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形梁在城市轨道交通应用中的优化及关键技术_第1页
U形梁在城市轨道交通应用中的优化及关键技术_第2页
U形梁在城市轨道交通应用中的优化及关键技术_第3页
U形梁在城市轨道交通应用中的优化及关键技术_第4页
U形梁在城市轨道交通应用中的优化及关键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U形梁在城市轨道交通应用中的优化及关键技术 摘 要:文章通过对以往U梁设计进行分析,在青岛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中采用优化后的U梁构造,并采用Midas/civil建立空间三维实体单元模型进行分析,对钢束位置及根数进行合理化布置。发现施工过程中U梁梁端出现裂缝问题,及时优化调整设计、施工等措施,确保解决问题。文章给出U梁存放、运输、架设等关键技术,确保了桥梁结构安全,对类似工程U梁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Key:U形梁;实体单元;裂缝;优化;关键技术由于U形梁在美观、降噪、建筑高度低等方面优势明显,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上海、南京、重庆、郑州地铁中均采用过U梁,但上海

2、地铁为法国人设计2,南京地铁U开始由国内工程师设计,可以说U梁发展较短,U梁在以往设计使用中或多或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U梁为薄壁结构,底板、腹板的厚度过薄导致整体刚度较小、轮轨噪音屏蔽效果差,梁端排水无法处理。(2)U梁为空间薄壁结构,钢束的布置、张拉顺序都会影响整个结构的受力,如何确定钢束位置及张拉顺序是确保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3)后张法U梁,在张拉端钢束附近应力较集中,往往会出现微裂缝,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是确保梁场预制U梁成功的关键。(4)U梁为开口薄壁结构,受扭薄弱,U梁的存储、运输、吊装技术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1 工程概况蓝色硅谷轨道交通工程起点为苗岭路和深圳路交口

3、处,沿苗岭路、滨海大道,领海路、皋虞河向北,终点为即墨市大桥盐场,全长58.35km,其中高架段长约47km,占线路总长的80%,线路预留经田横镇延伸至海阳市的条件。全线设置车站22座,高架站18座,地下站4座,平均站间距2652m,与线网中的M2、M4、R6、R7形成换乘。全线设置两个梁场,共生产3000多片U形梁。2 U梁构造优化从上图可以看出上海地铁U梁采用等截面形式,腹板、底板厚度25cm,此U梁设计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整体刚度较小,梁端转角较大。为了解决梁端转角较大引起轨道上拔力过大问题,需要在桥敦顶部设置垫梁,增加了工程的难度。(2)梁端防排水不好处理,易漏水。(3)全线采用一

4、种梁宽,腹板对轮轨噪音的屏蔽作用有所减弱,降噪效果不好。为了解决上述关键技术问题,本工程对U梁构造进行了如下优化:高架桥采用整孔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U梁,标准跨度分25m、30m两种,梁型分5.0m线间距直线段、5.0m线间距曲线段和5.1m线间距曲线段三种。U梁外观整体呈“U”字型,为开口薄壁结构,腹板为弧形设计,支座中心距梁端0.6m,梁端1.2m为U梁底板加厚区,梁高由1.8m增至1.94m,渐变段长0.42m。内外腹板厚分别为0.26m、0.265m,底板厚0.26m,梁端底板加厚至0.4m。5.0m线间距直线段U梁上宽5.32,下宽3.98m(梁端底板加厚区底宽4.58m),外腹板顶

5、宽1.0m,内腹板顶宽0.72m,线路中心线偏向内腹板侧,与底板中心线偏心0.065m。5.0m线间距曲线段U梁上宽5.42,下宽4.08m(梁端底板加厚区底宽4.68m),外腹板顶宽1.0m,内腹板顶宽0.57m,线路中心线偏向内腹板侧,与底板中心线偏心0.065m。5.1m线间距曲线段U梁上宽5.52,下宽4.18m(梁端底板加厚区底宽4.78m),外腹板顶宽1.0m,内腹板顶宽0.57m,线路中心线偏向内腹板侧,与底板中心线偏心0.115m。优化后5.0m线间距直线段U梁截面图如图3、图4:本工程板厚增加1cm,在梁端设置端横梁,增加整体刚度满足两端转角问题,取消梁端开口,可有效解决梁端

6、排水问题,并利用梁缝构造处理。按曲线半径不同,采用3种梁宽,增强结构对轮轨噪音的屏蔽作用。3 U梁关键技术3.1 U梁钢束布置利用Midas软件建立U梁三维实体单元模型3,按二期恒载实际作用位置加载荷载,并利用影响线确定活载加载位置,初期考虑预应力加载位置模拟预应力作用,初次预应力布置按U梁截面几何中心往外等间距布置,提取在自重+二期恒载+预应力作用下跨中截面应力进行分析4。图6 跨中截面纵向应力云图(单位:MPa)从上图可以看出,在自重+二期恒载+预应力作用下,跨中截面纵向应力分布基本均匀,腹板顶应力虽有差别但不大,底板左右应力基本一致,说明钢束布置合理,钢束布置图如图7、图8。NI、N1、

7、N2、N3均采用9-s15.2mm低松弛钢绞线,N4、N5采用10-s15.2mm低松弛钢绞线。3.2 U梁钢束优化青岛蓝色硅谷线共设置两个两场,梁场在张拉预应力后腹板,内侧腹板梁端出现斜45裂纹,如图9所示。针对以上出现问题,对钢束位置及钢束数量进行了重新分配调整,具体措施如下:(1)钢束位置的调整简支U梁N1钢束锚固端由距腹板外缘200mm调整为270mm,增加了局部应力扩散空间,降低混凝土崩裂风险(如图10所示)。(2)钢束根数和张拉力的调整腹板钢束N1、N1由9s15.2调整为7s15.2,同时底板N2、N3钢束由9s15.2調整为10s15.2,钢束总束数不变。钢束初张拉应力由700

8、Mpa调整为600Mpa,初张拉钢束由原来N5、N3、N1、N1(共6束)调整为N5、N3、N2、N1、N1(共8束)。3.3 U梁局部钢筋优化正对以上出现问题,对钢筋也相应做了调整和优化,使局部受力更加合理、安全,具体措施如下: (1)N1、N1钢束锚下螺旋筋加大,采用14钢筋,同时要求锚下螺旋钢筋与锚垫板焊接,确保锚下螺旋钢筋定位准确。(2)U梁内侧腹板端部位增设N2b纵向加强钢筋,钢筋长度1.5m(见下图),同时梁端面必须设置护面钢筋。通过以上调整,及提高混凝土拌合质量、加强后期养护等措施,后期U梁未出现梁端裂纹,为以后此类工程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3.4 U梁存放、运输、架设关键技术5

9、(1)U梁运输支点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支点应位于同一平面上,U梁同一端支点相对高差不得大于2mm,支座中任意一点与另外三点组成的平面相对高差不得大于2mm。(2)U梁存放必须采用单层存梁,支点位置及支点的悬出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长期存梁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梁体产生过大上拱。(3)在存梁、吊梁、运梁过程中,应保证各吊点或支点受力均匀,建议施工单位采用反力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测吊装期间反力,在各种工况下,首先应按设计位置准确落在两端作为临时支点的千斤顶上,同时应保证每支点反力与理论计算反力相差不超过5%。(4)梁起顶、吊运、存放时的最大悬臂长度为0.9m。施工中应采取严格措施保证结构稳定。(5)U梁架

10、设时,采用支点反力控制,每支点反力与理论计算反力相差不超过5%。当支座砂浆强度达到20MPa、千斤顶撤出后方可通过运架设备。4 结束语U梁为空间薄壁结构,受力复杂,即便建立三维实体单元模型,也未必反映出其实际受力特点,但通过此次设计、研究及优化,已基本熟悉U梁设计及相关关键技术,有助于推动U梁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的应用,而且U梁具有“美观、降噪效果好、建筑高度低”等优点,未来前景十分广阔。Reference1梁汇伟.槽形梁设计要点及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2):71-73.2刘红绪,赵会平,等.城际轨道交通U梁结构设计研究青岛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U梁结构设计QC小组R.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20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