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英文名称: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编码:x2030591学 时 数:32其中实践学时数:0 课外学时数:0学 分 数:2.0适用专业:生物工程一、课程简介分析化学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包括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及理论、定量化学分析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三个部分组成,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课程的特点是围绕设计分析实验方案、获取合理有效结论将课程的核心思想延伸至各章节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培养学生掌握分析化学学科的逻辑思维方法,初步具备设计分析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获取合理有效结论能力

2、,塑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遵守工程职业道德精神和精密细致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技能技巧,为与化学相关学科的后续课程学习、个人探究未知素养、解答未知与能力发展、完成毕业设计、从事化学相关专业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定量分析和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建立严格的“量”的概念与实验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能力,也培养学生掌握分析化学学科的逻辑思维方法、初步具备从事化学分析理论研究、工程实践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而且可以将理论知识与方法同工程实践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培养设计分析实验方案并得到合理结论能力。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课程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

3、掌握滴定分析的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可见光光度法的原理、仪器构造和应用;能对实验数据进行正确处与评价,解决生物工程专业涉及的工程科学和技术问题。支撑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1-2掌握相关自然科学的基础原理和思维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工程科学和技术问题。课程目标2:运用分析化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识别生物工程专业中涉及的物质组成与含量分析能力。支撑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2-1能基于数学和自然科学原理识别工程专业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一)绪论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化学的发展;掌握分析方法的分类。重点:分析方法的分类。(二)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了解偶然误差分布的

4、数理统计规律及标准曲线的回归分析;理解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重要性及方法与途径、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掌握准确度及精密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特点及减免与判断的方法、可疑值的取舍及系统误差的判断方法。重点:准确度及精密度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难点:系统误差的判断方法及标准曲线的回归分析(三)滴定分析法了解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分类方法,理解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熟练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浓度的表示方法、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重点及难点: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酸碱滴定法了解酸碱质子理论、共轭酸碱对、酸碱的离解平衡及平衡常数;理解水溶液中酸碱各种组分的分布系数及分布曲线、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

5、范围;掌握质子条件及溶液pH值的计算、酸碱滴定曲线的绘制及突跃范围的影响因素、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熟练掌握酸碱滴定分析法的典型应用及计算。重点:典型应用及计算。混合碱含量的测定;硼酸的测定。H2SO4和H2C2O4多元混合酸含量的测定。难点:溶液pH值的计算。(五)配位滴定法了解配合物、螯合物、氨羧配位剂的特点;理解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和常用的金属指示剂、络合物条件稳定常数;掌握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单一金属离子和混合离子分别测定的条件;熟练掌握配位滴定的应用及结果计算。重点:配位滴定的应用及分析结果的计算。水硬度的测定;铅铋混合液含量的测定;难点:条件稳定常数的计算。氧化还原滴

6、定法了解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滴定曲线的绘制;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条件电极电位之间的关系、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种类、变色原理及选择原则;掌握利用能斯特方程式计算氧化还原平衡体系中有关电对的电极电位、并以此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反应进行的程度,掌握滴定过程中化学计量点及滴定突跃电极电位的计算、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和结果计算;熟练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重点: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铁矿石中全铁含量的测定;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硫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难点:条件电极电位的计算。(七)吸光光度法了解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与吸收曲线,工作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理解

7、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基本原理、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及各部件的作用、示差吸光光度法的特点及基本原理;掌握光的吸收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与吸光系数、吸光度与透光度、显色反应条件及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熟练掌握光的吸收定律及应用。重点:光的吸收定律。难点:光的吸收定律的应用及计算。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示差吸光光度法的应用。四、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式学时分配辅导答疑比例一绪论讲授12:1二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讲授32:1三滴定分析法讲授22:1四酸碱滴定法讲授82:1五配位滴定法讲授42:1六氧化还原滴定法讲授82:1七吸光光度法讲授62:1五、课程其他教学环节要求课后作业

8、环节:课后作业的题型主要包括概念题、思考题和计算题等,各题型在每一章所占比例均依据知识体系和内容的不同而变化。其中概念题和思考题要求学生理解,计算题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无机化学、高等数学;后续课程:有机化学、仪器分析。本课程是在无机化学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学习,它的基本理论也是在无机化学的基础上研究的,本课程与无机化学的联系非常密切。分析化学课程需要无机化学、高等数学、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的基础,为有机化学、仪器分析后续课程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奠定基础。七、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建议教材:分析化学,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9、8年12月第六版参考书目: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四版分析化学习题精解,周光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分析化学,宫为民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年6月 第二版 分析化学学习指导,作者:刘志广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第一版分析化学金牌辅导,作者:贾欣欣等,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年4月八、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课堂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讲授清楚、重点突出,针对需掌握的内容布置作业,以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及应用。每两周安排一次辅导答疑,对于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集中讲授

10、。(一)本课程考核方式:采用期末闭卷考试与考勤、课堂提问、作业、课程论文、期中考试等平时成绩相结合的形式。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闭卷考试成绩组成。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50%=总成绩,成绩评定细则如下:平时成绩评定细则:本门课程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包含考勤、测试提问、作业、课程论文、期中考试等部分。(二) 期末考试成绩评定细则:本门课程的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采取期末闭卷考试方式,题型注重多元化,强调理论分析与计算,合理确定试题的覆盖面,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综合应用、计算题等内容。评价项目评价环节课程目标平时成绩(50分)考勤、测试提问(10分)作业(15分)课程小论文(10分)期中考试(15分)(1)掌握滴定分析的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可见光光度法的原理、仪器构造和应用;能对实验数据进行正确处与评价,解决生物工程专业涉及的工程科学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