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分光光度计原理以及应用_第1页
荧光分光光度计原理以及应用_第2页
荧光分光光度计原理以及应用_第3页
荧光分光光度计原理以及应用_第4页
荧光分光光度计原理以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应用2022/8/14第一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2022/8/14一、分子荧光的产生1.电子激发态的多重度单重激发态S:电子自旋方向和处于基态轨道的电子配对。第一节 荧光分光光度法原理三重激发态T:电子自旋方向和处于基态轨道的电子平行。第二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2022/8/142. 分子能级与跃迁基态(S0)激发态(S1、S2激发态振动能级):吸收特定频率的辐射。激发态基态:多种途径和方式(见能级图);速度最快、激发态寿命最短的途径占优势;磷光内转移外转移系间跨越延迟荧光传递途径辐射跃迁荧光振动弛预无辐射跃迁第三张,PPT共十五页

2、,创作于2022年6月2022/8/14S2S1S0T1吸收发射荧光发射磷光系间跨越内转换振动弛豫能量l 2l 1l 3 外转换l 2T2内转换振动弛豫第四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2022/8/14二、激发光谱与荧光光谱1.荧光的激发光谱曲线 固定测量波长(选最大发射波长),化合物发射的荧光(磷光)强度与激发光波长的关系曲线 (图中曲线I ) 。激发光谱曲线的最高处,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最多,荧光强度最大;第五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2022/8/142.荧光光谱 固定激发光波长, 化合物发射的荧光强度与发射光波长关系曲线(图中曲线II)。问题:荧光(磷光)的激发光

3、波长如何选择?Stokes位移: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之间的波长差值。发射光谱的波长比激发光谱的长。第六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2022/8/14三、荧光强度和溶液浓度的关系1 定量依据 荧光强度 If正比于吸收的光量Ia和荧光量子效率 : If = Ia 由朗-比耳定律: Ia = I0(1-10- l c ) If = I0(1-10- l c ) = I0(1-e-2.3 l c ) 浓度很低时,将括号项近似处理后: If = 2.3 I0 l c = Kc (浓度高时如何?)第七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2022/8/14标准曲线法定量: 配制一系列标准浓度试

4、样测定荧光强度,绘制标准曲线,再在相同条件下测量未知试样的荧光强度,在标准曲线上求出浓度;比较法定量: 在线性范围内,测定标样和试样的荧光强度,比较。2 定量方法三、荧光强度和溶液浓度的关系第八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2022/8/14四、荧光、磷光分析方法的特点(1)灵敏度高 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24个数量级;为什么? 分光光度法所检测的是两个较大的信号的微小差别,荧光光度法检测的是很小背景值上的荧光强度。(2)选择性强 既可依据特征发射光谱,又可根据特征吸收光谱;(3)试样量少(4)可提供比较多的物理参数 缺点:应用范围小。第九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2

5、022/8/14第二节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组成 测量荧光的仪器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激发光源、样品池、双单色器系统、检测器。 特殊点:有两个单色器,光源与检测器成直角。 基本流程如图:单色器:选择激发光波长的第一单色器和选择发射光(测量)波长的第二单色器;光源:氙灯?和高压汞灯,染料激光器检测器:光电倍增管。第十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2022/8/14仪器光路图问题:参考光电管作用?第十一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2022/8/14第三节 荧光分析法的应用(1)无机化合物的分析 与有机试剂配合物后测量;可测量约60多种元素。 铍、铝、硼、镓、硒、镁、稀土常采用荧光分析法; 氟、硫、铁、银、钴、镍采用荧光熄灭法测定; 铜、铍、铁、钴、锇及过氧化氢采用催化荧光法测定; 铬、铌、铀、碲采用低温荧光法测定; 铈、铕、锑、钒、铀采用固体荧光法测定(2)生物与有机化合物的分析 见表 第十二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2022/8/14第十三张,P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