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突变理论。二 系统的概念与特征P69系统的概念: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特征1 集合性 2 相关性; 3 层次性; 4 整体性和系统功能;5

25、环境制约性; 6 动态性; 7目的性。三 贝塔朗菲定律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构成系统各部分的性质或功能的加总,即“非加和性原则”,人们形象的用1加 1不等于 2来表示。四 系统方法P71-1 概念:是把研究的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从整体上、联系上、结构的功能上,精确的考察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求获得最优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四 -2 特点: 1注重事物的整体性;2 研究事物的内部结构及联系;3强调系统的开放性与动态性;4 追求系统的最优化;5 系统模型化。五 系统方法的原则P731)整体性原则( 2)联系与制约性原则( 3)目的性原则( 4)有序

26、性原则( 5)动态性原则( 6)最优化原则六 系统方法的程序 P741 研究并制定系统总目标; 2 设计若干方案,选优; 3 建立模型并进行仿真; 4 根据结果进一步优化方案; 5 改进并完善; 6 检验并确定下一个目标。七 系统科学方法的作用 P751 高效管理 2 科学决策 3 指导意义八 控制论 P76八 -1 :什么是控制论?P76是研究动物 ( 包括人类 ) 和机器内部的控制与通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着重于研究过程中的数学关系。-2 :研究对象: P77 研究对象是系统信息变换和控制过程。九 控制过程的步骤 P77三个基本步骤:1:确立标准 2:衡量成效3:纠正偏差一:确立标准标准:

27、人们检查工作及其结果的规范。制定标准是控制的基础。(一)确定控制对象(二)选择控制的重点(三)制定标准的方法二:衡量工作成效(一)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二)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三)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三:纠正偏差(一)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找出原因之前,要判断偏差的严重程度,是否足以构成对组织活动效率的威胁,从而值得去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二)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需要纠正的可能是1:企业的活动。也可能是2:组织的计划计划的标准(三)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十信息的特点81普遍性 :存储性:信息可以存储。大脑就是一个天然信息存储器。人类发明的文字、摄影、录音、录像以及计算机存储器

28、等都可以进行信息存储。传输性:信息的传递是与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同时进行的。语言、表情、动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话等是人类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扩充性;压缩性:对存贮空间的压缩;对内容的压缩。信息可以进行压缩,可以用不同信息量来描述同一事物。人们常常用尽可能少的信息量描述一件事物的主要特征。 可利用。信息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利用性。转化性:信息价值的转化;信息的变化。扩散性;分享性:信息具有扩散性,因此可共享。十一人类社会的信息技术革命P82共四次:创造语言文字,接着出现文献;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电报电话电视及其他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在信息工作中的应用。十二 信息方

29、法 P83概念:是指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的运动视为信息的转化过程,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处理,实现对某个复杂系统工程内部规律性的认识。十二 -2 作用: 1 功能抽象:抽象为信息的变换;科学预测;结构探析:解决“黑箱”。第四章科研选题“问题”哲学概念:“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一 -1 “科学问题” P87定义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矛盾。特点.时代性:知识背景的时代性所决定前沿性客观性:认识对象的属性所决定主体性:总是由某一特定认识主体提出的,并且最终要得到特定科学共同体的认可与接受

30、(希尔伯特问题) 分类按学科划分:最初的分类方式;目的在于缩小范围、深入研究按照科研管理属性划分:基础理论问题应用研究问题劳丹的划分:经验问题:处理人与具体事物对象之间的关系,包括已解决问题、未解决问题和反常问题概念问题:处理科学理论内部、不同理论之间以及科学理论同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科学问题的重要性 从科学理论自身发展的总体过程来看,科学问题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具体的科研过程来说,科学问题是科研活动的起点,也是整个科研过程所围绕的中心。 对于每个科研工作者来说,它所提出的科学问题往往是其理论素养与科研能力水平的标志。如何积累“科学问题”?科学问题的来源 根本来源:社会生产实践与科学实

31、践。换言之,就是从社会需要和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中产生科学问题。 具体来源:来自科学体系结构自身。 具体来源:科学理论与科学事实的矛盾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3)不同学派、不同学科之间的矛盾(地球构成进化论)( 4)兴趣(儿童教育)科研选题P88一 -2 什么是科研选题?科研选题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和选择研究课题两个方面,前者决定研究集体和研究者个人在较长时间内进行科学探索的主攻方向;后者则是在这个主攻方向下选定进攻的突破口与制高点,明确在这个方向逐步实现全面占领的具体课题任务,制定实施的计划和步骤以及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一般步骤准备阶段:文献调研:实际考察:提出选题:初步论证:正

32、式提出申请专家评审,立项科研选题的意义构成了科研的重要部分,具有战略性意义:决定了科研的主攻方向和具体内容,以及科研的成败与成果价值大小;决定了科研途径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决定着个人才能能否得到发挥,以及今后的学术地位、学术道路等。一 -3 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的区别和联系P901)共同之处:都是有待探索的区别:前者可以自由发问;后者则是将要付诸实践的问题,涉及到发展要求、条件和兴趣等2)前者的提出可以是多方面的、发散的,甚至可以提出相邻相关专业的问题;而后者则是收敛的思考问题,需要深化,经过深思熟虑,具有直接是现实意义。3) 前者的提出只要持之有故,都可以成立,可能存在大量原始、粗浅、理想化的

33、,甚至错误的成分;而后者则是期望一定时期可以见效的、能够解决的问题,并能够接受科技实践的检验。二 -1 科学问题的分类 P881 根据认识层次划分1)概念问题:内部概念 - 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外部概念 - 同一领域的不同理论之间,或理论与外部不相容而产生的矛盾。2)经验问题,包括未解决、已解决、反常问题等。根据问题的求解类型划分1)陈述性,回答是什么,回答是什么 (what)2)因果性,回答为什么,回答为什么 (why)3)过程性问题,回答是怎样 (how)根据问题的应答域是否存在划分1)真问题,其应答域存在2)假问题 , 其提法不合理或错误,应答域是错误的。二 -2 科研选题的分类 P89

34、按项目目的划分( 1)基础研究选题; (2)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选题; (3)基础性应用研究选题。按项目来源划分1)自定选题;(2)商定选题;(3)指定选题。-2 科研选题的分类3 按项目规模划分4 按完成项目所需的时间划分1)长远项目; ( 2)短期项目。三 科研选题的来源 P90 从现实生活中选题。从理论研究中选题。从渗透、交叉中选题。从学术争论中选题。从文献的空白处选题。从各级“科学发展规划”中选题。从他人已有课题的延伸中选题。从改变研究要素中选题。从直觉思维、意外发现中选题。四、科研选题的原则P95需求性原则:满足社会需要和科学自身发展需要。创造性原则:选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

35、的疑难问题。科学性原则:要求人们选择课题时,必须以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依据,按客观规律办事。科学性原则,也称为限制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选题应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优势性原则:科研选题,应当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包括地区、单位以及个人所学专业的优势资源。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对投入产出比的经济分析。.效益原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致性,有时社会效益应该是首要的。学术价值原则:创新,先进性。远近发展相结合原则: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量力而行,远近结合。统筹安排。五 选题中应当充分估计以下条件P98现实的主观条件。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理解力、协作等。现实的客观条件:资料、

36、经费、时间、导师条件;对应用性课题,还应考虑成果的开发、推广及用户的接受。积极创造条件。六 选择科研课题的策略技巧P101选题的价值取向:填补空白;辨析证伪;制定政策的重大参考;关系国计民生。课题调研要充分:大量获取科研资料并分析比较;精读综述文章,把握该领域研究的整体脉络。选题要量力而行:难度适中。七 科研选题的方法P102现状调查法:清楚被研究对象的现实情况,数据可靠。历史比较法:把同类问题在历史上呈现的不同结果做全面的分析对比,对比的方法是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二者不可偏废。未来预测法:选择课题时也要指向未来。系统综合法:此乃关键,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系统,把他的各个组成部

37、分的特征联系起来,合成一个有机体。优选决策法:对备选课题综合择优八 科研选题的程序P103定方向:一要通过实践,慎重考虑;二要专心致志,长期坚持。定任务:(一)科研任务的来源: ( 1)争取到的国家或有关部门;( 2)委托和横向课题; ( 3)本单位的主攻范围内。(二)怎样做好(1)面向生产;(2)根据需要。定课题(一)问题调研; (二)课题选择; (三)论证;(四)课题决策。课题名称的确定选题明确 =成功一半。必须明确表述所研究的三个问题(三要素) :我在做什么(研究对象) ?我想做什么(研究内容)?我想怎么做(研究方法)?课题名称语言要求准确、规范、简洁、醒目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课题研究

38、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名称要和研究内容一致,用一个适当的切入口,把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规范 : 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所以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方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简洁 : 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 个字。醒目 : 就是课题研究的切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对课题留下深刻的印象。课题的表述是十分关键的,如果表述不准确,就直接影响了研究的进行。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科研课题不宜用肯定的语句表述第二,课题表述区别于论文题目的表述。科研课题应是有确定涵义的具体问题科研课题的表述要完整科研课题表述时要用语严谨九 选题

39、计划的内容P1071 项目名称 2 选题根据、目的和意义;3 课题来源; 4 有关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已有成就及存在问题;5要解决问题的大体内容指标要求及预期结果、; 6 预定开始和完成的时间,各个工作阶段的时间和进度;7主要措施; 8 经费来源和预算;9负责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个人分工内容; 10 协作单位及其承担的任务;11 备注。十 科研选题的注意事项P1081 目的明确,社会需要。2 探查关隘,找突破口。 3 远近兼顾,由近及远。4 大小并重,从小到大。 5 题数适可,确定重点。 6 既论条件,又创条件。 7 摸清对象,预作估计。 8 慎重确定,以利坚持。P111第五章 科研文献的收

40、集与整理一 科研资料有什么特征?( 1)具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价值,即在某一专题领域内具有一定的深刻性;(2)具有一定的学科特定内容,即具有明显的类别特征,能够列入现有的分类规范。-2 科研文献的级别 : P113一级文献:原始文献,如期刊、会议文献、档案资料等;二级文献:加工后的一级文献,如书目、索引、文摘等;三级文献:加工后的二级文献,如专题评述、综述、数据手册等。-3 种类 P1131)专业书籍;(2)期刊论文;( 3)学位论文;(4)会议论文;( 5)标准文献;(6)专利文献;( 7)科技报告;(8)政府出版物。二 搜集和阅读文献的作用 P1181 避免重复研究和重复报道;2 了解学科领域

41、研究发展状况,启发新思维;3 节省科研时间,提高科研效率;4 有助于提高论文质量。三 根据查阅目的明确查阅方向P119.如何根据目的的不同:概况:相关专业书籍、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等;了解党政有关情况,政府出版物、报纸等;了解开发价值,查专利文献;名人,查名人录;查机构指南;某一领域,查专科文献指南;7 了解对手,查产品资料、科技档案,等等(略,共 14 项)。四检索工具书P120什么是检索工具书?是文献工作者为便于管理和利用,对书刊、报告、论文等原始文献进行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形成的具有二级文献性质的检索性文献出版物。有哪些 种类 : (1)书目;( 2)文摘;(3)索引。五 国内外知

42、名的文献数据库 P1211SCI( 科学引文索引 , Science Citation Index)2EI( 工程索引, Engineering Index)3ISTP( 科技会议录索引 , 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4ISR (科学评论索引 , Index to Scientific Reviews)5SSCI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6AHCI( ,艺术人文引文索引 ,Arts&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8 个数

43、据库高校免费浏览和下载服务六 搜集文献资料的主要渠道P120-1261 利用图书馆; 2 利用文献数据库;3 互联网; 4 会议等其他渠道。七 搜集时注意事项:P1261 及时性; 2 全面性; 3 独创性; 4 批判性。-1 文献检索的途径 P127-131一 按外部特征的途径1 题名途径; 2 著者途径; 3 机构途径; 4 代码途径; 5 引文途径 6 信息源类型途径。二 按内容特征的途径1 分类途径; 2 主题词途径; 3 关键词途径。-2 检索途径选择的原则 P131-1321 从文献特征选择途径;2 从课题要求选择途径;3 从检索工具情况选择途径。九 文献检索经过哪些步骤P132-

44、134文献检索可分为以下步骤:(1)课题主题分析,明确查找目的与要求。( 2)选择检索系统和检索工具。( 3)选择检索途径。 ( 4)制定检索表达式。 ( 5)辨别文献来源。( 6)索取原始文献。十 如何鉴别文献资料P134主要是分析鉴别其:新颖性,可靠性,适用性。十一如何整理文献资料P135-36资料的整理目的是便于保存和应用,其通常步骤是:文献资料的分类; 2 文献资料的排序; 3 文献资料的编目; 4 整理资料的具体方法: ( 1)卡片;(2)剪贴;( 3)打印;(4)复印;(5)电子文档。十二怎样阅读文献资料P137-1391 要有目的; 2 要有顺序; 3 做好笔记和卡片:批语和记号

45、;摘要;提要;札记。第六章科研项目运作实务一 国家级研究项目有哪些?P141-1451 863 计划2 973计划;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二,三项目申报应做哪些准备工作及流程P158-1591 多渠道获取项目申报的信息:内部;外部;2 熟悉和掌握科研项目指南。三 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流程P159-1601 科研项目选题; 2 调研和准备相关材料;3 确定项目内容及目标; 4 按相应科研项目管理要求填写立项申请书并撰写有关材料;5 本单位审查确认; 6 主管单位审查确认7、送科研项目管理单位系统所在的本地下级部门审查、确认、签署意见、加盖公章、上报8、报

46、送科研项目终极渠道单位 9、组织专家论证审定或管理部门审定10、项目审批后下达立项与任务通知书11、立项管理单位与承担单位签订项目合同12、划拨课题经费 13、承担单位组织实施四 申报书的主要内容 P160-1611 封面; 2 数据表或基本信息;3 负责人等和项目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项目有感的研究成果、与项目有关的主要参考文献;4 负责人正在进行的其它渠道获得的研究项目;5 项目设计论证或报告正文; 6 预期研究成果; 7 经费预算; 8 推荐人意见; 9 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10 资格审查意见、学科组评审意见、领导小组审批意见。五 申报书基本要求、具体要求P161-1641 基本要求

47、:1)符合填报指南中的相关要求; (2)客观真实,完整全面; (3)语言文字规范,逻辑清楚; (4)项目申请经费预算合理、详细。2 具体要求:1)项目名称的撰写要求; (2)选题意义及其现状的撰写要求; ( 3)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的撰写要求; ( 4)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的撰写要求; (5)研究进展及具体安排的撰写要求; (6)预期研究成果的撰写要求; (7)现有工作基础条件的撰写要求; (8)经费预算的撰写要求。六 撰写申报书的技巧 P165-1671 撰写申报书前要调研; 2 在“新”上下功夫; 3 取得专家的有效指导; 4 持续性关注; 5 撰写时注意细节。.七 影响项目负责人发挥作用的因

48、素P1691科研环境; 2 兴趣; 3责任心; 4 科研作风; 5组织能力; 6 责任与权利的明晰与否;7 技能水平的高低、学习能力的强弱、时间投入的多寡等。八 项目计划或实施方案的内容P169-1701项目的详细分析情况;2 项目任务的分解与落实情况; 3 项目实施的步骤和进度; 4 项目具体的技术方案;5 项目人员的分析情况;6 项目重要节点的设置与检查方法;7 项目经费使用计划;8对重要设备或外协的要求;9 项目风险的分析。九 科研人员在项目实施阶段的行为规范P1681遵守项目下达(或资助)单位的有关规定;2实施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3 科研协作与学术民主。十 -1 结题材料有哪些种类P1

49、741项目材料:申请书、批准文件、项目计划书。2研究材料,是对过程记录和证明材料;3 成果材料。十 -2 处理结题材料的原则:P175-1761可靠性原则; 2 有效性原则; 3 充分性原则;4典型性原则; 5 时间性原则。十一 结题报告的内容和结构P176-1771内容: 为什么进行这项研究?这项项目是怎样进行研究的?项目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2结构: 项目提出的背景。项目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项目研究的理论依据。项目研究的目标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项目研究的方法项目研究的步骤项目研究的主要过程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十二结题报告的总体要求P1771要根据项

50、目研究类型的要求,规范小标题的表述。2要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撰写结题报告。3结题报告的结构要完整。4语言文字表达要规范。十三结题报告各部分的具体要求P179-1811项目提出的背景2项目研究的意义3. 项目研究的理论依据4项目研究的目标5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6项目研究的方法7项目研究的步骤 8.项目研究的主要过程9项目研究成果10 项目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十四常见的结题报告形式P182-183论文; 2 综合研究报告; 3 科研报告; 4 调查报告; 5 设计报告。十五科研成果的分类P183-1841 科学理论成果; 2 应用技术成果;3 软科学成果。十六科研成果鉴定内容及形式P18

51、4一鉴定内容:是否完成技术合同和计划任务书要求指标,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并符合规定,应用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成熟程度,应用技术成果的应用价值及推广的条件和前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二 鉴定形式:检测鉴定、函审鉴定和会议鉴定三类。十七科技成果鉴定的程序P185-187检测鉴定程序( 9 项); 2 会议鉴定程序( 8 项); 3 函审鉴定程序( 5 项)。(p185-187 )十八 知识产权及分类什么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

52、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分类: P192专利权 商标权著作权 其它知识产权第七章科研论文写作规范与技巧一 科研论文具有哪些特征P199-200(六个特征):科学性创新性学术性规范性逻辑性有效性二期刊论文P202-203-1 :什么是期刊论文?是指发表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的科研论文。-2 类型包括:1 专题研究论文; 2 综述; 3 报道性文章。三 衡量学术著作质量的标准有哪些P204学术专著衡量标准:( 1)提出的观点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创新性(2)论点及论据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法性(3)论证过程富有逻辑性和表现性学位论文1)学士论文( 2)硕士论文( 3)博士

53、论文四 科研论文基本格式规范P206-2071)题名( 2)作者及单位( 3)摘要( 4)关键词( 5)引言( 6)正文( 7)结论( 8)致谢。五 题名的要求和规范 P209-210拟写科研论文的题目,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明、醒目,即以最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出论文的内容和亮点,有利于读者阅读和文献检索。1 准确; 2 简洁; 3 醒目。六 层次标题的要求和规范 P210-2111 要求:层次标题是指除题名之外的各个级别的标题。通常将其分为章、节、条、款几个层次。层次标题在结构形式上可使整篇内容层次分明;从内容上是对每章、每节中心内容的概括。2 规范:( 1)层次标题的写作要求与题名相同,即用准

54、确、简洁、醒目的语词,清晰地概括章、节中的主要内容;( 2)层次标题的数量适当; ( 3)科技论文的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同层次的两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下圆点。如“1”、“1.1 ”、“1.1.1 ”等;各层次的标题序号均左顶格排写,最后一个序号之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七拟定标题的方法与技巧有哪些P211-2121根据科研活动的目的( 目标 ) 拟定标题; 2 根据科研设计的三大要素拟定标题;3 利用关键词拟定标题; 4借鉴参考文献拟定标题; 5 反复推敲,不断完善。P214-216八摘要撰写的主要内容目的,即为什么要从事这项研究。.方法,即完成了哪些工作。

55、结果,即研究取得的成果。结论。说明成果的意义。-2 基本要求( 16 项, P216)九 摘要 P217-219主要类型1指示性摘要2报道性摘要3 报道 - 指示性摘要4结构式摘要不同摘要类型的选择P218-2191 一般情况下,作者应首选报道性摘要2凡是内容上具有独创性和前沿性的科技文章,宜作报道性摘要或报道- 指示性摘要。3 凡是技术含量不高、但又有一定价值的文章,或由于它涉及面广,宜作指示性摘要。4 多数摘要并不完全是信息性或指示性的,常常是二者相结合。十关键词规范,顺序,技巧P219-220选取关键词的的基本规范:1)一般,每篇论文要求列出3-8 个关键词,置于摘要下方; ( 2)关键

56、词是专业术语,而不是其它词汇; ( 3)关键词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4)关键词应具备关键性,对全文具有串联作用; ( 5)关键词尽可能按照国际标准使用; (6)中英文关键词不能缩写,必须给我全文。选取的顺序:第 1 个关键词列出论文主要工作或二级学科;第 2 个关键词列出论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称或文内若干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第 3 个列出论文在得到上述成果或结论时采用的科学研研方法的具体名称;第4 个列出前 3 个中没有出现的,但被论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事物的名称。3关键词选取技巧1从题目中找; 2 从论文的层次标题中找;3 从摘要中找; 4从结论中找。十一 引言 P2211基本内容 :1 写

57、作本论文达缘起、背景、目的、意义;2 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前人研究的历史、现状、成果,目前研究的热点、最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区别3、该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思路,理论依据,使用方法等4概述本研究的成果、意义和前景,不必展开讨论。 5 有关术语和名词的解释。2写作的基本要求 :P222(共 10 项)十二 综述的写作要求 P2241前提是检索和阅读文献; 2 注意原创性、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3 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4忠实于文献; 5遵守“适当引用”的规范,防止抄袭。P225-226十三 专题研究论文的正文写作要求1研究(实验)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和

58、分析。十四 正文写作要点 P227-2281资料准确、可靠、完备,前提和假设合理,原理和方法正确;2 内容要突出“新” ;3 重视数据等,核实;4 表述严谨,语言和用词准确、简练、无歧义; 5 表述清楚、详略得当;6 引用严谨、确切;7 禁忌教科书式撰写; 8 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十五结论 P228-229结论的内容: 本研究的结果和主要结论;研究结果的创新之处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对前人有关的研究、 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本文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的不足之处;尚未解决的遗留问题;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包括可能解决的途径、思路、关键和方向等2 撰写要求:

59、 P229P231-232十六 参考文献著录作用的体现1 反映论文科技信息的深度和高度的同时,也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所做工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2 便于与前人成果或成果相区别; 3 利于进一步检索有关资料; 4 有利于缩短学术论文的篇幅;5 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科学情报和文献计量学研究;6反映出作者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他人劳动的尊重。P232-233十七 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和原则1 参考文献的选择有原创性、必要性、重要性的原则;2 不许因为作者或编辑部原因,故意引用本人、他人或某个刊物的文献;3 不应该隐匿参考文献; 4 不许引用无关参考文献;5 所列参考文献依在文中出现先后顺序列出;6

60、 一般应选择公开发表的; 7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公开发表的文献; 8 引用观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9 参考文献一般放在论文尾末。十八作者,署名P236-237什么是作者?指在论文主体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做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使论文的法定著作权人和责任者。2署名规范:(1)全名;(2)多人时依贡献大小依次排列;(3)不超过 5 人。十九编,编著,著有什么不同P237一 定义编:系统整理已知资料或前人成果;著:言前人所未言,开创,创新;编著:将编和著结合起来。二 区别:著、编著、编 doshi 著作权法确认的创作行为,但独创性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