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基础完整重点笔记(自整理)_第1页
初级经济基础完整重点笔记(自整理)_第2页
初级经济基础完整重点笔记(自整理)_第3页
初级经济基础完整重点笔记(自整理)_第4页
初级经济基础完整重点笔记(自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一部分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一)物质资料生产:.1、人的劳动:有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2、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卫、劳动资料:物质资料(二)社会基本矛盾一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厂 生产力一 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社会生产方式Y决定J f适应 反作用Q 生产关系一 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总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原始社会、社会主义L经济基础-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

2、三)社会经济规律客观性:f建立在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随客观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L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赖以生存的条件分: (在人类社会各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 在几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在一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1、原始社会:最初时候制度,石器生产工具,2、奴隶社会:铁器出现3、封建社会:出现商品经济4、资本主义社会:蒸汽机出现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内燃机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是自由竞争趋向垄断5、社会主义社会: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3、一)自然经济特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自足(二) 商品经济特征:以交换为目的的时候经济形态形成条件:/社会分工第一次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第二次分工:手工业从畜牧业中分离、第三次分工:商人的出现、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一一商品经济发展的根本条件四、市场与市场体系市场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狭义:交换的场所广义: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体系: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相互作用联系过程中形成的有机整体包括:f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I生产资料市场 -I要素市场:资本、劳动力、房地产、信息技术完善的市场体系有以下功能:提高资源配置功能一一通过商品市

4、场、要素市场相互作用。|经济联系功能一一为商品市场、要素市场提供经济联系的场所利益关系调整功能一一通过商品、要素的价格波动调整经济利益信息产生和传递一一实现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信息沟通和传递 社会评价功能一一真实反映出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五、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L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区别d1相对自然经济而言J市场经济f通过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配置资源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行为(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相对计划经济而言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基础联系 市场经济师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

5、经济I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六、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一)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必要性(二)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1、市场配置方式:靠试吃机制2、计划配置方式: 指令性一国家指定计划指标,下 反应计划经济、指导性一(三)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1、经济体制是组织内部资源配置机制、方式、结构的综合2、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经济体制反应经济制度的要求3、经济体制受生产力水平制约:,同一经济制度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可以实行不同经济体制、不同经济制度国家可采取相同经济体制4、经济制度: 计划方式市场方式5、经济体制: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一、商

6、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有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商品的有效用性 r创造使用价值自然属性;交换属性r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质不同、量难比)(质不同,量不比)JL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是商品特有的本质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内容(质相同、量可比)i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价值现人与社会的关系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劳动有用性来看的劳动一般人类劳动质不同、量不比;质相同,量有差反应人与自然关系;反应人与社会的关系凝结一定人类劳动数量的劳动产品

7、一交换价值使用价值r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没有价值具体劳动和价值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物品不是商品的矛盾(三)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包括: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的时间决定生产率高低的因素:劳动者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组织形式、科技水平、生产资料质量、自然条件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率成反比。二、货币的产生和职能(一)货币的形成和本质1、商品的价值通过货币表现2、货币发展阶段:(1、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价值偶然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2、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

8、品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3、一般价值形式:一切商品价值表现在一种商品上4、货币价值形式:一般等价物最终固定在一种商品上(二)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3、储藏手段:退出流通领取,成为独立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而保存起来的职能4、支付手段:支付商品赊买过程中的延期支付,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的职能5、世界货币:一般是贵金属的自然形式(三)货币流通规律(1)待流通商品数量(2)商品价格水平(3)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待流通商品数量X商品价格水平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一赊买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一

9、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纸币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金属货币量为限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纸币贬值通货紧缩:物价下降,纸币升职。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一一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一商品价值量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商品价值决定商品价格,受诗词供求关系影响。(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 1、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2、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3、使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三章剩余价

10、值的产生与流通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主义的目的一一获取剩余价值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货币与资本区别在于流通形式不同f商品流通形式 W-G-W (商品-货币-商品);买卖顺序不同、起终点不同.资本流通形式 G-W-G (货币-商品-货币)J流通中的媒介不同商品和资本流通目的内容不同:商品:目的是消费;内容是交换资本:目的是获得货币;特点是带来剩余价值;资本总公式:G-W-G G =G+AGAG是货币在运动中的价值增值额,成为剩余价值(m)商品转化为货币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商品必须带来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也不能离开流通二、流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必须有人

11、身自由丧失一切生产生活资料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彳劳动者本人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y 构成劳动力商品的条件劳动者养育子女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劳动者受教育的费用还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力商品最主要的特点,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一般商品价值的源泉。三、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体现某种联系(一)劳动过程和机制增值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的统一f劳动过程一生产使用价值特点:1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服从其安排;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用价值增值过程一商品的价值形成包

12、括:(1工人通过劳动将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2抽象劳动凝结与商品中,活劳动创造新价值产品价值=资本家预付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价值价值增值过程是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其实质是超过一定点(工人补偿劳动力所需时间)而延长了价值形成的过程工人劳动时间分 必要劳动时间间剩余劳动时间一一剩余价值由此部分产生(二)资本的价值形式资本在价值形式上区分为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机器) 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中发生价值量变化既价值增值(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j绝对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绝对延长工作日进行剩余价值生产比目对剩余价值:工作日长度不变,缩短必

13、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条件,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生活资料价值联系:二者都延长了工人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资本金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区别:物质技术基础不同,不同阶段的作用不同,二者总是相结合的使用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商品价值包括:不变资本(c)生产成本(k) 社会产品价值=C+V+M可变资本(v)”社会总产品剩余价值(m)本质商品价值=c + v + m =k + m 剩余价值相对可变资本而言;利润相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剩余价值二 利润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转化形式剩余价值率=m

14、/ v 禾1J润率=m / (c + v)预付资本(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形成于部门之间竞争)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剩余价值总额/预付总资本=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部门利润平均的趋势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产生的前提是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商品价格随商品生产价格波动生产价格形成1个别部门看,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总和与工人创造剩余价值有差,从全社会看是相等的; 以价值规律为基础:个别部门看,价值与生产价格有差异,全社会看是相等的;生产价格

15、变动,取决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五、剩余价值的分割资本形式:商业资本、借贷资本、银行资本、农业资本剩余价值分割为: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资本主义地租剩余价值的分割清晰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对剩余价值的共同瓜分。(一) 商业利润:是生产过程中产业工人的剩余劳动创出的,数量上等于平均利润,通过购销价格差额实现 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之和(二)利息:借贷资本家为获取利息将闲置资本借贷给职能资本家(工业、农业、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是所有权资本;利息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三)银行利润:资本主义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目的是获取利润称银行利润(四)资本主义地租:农业资

16、本家付报酬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极差地租:/ 租种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农业超额利润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原因: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使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决定。J产生条件:是土地自然条件的差别(土地肥沃程度、地理差别)绝对地租:仔成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农产品以高于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获得超额利润。形成条件:农业资本部门游戏构成低于工业部门六、剩余价值的流通过程生产贵本的储环G-W“PW -G -G W -p -W - G-*上一 j* *黄市贵水的糖环 而品能术的萧阵(一)资本的循环 购买、生产、销售(货

17、币、生产、商品)其中,G-WP-WC为货币资本的循坏旷一0, C-w- P为生产贯本的结 坏尸 G-WP为曲晶森本的循用,(二)资本周转速度反咤一周转时间:生产时间周转速度流通时间不5、周转次数:通常为一年(三)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及实现条件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社会总产品: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v) 剩余价值(m)社会生产:(I)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n)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及其条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是剩余产品用于消费而不是积累,生产维持原有规模重复进行。两大部类要通过三方面交换关系实现第一部类内部交换:I c通过内部交换实现第二部类内部交换:n (

18、v+m)在实物形式上全部是消费资料两大部类间交换:I( v+m)供第一部类工人和资本家使用的消费资料n c第二部类生产中消耗的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1(v + m)=nc 引申:I(c + v + m)=Ic + n cn (c + v + m ) = I (v + m) + n (v + m)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及其条件: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投入生产(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实质:商品生产过剩2、根源和作用:根源是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作用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暂时调节经济的作用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

19、站删除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新兴资本主义是“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迫使农民离开土地18世纪机器工业大革命标志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垄断资本最重要的经济特征:在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垄断资本主义(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二)垄断资本1 1、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组织2、形成金融寡头3、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的垄断同盟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1、垄断资本通过“垄断组织”实现。2、垄断组织:是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盟。3、垄断组织的形式

20、: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4、垄断组织的实质是“通过垄断价格”“获取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通过垄断地位形成的垄断价格获得的5、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来源:/垄断组织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资质外部转移到内部的如占有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一部分收入占有非垄断组织和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部分价值转化为垄断利润(三)金融寡头I掠夺其他国家人民一部分财富金融资本: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金融寡头:掌握庞大金融资本的垄断资本家和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靠“参与制”实现(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指政权和垄断资本融合的资本主义特征:国家队经济活动全面干

21、预调节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形式: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国有企业一国家直接掌握国有垄断资本国家收购私人企业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的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的内部结合5国有企业吸收一部分私人企业投资 外部结合I国家与私人垄断资质联合投资(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社会生产力大发展发展一科技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私有制范围内的不断调整 3、资产阶级政治统治趋于完善4、在不损害资产阶级利益前提下,缓和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二)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1、私有制的经济基础未变2、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未变3、工人受剥削、政治上不平等的阶级地位未变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2、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未解决(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总趋势:1、资本主义为是这样知道的建立准备了物质基础2、提供可借鉴的经营和管理方式、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显示历史发展总趋势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生产力必须适应生产关系的结果;生产社会化与私有制的矛盾激化(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特点:建立无产阶级特权(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f没收官僚资本改造民族资本改造农业和手工业的个体私有制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是这样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邓

23、小平概括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由几方面觉定:、 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客观要求、 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 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的客观要求(二)社会主义目的消灭剥削、两极化,实现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公有制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二、是这样的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要初级阶段理论概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生产力落后条件下必然经过的特定历史阶段包括:我国以

24、进入并长期处于初级阶段(二)社会这样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由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 国情决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 、社会主要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社会主要公有制经济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和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团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起主导作用2、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形式作用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营、私人经营、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中非公成分(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1、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由初级阶段

25、多元所有制结果决定的。3、按劳分配:指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获得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4、按劳分配的内在要求: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5、按生产要素分配:指按照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等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分配形式:资本收入 利息和利润;土地收入 租金;非公中的劳动收入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六章社会主要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社会分工;存在独立经济利益实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在公有制基础上,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特征: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市场主体自主

26、经营自负盈亏;价格由竞争形成;政府不干预;依法进行 特有特征: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并存;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并存;宏观调控商品经济的规律是价值规律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模式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资源配置调节手段:市场和计划经济体制基本模式构成:1以公有制为主;2建立和培育同意开放的市场体系;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4建立按劳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保障制度三、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特征: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规范性1、不断培育和完善的市场体系具有以下重要意义y勿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条件;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条件;y乎府转变职能建立宏观调控体系的

27、基础;统一宏观、微观管理的中心环节;(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1、商品市场:f消费品市场:满足消费者个人物质生活而供应消费品:f有形物质产品:日用工业品、农副产品1生产资料市场:满足时候再生产需要提供物质资料无形非物质产品:服务、旅游2、要素市场:f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三)社会主义市场规则与秩序:市场进入规则;交易规则;竞争规则市场管理的内容:对市场主体的管理;对市场客体的管理;对市场经营活动和竞争方式的管理;对价格的管理(四)市场中介: 市场中介:非行政性组织的简称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中介:经济人、信息咨询、为市场运行提供公正监督的中介:律师、会计师

28、事务所;公正仲裁机构;计量认证机构;资产评级机构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市场经济微观运行主体包括:企业、农户、居民)微观经济中:产产经营者作为商品劳务的供给者和生产要素的需要者I分析微观经济就是分析生产经营者居民作为商品劳务的消费者和生产要素的供给者J与居民经济行为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一)社会主义企业和企业制度企业具有两重性:是生产力组织形式(企业的共性);体系社会生产关系(反应时候属性)(二)企业的类型r(i)全民所有制一国有企业(4)混合所有制1、按企业所有制分:4(2)集体所有制(5)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合营、外商独资.(3)私营企业(6)个体工商户2、按企业组织形式分:f

29、 (1)公司制企业:包括:(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I (2)个人独资企业(3)合伙企业(4)个体工商户(三)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 ,产权清晰:f出资人所有权 可以是国家或自然人 法人财产权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2、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关系:所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一裂变为:f财产所有权一出资人按投入享有收益一企业法人财产权一财产运营权3、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形式和机构:有限责任公司:50人以下股东出资,公司对股东出据的股权证书是股东在公司中所拥有的权益凭证股份有限公司:特点:资本总额均分为每股金额相等的股份,根据股票数量计算股东权益股东大会一权利机构;董事会一经营决策;监

30、事会一监督机构;经理层一日常运营(四)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一土地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标志。将土地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七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一、社会主义再生产(一)社会主要再生产的实质连续不断的重复、更新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点特点:扩大再生产 f外延的: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 内涵的:靠科技进步二、社会主义的产业结构(一)产业机构的内涵及其划分 1、两大部类分类法:生产资料;消费资料2、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次产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二次

31、产业:工业、建筑业(店里、煤气、自来水、制造业).第三次产业:服务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金融保险)3、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劳动密集型;基数密集型(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包括/ 1、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2 2、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3、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4、资源机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自然资源;经济技术资源5、劳动力素质和数量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劳动密集型;基数密集型16、产业间关联方式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三)产业结构的优化途径:件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业结构转换机制;/主导产业-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地产,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对他依赖大选准主导产业、培育战略产业、强化基础产业;4战略产

32、业-反应世界科技革命成果、基础产业-产业体系赖以发展的基础三、社会主要国民收入的分配1、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家一年收入初次分配成果 )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家一年生产活动成果)GNP=GDP+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财产和劳动收入一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财产和劳动收入=GDP一国外净要素收入2、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一由生存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税金或利润;企业基金;员工工资集体所有制的的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税金;上缴集资单位的合作基金;企业基金;员工工资 社会主义三种基本原始收入: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企业收入;劳动者个人收入 3、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原因:满足文化教育、医疗等

33、部门发展而工作的人员的工资;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建立社保基金;建立社会后备基金再分配途径:国家财政收支;银行信贷;劳务支付;价格体系(二)社会主要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扩大再生产基金积累基金构成:物质生产部门追加生产资金部分,用途: *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iJI社会后备基金r国家管理基金;【消费基金构成:物质生产部门满足劳动者个人消费的那部分资金,用途:/消费基金彳 文教卫生基金社保基金2、社会主要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积累用于一扩大再生产;个人消费基金: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I消费用于满足劳动者个人生活需要;生产部门劳动者报酬4、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一一统筹兼顾、

34、全面安排原则:必须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基金比例与生产和消费资料比例适应正确安排积累基金内部生产、非生产性积累关系;正确安排消费基金中社会消费、个人消费基金比例;(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社保制度内容(五险);改革与完善;意义和作用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四、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指一定时期内,商品和龙舞总供给量的增加:包括: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量的增加;人均占有商品和劳务的增加经济增长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基础,但不是必要条件(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指资源总体配置方式,经济增长基本三要素:

35、劳动、资本、土地(还包括技术、制度)-合理利用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经济增长方式:j粗放型:指依靠资本、劳动等推动经济增长(一般以粗放型为主)L集约型:指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产品数量提高质量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根本出路是: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和途径:r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实施资源节约型发展战略(三)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指经济发展中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决策体系,党的十三大提出经济战略目标:党的十五大提出:“九五”计划党的十六大提出:“三步走”一一达到小康党的十七大提出:(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36、,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使社会经济和认定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八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与宏观经济调控(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只能:经济宏观调控;国有资产管理营运;基础设施建设宏观调控主体:国家 客体:国民经济总体活动以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为目标,以间接调控为手段(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

37、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广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要求是市场经济合理有效运行的需要J是微观活动符合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一)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一由宏观调控任务决定:/ 1、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一一基本目标2、保持经济适度增长3、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4、充分就业和收入分配公平1 5、国际收支平衡(二)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直接调控一国家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一调控一经济手段调控(主要手段)(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1、计划手段一国家制定长期、中期、短期计划,指令性/指导性2、经济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 一用价值规定的要求,价格、税

38、收、信贷、利率、工资、奖金、形成经济杠杆3、法律调控手段 y、行政调控手段*经济发展中有效需求不足时,需要:增发国债;增加转移支付;减少税收;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综合协调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一)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及其政策体系财政政策:指国家为主体制定的,通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与价格,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方向、规模、达到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体系由: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平衡、国家债务构成(收入、支出调节社会总供需)2、财政政策调控作用和手段作用:(通过直接参与分配,条件社会总供需通过财政收支控制总供需,合理利用配置资

39、源:通过控制国民收入再分配,调节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发展手段:/国家预算:是基本财政收支计划,税收:财政收入的主要工具国债:是有偿信用原则集资方式财政补贴: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I转移支付:中央通过转移支付调节与地方财政差距。3、财政政策类型:/平衡财政政策一又称中性财政政策盈余财政政策 一又称紧缩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或压缩财政支出减少赤字,使财政盈余,达到抑制社会总需要,消除需求膨胀的效应赤字财政政策 一又称扩张财政政策:通过减少税收来减少财政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刺激社会总需求。 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扩大社会需求。(二)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及其政策体系货币政策:指调控货

40、币数量、信贷规模和利率水平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体系: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构成3、货币政策调控作用和手段作用:/通过调控货币供给总量,来调节社会总供需|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调节通胀和物价水平通过利率调节人们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I通过干预汇率利用外汇调节国际收支手段一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把自己的存款交给中央银行一部分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跳线票据时被扣除的利息和票面额的比率公开市场业务:央行公开买卖有价证券3、货币政策的类型一货币政策核心是通过货币供应量调节社会总供需(均衡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小于流通需要量

41、,主要功能是抑制社会总需要。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需要量,主要功能刺激社会总需要的增长。(三)宏观调控的综合协调宏观调控除财政、货币外,还有产业政策,收入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对外经济政策。协调体制要求:目标统一;政策协调;功能互补;适时适度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二部分第九章财政职能一、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一)财政的基本含义一国家为主体的收入支配活动。财政类型:r家计财政:相对自然经济计划财政:相对计划经济,建立在全民所有制基础上 I公共财政:适应市场经济,为满足社会主体公共需要而存在。(二)公共财政基本含义1、公共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42、,以政府为主体从社会取得收入,并用于满足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政府职能:主要是弥补市场失灵2、特征:,就整个社会来讲,人人有份;每个社会成员无差别共享;L社会成员享用公共需要通过纳税付出代价;政府通过税收满足公共需要3、公共财政核心:满足社会公共需要。4、其本质要求:公众参与决策、管理、监督。(三)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1、弥补市场失效 市场失灵包括:r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解决外溢性问题; L垄断问题;社会分配不公;宏观经济健康运行d 2、提供公平服务:是公共财政重要目标和基本特征。表现:财政收支结构公平;体系选择公平3、非市场营利性:主要体现财政支出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4、法制化

43、财政:政府预算要经过国家审批二、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一)资源配置一弥补市场缺陷1、资源配置的范围 一由政府职能范围大小决定财政资源配置范围是满足政府职能需要的,政府机构执行公共职能的基本需要。如:国家安全支出市场不能提供而社会有需要J市场不能有效提供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如:公共卫生;科技;公共工程的公共领域,包括 :对资源配置的引导性支出。如维护市场公平竞争2、手段:j根据政府职能变化确定公共财基本范围及政占GDP比例优化财政收支:合理安排、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比例、消费性支出、政策性支出比例为公共工程提供资金引导调节社会投资方向、通过体制改变,提高自身效率(二)收入分配职能一目标是实

44、现公平分配手段:根据政府和市场职能明确市场政府支出范围卜周节收税1发挥转移支付作用【发挥公共支出作用(三)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1、包括: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2、手段: !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推动是供需平衡J通过税收,调节投资需求是|提供税收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投入环保,节约能源,加大科教文投入我国在改革开放前,整个社会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投资来源是:财政支出 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收支分配活动:财政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十章财政支出一、财政支出分类(一)财政支出意义:首先是一个过程,集中分配用于公共需要。 t从货币度量意义看,政府履行职

45、能花费资源的总和。财政支出反应财政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分类及内容财政支出是:政府编织预算决算组织执行预算核算的依据1、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 一反应政府职能,是世界广泛采用的方法。17 “类”:反应政府职能活动清晰反应支付职能活动支出总量T 170 “款”:完成职能进行的工作意义:4功能类与经济类相配合反应支出性质800 “项”:为完成职能而进行工资的支出J1将不满和单位间不同职能支出归入同一功能下2、按政府支出“经济”分类 一反应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用途,反应支付活动,12类:工资福利;商品服务;个人家庭补贴;赠与;债务利息,还本;基本建设;其他190款: 意义:清晰反映政府支出用途,

46、完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细化预算条件,执行预算会计核算基础3、按财政支出最终结果分类:补充性支出:有维持简单再生产性质。包括:改善环境,公共设施,补充消耗和生产资料,国企固资更新支出一积累性支出:直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及国家物资储备。包括: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建立社会后备【消费性支出:用于公共需要。包括:文教、行政、国防4、按财政支出在经济上是否直接获得补偿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5、按财政支出发生的时间分类经常性支出:维持公共部门运转,保障人民生活必须的支出。如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社保支出I资本性支出:购买使用一年以上物品的支出。如固定资产;经常性支出特点:使社会之直接或当期受益(工资、差旅费

47、、会议费)J形成当期服务的各个物品或服务(维护社会安定、环保费用)J|直接构成当期服务的公共物品的成本、支付其代价I根据当期享用受益于当期成本支付原则,税收成为经常支出的补偿方式I资本性支出特点:r形成供一年以上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I补偿方式:收税、国债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1、衡量财政支出规模:f绝对量一某年度财政支出规模L相对量 一财政支出占GDP比重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1)经济发展因素:GDP上升,税收上升1(2)政治因素:/权利集中的点一直本!据财政支出占GDP比例高;政府工作效率:效率高,财政支出小【政府活动范围: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多,财政支出高(3)经济体制制度

48、因素(4)社会因素:人口,教育,卫生,城乡差距三、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一)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含义与特点1、购买性支出:政府付出财政资金的同时得到相应商品和劳务。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特点:等价性,有偿性,体现政府的市场再分配,反映政府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包括:政府消费支出,日常活动开销,政府投资支出2、转移性支出:政府付出财政资金却得不到补偿,特点: 非等价性,无偿性,体现政府非市场性再分配,显示政府公平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包括:福利支出,对居民的补贴支出、捐赠,政府补助,债务利息(二)功能比较:.对生存与就业影响方式(直接 /间接)对政府支出效益约束的强度不同(强/弱)一

49、体现财政不同职能(发达国家政府不参与生产,转移支付比重小,发展中国家相反)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十一章财政收入一、财政收入形式与分类(一)财政收入:政府为满足时候需要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依法取得的货币收入。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财政收入意义:是政府理财的重要方面,是政府履行职能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物质保障;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安排财政支出的前提和基础(二)财政收入的形式1、一般性收入:/税收:最古老,最主要收入形式。特点:无偿、强制、固定、1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收费:规费(办证费)使用费(过路费)专项收入: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排污费I其他收

50、入:罚没;捐赠;外事服务2、特殊性收入:专用基金:国家批准,部门自行管理。通过经济预算反应L政府债务收入:单独预算管理(三)财政收入分类6类1、按收入来源和性质分:/税收收入: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的税、资源税、房产税印花税社会保险基金:养老、医疗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彩票、行政事业性罚没、国有资产经营使用费贷款转贷回本金收入债务收入I转移性收入:返还性收入,财力性转移支付2、按经济部门分类: Z农业:财政收入基础,国民经济基础。工业:财政收入主要来源,国民经济主导。交通运输I商业服务3、按取得收入依据分: 政府公共财政收入 一税收L国有资产收入一利润、租金、红利、资金事用

51、费4、按取得收入稳定程度分: ,经常性一税收,临时性一罚没、出卖公产、债务5、按财政收入价值构成分: fM一新创造的归社会支配的剩余产品价值部分(财政收入主要来自M部分)C一补偿生产资料消耗的价值部分二V一新创造的归劳动者个人支配的6、按财政收入管理权限分: j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一)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标准:绝对量: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的实际数量相对量:财政收入占 GDP比重(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生产技术水平分配制度与政策(三)财政规模的确定:两个比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三、政府债务收入(一)政府债务收入

52、的含义和特征 性对GNP而已、生产型:扣除固定资产重复征收 一2、范围:销售进口货;提供加工修理3、税率与征收基本税率:17% 低税率:13% (适用于:) 小规模纳税人:3%4、计税:应纳增值税额 =销售额X 17%一进项税=销项税一进项税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 =销售额X税率进口货 = 组成计税价格X税率(三)消费税一一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征收1、纳税人:加工和进口货的单位2、税目与税率税目:烟、酒、化妆品、手表、游艇、珠宝、烟火、油、车船、车胎、高尔夫、木质筷子、地板 税率:比例税、定额税3、计税方法: 从价;从量;-从价和从量复合计税(烟、酒)四、所得税(一)特点:公平、但环节、税源

53、可靠(二)企业所得税 一2008年1月1日起征1、纳税人: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不上所得税2、税率: 企业:25%非居民:20%3、应纳税所得额:4、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额-优惠低免税5、征收时间:1月1日一一12月31日(三)个人所得税1、纳税人:居民和非居民2、课税对象:工资、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3、税率:超额;比例4、计算: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包括:/工资:2000以上部分个体:公式承包: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劳务、稿费:4000以下-800 4000 以上-20%财产转让利息、股息、红利偶然五、财产税包括: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

54、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制度一、政府预算职能(一)政府预算的基本含义: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经法定程序审批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r形式上是具有法律地位的技术文件“内容上 反映可供政府集中支配政府资金数量的多少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本质上是国家和政府一直的体现,J*起源于英国(二)政府预算职能1、反映政府部门活动或工作状况的职能;财政支出:政府工作或活动的成本;财政收入:是弥补支出的财源2、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的职能;评价收支成本,考核政府绩效3、控制政府部门支出职能: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三)政府预算原则:统一:各级政府统一编制,科目口径一致完整:包括所有政府收支内容

55、真实:数据来源可靠,公开:i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 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预算年度从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四)分类1、按预算编制形式分类:国式预算:反映政府预算年度内能够1复式预算:按来源和支出性质编制由,经常预算(税收用于行政事业项目),组成.资本预算(国债用于经济建设).2、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增预算:也称基数预算,是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预计前一年预算编制)、零基预算:克服政府支出指标刚性增长弊端,(一切从零开始)3、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年半预算:一年多年度预算:三年一五年(中长期预算不具法律效力,不需国家批准)4、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平衡预算:预算与支出相

56、等【差额预算:5、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中央预算:由中央各部预算、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地方向中央上缴组成地方预算:省以下各级政府预算二、政府预算周期(一)政府预算周期和标准周期1、预算周期环节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批复、执行、调整、决算环节,2、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实行“标准蕊”周期,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与绩效评价阶段(二)我国政府预算周期:预算周期:1月1日至12月31日政府预算的审查、批准和监督权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1、政府预算编制:两上两下2、政府预算的审查和批准: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f独立制;银行制国库3、政府预算执行:是最重要的环节。国家金库制度是政府预算

57、收支执行载体,简称国库。I委托制(我国人民银行)4、政府预算调整: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经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审批5、政府决算:政府预算的重要意义:是家政治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反映政府预算执行结果,体现经济界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是制定国家经济财政政策的基本依据三、部门预算I是系统整理和积累财政统计整理的主要来源,为下一年度预算提供数据基础(一)含义:以政府部门为单位,反映其所有收支的公共收支计划文件(二)主要内容:1、范围:涵盖部门所有收支 一预算外资金和经营收支,部门一般预算收支,政府基金收支2、在编制程序上:由基层向上报审核,汇总3、在基本框架上:彳般预算 一般收入预算:政府预

58、算拨款、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 一般支出预算: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基金预算(三)部门预算的意义:细化预算编制;实现预算统一批复;科学性和规范性;有利于审查监督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第十四章货币制度与货币发行一、货币的本质与货币形态的演变(一)货币的本质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出发,揭示货币的本质,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从定义中掌握货币从商品交换中产生,是价值形式和商品生产、交换的产物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两个基本特征:f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59、;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交换的能力(二)货币形态的演变 1、实物货币:初级阶段是非金属饰物货币;高级阶段:金属饰物货币 一稳定、同质、易保存2、代用货币:胫行券一一“典型的代用货币特征:是由银行发行可以随时兑现的代用货币。.辅币: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必须有发行信用保证一黄金信用保证垄断发行3、信用货币:发行主体是银行无限法偿|现金:) 特征:f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是纸币本位币I银行存:现金是中央银行负债,存款时商业银行负债4、第三代货币:电子货币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与类型(一)货币制度的概念: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果和组织形式。(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货币材料:是货币

60、制度的最基本的内容。 货币制度规定以何种金属铸造本位币就成为什么本位币、纸币以流通中的商品价值为基础,我国是纸币本位制。2、货币名称、单位、价格标准:英甲 一“英镑” “镑”为本位币单位,“镑”以下为“便是” “先令” 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价格标准”就是铸造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价格标准”就是货币单位(如元角分)3、本位币、辅币及偿付能力本位币:又称主币。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铸币是足值铸币,可以自由铸造或融化,无限法偿。辅 币:小额货币,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不足值货币,限制铸造,有限法偿4、发行保证制度:发行银行券和辅币必须建立金属准备制度,香港以美元作为发行保障银行通过商业票据贴现而投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