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贫血课件_第1页
饮食与贫血课件_第2页
饮食与贫血课件_第3页
饮食与贫血课件_第4页
饮食与贫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饮食与贫血1一. 贫血二. 贫血分类三.营养性贫血 四.非营养性贫血 五.饮食与贫血 六.营养性贫血的饮食治疗 主要内容2第一节 概 述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的总容量、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缩容积减少至同地区、同年龄、同性别的标准值以下而导致的一种症状。 一. 贫血34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贫血标准 成年男性低于130 gL成年女性低于120 gL孕妇低于110 gL 7岁以下儿童低于120 g/L 血红蛋白量5 我国沿海和平原地区诊断贫血标准 成年男性低于120 gL成年女性低于110 gL孕妇低于100 gL 7岁以下儿童低于110 g/L 血红蛋白量6贫血程度的判定 程度 Hb值(g/L) 症

2、状 轻度 91正常值下限 症状轻微 中度 6190 活动后心悸、气促 重度 3160 休息时也有心悸、气促 极重度 30 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7二. 贫血分类1.据是否由于营养素摄入不足而引起分类:营养性贫血非营养性贫血 8营养性贫血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缺乏造血物质铁最常见巨幼红细胞贫血9非营养性贫血骨髓干细胞生成障碍白血病细胞、癌细胞等转移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痔、子宫肌瘤以及出血 寄生虫病、药物以及自身免疫性溶血 102.据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分类: 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单

3、纯小细胞性贫血,如慢性感染性贫血。113.据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红细胞生成减少 红细胞破坏过多 出血 12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肾病肾性贫血造血物质缺乏:缺铁性贫血-缺铁 巨幼细胞性贫血-维生素 B12、叶酸缺乏13红细胞破坏过多 包括各种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异常血红蛋白病14出血 出血导致血液的直接损失,导致贫血 如:溃疡或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15三.营养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6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7婴幼儿铁的摄人不足:婴幼儿尤其是非母乳喂养者,由于牛乳

4、中铁的含量低,导致铁的摄人不足;生长发育期儿童代谢旺盛,对铁的需要量增加 。妇女月经出血过多:易造成铁的丢失。 孕妇和乳母需求量高:摄人的铁不但要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还要满足胎儿及婴儿生长发育的需求,这些都极有可能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儿童和育龄妇女发病高的原因:18铁的来源 内源性 外源性 来源于衰老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分解释放出铁重新利用。 来源于食物,每天吸收1-1.5mg的铁即可维持体内铁平衡。含铁量丰富的食物:动物血、肝、海带、紫菜、木耳、肉类、蛋黄、豆类、绿叶蔬菜19铁的吸收吸收形式: 二价的亚铁形式。 肉、禽、鱼类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机体吸收率为10%。 植物和乳品等

5、中铁吸收率很低,因为三价铁占多数,只有在肠道中被VC和胃酸作用下还原成二价才能被吸收。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和空场上段吸收量的调节:贮存铁量多吸收少,贮存铁量少,吸收多。20铁的转运铁吸收入血Fe2+ Fe3+ Fe3+ 结合转铁蛋白血清铁血红素骨髓血红蛋白与珠蛋白结合与原卟啉结合21铁的贮存体内多余的铁铁蛋白含铁血黄素贮存于肝、脾、骨髓中。 当铁代谢平衡的情况下,贮存铁很少被利用,机体需铁量增加或铁丢失过多时即动用贮存铁。22铁的排泄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铁的排泄量为不超过1 mg,主要由粪便排出,也可从尿和汗排除。231.铁的摄人不足:长期不注意补充或偏食2.铁的丢失过多:消化性溃疡、月经过

6、多3.铁的需要量增多: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婴幼儿、 青少年需铁量增加。4.铁的吸收障碍:胃切除、萎缩性胃炎 造成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铁是骨髓制造红细胞的主要原料,当体内贮存铁缺乏时,可因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致贫血。24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 缺铁不仅是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且含铁酶的活性下降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1.贫血共有的表现:皮肤粘膜苍白头晕、乏力、耳鸣眼花、心悸、活动后气促长期严重者心脏病、 心脏增大、 心力衰竭2.组织缺铁表现:皮肤、毛发干燥无光泽指甲扁平、脆薄易裂口角炎儿童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少数人喜吃生米、泥土。25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体

7、内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大细胞性贫血。特点是外周血液全血细胞减少。在我国,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叶酸缺乏为主。 2627叶酸的来源 广泛存在于绿色蔬菜、蘑菇、水果、乳制品和动物的肝脏中。 叶酸性质不稳定,对热和光敏感,烹调或贮存不当使其分解破坏。28叶酸的吸收吸收部位:空场上段吸收形式:蝶酰单谷氨酸29叶酸的转运叶酸吸收后进入血液和叶酸结合蛋白结合转运到身体各处以四氢叶酸形式进入细胞为细胞分裂、增殖和组织生长所必需30叶酸的贮存 叶酸主要在肝内贮存,贮存量为5-10 mg。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需要叶酸50-100 mg,当叶酸缺乏时,体内的叶酸可供使用3-6

8、个月。31叶酸的排泄 主要由尿排泄,胆汁和粪便中可有少量排出排泄量与摄入量有关32维生素B12的来源 主要来源:肉、鱼、肝、蛋类及乳制品成人每天只需2-5 mg,普通饮食中供给量已大大超过需要量,一般不会有维生素B12缺乏。33维生素B12的吸收 维生素B12必须与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结合才能被吸收吸收部位在回肠粘膜。34维生素B12的转运、贮存、排泄 维生素B12与血清中转铁蛋白结合,被输送至肝、骨髓和其它组织细胞内。 正常人体约有4-5 mg 维生素B12,主要贮存于肝脏约为2-3 mg,成人每天只需2-5 mg,可供机体使用3-5年。 维生素B12主要由尿排泄,胆汁、泪液、唾液等可排

9、出少量维生素B12。351. 摄人不足:新鲜蔬菜、动物蛋白质摄入不足2. 需要量增加:妊娠期、婴幼儿、慢性溶血、恶性肿瘤3. 吸收不良:主要是B12缺乏的原因。胃切除、小肠疾病4. 利用障碍:叶酸甲酸蝶呤、乙酰嘧啶等抑制叶酸吸收 巨幼细胞贫血病因及发病机制36 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细胞合成DNA过程的重要辅酶,缺乏-DNA合成障碍,细胞浆不受影响 形成巨大细胞 在骨髓内破坏 引起全血细胞减少 贫血 37巨幼细胞贫血临床表现1.贫血共有的表现:皮肤粘膜苍白、头晕、乏力、耳鸣、眼花、心悸、活动后气促2.消化系统表现:舌炎、口角炎、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3.神经精神症状:手足麻木、肢端刺痛、振动觉

10、消失。4.其他:消瘦、全身水肿、小儿发育迟缓。38四.非营养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39再生障碍性贫血 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液全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40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因1.化学因素:药物:抗肿瘤药物、抗菌药(氯霉素、磺胺类)化学毒物:有机砷、杀虫剂、苯等。2.物理因素:X线,g-射线及放射性物质3.生物因素:病毒感染、细菌感染。4.免疫因素: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5.其它因素:长期未经治疗的贫血、慢性肾衰竭。41 溶血性贫血 指红细胞破坏过多、过快,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时所致的贫血。42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原因1.红细胞

11、膜结构与功能缺陷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2.红细胞内酶缺陷丙酮酸激酶缺乏3.珠蛋白异常4.免疫因素输血后溶血等5.感染因素寄生虫、病毒、细菌感染6.化学及生物因素铅、磺胺类、蛇毒7.物理及机械因素大面积烧伤等。43五.饮食与贫血 44我国贫血高发的主要原因 我国膳食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人体铁摄入量85以上来自植物性食物,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率很低,通常低于5%。植物性食物中还有铁吸收的抑制因子,如植酸、多酚等物质,可以强烈抑制铁的生物吸收和利用。营养知识的贫乏,不能正确选择富铁和促进铁吸收利用的食物。 45牛奶引起的婴幼儿贫血 以牛奶喂养的婴幼儿如果忽视添加辅食,常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

12、胞性贫血,即“牛奶性贫血”。 原因:牛奶中铁含量距婴儿每天需要量相差甚大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低,因为铁的吸收和利用有赖于维生素C的参与,而牛奶中维生素C的含量却极少。46 由于母乳缺乏需要牛奶喂养婴儿时,要及时添加辅食,新鲜蔬菜、肉蛋等副食品。预防牛奶引起的婴幼儿贫血 47饮茶引起的贫血 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鞣酸在胃内与未消化的食物蛋白质结合形成鞣酸盐,进入小肠被消化后,鞣酸又被释放出来与铁形成不易被吸收的鞣酸铁盐,妨碍了铁在肠道内的吸收,形成缺铁性贫血。 48食黄豆过多引起的贫血 食黄豆及其制品过多,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因为黄豆的蛋白质能抑制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过量黄豆蛋白使正常铁吸收量的90被抑

13、制。摄食黄豆及其制品应适量,不宜过多。49维生素A与贫血 维生素A有改善铁吸收和促进贮存铁的运转,增强造血功能。维生素A缺乏的情况下,由于转铁蛋白的减少,肝、脾贮存铁的运转受阻,所以机体的造血功能降低。50 维生素C与贫血 维生素C在细胞内被作为铁与铁蛋白相互作用的一种电子供体。维生素C保持铁于二价状态而增加铁的吸收。维生素C促进非色素铁的吸收。51其它和贫血有关的因素1.膳食纤维:本身几乎不影响铁的吸收,但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常含抑制铁吸收的植酸。2.钙:降低铁的吸收。52运动也易造成贫血 剧烈运动使体内代谢产物乳酸大量生成,引起体内p H下降,从而加速了红细胞的破坏和血红蛋白的分解由于运动中

14、大量出汗,使造血原料铁的成分大量丢失运动的机械作用,使机体某些部分受到压迫,产生血尿。 如发生了运动性贫血,要及时减少运动量或暂停运动,并给予铁剂治疗。 53六.营养性贫血的饮食治疗 54(一)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治疗病因:消化性溃疡、月经过多、小肠粘膜病变2. 补充铁剂:A. 口服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 B. 注射右旋糖酐铁3. 饮食治疗4. 输血55缺铁性贫血的饮食治疗 1.增加铁的供给量 主要是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如畜、禽、水产类的肌肉、内脏中所含的铁。562.增加蛋白质的供给量 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而且氨基酸和多肽可与非血红素铁结合,形成可溶性、易吸收的配位化合物,促进

15、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缺铁性贫血的饮食治疗 573增加维生素C的供给量 维生素C可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新鲜水果和蔬菜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缺铁性贫血的饮食治疗 584减少抑制铁吸收的因素 鞣酸、草酸、植酸、磷酸等均有抑制非血红素铁吸收的作用。浓茶中含有鞣酸,菠菜、茭白中草酸含量较多。595、合理安排饮食内容和餐饮 每餐荤素搭配,使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和非血红素铁的食物同时食用。而且,在餐后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60缺铁性贫血的预后 缺铁性贫血大多预后良好,去除病因及补充铁后大多较快恢复正常,个别人因原发病未得到及时治疗而使病程拖延。61(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治疗 治疗病因:

16、 慢性萎缩性胃炎、小肠疾病2. 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 A. 口服 B. 注射3. 饮食治疗62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仅为辅助手段。 肝、肾、肉、豆类发酵制品是维生素B12的主要来源。 肝、肾、绿色蔬菜是叶酸的主要来源。6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预后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预后良好,坚持合理饮食和正确补充治疗,均能恢复正常。64总 结贫血贫血分类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储铁不足和食物缺铁,影响血红蛋白合成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成年女性发病率为20%,孕妇为40%,儿童高达50%,而成年男性仅为1%。65铁的吸收吸收形式: 二价的亚铁形式。 肉、禽、鱼类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的

17、二价铁,机体吸收率为10%。 植物和乳品等中铁吸收率很低,因为三价铁占多数,只有在肠道中被VC和胃酸作用下还原成二价才能被吸收。 66铁的转运铁吸收入血Fe2+ Fe3+ Fe3+ 结合转铁蛋白血清铁血红素骨髓血红蛋白与珠蛋白结合与原卟啉结合671.铁的摄人不足:长期不注意补充或偏食2.铁的丢失过多:消化性溃疡、月经过多3.铁的需要量增多: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婴幼儿、 青少年需铁量增加。4.铁的吸收障碍:胃切除、萎缩性胃炎 造成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铁是骨髓制造红细胞的主要原料,当体内贮存铁缺乏时,可因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致贫血。68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 缺铁不仅是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且含铁酶

18、的活性下降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1.贫血共有的表现:皮肤粘膜苍白头晕、乏力、耳鸣眼花、心悸、活动后气促长期严重者心脏病、 心脏增大、 心力衰竭2.组织缺铁表现:皮肤、毛发干燥无光泽指甲扁平、脆薄易裂口角炎儿童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少数人喜吃生米、泥土。69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总 结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大细胞性贫血。特点是外周血液全血细胞减少。 以婴幼儿及妇女为多见。70 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细胞合成DNA过程的重要辅酶,缺乏-DNA合成障碍,细胞浆不受影响 形成巨大细胞 在骨髓内破坏 引起全血细胞减少 贫血71巨幼细胞贫血临床表现1.贫血共有的表现:皮肤粘膜苍白、头晕、乏力、耳鸣、眼花、心悸、活动后气促2.消化系统表现:舌炎、口角炎、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3.神经精神症状:手足麻木、肢端刺痛、振动决消失。4.其他:消瘦、全身水肿、小儿发育迟缓。72饮食与贫血1,我国贫血高发的主要原因,膳食是以植物性膳食为主。2,以牛奶喂养的婴幼儿如果忽视添加辅食,常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即“牛奶性贫血”。 3,缺铁性贫血的人要减少饮茶量。总 结73饮食与贫血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