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_第1页
对法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_第2页
对法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_第3页
对法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_第4页
对法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法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欢迎来到站,今天本网站为大家提供了对法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希望朋友们读后有所收获!有学者认为 : 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按重要程度由大到小排在前5 项的能力依次为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1 有学者认为 ,科研能力只是研究生能力的一种 , 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等是并列的关系。 2 笔者认为 , 法学研究生科研能力是指法学研究生从事研究法学的科研活动 , 完成科研任务所需能力的总称。 法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法科学生培养质量, 提升我国法学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科研能力培养模式

2、中的主要问题针对学生进行的知识补足有偏差。 法学研究生的知识补足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自主进行知识补足 , 导师起辅助作用。一是无差别的知识补足, 即导师根据被学生的整体情况对被其进行统一的知识补足。就前者而言 , 导师的辅助作用发挥的不充分。 受自我认知能力和学术视野的限制 , 学生很难对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是否能支撑自己进行环境法研究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 需要导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如导师忽视这点 , 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无准确的认识 , 就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就后者而言 , 对学生进行无差别的知识补足主要是通过研究 生阶段的课程设置和讲授方式实现的

3、。 目前 , 法学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趋同化和单一化的问题非常突出。这种情况既不利于结合地域差异 , 形成学术研究高地; 又不利于集中专业优势, 形成特色培养。 单一化的课程设置也不利于学生获取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 , 进而影响其科研能力的提升。在向学生传授科研方法的方式与技巧上存在缺失。目前,研究生的培养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 , 法学研究生的培养也是如此。各个导师所掌握的研究方法有区别 , 其所习惯运用的研究方法也有差异。 作为被培养者的研究生本可以通过比较和相互借鉴, 从而了解和学习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 但基于师门之别 , 作为被培养者的研究生往往很难从其他导师处学习研究方法。 同时 ,

4、 由于各个师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 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 导致各师门间的研究生往往很难通过有效的交流而达到互相学习 , 共同提高的效 果。在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学术创新上存在不足。 就创新条件的提供而言。创新需要一定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创新的内部条件主要是学生是否有广泛的知识基础, 敏锐的学术嗅觉和用于尝试的勇气和胆识。创新的外部条件则主要指作为主要培养者的导师能提供的便利条件。 具体包括给予学生一定的学术空间 , 为学生的学术创新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 为学生学术创新成果的发表提供帮助 , 为学生进行学术创新提供必要的物质扶持等等。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 许多导师给学生的学术空间有限; 为学生的学

5、术创新成果的发表提供的帮助不足; 提供的物质扶持力度不够。 就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而言。扮演培养者角色的学校、学院、老师和导师应该制定一定的激励机制 , 鼓励学生进行学术创新。此外 , 各个培养者制定的激励机制应有所侧重。 例如 , 学校应在毕业答辩的条件上有针对性的规定, 学院应侧重于从精神层面对学术创新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 其他老师应在课程考察上予以激励, 导师应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鼓励。改进法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矫正培养理念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 对各个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 每个人的科研能力基础不同 , 这就要求培养者能正确认识各个被培养者的特质, 制定有针对性

6、的措施来培养其科研能力。 建议在研究生入学之初 , 作为主要培养者的导师应要求每个学生提交一份自我总结和成才规划 , 以帮助导师了解每个研究生的情况 , 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包括科研能力培养在内的培养方案。树立有所为 , 有所不为的理念。研究生攻读学位的时间有限 , 其个人精力与学术志趣也不同 , 应针对其特质, 选定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避免研究范围宽泛的问题。要树立普遍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培养理念。 既注重采用普适性的方法培养研究生整体的科研能力 , 又结合各个被培养者的发展潜质和其成才规划 , 采用特定的培养方法 , 从而培养出有学术发展潜质, 能为法学研究做出一定贡献的研究生。调整培

7、养方式。 一方面 , 调整设置的课程结构, 开设跨学科的课程。笔者建议 , 在研究生阶段所开设的课程中 , 应适当加入相关学科中与法学研究有密切关联的课程, 以此确保被培养者能获得相对统一的知识补足。另一方面 , 创新培养方式 , 推行导师组模式。导师组模式是指通过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 为每个研究生确定一名主导师, 然后针对其自身情况再配备若干名副导师, 以主导师为主, 副导师为辅共同对研究生进行培养。这种方式将有利于被培养者吸取各家所长 , 也有利于克服目前研究生培养中师门有别的弊端, 增进交流 ,尽快地提升其科研能力。 此外 , 笔者建议在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三年计划中 , 设置一个实践

8、环节, 而且对实践的内容和方向有所限制。调适培养技巧调整授课方式, 发挥被培养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应打破教与学之间存在的隔阂 ,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从而确保培养的效果和质量。具体而言 , 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授课, 导师用很短的时间对课程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讲授, 然后列出了若干个研究方向供学生选择以进行专题研究。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定方向后在课后进行准备 , 并以该方向为专题在课堂上进行宣讲。然后 , 其他同学再就其宣讲进行提问和交流。最后 , 由导师进行点评, 指导其就特定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组织形式上要讲求技巧。 笔者建议导师应将其所带的研究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和科研小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