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家长情绪与训练效果的关系_第1页
自闭症儿童家长情绪与训练效果的关系_第2页
自闭症儿童家长情绪与训练效果的关系_第3页
自闭症儿童家长情绪与训练效果的关系_第4页
自闭症儿童家长情绪与训练效果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闭症儿童家长情绪与训练效果的关系、训练中家长情绪的作用在谈到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家长的情绪问题.孤独 症儿童的障碍,虽然是因为生理上的原因,但在他们的成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孤独症障 碍带来很大的交往困难,会使他们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尽可能地减少孤独症儿童心 理疾患的可能性,是家长在与孩子交往是不得不承担的任务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 一任教师,而且在中国的社会服务尚不发达的今天,家长可能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在 训练及日常生活接触中,家长的情绪状态如何是一个不 可忽视的问题。情绪是训练的重要工具在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行为训练时,家长的情绪直接关系到训练的效果,因此他可 以说是训练中

2、的重要工具之一。ABA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孤独症儿童提高社会交往的能力 ,这一目标的最高 境界 是激发孩子内在的交往欲望,即 愿意”交往。内在欲望的产生源自于对 交往中快乐 体验”的追求。正常的人群是如此,孤独症儿童也是如此。只是 他们由于有孤独症障 碍,使得 交往”对于孤独症儿童成为极困难的活动。行 为训练中的强化原则就是为 了让孩子体会到,交往”可以是快乐的。所以在训练中作为教师的家长,必须学会控 制并正确使用自己的情绪,才能使训练达到最佳效果。家长在努力学习行为训练的原则和各项技巧时,往往会忽视了这一点,任由自己 的情绪流露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对情绪控制使用。由于教孤独症儿童是一个艰难 行进

3、的过程,家长在担当教师的角色时,一旦遇到困难,容易产生 情绪上的波动 很难 愉快起来,结果使上课的气氛变得紧张,孩子无法体验到 什么是 交往的快乐”。即使 完成一个课题,训练的目的其实并没有达到。、常见的错误情绪喜怒哀乐本是人之常情,情绪也本无对错之分。 但当情绪成为一种工具时,如 何使用工具,即如何表现训练者的情绪,就有正确和错误的差别了。根据我们在工作 中的体验,家长在训练中的错误情绪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抱怨多于赞美人说 孩子是自己的好。”但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来说,体会到这一点几 乎不 可能。多数的家长 控诉”起自己的孩子如何不愿学习或学不会时,几天几夜都说不 完。每当教学受到阻挡时,总

4、是怨孩子 这样“、那样我们能体 味到其中夹杂的 恨铁不成钢”的辛酸,和一个母亲的无奈甚至是绝望的心境。但带着这样的心境给孩子上课,气氛如何 愉快”的起来?将自己的挫折感溢于表情中当孩子不配合,学不会,甚至是发生不适当行为时,家长的挫折感是很强 烈的,自 责、自怨、无能感和无奈感等交织在一起,并且流露出来。流露的形式可能是各种 各样的,但其结果却都同样使孩子处在无 愉快”可言的气氛中。将对孩子的失望感 表现出来由于缺乏对孩子能力的科学认识,家长往往是凭感觉认为孩子应该”会这个或 那个,一旦孩子表现出不会,家长就流露出对孩子的失望。使孩子在学 习中总被一种 沮丧的气氛包围着。试想如果我们自己总是面

5、对一种 失望”的表情,我们又怎么愉 快得起来呢?喜怒哀乐易起伏变化,情绪波动大刚才孩子表现得很好时,立即喜于言表;但此刻孩子出现不如意的表现,即刻晴 转雷阵雨。这种情绪上的变化的波动,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感到紧张(不知道妈妈 一会儿又会是怎样的,哪里还有心情 愉快”起来?、家长情绪问题的渊源与职业的孤独症特殊教师相比,家长在训练中的情绪问题要严重得多。原 因不 仅是由于孩子在学习的表现,而是源自更深刻的社会、文化及心理背景因 素:1、孤独症三个字打乱了多少原本宁静、温馨的家庭生活;打破了多少年轻 父母美好的梦想。自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那一刻起 ,家长终日沉浸在悲哀 之中彳艮难 接受现实。由于缺乏专

6、家及时的专业帮助和疏导很多家长险在迷茫之中,只好开始 抱怨和自责。有的抱怨自己命运不佳;有的抱怨对方有隐瞒 家族病史之嫌;有的抱怨 老人教养无方;有的为自己没有给孩子时间而内疚。 他们之中有不少人虽年轻但已 事业中大,工作生活原本是令人羡慕的。然 而,孤独症”是他们的生活计划被彻底打 乱了,生活的走向改变了,使他们失 去了往日的自信与骄傲。面对孩子时强烈的挫折 感,使他们终日闷闷不乐,但又无可奈何。自哀自怨,以至于狂躁、易怒,打骂孩子,甚至一走了之都有发 生。 我们就曾听到家长问孩子能活多久?我们就曾听说过这样极端的情况:家长把自己的 孩子丢弃在深山里。当然,这样的家长极少极少,但存在情绪问题

7、的家长却屡见不 鲜。2、孤独症”给家长心灵上带来的打击如此之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所生 活的社区环境 缺乏对残障人群的接纳和包容。我们的孩子无论在社区学校、幼儿园,还是家庭,都有太多的机会受到伤害。人们(包括成人和儿童在有意无意间对他 们冷嘲热讽,甚至漫骂侮辱;而他们的父母也常因孩子被发 现和别人不一样时,受到 一些人的冷落、讥讽和嘲笑。环境不仅会带给孩子不良的刺激,如:老师嫌他学习成绩不好,拉了全班的后腿而嫌弃;画画不好被同学们称之为笨蛋;行为怪异被邻居称 为神经病;也给父母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于是在家拼命地教,却发现教了数 遍仍不见进步,情急之下往往会 大怒,责骂孩子 不可救药,没

8、有希望”。3、因为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家长自然会从孩子今天的障碍,联想到今后的 生活, 对未来产生恐惧,对生活失去自信。四、家长情绪问题的结果使孩子在学习上屡屡受挫,进而惧怕任何学习的情景;从而加剧了他在人 际交往 上的进一步退缩,越发自我封闭;孩子产生二次障碍一一心理障碍、情 绪障碍及问题 行为障碍。以下情形我们经常会见到:有的孩子会用语言表达不愿意学习,答不到目的就以 各种方式来抗拒。可怜那些没有语言的孩子,他们有的会大哭大闹;有的会大笑不止; 有的则将身体蜷缩成一团;有的甚至抓自己的头发、咬手、撞 头、抓咬别人、破坏 东西等。这些怪异、自伤及攻击性行为,常常是他们发泄 内心的紧张与不安的方

9、 式。他们原本太需要爱抚和鼓励,太需要心理上的支持。 这一切首先应该来源与最 爱他们的父母。单恰恰在与家长交往过程中,他们不仅没有体会到愉快感,相反体验 到太多的挫折。试想,如果与父母的交往都是这么痛苦的话,怎么能扩展到与其他人 交往呢?因此提高孩子交往能力的关键是从父母做起。五、训练中如何正确把握情绪1、要学会欣赏孩子的进步,学会发自内心地对孩子说 真棒”家长要尽快地使自己面对现实,尊重孩子的生命价值,意识到作为家长对 孩子应 承担的责任。做到这一点,就能客观的观察孩子,体会他的不容易;就会发现孩子的 可爱之处。从细微点发现孩子的长处,动态的评价孩子的变化很 重要。如:这一次是 否比上一次做

10、得好,今天是否比日大有进步,。做到这一点以下原则是非常重要的:把握课题难度,减少孩子的挫折感,以便帮助他经常体验到成就感。其实教孩子 的过程,实际上不仅是对孩子进行心理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 家长心理自我建设的过 程。作为家长,在训练中首先要保证 交往”的愉快性。学习是一个交往的过程,因此 把握课题的难度非常重要。所谓把握课的难度,就是训练中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合孩 子的接受能力。太容易会造成孩子因无聊 而不配合,敷衍了事;太难孩子畏难也会不 配合,抗拒学习。由于孩子不配合,家长往往就会采取一些强迫的举动。我们的孩子一般习惯与那些一成不变的东西,在接受新的事物时往往表现出拒 绝、回避,甚至紧张和恐

11、惧。其原因一方面源于他们的生理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家长曾经压制、强迫,要求过高,超过其能力所及而造成的心理障碍。 我们就曾接触过 这样一个孩子:初来星星雨”是没有语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开始出现模仿发音 妈妈”但仍不稳定,他的妈妈很高兴,不停地要求他喊妈妈”以致于这个孩子拒绝 进入语言训练室。我们也经常会见到这样的 家长:孩子到了要上学的年龄就拼命地 教算术、教写字而不考虑孩子能不能理解,是否具备这种抽象思维的能力;不考虑孩 子能不能握笔,手指会不会用力等实际动作能力。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这就要求家长为孩子设置的训练目标是孩子经过努 力 能达到的。在孩子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即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要

12、注意观察孩 子的反 应。当孩子表现出畏惧、配合不好的情况是要及时降低难度,必要时辅助完成并及时给予鼓励;当孩子表现出稳定的能力时,又要及时提高要求,制订新的目标。在目 标与已有能力之间需要设置许多小目标,目的是为了克服他 的畏难情绪,使其在不知 不觉中学会新的东西。其间也许会出现多次反复。因 此,适时地调整目标非常重要, 尤其是对于那些畏难情绪较严重的孩子更要注 意。2、用心体会孩子的期望,用 爱的眼神”给予鼓励创造一个陪 他一起成长并分享成功与喜悦共生环境。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为他创造一个爱的氛围,给予他充分的鼓励与信任 非常重 要。他们虽然语言能力很低,甚至没有语言表达能力,但他们异常敏感

13、。他们能从周 围人表情的细微变化中读出很多的内容:是高兴,是生气;是喜欢,是嫌弃;是失望,还是 惊喜。我们最常听到家长的一句话,就是这孩子怎么这样?”说者无意,听者有意。 家长往往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我们的孩子太 缺乏鼓励,他们期待家长对他们由衷 地夸奖与肯定,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我们有一个孩子在训练了半年后进步很大,虽然还没有语言但已掌握了很多技 能。当他妈妈来看他时,他很得意地给妈妈表演拍球、写字、搭积木等,而他的妈妈 只顾在一旁照镜子,孩子一边做一边看妈妈,那眼神里充满了失望,分明是在说妈妈, 你看我多么不易学会了这么多,你怎么无动于衷呢?当他妈妈微笑地看着他时,他高 兴得又蹦又跳

14、。我们也曾见过这样一位家长,在星星雨学习时知道了训练,可以使用 孩子喜欢的食物做强化物,就准备了橘子,但在夸奖孩子时脸上无任何表情,嘴上机械 的说 真棒”手里拿一半橘子塞进 了孩子的嘴里,这样做 强化”只是流于形式,因为 孩子看的出你是发自内心 的,我们有的孩子在训练之处,会被夸奖的声音下一跳,以后 就变的非常渴望,又比如:在上集体课时我们会发动全体家长为每一位小朋友拍手喝 彩,当孩子完成要求后没有及时得到奖励,他会环顾四周,看每个人的反应,好象再 说:我作的这么棒,你们怎么不2&我拍手呢?”待大家给予奖励后,才露出满意的微 笑。我们的孩子在周围人由衷的鼓励与支持下,他会变的越来越配合,从不愿

15、意学习 到主动要求学习,他能学会以前迟迟学不会,或被认为不可能学会的东西,他会越来越 自信,对新的东西越来越感兴趣,而不在是仅仅将注意力放在玩手看汽车等刻板动 作上,从而兴趣面越来越宽,刻板行为越来越少,他会变的越来越愿意与人交往,他那 扇自闭之窗越来越开放,交往能力最终提高了,这是我们大家一直所期盼的,但要达到 这一步,需要家长随时随地的用心去夸 奖孩子,让孩子亲身体验到父母是多么的爱他, 多么的欣赏他,那么坚信并期 待他快快成长,发自内心的告诉孩子,在这一过程中父母 会帮助他的。3、赞美优点优先于注意不良之处常人说 爱之深,责之切”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孤独症孩子的家长在自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

16、中心 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比 时,总觉得他一无是处,即使孩子有点小进步也觉 得小事一桩,不足以乐,不值 得夸奖,由此而带来的是不只不觉对孩子的伤害,我们总听到家长在埋怨自己的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不会,很少有家长看到孩子 的长处,(即便有,多数情况下 也是为了回避现实,而不是真心赞赏孩子)很少 有家长能敏感的发现孩子的点滴 进步,家长的头脑完全被孩子的问题行为所充 盈,因此孩子得到的往往是更多的 斥责,没有鼓励,没有夸奖,他的自信心从 何而来?他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与压力?那么他做事情怎么能成功呢?在 这种环境中成长的任何一个人,到头来 只是一事无成,不管他的家庭背静景怎 样,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虽然他们是有孤独症障碍的儿童,但他们首先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