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部编版)古文课内外比较阅读专项练习(附有标准答案和译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f5e6409e4b52623047755181c6bc5c/a6f5e6409e4b52623047755181c6bc5c1.gif)
![八年级(部编版)古文课内外比较阅读专项练习(附有标准答案和译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f5e6409e4b52623047755181c6bc5c/a6f5e6409e4b52623047755181c6bc5c2.gif)
![八年级(部编版)古文课内外比较阅读专项练习(附有标准答案和译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f5e6409e4b52623047755181c6bc5c/a6f5e6409e4b52623047755181c6bc5c3.gif)
![八年级(部编版)古文课内外比较阅读专项练习(附有标准答案和译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f5e6409e4b52623047755181c6bc5c/a6f5e6409e4b52623047755181c6bc5c4.gif)
![八年级(部编版)古文课内外比较阅读专项练习(附有标准答案和译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f5e6409e4b52623047755181c6bc5c/a6f5e6409e4b52623047755181c6bc5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八年级下册(部编版)古文课内外比较阅读专项练习(附有答案和译文)第一课桃源源记第一篇: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
2、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在江
3、苏省江宁县附近。甫: 刚。洵(x n) : 确实。浣: 洗衣。 TOC o 1-5 h z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并 怡然自乐() 悉 如外人 ()其丈夫方 担粪灌园() 自 恨 不如远甚也().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盖江北之俗妇/ 女亦耕田/ 力作以视西北男子/ 游惰不事生产者/ 其俗洵美矣。B.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C. 盖江北之俗/ 妇女亦耕田力作/ 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 其俗洵美矣。D.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4、)(4分)A. 以 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以 刀劈狼首B.老幼男女俱耘于 田间其一犬坐于 前C.余顾而 慕之结友 而 别D.盖江北之 俗而两狼 之 并驱如故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10 【甲】文中的第二段和【乙】文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谈。(4 分 )第二篇:【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
5、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 “子之哭 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注释】式:同“轼 ”,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壹:真是,实在。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
6、婆。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TOC o 1-5 h z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阡陌交通 :()便要 还家:()子 之哭也:() 小子识 之:().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一样的一项是()(4分)A. 何为 不去也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B.苛政猛于 虎也贤于 材人远矣C.夫子式而 听之而 两狼之并驱如故D.乃 不知有汉蒙乃 始就学.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每格限填1字)(3
7、分).请你结合文中画线句描绘一下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情景。然后在结合内容谈谈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第三篇:【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吁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女。外人。黄发垂量,并怕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间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8、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夹,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害;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受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 ,尽得同术。 TOC o 1-5 h z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 强 记书传 ()生有神力,未冠 () 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尤好左氏春秋及利/ 吴兵法家/ 贫拾薪为烛/ 诵习达旦/ 不寐。尤
9、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 家贫拾薪为烛/ 诵习达旦/ 不寐。C 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 家贫拾薪/ 为烛诵习/ 达旦不寐。D 尤好左氏春秋及利/ 吴兵法 / 家贫 / 拾薪为烛/ 诵习达旦/ 不寐。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吁陌交通,鸡犬相闻。飞由是益自练习 ,尽得同术。4甲、乙两文同样写了人物,甲文写桃花源人生活安定和平,而乙文写岳飞年少有志,但 写人物的手法不同,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
10、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乙】 唐开元中,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恐妖伪事起,非有住持者,悉逐之。客僧惧逐,多权窜山谷。有法朗者,深入雁门山。幽涧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赍 干粮, 欲住此山,遂寻洞入。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更行二里,
11、至草屋中,有妇人,并衣草叶,容色端丽。见僧惧愕,问云: “汝乃何人?”僧曰: “我人也。”妇人笑云:“宁有人形骸如此?”僧曰:“我事佛。佛须摈 落形骸,故尔。”因问:“佛是何者?”相顾笑曰:“语甚有理。”复问:“宗旨如何?”僧为讲金刚经。称善数四。僧因问:“此处是何世界?”妇人云: “我自秦人,随蒙恬筑长城。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逃窜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涩不可食。僧住此四十余日,暂辞,出人间求食。及至代州,备粮更去,则迷不知其所矣。下列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 分)佛须摈 落形骸(剔除)B.朗多赍 干粮(准备)我等不胜其弊 (折
12、磨)D.处处 志 之(标志)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A.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 得其船,便扶 向路C. 此处是何世界 D. 随蒙恬筑长城 给下列正确的断句。(限画三处)此 人 一 一 为 具 言 所闻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 甲乙两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试从文章 的主题方面再比较这篇短文与桃花源记的不4 分)第二课小石潭记第一篇: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
13、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TOC o 1-5 h z 乙 出成都南门, 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 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 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 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 而后浣花有专名, 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行三、四里为青羊宫, 溪时远时近, 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 神肤洞达 . 自宫以西, 流汇而
14、桥者三, 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 或所云 “江从灌口来”是也。(选自浣花溪记)注 玦 (ju ): 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琅玕(l ng gn ): 像珠子的美石。潆回: 水流回旋。委 : 聚集。荠(j ): 荠菜。舁(y ) 夫 : 轿夫。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 分 )水尤清冽 ()佁然 不动 ()西 折纤秀长曲() 如钩 ; 色如鉴 ()2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限画三处)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3. 翻译下列句子。(4 分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行三、四里为青羊宫, 溪时远时近。4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4 分 )第二篇:【甲】 从小丘
15、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其上有居者,以予之
16、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 “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钴鉧潭记注:亟():多次。一旦款门:一天早晨来敲门。 潀():小水流入大水的声音,这里指水流到潭里的声音。 居夷:居住在边远地方。 TOC o 1-5 h z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 分)潭中鱼可 百许头()则崇 其台,延其槛,()斗折蛇 行( )流沫成轮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
17、而中深,毕至石乃止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C )(3 分)A. 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 既芟山而更居/ 愿以潭上田/ 贸财以缓祸。B.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C. 不胜官租/ 私券之委积/ 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D.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TOC o 1-5 h z 有人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也印证了这句话?请作简要分析。( 3分)以上两文都为柳宗元所作,都写了潭,但有所不同:前文主要突出景物的,后文主要突出景物的清秀;前文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后者透露了当地农民的生活境况。(3 分)
18、第三篇:【甲】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
19、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注释】渴(h) 地名,指袁家渴。箭:小竹。麻(xi ),树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 分 ) TOC o 1-5 h z ( 1 )民桥 其上()( 2)逾 石而往有石泓()( 2)北堕 小谭(落入)( 4) 伐竹 取 道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风摇 / 其巅韵 / 动崖谷 / 视之 / 既静其听始远。B.风摇 /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C. 风摇其巅/ 韵动崖谷/ 视之既
20、静/ 其听始远。D.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你结合具体内容简要概括。(4 分)第四篇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
21、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注 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敧:倾斜。嵌:张开。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置州:设置州郡。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南流数十步南: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以其境过清清:不可名状名:)(3 分)A. 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 则可为都邑之/ 胜境静者之林亭B.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C. 溪若在山野/ 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D.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
22、游处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在人间则可为/ 都邑之胜境/ 静者之林亭/ 在人间 / 则可为都邑之胜境/ 静者之林亭/ 在人间则可为/ 都邑之胜境/ 静者之林亭4 分)佳木异竹,垂阴相映。【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 6 分)第三课核舟记第一篇:【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
23、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魏学洢核舟记)【乙】 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
24、篷桅橹舵咸具。二人对酌于中,壶觞饾饤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 能动,放在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周辉刻木巧匠)注释:壶觞:酒器。饾饤:du d n,供陈设的食品。 欹:q,斜。 TOC o 1-5 h z 解释下列加点词。(4 分)绝类 弥勒 ()视端容寂 ()篷桅橹舵咸具 () 皆有 机 能动 ().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 分)A. 虞山 / 王毅 / 叔远甫 / 刻 B. 盖 / 简桃核 / 修狭者 / 为之。C. 明 / 有奇巧人/ 曰王叔远D. 中峨冠 / 而多髯者/ 为东坡 TOC o 1-5 h z 3用现代
25、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 分)( 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 分)( 2)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2 分)4.两文在表现雕刻家精湛技艺时写法上有何不同?从技艺的角度比较,你觉得是木舟精巧,还是核舟精巧?说说你的理由。(4 分)第二篇: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 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 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
26、善画,作鼠一轴,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 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 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轴:画卷物色:观察逮:等到【帮帮你】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漫”常用的义项有:水涨,淹;遍;无边无际;随便1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 TOC o 1-5 h z 其两膝相比者比: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一士人善画善:旦而过之,轴必坠地旦: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同的两项是()()(4 分)A漫悬于 壁旦B猫则 踉跄逐之C于是始知其画为 逼真D中峨冠而 多髯者为东坡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日扳
27、仲永环谒于 邑人学而不思则 罔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 坎穴博学 而 笃志(4 分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甲】【乙】两文文中的作品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4 分 )5、给文中的画线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提示:可以加四处)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第三篇:【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
28、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乙】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 火起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
29、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 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B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C其两膝相比者比:挨着。D两股战战股:屁股2下面加点词的词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宾客意 少舒目似瞑,意 暇甚(蒲松龄狼)B两股 战战,几欲先走屠自后
30、断其股 (蒲松龄狼) ( 刘禹锡陋室铭)D中间力拉崩倒之 声水陆草木之 花(魏学洢爱莲说)C不能名 其一处也.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4 分)满 坐 宾 客 无 不 伸 颈 侧 目 微 笑 默 叹 以 为 妙 绝。来表现技艺的高超5 分).从文中画出表示时间的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解释其意义。(至少五个)(.选文中提到的口技和微雕都属于民间技艺。作者分别采用了什么写法的?请你结合内容加以分析。(4 分)第四篇:【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
31、开小窗,左右各四, 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 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 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 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 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乙
32、】先生职临钱塘江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 “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TOC o 1-5 h z ( 1 ) 罔不因 势象形 ()( 2)珠可历历 数也。 ()吾当为汝发市 也 ()( 4)遂尽偿所逋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3、)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B、非故负之也(故意)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D、即以付之曰(把)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苏东坡,作者在两文中写此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加 以分析。第四课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第一篇 :【甲】惠子相(xi ng) 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 :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 n ch), 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 (l ) 泉
34、不饮。于是鸱 (ch )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 ) 【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 :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 :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 : 请循其本。子曰 汝安知鱼乐 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 TOC o 1-5 h z 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惠子相 梁 () 非练实不食 ()请循 其本 () 固 不知子矣()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正的一项是()(3 分)A. 仰而视之/ 曰吓今 / 子欲以子之梁国而
35、吓我邪?B.仰而视之曰/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C.仰而视之/ 曰 /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D.仰而视之曰/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 )泉不饮。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人中知(智)者,机变也!”请你结合这两篇文章的具体内容来谈谈庄子的机智、善辩分别表现在哪里?请你选择其中任意一篇,来谈谈你从文中收获的认识启迪。第五课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第一篇:(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其此之谓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
36、长也。兑命曰:(a)“学学半,其此之谓呼?(乙)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b)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释:鄙:边境的意思。1 、解释粗体词的含义。 不知其 旨 也 吾欲 之南海虽有嘉肴蜀之 鄙 有二僧恃:凭,凭借的意思。2、指出下列
37、之字的用法其此之谓乎(蜀之鄙有二僧(吾欲之南海(人之立志学之,则难者亦易矣3、翻译划横线的语句。(2 分)4、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 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在于_。5、学了这两篇文章后,内容上有何异同?试着加以概括。第二篇:【甲】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乙】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
38、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礼运)【丙】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学记 )【丁】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曲礼) TOC o 1-5 h z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 ) 是故谋闭而不兴兴:(2)其次务施报施:(3)玉不琢,不成器琢:(4)人有礼则安安:)()4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 公是故谋闭而不兴意将隧入以 攻
39、其后也其此之 谓乎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两项是(A 、以中国为 一人者B 、 是故 圣人作C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 教人D 、然后能为之3、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何谓人 /情 /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七者 /弗学而能。何谓人 / 情 /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七者 /弗学而能。何谓人情/ 喜 / 怒 / 哀 / 惧 / 爱 / 恶 /欲七者 /弗学而能。何谓人情/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七者 /弗学而能。翻译下列句子。(6分)( 1 )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译文:( 2)玉不琢,不
40、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译文:( 3)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译文:熟读曲礼中的选文,结合实际浅谈你对礼的见解。(2分)八年级下册(部编版)古文课内外比较阅读专项练习参考答案和译文第一课桃源源记第一篇: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4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
42、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注释】旦子冈: 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甫: 刚。洵(x n) : 确实。浣: 洗衣。 TOC o 1-5 h z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并 怡然自乐() 悉 如外人 ()其丈夫方 担粪灌园() 自 恨 不如远甚也()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盖江北之俗妇/ 女亦耕田/ 力作以视西北男子/ 游惰不事生产者/ 其俗洵美矣。B.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C. 盖江北之俗/ 妇女亦耕田力作/ 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
43、产者/ 其俗洵美矣。D.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以 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以 刀劈狼首.老幼男女俱耘于 田间其一犬坐于 前C.余顾 而 慕之结友 而 别D.盖江北 之 俗而两狼 之 并驱如故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10 【甲】文中的第二段和【乙】文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谈。(4 分 )参考答案:都都正在遗憾C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B.C结
44、果(计划)还未实现,不久他就得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探寻桃花源的人了。(我)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甲文的第二段和乙文都描写了人们田间耕作情形,生活安定、富足、和乐,没有战争,没有压迫(没有固定答案能结合此点,结合内容分析即可。)译文: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正在给园子浇大粪,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棵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狗相闻。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
45、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遗憾比他们差得远呢! 第二篇:【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
46、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注释】式:同“轼 ”,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壹:真是,实在。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TOC o 1-5 h z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阡陌交通 :()便要 还家:()子 之哭也:() 小子识 之:().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一样的一项是()(4分).何为 不去也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苛政猛于 虎也贤于 材人远矣C.夫子式而
47、听之而 两狼之并驱如故D.乃 不知有汉蒙乃 始就学.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每格限填1字)(3分).请你结合文中画线句描绘一下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情景。然后在结合内容谈谈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参考答案:交错相通;通“邀”,邀请;你;记住,记下。B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
48、了记叙(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想象(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反衬 (填 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每格限填1 字)(3分)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 叫反衬。能结合句意且加以想象,能描绘出桃花源的优美,和谐,安定,快乐即可。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2分)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2分)(意思对即可)译文: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
49、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说: “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 “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 “(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第三篇:【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吁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女。外人。黄发垂量,并怕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
50、中间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夹,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害;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受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 ,尽得同术。 TOC o 1-5 h z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 强 记书传 ()生有
51、神力,未冠 () 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尤好左氏春秋及利/ 吴兵法家/ 贫拾薪为烛/ 诵习达旦/ 不寐。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 家贫拾薪为烛/ 诵习达旦/ 不寐。C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 家贫拾薪/ 为烛诵习/ 达旦不寐。D尤好左氏春秋及利/ 吴兵法 / 家贫 / 拾薪为烛/ 诵习达旦/ 不寐。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吁陌交通,鸡犬相闻。飞由是益自练习 ,尽得同术。4甲、乙两文同样写了人物,甲文写桃花源人生活安定和平,而乙文写岳飞年少有志,但写人物的手法不同,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参考答案
52、:请,邀请;擅长于;加冠之礼,指成年;不必说,更不必说。D( 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3. 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这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里)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岳飞于是就练习得更勤快,全部得到了周同的箭术。4. 甲文写桃花源人生活安定和平不仅写了他们男女老少怡然自乐,主要是通过侧面写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来表现的;而乙文主要是从正面写岳飞5年少时刻苦读书、苦练射箭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译文:岳飞,字鹏举,是相州(河南)汤阴人。(岳飞)年少时就具有气节,沉稳忠厚,很少说话。天资敏捷聪慧悟性好,能清楚地记住(
53、许多)书与传书传:指经书及解释经书的著作)。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及孙武,吴起的兵法。家里比较清贫,捡木柴作为火烛照明。 背诵复习一直到天亮都不睡觉。( 岳飞) 天生就有非常大的力气,不到二十岁未冠 (gu n):不到束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之礼,能挽起三百斤的弓剑。(岳飞)向周同学习射剑,周同能同时发射三支箭都能射中箭靶子,以此做给岳飞看;岳飞拉开弓射一箭(就)穿透了靶子,再次发一箭又中。周同大吃一惊,把自己所喜爱的好弓箭送给岳飞。岳飞于是就练习得更勤快,全部得到了周同的箭术。第四篇:【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
54、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乙】 唐开元中,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恐妖伪事起,非有住持者,悉逐之。客僧惧逐,多权窜山谷。有法朗者,深入
55、雁门山。幽涧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赍 干粮, 欲住此山,遂寻洞入。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并衣草叶,容色端丽。见僧惧愕,问云: “汝乃何人?”僧曰: “我人也。”妇人笑云:“宁有人形骸如此?”僧曰:“我事佛。佛须摈 落形骸,故尔。”因问:“佛是何者?”相顾笑曰:“语甚有理。”复问:“宗旨如何?”僧为讲金刚经。称善数四。僧因问:“此处是何世界?”妇人云: “我自秦人,随蒙恬筑长城。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逃窜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涩不可食。僧住此四十余日,暂辞,出人间求食。及至代州,备粮
56、更去,则迷不知其所矣。2. 下列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 分)佛须摈 落形骸(剔除)B.朗多赍 干粮(准备)我等不胜其弊 (折磨)D.处处 志 之(标志)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A.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 得其船,便扶 向路C. 此处是何世界 D. 随蒙恬筑长城 给下列正确的断句。(限画三处)此 人 一 一 为 具 言 所闻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宁有人形骸如此? 不足为外人道也。6. 甲乙两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试从文章 的主题方面再比较这篇短文与桃花源记的不4 分)1.D (志:做标志)2.D此人 /一一 /为具言 /所闻难道有这样样子的人吗?不
57、值得对外面的人说(这里的情况)。秦时妇人中法朗和桃花源记中的那个农人相似,秦时妇人中在雁门山洞的妇人与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中生活的人相似,早年躲避进入一地后不问世事。都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桃花源记的主题是,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和平的理想社会,这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同时也在结尾道出这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而并非真实。秦时夫人的主题是,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动乱不堪,和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平的希望。译文:唐朝开元年间,代州都督因为五台山客僧多,恐怕妖伪之事发生,就下令把没有度牒的和尚,全部赶走。客僧害怕被驱逐,大多暂时逃避到山谷中去。有个叫法朗的和尚,逃进雁门山
58、深处。雁门山深涧当中有个石洞,能容纳人出进。法朗就多带干粮,想要住在这座山里,于是他就寻找洞口进去了。走了几百步之后,那里渐渐空阔了。到了平地,踏过流水,渡过到另一岸,那里太阳、月亮都很明亮。又走了二里,到一个草屋中,草屋中有女人,穿着草叶,但容颜端庄秀丽。她看见和尚,害怕而又惊讶,就问和尚说: 你是什么人 ? 和尚说 : 我是人啊! 女人笑着说: 难道有这样形骸的人吗? 和尚说 : 我侍奉佛,侍奉佛必须剃光头发,所以这样。 她又顺便问: 佛是干什么的?法朗就详细地说给她听。女人们互相看了看,笑着说 : 他的话很有道理。又问 : 佛教的宗旨如何?法朗就给她们讲解金刚经。她们听了再三再四称赞叫好
59、。法朗就问她们: 这个地方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女人说 : 我们本来是秦时人,随着蒙恬修筑长城。蒙恬多使用妇女,我们忍受不了那样的折磨,就逃避到这里。当初吃草根,才能够不死。来到这里也不知道年岁,也没有再到人间。 于是她们就把法朗留下,用草根养活他。草根涩,根本不能吃。法朗在这里住了四十多天,就暂时告辞出去,到人间去寻找粮食。等到他到了代州,准备好粮食再去时,却迷失了道路,不知道那个地方在哪儿了。第二课小石潭记第一篇: 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
60、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TOC o 1-5 h z 乙 出成都南门, 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 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 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 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 而后浣花有专名, 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行三、四里为青羊宫, 溪时远时近, 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效照明电器产品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住宅用地购买与建设合同
- 2025年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个人对公商业租赁协议分析与
- 2025年债转股增资扩股项目协议书
- 2025年离婚双方权益平衡协议策划
- 2025年住宅消防设施建设协议范本
- 2025年企业投资策划合作合同协议范本
- 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协议书
- 2025年终止软件工程师职业劳动合同协议
- 2025年国家电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菏投建设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市政质量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集(含答案)
- 2025年中国南方航空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蚝肉市场发展前景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售后工程师述职报告
- 《公司法完整版》课件2024
-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练习卷(含答案)
- 2024年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真题及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互感器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轨道交通工程盾构施工技术》 课件 项目4 盾构施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