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2019年纺纱学试卷及答案_第1页
东华大学2019年纺纱学试卷及答案_第2页
东华大学2019年纺纱学试卷及答案_第3页
东华大学2019年纺纱学试卷及答案_第4页
东华大学2019年纺纱学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华大学2019年纺纱学试卷及答案一、名词解释(2分X5=10分)1、奇数法则:在普梳工艺系统中,梳棉与细纱之间的工序道数按奇数配置。这 样有利于弯钩纤维的伸直,这个工艺原则就是奇数法则。2、引导力: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快速纤维作用于牵伸区中某根浮游纤维整个长 度上的力。3、后退给棉:给棉罗拉在钳板后摆过程中给棉的工艺称为后退给棉。4、“三小”工艺:为改善成纱的均匀性在细纱机牵伸区的前区常采取的工艺,即 小的罗拉隔距、小的浮游区长度、小的钳口隔距。5、捻回重分布:当细纱机牵伸区的后区牵伸倍数超过1.5及粗纱捻系数较大时, 纱条上的捻回会向中钳口较细的纱条上移动,使靠近中钳口纱条上的捻回增多, 靠

2、近后钳口纱条上的捻回减少,这种现象称为捻回重分布。二、填空题(1分X 20=20分)1、 精梳准备的工艺有 条卷工艺 、并卷工艺、 条并卷工艺 三种。2、细纱一落纱过程中气圈的变化规律是:小纱时矮胖、中纱时中等、大纱时矮 瘦。3、棉条在条筒中的圈放形式通常有二种,即大圈条和 小圈条。4、 两个针面间的作用有 分梳作用、剥取作用 和 提升作用。5、梳棉机锡林盖板工作区纤维的转移有锡林一转一次工作区分梳、锡林多转 一次工作区分梳、锡林多转多次工作区分梳和沉入针隙成为盖板花或抄针花 四类。6、棉纺细纱机常用的牵伸形式是双皮圈牵伸,压力棒上销在细纱 机上有 应用。7、棉纺粗纱机在实现卷绕时通常筒管的转

3、速比锭翼的转速快,这种卷绕 方式称为管导。细纱机实现卷绕是靠 锭子的转速比 钢丝圈的转速快实 现的。三、判断题(对/错X) (2分X5=10分) TOC o 1-5 h z 1、 并合可以提高须条的长片段不匀率。(V )2、 梳棉机的分梳工艺长度根据纤维的平均长度进行选择。(X )3、 细纱机的前区采用“二大一小”工艺有助于提高成纱的均匀度。(X )4、细纱捻度用锭子转速除以前罗拉的速度计算会影响最终纱线的捻度。(X )5、 纱线的短片段不匀也称重量不匀。(X )四、选择题(2分X 10=20分)1、 从梳棉机的条筒中来的须条中纤维占多数。(A )A.前弯钩B.后弯钩C-双弯钩D.其它弯钩2、

4、 直行抓棉机,抓棉打手的锯齿刀片的排列方式是。(D )A.由内到外逐渐变密B.由内到外逐渐变稀C.随机排列D.均匀排列3、 现在棉纺粗纱机常用的牵伸形式是。(C )A.渐增牵伸B.四罗拉曲线牵伸。.双皮圈牵伸D.压力棒曲线牵伸4、豪猪式开棉机对棉层的开松作用属A.分梳B.剥取5、一般细纱机在纺纱过程中,A.锭子变速,纱管变速B.锭子恒速,纱管变速C.锭子变速,纱管恒速D.锭子恒速,纱管恒速6、 FA022型多仓混棉机的混和原理为。A.程差混棉B.横铺直取C.夹层混棉D.时差混棉7、 锡林针面和盖板针面间的作用为。A.剥取作用C 分梳作用8、D型牵伸用在A.粗纱机C.并纱机C.握持打击(D.自由

5、打击(B.提升作用D.分梳或剥取作用机械上。B.并条机D.细纱机9、 粗纱机的加捻元件是。A.锭翼B.筒管C.龙筋D.前罗拉10、 现在棉纺并条机常用的牵伸形式是。.A.渐增牵伸B-双区牵伸仁双皮圈牵伸D.压力棒曲线牵伸五、问答题:(共34分)1、画出梳棉机盖板正转和反转的示意图,并说明其对纤维梳理的影响? (4分)盖板正转:纤维受到的梳理作用逐渐减弱。盖板反转:纤维受到的梳理作用逐渐增强。2、图示说明尘棒的各工作面及其作用(6分)答(1/尘棒的结构(2)尘棒的安装图(1)为尘棒的结构示意图,(2)为安装示意图。图中所表明的尘棒各工作面 和作用分别如下:abef为顶面,托持棉块;acdf为工作

6、面,承受撞击bcde为底 面,与相邻尘棒的工作面构成排杂通道3、什么是V型牵伸,其特点如何? (5分)答:V型牵伸如图因式使拉钳口和中罗拉钳口间的纱条为狭长V的字形,因此称为V型牵伸。W型牵伸由于后罗拉包围孤的存在及粗纱捻回的 配合,不仅不使纱条紧密度扩散,反而增大了纱条的紧密度和摩擦力界强度, 同时也不易产生纱条的翻动,即使较高的牵伸倍数,成纱质量仍较好;V型牵伸 在较小的罗拉中心距条件下具有较大钳口握持距和较短浮游区长度,以提高后区 牵伸倍数来增加总牵伸。4、紧密纺纱的特点是什么?( 5分)答:紧密纺技术在成纱过程中,因纤维在凝聚区的横向凝聚而使须条的喂入宽度 和纺纱三角区宽度相等,即消除

7、了纺纱三角区(或大大降低缩小了三角区),因 此紧密纺纱线有下列特点:(1)毛羽少,光洁度高。(2)强度高。(3)捻度少, 且捻度分布均匀。要得到与传统纺纱强力相同的纱线,紧密纺纱线所需的捻回可 减少。(4)条干好。由于纤维排列整齐,捻度分布均匀,改善了纱的条干。(5) 纺纱断头率低。加捻三角区大大缩小了,消除了强力最弱区,因此断头率比传统 纺纱降低。5、精梳机梳理的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哪四个阶段?在四个阶段中,各运动机件是 如何工作的?( 14分)答:可分锡林梳理、分离前的准备、分离接合和梳理前的准备四个阶段。(2分)(1)锡林梳理阶段:此阶段钳板钳口闭合,牢牢地钳持住喂入的须丛,须丛被 上钳唇压

8、下而受锡林针齿梳理,钳板先后退再前进,梳理速度由快到慢。同时, 分离罗拉静止,顶梳先后摆再前摆,但不与须丛接触。(3分)(2)分离前的准备阶段:在此阶段锡林空转,钳板继续前摆,钳板钳口逐渐张 开,以便于须丛抬头,须丛头端接近分离钳口,分离罗拉倒转,将前一周期的棉 网尾端倒入机内,准备与被锡林梳过的须丛头端接合,然后正转。如要求钳板前 摆给棉,则给棉罗拉给棉。顶梳仍向前摆,但未参与梳理。(3分)(3)分离接合阶段:此阶段上、下钳板继续向前,开口逐渐增大,将须丛前端 的长纤维逐渐送入分离钳口;锡林继续空转;给棉罗拉继续转动,给棉,输出棉 层;分离罗拉继续须顺转,将钳板送来的须丛前端的长纤维牵引出来,叠合在原 有棉网的尾端上,实现分离接合。(3分)(4)锡林梳理前的准备阶段:此阶段上、下钳板向后摆动,逐渐闭合;锡林继 续空转,锡林前排梳针逐渐转向钳板握持的须丛下方,准备开始梳理;给棉罗拉 停止回转,不给棉;分离罗拉继续顺转输出棉网,逐渐趋向基本静止;后分离皮 辊向后滚动;顶梳向后摆动,逐渐脱离须丛,但在未脱离须丛前对尚在分离抽出 的纤维还有梳理作用。(3分)六、计算题:(6分)1、涤/粘混纺时的设计干重混比为70/30,若涤纶和粘纤的实际回潮率分别为 0.4%和 13%,求涤/粘混纺时的湿重混比? 解:设X、X2分别为涤和粘的湿混比,则有70 x (1 +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