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13病毒的基本性状_第1页
医学微生物13病毒的基本性状_第2页
医学微生物13病毒的基本性状_第3页
医学微生物13病毒的基本性状_第4页
医学微生物13病毒的基本性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病毒学Medical Virology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王欣 病毒是如何发现的1886年Mayer证实了烟草花叶病的传染性1892年 Iwanowaski证实其病原是一种新的病原因子。1898年 Beigerink给这种病原起拉丁名叫virus。?病毒的概念 病毒(virus): 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仅含一种类型核酸,必须在活的敏感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临床病毒学现状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人类部分肿瘤与病毒感染有关;某些病毒感染有致畸作用;其他一些疾病与病毒感染的关系; 目前病毒感染的诊疗还相对滞后,部分尚缺乏有效疫苗。二十二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与形

2、态 (virion): 完整性感染性 一、大小 测量单位为纳米(nm), 最大的痘苗病毒为300 nm, 最小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为30 nm #准确测量方法: 电镜( electron microscope, EM ) 病毒体Fig EM of Influenza virus. Scale bar =100nm二、形态 第二节 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一、 病毒的结构和对称性 核衣壳核心(核酸)外披蛋白质衣壳包膜-裸病毒包膜病毒nucleocapsidnaked virusesenveloped viruses General structure of a virion衣壳组成-壳粒(capsom

3、eres)壳粒数目排列螺旋对称型 20面体立体对称型 复合对称型 螺旋对称型、20面体立体对称型Fig A helical virusFig An icosahedral virus 包膜(envelope):脂蛋白、糖蛋白 包膜子粒(peplomere) 或刺突(spike)二、病毒的化学组成1. 基本化学组成核酸 + 蛋白质2. 病毒核酸 多样性: (1) 形态分类:线形/环形; (2)节段;单/双;正/负; DNA/RNARNA病毒基因组: (1) 可直接充当mRNA的RNA病毒,其基因组称为正链(positive-stranded) (2)由新合成的RNA充当mRNA的RNA病毒,其基

4、因组称为负链(negative-stranded) 核酸的功能 遗传物质复制变异 感染性核酸 检测的物质基础 分子生物学工具 3.病毒的蛋白质结构蛋白:衣壳、基质、包膜 非结构蛋白:调节蛋白、酶类等结构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衣壳保护核酸作用衣壳蛋白维持病毒的形态和结构包膜糖蛋白/衣壳蛋白介导病毒的吸附 病毒吸附蛋白VAP抗原性非结构蛋白的功能复制有关酶类抑制宿主蛋白的合成细胞转化作用抗细胞因子和抗细胞凋亡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viral multiplication一、病毒的复制周期特点:复制病毒的复制周期分为吸附和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1.吸附与穿入absorption and penetr

5、ation吸附:通过病毒表面的配体位点与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穿入:包膜病毒融合 无包膜病毒胞饮2.脱壳 uncoating多在细胞内脱去衣壳多由细胞的溶酶体酶作用脱壳释放出病毒基因组3.生物合成 biosynthesis病毒核酸复制之前的转录早期转录, 产物为早期mRNA,翻译出早期蛋白病毒核酸复制之后的转录晚期转录, 产物为晚期mRNA,翻译出晚期蛋白早期蛋白(early protein): 是功能性蛋白质,为病毒核酸复制提供酶类,参与调节宿主细胞的自身代谢过程。晚期蛋白(late protein): 主要是病毒的结构蛋白,与病毒的形态构成有关。dsDNA 早期mRNA 早期蛋白 解链 复

6、制子代dsDNA 晚期mRNA 晚期蛋白dsDNA病毒的生物合成(-)ssRNA mRNA 早期、晚期蛋白dsRNA中间型 mRNA子代(-)ssRNAssRNA病毒的生物合成(+)ssRNA 早期蛋白dsRNA中间型子代(+)ssRNA(晚期mRNA) 晚期蛋白RNA聚合酶逆转录病毒的生物合成 逆转录酶(+)ssRNA dsRNA:DNA杂交中间型 dsDNA 前病毒 子代(+)ssRNA (mRNA) 病毒蛋白整合4.装配与释放assembly and release装配部位无包膜病毒装配成核衣壳包膜病毒装配成核衣壳出芽方式释放吸附(受体配体) 穿入 融合(enveloped viruse

7、s) 胞饮 (naked viruses)脱壳酶 生物合成合成产物 ?合成地点 ?装配场所 ?释放(裸病毒) 杀细胞型出芽型(包膜病毒)二 、 病毒的异常增殖 宿主细胞方面的原因: 顿挫感染 非容许细胞病毒本身的原因:缺陷病毒 辅助病毒病毒的干扰现象 interference当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的增殖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自身干扰:缺陷病毒干扰同种正常病毒复制。机制可能为:干扰素(interferon)产生; 竞争干扰; 改变宿主细胞代谢途径; 阻止第二种病毒mRNA的翻译;缺陷干扰颗粒 DIP 第四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重配基因整合病毒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条件致死性突变株缺陷型干扰突变株宿主范围突变株耐药突变株互补和加强表型混合与核壳转移 第五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灭活(inactivation):失去感染性;但仍可保留 其抗原性、红细胞吸附等生物学功能; 物理因素:Tm; pH; 射线; 化学因素:脂溶剂;化学消毒剂 第六节 病毒的分类分类依据:1.核酸类型与结构 2.病毒体的形状和大小 3.病毒体的结构 4.对理化因素的敏感性 5.抗原性 6.生物学特性非寻常病毒:亚病毒 1.卫星病毒(satellites):5002 000个核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