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作业: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_第1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作业: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_第2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作业: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_第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作业: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_第4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作业: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1.列宁曾在20世纪20年代指出:“要挽救俄国,不挽救和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根本不能维持我们成为独立国家的地位。”在此,列宁强调( )A.重工业建设至关重要B.必须恢复发展国民经济C.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D.实现工业化是当务之急2.俄国二月革命的主体尽管是工人和士兵等人民群众,但由于二月革命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便出现了托洛茨基所称谓的“离奇现象”。“离奇现象”是指( )A沙皇专制统治结束B苏维埃政府的成立C俄国继续参加一战D临时政府掌握实权3.彼得格勒起义当晚,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

2、胜利。“苏联解体后研究资料也表明,当晚冬宫的防卫长官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起义者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然而此前苏联官方坚称起义者在冬官发生了一夜的激烈战斗。苏联政府这样叙述历史细节,是为了( )A.赞扬列宁的英明决策 B.证明俄国共产党的伟大C.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 D.证明敌人的凶恶顽固4.1917年4月,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创建者普列汉诺夫文提出:“俄国的资本主义尚未达到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高级阶段。”十月革命后,他仍认为,“只有当无产阶级在假国居民中占多数时,才能成功地实行专政,但它现在并不占多数”。由此可见,他认为俄国十月革命( )A.源于俄国特殊的国情B.符合列宁对俄形势的判

3、断C.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5.1921年,列宁说:“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便、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用冲击的方法”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运动D.两个五年计划6.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产品的权利B.禁止农产品的自由贸易C.农民自由支配交纳国家后的剩余农产品D.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7.有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就是把农村看作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可在该史学家看来,苏联( )A.重点发展农业B.

4、国民经济协调发展C.以牺牲农业来发展重工业D.重视发展商品经济8.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斯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在俄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低下,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国家里,“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资金不能依靠掠夺殖民地,只能把小生产者当作“殖民地”。为此,苏俄(联)政府实行( )A.余粮征集制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新经济体制”9.1923年,“ 划定了联盟工业企业和共和国工业企业,前者主要是重工业大型企业,直接由全苏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一些重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企业由各加盟共和国最高经济委员会管理;其余的工业企业则由地方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由此说明

5、新经济政策( )A探索农业与轻工业的协调发展 B注重区分工业企业的不同类型C为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做准备 D探索轻重工业企业的管理模式10.从“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到“世界一极”,苏俄(苏联)只用了短暂的几十年时间。形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得到人民拥护C.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实行D.赫鲁晓夫等领导人的改革11.某学者认为,在评价苏联模式时,一定要结合苏联共产党的抱负,看这个模式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和实现了这种抱负。苏联共产党的抱负含有三层意义:建设社会主义;追赶先进国家;谋求国际权势。该学者意在强调苏联模式( )A.造成了经济结构上的失衡B.以计划

6、经济和高度集权为特征C.在战略定位上具有盲目性D.致力于提升自身制度的优越性12.有学者认为:从斯大林时期起,历届苏联领导人不顾生产力水平,只凭人为的生产关系变革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超前的“穷过渡”的社会主义模式必然难以维持长久。材料认为斯大林模式()A.由于超越经济发展阶段而存在弊端B.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自然形成的C.通过排斥资本主义以变革生产关系D.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选择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1920年底,列宁阅读了大量农民来信和申述材料,接见上访的农民代表。他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很多农民原话:“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春播的种子都吃掉。”“我们那里发生

7、过拿着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1921年3月,全俄苏维埃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粮食征收制的决议。6月,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提出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纲领,决定恢复市场、货币机制,取消无偿劳动,提高工资,给企业一定自主权,对中小企业实行非国有化。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及特点。1.答案:A解析:列宁认为挽救和恢复重工业是维护国家独立的根本所在,是建立工业体系的根本所在,这一言论强调了重工业的重要性,A项正确;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以及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是发展重工业,排除B、C、D项。故选A项。2.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

8、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其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着领导权,因此托洛茨基所称谓的“离奇现象”,故D正确,ABC排除。故选:D。3.答案:D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普列汉诺夫强调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不成熟,不赞成列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张,故选C项,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普列汉诺夫的观点没有全面分析俄国的国情与历史的复杂性,故排除A项;材料中普列汉诺夫没有说明十月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贡献,故排除D项。5.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是否定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企图在战争结束后

9、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但最后以失败告终,因此材料“我们用冲击的方法”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正确;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B排除;CD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推行的,排除。故选A。6.答案:A解析:比较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上面的异同点,我们可以发现两者都是在国家享有优先权利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保证国家的正常运转,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这与新经济政策不符;C选项错误,对于剩余农产品方面两个政策采取的措施不同;D选项错误,这不是新经济政策的影响。7.答案:C解析:材料“苏联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反映了苏联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牺牲了农业,对农村和农民索取太

10、多,使国民经济失调,故C项正确,AB项错误;斯大林体制排斥市场,故D项错误。8.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在斯大林执政时代,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农业与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发展农业的方式主要是实行“农业集体化”。据此依据查材料“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资金不能依靠掠夺殖民地,只能把小生产者当作殖民地”可知C正确。A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排除。斯大林执政后,逐渐取消的新经济政策,排除B。“新经济体制”1965年提出,属于勃涅日列夫改革的内容,不合题干主旨,排除D。故选:C。9.答案:D解析:“划定了联盟工业企业和共和国工业企业,前者主要是重工业大型企业直接由全苏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管

11、理;一些重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企业由各加盟共和国最高经济委员会管理;其余的工业企业则由地方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说明新经济政策探索轻重工业企业的管理模式,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农业,故A错误;B材料未体现,排除;高度集中材料未体现,故C错误。故选:D。10.答案:C1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在评价苏联模式时,一定要结合苏联共产党的抱负,看这个模式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和实现了这种抱负”“建设社会主义;追赶先进国家;谋求国际权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苏联模式致力于提升自身制度的优越性,D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B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材料无法体现。12.答案:A解析:“历届苏联领导人不顾生产力水平,只凭人为的生产关系变革向共产主义过渡”表明材料认为斯大林模式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了弊端,故A正确;B与“只凭人为的生产关系变革”不符,排除;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13.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