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16.1二次根式1. 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的是( )A.eq r(5)Beq r(3,4)C.eq r(4)Deq r(x21)2. 若eq r(x2)2)2x,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Ax2 Bx2 C .x2 Dx23. 下列各式中不是二次根式的是( )A.eq r(x22) Beq r(8) Ceq r(3) Deq r(mn)2)4. 要使二次根式eq r(23x)有意义,则x的( )A最大值是eq f(2,3) B最小值是eq f(2,3) C最大值是eq f(3,2) D最小值是eq f(3,2)5. 已知x、y为实数,且eq r(x1)3(y2)
2、20,则xy的值为( )A3B3C1D16. 已知1a1,下列是二次根式的为( )A.eq r(af(1,2)Beq r(1f(1,a) C.eq r(1a2) Deq r(f(1a,1a)7已知实数x、y满足|x4|eq r(y8)0,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20或16 B20 C16 D以上答案均不对8. 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式子|a|eq r(ab)2)的结果是( )A2ab B2ab Cb Db9已知yeq r(2x5)eq r(52x)3,则2xy的值为( )A15 B15 Ceq f(15,2) D无法确定10. 当x 时,函数yeq
3、 r(2x4)5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11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x425 12. 若eq r(a3)eq r(2b)0,则a ,b .13. 要使二次根式eq r(x1)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14.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eq r(2)和eq r(5),则斜边长为 .15. 写出下列各式有意义的条件(1)eq r(4x)(2)eq f(r(x2),x3)16. 化简:(1)eq r(16)(2)eq r(2)2)17. 计算:(1)eq r(42)eq r(2)2)(3eq r(5)2(eq r(7)2;(2)eq r(4r(7)2)eq r(r(17)5)2).18已知实
4、数a、b满足b2018eq f(r(a29)r(9a2),a3),求a、b的值19. 直线ymxn,如图所示,化简|mn|eq r(m2)eq r(2mn)2).20. 甲、乙两位同学做一道相同的题目:化简求值:eq f(1,a)eq r(f(1,a2)a22),其中aeq f(1,5).甲同学的做法是:原式eq f(1,a)eq r(f(1,a)a)2)eq f(1,a)eq f(1,a)aeq f(2,a)a10eq f(1,5)eq f(49,5);乙同学的做法是:原式eq f(1,a)eq r(af(1,a)2)eq f(1,a)aeq f(1,a)aeq f(1,5).请问哪位同学的
5、解法正确?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9 CABAD CBAA10. 2 511. (x25)(xeq r(5)(xeq r(5)12. 3 213. x114. eq r(7)15. (1) x4(2) x2且x316. (1) 解:原式4(2) 解:原式217. (1) 解:原式4245740(2) 解:原式(eq r(17)4)(5eq r(17)118. 解:依题意得eq blcrc (avs4alco1(a290,9a20,a30),a3,b2018.19. 解:依题意得:m0,n0.,mn0,2mn0,|mn|eq r(m2)eq r(2mn)2)(mn)(m)(2mn)mnm2mn0.
6、20. 解:甲同学的解法是正确的,理由如下:eq r(f(1,a2)a22)eq r(af(1,a)2)|eq f(1,a)a|,且aeq f(1,5),即eq f(1,a)5,eq f(1,a)a,|eq f(1,a)a|eq f(1,a)a.乙同学在去绝对值时忽略了eq f(1,a)与a的大小关系,导致错误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同步练习一、选择题若,把代数式中的m移进根号内结果是A. B. C. D. 如果,那么下面各式:,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若,则可以表示为A. B. C. D. ab如果,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计算:的结果是A. B. C. 40D
7、. 7若,且,则的值为A. B. C. D. 化简的结果为A. B. C. D. 若,则的值用a、b可以表示为A. B. C. D. 若,则x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不存在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计算:_能使得成立的所有整数a的和是_ 计算:_ 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_ 观察下列各式: ; ,请用含的式子写出你猜想的规律:_三、计算题已知求的值先化简,再求值:,其中【答案】1. C2. B3. C4. D5. D6. D7. C8. C9. A10. B11. 6a12. 513. x14. 15. 16. 解:原式17. 解:,18. 解:原式,当时,原式
8、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无论x取任何实数,代数式都有意义,则m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若,则x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已知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代数式的结果等于A. B. C. D. 2若,则代数式的值为A. 3B. C. 5D. 9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 B. C. D. 已知,则的值为A. 5B. 6C. 3D. 4的值是A. 0B. C. D. 以上都不对计算的结果是A. 6B. C. D. 12已知,则的结果是A. B. C. D. 若,则代数式的值为A. B. C. D. 4二、填空题若,则_若,化简_ 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数a
9、,b,定义一种运算如下:,如,那么_ 若,则的值为_ 观察分析下列数据:0,根据数据排列的规律得到第13个数据应是_ 三、计算题计算:已知,求的值已知,求的值【答案】1. C2. C3. A4. A5. C6. A7. A8. D9. B10. B11. 112. 413. 14. 15. 616. 解:,17. 解:原式,原式18. 解:,原式 17.1 勾股定理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在中,BC边上的高,则另一边BC等于A. 10B. 8C. 6或10D. 8或10如图,已知中,CD是高,求AB的长4B. 6C. 8D. 10如图,以为直径分别向外作半圆,若,则A. 2B. 6C. D. 直角三
10、角形的斜边为20cm,两直角边之比为3:4,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A. 27cmB. 30cmC. 40cmD. 48cm“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则小正方形的面积为A. 3B. 4C. 5D. 6如图,在矩形ABCD中,将其折叠使AB落在对角线AC上,得到折痕AE,那么BE的长度为B. C. D.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0,连接GH,则线段GH的长为A. B. C. D. 如图是一块长,
11、宽,高分别是6cm,4cm和3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长方体木块的一个顶点A处,沿着长方体的表面到长方体上和A相对的顶点B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是A. cmB. cmC. cmD. cm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角的距离为米,顶端距离地面米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端距离地面2米,则小巷的宽度为A. 米B. 米C. 米D. 米如图,梯子AB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A到墙根O的距离为2m,梯子的顶端B到地面的距离为7m,现将梯子的底端A向外移动到,使梯子的底端到墙根O的距离等于3m,同时梯子的顶端B下降至,那么A.
12、小于1mB. 大于1mC. 等于1mD. 小于或等于1m二、填空题在中,已知两边长为5、12,则第三边的长为_ 如图,已知中,则_ 如图,在中,D为BC上一点,过点D作,垂足为E,连接AD,若,则AB的长为_ 如图,某会展中心在会展期间准备将高5m,长13m,宽2m的楼道上铺地毯,已知地毯每平方米18元,请你帮助计算一下,铺完这个楼道至少需要_ 元钱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长为4,面积是12,腰AB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B,AC于点E、F,若点D为底边BC的中点,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的周长的最小值为_三、计算题如图,在中,垂足为D,求的度数若,求AB的长已知:如图,在中,D是A
13、C上一点,于E,且求证:BD平分;若,求的度数如图,一架长为5米的梯子AB斜靠在与地面OM垂直的墙ON上,梯子底端距离墙ON有3米求梯子顶端与地面的距离OA的长若梯子顶点A下滑1米到C点,求梯子的底端向右滑到D的距离【答案】1. C2. C3. A4. D5. C6. C7. B8. C9. C10. A11. 13或12. 1213. 14. 61215. 816. 解:,;17. 证明:,点D在的平分线上,平分解:,平分,18. 解:米;米,米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同步练习一、选择题适合下列条件的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一个三角形的三边
14、长为15,20,25,则此三角形最大边上的高为()A. 10B. 12C. 24D. 48在中,则A. B. C. D. 在中,则点C到AB的距离是A. B. C. D. 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8和6,第三边长是一元二次方程一个实数根,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A. 24B. 48C. 24或D. 中,的对边分别为a、b、c,下列说法中错误的A. 如果,则是直角三角形,且B. 如果,则是直角三角形,且C. 如果,则是直角三角形,且D. 如果:2:5,则是直角三角形,且如图,已知点,点C在直线上,则使是直角三角形的点C的个数为A. 1B. 2C. 3D. 4中,BC边上中线,则AB,AC关系为A. B. C
15、. D. 无法确定长度分别为9cm、12cm、15cm、36cm、39cm五根木棍首尾连接,最多可搭成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A. 1个B. 2个C. 3个D. 4个如图,在中,经过点C且与边AB相切的动圆与CA、CB分别相交于点P、Q,则线段PQ长度的最小值是B. C. 5D. 二、填空题如果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的度数为_ 若一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13,则此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为_ 如图,已知三条边,则_ cm如图所示,在中,AB:BC:4:5,且周长为36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点以每秒1cm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沿BC边向点C以每秒2cm的速度移动,如
16、果同时出发,则过3秒时,的面积为_ 在中,且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AC边上的中线长为_三、计算题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如图,P为等边内一点,PA、PB、PC的长为正整数,且,设,n为大于5的实数,且满足,求的面积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求的面积;求CD的长;若的边AC上的中线是BE,求出的面积【答案】1. C2. B3. A4. A5. C6. B7. C8. B9. B10. B11. 12. 213. 1214. 1815. 216. 解:连接AC,如图所示:,为直角三角形,又,根据勾股定理得:,又,为直角三角形,则17. 解:,分解因
17、式得:,为大于5的实数,即:,PA、PB、PC的长为正整数,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a,则,由余弦定理得:,而,将代入得:,解得:,令,解得:,由知,即,不合题意舍去,即,过A作于D,等边,由勾股定理得:,答:的面积是18. 解:,;,;,的面积为18.1平行四边形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40,的周长比的周长多10,则AB长为A. 20B. 15C. 10D. 5已知四边形ABCD中有四个条件:,从中任选两个,不能使四边形ABCD成为平行四边形的选法是A. ,B. ,C. ,D. ,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4和6,则其中一条边x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 平
18、行四边形ABCD中,有两个内角的比为1:2,则这个平行四边形中较小的内角是A. B. C. D. 如图,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垂足为E,则AE的长为A. B. C. D.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的可能情况是A. 2:7:2:7B. 2:2:7:7C. 2:7:7:2D. 2:3:4:5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若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则的大小为A. B. C. D. 如图,将边长为2cm的正方形ABCD沿其对角线AC剪开,再把沿着AD方向平移,得到,若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则它移动的距离等于A. B. 1cmC. D. 2cm如图,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将平行
19、四边形的面积分成四部分,分别记作,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A. B. C. D. 如图,在ABCD中,F是AD的中点,作于E,在线段AB上,连接EF、则下列结论:;,其中一定正确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平行四边形ABCD中,的平分线将AD边分成的两部分的长分别为2和3,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_ 在ABCD中,如果,那么_ 度如图,ABCD的面积为,P为ABCD内部的任意一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_ 若在ABCD中,则_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CE平分交AB丁点E,交BD于点F,且,连接下列四个结论:;:,其中结论正确的序号是_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
20、号都选上三、计算题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60cm,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的周长比的周长长8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各边的长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求证:;连接OD,若,求证:四边形ABCD为菱形如图,在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现有三个条件:;都可确定四边形DEBF为平行四边形请选择其中的一个等式作为条件,证明四边形DEBF为平行四边形【答案】1. D2. C3. B4. B5. D6. A7. C8. B9. B10. B11. 14或1612. 11013. 14. 2115. 16. 解:的周长比的周长长8cm,是平行四边
21、形,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60cm,即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长是11cm,19cm,11cm,19cm17. 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连接BD,交AC于点H,平行四边形ABCD中,四边形ABCD为菱形18. 解:选择,理由为: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即,四边形DEBF为平行四边形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如图,点P是矩形ABCD的边AD上的一动点,矩形的两条边AB、BC的长分别是6和8,则点P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和BD的距离之和是A. B. 5C. 6D. 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于H,连接OH,则的度数是A. B.
22、 C. D. 以下条件不能判别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是A. ,B. C. ,D. ,如图,将两张长为8,宽为2的矩形纸条交叉,使重叠部分是一个菱形,容易知道当两张纸条垂直时,菱形的周长有最小值8,那么菱形周长的最大值是A. 17B. 16C. D. 已知菱形的面积为,一条对角线长为6cm,则这个菱形的边长是厘米A. 8B. 5C. 10D. 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纸片,把纸片AB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CD边的中点E处,折痕为AF,若,则AF等于A. B. C. D. 8如图,在周长为12的菱形ABCD中,若P为对角线BD上一动点,则的最小值为A. 1B. 2C. 3D. 4有3个正方形如
23、图所示放置,阴影部分的面积依次记为,则:等于A. 1:B. 1:2C. 2:3D. 4:9如图:A,D,E在同一条直线上,BD,DF分别为正方形ABCD,正方形DEFG的对角线,则三角形的面积为A. B. 3C. 4D. 2我们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边AB在x轴上,AB的中点是坐标原点O,固定点A,B,把正方形沿箭头方向推,使点D落在y轴正半轴上点处,则点C的对应点的坐标为A. B. C. D. 二、填空题一个菱形的周长为52cm,一条对角线长为10cm,则其面积为_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AC,BD是对角线将绕着点D顺时针旋转得
24、到,HG交AB于点E,连接DE交AC于点F,连接则下列结论:四边形AEGF是菱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如图:在矩形ABCD中,P为AD上任一点,过点P作于点E,于点F,则_ 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于点H,则线段BH的长为_正方形ABCD中,E、F分别在AD、DC上,G是AD上另一点,且,连接EF、BG、FG、EF、BG交于点H,则下面结论:;是等边三角形;中,正确的是_请填番号三、计算题如图,在中,D、E、F分别是BC、AC、AB边上的中点求证:四边形BDEF是菱形;若,求菱形BDEF的周长如图所示,将一个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点B落在E点,AE交DC于F点,已知,求折叠后重合部
25、分的面积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G在BC边上,于点E,于点F求BF和DE的长;如图2,连接DF、CE,探究并证明线段DF与CE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答案】1. A2. A3. D4. A5. B6. A7. C8. D9. B10. D11. 12012. 13. 14. 15. 16. 证明:、E、F分别是BC、AC、AB的中点,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又,且,四边形BDEF是菱形;解:,F为AB中点,菱形BDEF的周长为17.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将一个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在和中,设,则,在中,即,解得:,即,折叠后重合部分的面积18. 解:如图1,四边
26、形ABCD是正方形,在中,在和中,;,理由如下:作于H,如图2,与的证明方法一样可得,在和中,19.1函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式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有( )2yx3;yx2z;y2;ykx1(k为常量);y22x.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2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 x-5 B. x-5 C. x5 D. x53下面关于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叙述错误的是()A. 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可以直观地看出因变量如何随着自变量而变化B. 用列表法表示函数关系,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自变量取的值与因变量的对应值C. 用公式法表示函数关系,可以方便地计算函数值
27、D. 任何函数关系都可以用上述三种方法来表示4如图所示,y与x的关系式为( )A. y=-x+120 B. y=120+x C. y=60-x D. y=60+x5甲、乙两车从A地驶向B地,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比乙车早行驶2h,并且甲车途中休息了0.5h,如图是甲乙两车行驶的距离y(km)与时间x(h)的函数图象则下列结论:(1)a=40,m=1;(2)乙的速度是80km/h;(3)甲比乙迟h到达B地;(4)乙车行驶小时或小时,两车恰好相距50km正确的个数是()A. 1 B. 2 C. 3 D. 46已知两个变量x和y,它们之间的三组对应值如下表所示:x123y632则y与x之间的函
28、数表达式可能是( )A. y3x B. yx5C. yx25 D. y7下列各曲线中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8某超市,苹果的标价为3元/千克,设购买这种苹果xkg,付费y元,在这个过程中常量是_变量是_,请写出y与x的函数表达式_ 9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10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1)这辆汽车的最高时速是_;(2)汽车在行驶了_min后停了下来,停了_min;(3)汽车在第一次匀速行驶时共行驶了_min,速度是_,在这一段时间内,它走了_km11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是_、_、_12一空水池现需注满水,水池深 4.9m,现以不变的流量注水,数据
29、如下表所示:注水时间 t(h)0.511.52水的深度 h(m)0.71.42.12.8(1)上表反映的变量关系中,注水时间 t 是_,水的深度 h 是_(2)注满水池需要的时间是_h三、解答题13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4写出下列问题中的关系式,并指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1)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a与另一个锐角之间的关系;(2)一盛满30吨水的水箱,每小时流出0.5吨水,试用流水时间t(小时)表示水箱中的剩水量y(吨)15为了解某种车的耗油量,我们对这种车在高速公路上做了耗油试验,并把试验的数据记录下来,制成如表:汽车行驶时间t(小时)0123油箱剩余油量Q(升)100948882(1)
30、上表反映的两个变量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2)根据上表可知,该车油箱的大小为升,每小时耗油升;(3)请求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用t来表示Q).参考答案1B【解析】中表示y是x的,其它都不是。还有变量z,没有变量x,时,就不是了。时,有两个数值与之对应,y不是x的函数。股选B.2C【解析】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由题意得,x50,解得x5.故选:C.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3D【解析】分析:根
31、据函数的表示方法的优缺点分析解答即可详解:A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可以直观地看出因变量如何随着自变量而变化,正确;B用列表法表示函数关系,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自变量取的值与因变量的对应值,正确;C用公式法表示函数关系,可以方便地计算函数值,正确;D并不是任何函数关系都可以用上述三种方法来表示,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表示方法问题,关键是根据函数的表示方法的优缺点分析解答4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得出关系式详解: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x+y+60=180,则y=x+120,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型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明确三角形内角和
32、定理5C【解析】(1)由题意,得m=1.50.5=1120(3.50.5)=40(km/h),则a=40,故(1)正确;(2)120(3.52)=80km/h(千米/小时),故(2)正确;(3)设甲车休息之后行驶路程y(km)与时间x(h)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由题意,得解得:y=40 x20,根据图形得知:甲、乙两车中先到达B地的是乙车,把y=260代入y=40 x20得,x=7,乙车的行驶速度:80km/h,乙车的行驶260km需要26080=3.25h,7(2+3.25)=h,甲比乙迟h到达B地,故(3)正确;(4)当1.5x7时,y=40 x20设乙车行驶的路程y与时间x之间的解
33、析式为y=kx+b,由题意得解得:y=80 x160当40 x2050=80 x160时,解得:x=当40 x20+50=80 x160时,解得:x=2=,2=所以乙车行驶小时或小时,两车恰好相距50km,故(4)错误故选C.6D【解析】试题解析:A. 将表格对应数据代入,不符合方程故错误;B. 将表格对应数据代入,不符合方程故错误. C. 将表格对应数据代入,不符合方程故错误;D. 将表格对应数据代入,符合方程,正确.故选D.7B【解析】因为对于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y有唯一一个值与之对应,故选B.8 3x、yy=3x【解析】分析:根据常量与变量定义即可得知,题中的关系式为:总花费=单价数量
34、,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得函数表达式详解:在购买苹果的过程中,苹果的单价3元/千克不变,所付费用y随购买数量xkg的变化而变化,这个过程中,常量是3,变量是x、y,且y=3x,故答案为:3,x、y,y=3x点睛: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和列函数关系式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9【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分式的分母不为零,则x+10且x20,解得:x1且x210 1201014906【解析】(1)这辆汽车的最高时速是120km/h;(2)汽车在行驶了10min后停了下来,停了1m
35、in;(3)汽车在第一次匀速行驶时共行驶了4min,速度是90km/h,在这一段时间内,它走了6km故答案为:(1)120;(2)10,1;(3)4,90,611 图象法列表法解析式法【解析】函数有三种表示方法图象法、列表法、解析式法,故答案为:图象法、列表法、解析式法.【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表达方式,是概念性问题,熟知课本中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2 自变量因变量3.5【解析】(1)由题意可知,上表反映的变量关系中,注水时间t是:自变量;水的深度h是:因变量;(2)观察、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每0.5小时,水的深度增加0.7m,注满水池需要的时间为:4.90.70.5=3.5(小时).故答案为:
36、(1)自变量;(2)因变量;(3)3.5.13(1)全体实数;(2);(3);(4);(5)【解析】分析:根据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进行解答.本题解析:的取值范围为全体实数;解不等式,得,故x的取值范围为;解不等式,得,故x的取值范围为;解不等式,得,故x的取值范围为;解不等式组得,故x的取值范围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确定,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
37、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14(1)=90;常量是90,变量是,;(2)y=300.5t常量是30,0.5,变量是y、t【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可得根据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可得答案(2)根据题意可得剩余水量=原有水量-流出水量可的函数关系式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即;常量是90,变量是(2)依题意得:y=300.5t常量是30,0.5,变量是y、t15(1)t,Q;(2)100,6;(3)【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变量的定义即可判断(2)当t=0时,此时油箱剩余油量
38、即为油箱大小,根据表格可知,1小时共耗油6升(3)根据(2)即可求出Q的关系式试题解析:解:(1)t;Q(2)100;6(3)由(2)可知:Q=1006t19.2 一次函数 1. 关于直线l:ykxk(k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0,k)在l上 Bl经过定点(1,0) C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l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2. 若k0,b0,则ykxb的图象可能是( )3. 设点A(a,b)是正比例函数yeq f(3,2)x图象上的任意一点,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2a3b0 B2a3b0 C3a2b0 D3a2b04. 如图,若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交y轴于点A(0,3
39、),则不等式2xb0的解集为( )Axeq f(3,2) Bx3 Cxeq f(3,2) Dx35. 已知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经过点(1,m),则m的值为( )A.eq f(1,3) B3 Ceq f(1,3) D36. 直线ykx3经过点A(2,1),则不等式kx30的解集是( )Ax3 Bx3 Cx3 Dx07. 对于一次函数yx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图象不过第一象限;函数图象与y轴交点为(3,0);将yx3向上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可得yx2的图象 A1个B2个C3个D4个8. 如图,过A点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相交于点B,则这个一次函数
40、的解析式是( ) Ay2x3 Byx3 Cy2x3 Dyx39. 如图,直线yaxb过点A(0,2)和点B(3,0),则方程axb0的解是( ) Ax2 Bx0 Cx1 Dx3 10. 如图,直线yxb与直线ykx6交于点P(3,5),则关于x的不等式xbkx6的解集是_11. 将直线y2x1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直线的解析式是_y_12如图,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则方程2xax4的解为_13已知一次函数ykx2k3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所有可能取得的整数值为_.14. 过点(0,2)的直线l1:y1kxb(k0)与直
41、线l2:y2x1交于点P(2,m)(1)写出使得y1y2的x的取值范围;(2)求点P的坐标和直线l1的解析式15. 如图,一次函数yxm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与正比例函数yeq f(3,2)x的图象交于点P(2,n)(1)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xmeq f(3,2)x的解集;(2)求出m,n的值,并直接写出方程组eq blc(avs4alco1(yxm,,yf(3,2)x)的解参考答案:1-9 DBDCB AADD10. x3 11. 2x212. xeq f(3,2)13. 114. 解:(1)当x2时,y1y2(2)把P(2,m)代入y2x1得m213,则P(2,3),把P(2,3)和(
42、0,2)分别代入y1kxb得eq blc(avs4alco1(2kb3,,b2)解得eq blc(avs4alco1(kf(5,2),,b2)所以直线l1的解析式为:y1eq f(5,2)x215. 解:(1)根据图象观察可知,xm2(2)点P(2,n)在图象上,neq f(3,2)23.把P(2,3)代入yxm,得32m,m5.直线yx5与直线yeq f(3,2)x交于点P(2,3),方程组eq blc(avs4alco1(yx5,,yf(3,2)x)的解是eq blc(avs4alco1(x2,,y3)20.1 数据的代表一、选择题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 2B. 3C. 4D. 5小王参加
43、某企业招聘测试,他的笔试、面试、技能操作得分分别为80分、85分、90分,若依次按照2:3:5的比例确定成绩,则小王的成绩是A. 255分B. 分C. 分D. 分有10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成绩如表:分数75808590人数1432则上列数据中的中位数是A. 80B. C. 85D. 小张参加某节目的海选,共有17位选手参加决逐争取8个晋级名额,已知他们的分数互不相同,小张要判断自己是否能够晋级,只要知道17名选手成绩统计量中的A. 众数B. 方差C. 中位数D. 平均数上学期期末考试,某小组五位同学的数学成绩分别是,则这五个数据的中位数是A. 90B. 98C. 100D. 105某男装专营店
44、老板专卖某品牌的夹克,店主统计了一周中不同尺码的夹克销售量如表:尺码170175180185190平均每天的销售量件7918106如果店主要购进100件这种夹克,则购进180尺码的夹克数量最合适的是A. 20件B. 18件C. 36件D. 50件某班50名学生的一次安全知识竞赛成绩分布如表所示满分10分成绩分012345678910人数人0001013561915这次安全知识竞赛成绩的众数是A. 5分B. 6分C. 9分D. 10分为鼓励市民珍稀每一滴水,某居民会表扬了100个节约用水模范户,6月份节约用水的情况如表:每户节水量单位:吨1节水户数523018那么,6月份这100户平均节约用水的
45、吨数为A. B. C. D. 1t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工作人员,对甲应聘者进行面试和笔试,面试成绩为85分,笔试成绩为90分若公司分别赋予面试成绩和笔试成绩7和3的权,则下列算式表示甲的平均成绩的是A. B. C. D. 某地区某月前两周从周一至周五每天的最低气温是单位:,和,若第一周这五天的平均气温为,则第二周这五天的平均气温为A. B. C. D. 二、解答题某班为了从甲、乙两位同学中选出班长,进行了一次演讲答辩与民主测评,A、B、C、D、E五位老师作为评委,对“演讲答辩”情况进行评价,全班50位同学参与了民主测评结果如表所示:表1演讲答辩得分表单位:分ABCDE甲9092949588乙898
46、6879491表2民主测评票数统计表单位:张“好”票数“较好”票数“一般”票数甲4073乙4244规定:演讲答辩得分按“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算平均分”的方法确定;民主测评得分“好”票数分“较好”票数分“一般”票数分;综合得分演讲答辩得分民主测评得分;当时,甲的综合得分是多少?如果以综合得分来确定班长,试问:甲、乙两位同学哪一位当选为班长?并说明理由某公司需招聘一名员工,对应聘者甲、乙、丙从笔试、面试、体能三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三人各项得分如表:笔试面试体能甲847890乙858075丙809073根据三项得分的平均分,从高到低确定三名应聘者的排名顺序该公司规定:笔试,面试、体能得分分别
47、不得低于80分,80分,70分,并按的比例计入总分根据规定,请你说明谁将被录用设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m,求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某市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是100分,其中大课间活动和下午体段占,期中考试占,期末考试占,张晨的三项成绩百分制分别是95分、90分、86分,求张晨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个体户王某经营一家饭馆,下面是饭馆所有工作人员在某个月份的工资;王某3000元,厨师甲450元,厨师乙400元,杂工320元,招待甲350元,招待乙320元,会计410元计算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计算出的平均工作能否反映帮工人员这个月收入的一般水平?去掉王某的工资后,再计算平均工资;后一个平均工资能代表一般
48、帮工人员的收入吗?根据以上计算,从统计的观点看,你对的结果有什么看法?【答案】1. D2. D3. B4. C5. B6. C7. C8. B9. C10. D11. 解:甲的演讲答辩得分分,甲的民主测评得分分,当时,甲的综合得分分;答:当时,甲的综合得分是89分;乙的演讲答辩得分分,乙的民主测评得分分,乙的综合得分为:,甲的综合得分为:,当时,即有,又,时,甲的综合得分高,甲应当选为班长;当时,即有,又,时,乙的综合得分高,乙应当选为班长12. 解: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分分别是所以三人的平均分从高到低是:甲、丙、乙;因为甲的面试分不合格,所以甲首先被淘汰乙的加权平均分是:分,丙的加权平均分是:分
49、因为丙的加权平均分最高,因此,丙将被录用13. 解:设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m,即,则,的平均数是;,的平均数是14. 解:根据题意得:分即张晨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89分15. 解:根据题意得:元,答: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是750元;因为工作人员的工资都低于平均水平,所以不能反映工作人员这个月的月收入的一般水平根据题意得:元,答:去掉王某的工资后,他们的平均工资是375元;由于该平均数接近于工作人员的月工资收入,故能代表一般工作人员的收入;从本题的计算中可以看出,个别特殊值对平均数具有很大的影响20.2数据的波动程度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某校随机抽查了10名参加2016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的体
50、育成绩,得到的结果如表:成绩(分)4647484950人数(人)121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众数为50B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中位数为48C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方差为50D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平均数为482某射击队要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拔一名选手参赛,在选拔赛中,每人射击10次,然后从他们的成绩平均数(环)及方差两个因素进行分析,甲、乙、丙的成绩分析如表所示,丁的成绩如图所示甲乙丙平均数7.97.98.0方差3.290.491.8根据以上图表信息,参赛选手应选()A甲B乙C丙D丁3甲、乙、丙三位选手各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统计如表:选手甲乙丙平均
51、数9.39.39.3方差0.026a0.032已知乙是成绩最稳定的选手,且乙的10次射击成绩不都一样,则a的值可能是()A0B0.020C0.030D0.0354如果一组数据a1,a2,a3,an方差是9,那么一组新数据a1+1,a2+1,a3+1,an+1的方差是()A3 B9C10D815甲、乙两名同学某学期的四次数学测试成绩(单位:分)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甲87958593乙80809090据上表计算,甲、乙两名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甲2=17、S乙2=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的平均数是89分B甲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90分C乙同
52、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的众数是80分D乙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较稳定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6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了测验,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甲:7、8、6、8、6、5、9、10、7、4乙:9、5、7、8、7、6、8、6、7、7如果你是教练你会选拔谁参加比赛?为什么?7班主任要从甲、乙两名跳远运动员中挑选一人参加校运动会比赛在最近的10次选拔赛中,他们的成绩如下(单位:cm):甲585596610598612597604600613601乙613618580574618593585590598624(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2
53、)甲、乙两名运动员这10次比赛成绩的极差、方差分别是多少?(3)怎样评价这两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4)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5.96m就有可能夺冠,你认为为了夺冠应选择谁参加这项比赛?如果历届比赛成绩表明,成绩达到6.10m就能打破记录,那么你认为为了打破记录应选择谁参加这项比赛?8设一组数据x1、x2、xn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求另一组数据3x1-2、3x2-2、3xn-2的平均数和方差9为了比较市场上甲、乙两种电子钟每日走时误差的情况,从这两种电子钟中,各随机抽取5台进行测试,两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数据如表(单位:秒):编号类型一二三四五甲种电子钟1-3-442乙种电子钟4-3-12-2(1
54、)计算甲、乙两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平均数;(2)计算甲、乙两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方差;(3)根据经验,走时稳定性较好的电子钟质量更优若两种类型的电子钟价格相同,请问你买哪种电子钟?为什么?10小红的奶奶开了一个金键牛奶销售店,主要经营“金键学生奶”、“金键酸牛奶”、“金键原味奶”,可奶奶经营不善,经常有品种的牛奶滞销(没卖完)或脱销(量不够),造成了浪费或亏损,细心的小红结合所学的统计知识帮奶奶统计了一个星期牛奶的销售情况,并绘制了下表:品种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金键学生奶2101098金键酸牛奶707080758481100金键原味奶40303530384760(1)计算各品
55、种牛奶的日平均销售量,并说明哪种牛奶销量最高;(2)计算各品种牛奶的方差(保留两位小数),并比较哪种牛奶销量最稳定;(3)假如你是小红,你会对奶奶有哪些好的建议。11某校要在两个体育特长生小明、小勇中挑选一人参加市跳远比赛,在跳远专项测试及之后的6次跳远选拔赛中,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单位:cm):姓名一专项测试和6次选拔赛成绩小明603589602596604612608小勇597580597630590631596(1)分别求出他们成绩的中位数、平均数及方差;(2)你发现小明、小勇的成绩各有什么特点?(3)经查阅比赛资料,成绩若达到6.00m,就很可能夺得冠军,你认为选谁参赛更有把握?(4
56、)以往的该项最好成绩纪录是6.15m,为了打破纪录,你认为应选谁去参赛?参考答案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答案】A【解析】10名学生的体育成绩中50分出现的次数最多,众数为50;第5和第6名同学的成绩的平均值为中位数,中位数为:=49;平均数=48.6,方差=(46-48.6)2+2(47-48.6)2+(48-48.6)2+2(49-48.6)2+4(50-48.6)250;选项A正确,B、C、D错误;故选:A。2【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丁射击10次的成绩为:8、8、9、7、8、8、9、7、8、8,则丁的成绩的平均数为:(8+8+9+7+8+8+9+7+8+8)=8,丁的成绩的方差为: -8)2+(8-8)2+(8-9)2+(8-7)2+(8-8)2+(8-8)2+(8-9)2+(8-7)2+(8-8)2+(8-8)2=0.4,丁的成绩的方差最小,丁的成绩最稳定,参赛选手应选丁,故选:D。3【答案】B【解析】乙的10次射击成绩不都一样,a0,乙是成绩最稳定的选手,乙的方差最小,a的值可能是0.020,故选:B。4【答案】B【解析】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染色机操作工职业技能模拟试卷含答案
- 磨料制造工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手工等离子切割工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真空电子器件装配工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镀膜工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放射性矿产勘查制样工实操任务书
- 转化膜工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钨、钼、钴粉还原工应急处置分析及对策
- 炼钢原料工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橡胶炼胶工实操任务书
- 天津卫生系统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爆破工程技考核试卷
- GB/T 9766.6-2021轮胎气门嘴试验方法第6部分:气门芯试验方法
- GB/T 19716-2005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
- 操场塑胶面层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 粤信签小程序操作使用说明
- 医院季度院感监测信息及分析
- 福建省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法律考试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方案
- GB∕T 15329-2019 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织物增强液压型 规范
- 《组织机构代码证》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