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始发出洞的常见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_第1页
顶管始发出洞的常见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_第2页
顶管始发出洞的常见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顶管始发出洞的常见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在顶管的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始发出洞环节,顶管始发出洞技术在 很大程度上将决定顶管工程施工的成败的关健,本文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全面 分析顶管施工始发出洞的常见风险,以及采取的施工措施,可供在顶管施工过程 有借鉴作用。关键词:顶管;出洞;风险;措施;引言:佛山市政过街通道工程为矩形截面过街通道,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施 工,通道长43.5m,平均覆土厚度约4.5m,地下水位深约2m。根据钻孔揭露, 该工程由上而下是:人工填土层,海陆交互相积层,陆相冲积砂层,冲、洪积层, 残积土层,基岩以及其风化层,下面就结合该项目对顶管始发出洞的常见风险和 应对的具体措

2、施进行阐述。1、始发时漏浆的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1.1风险分析由于顶管施工工艺的特点,开挖过程中开挖空隙未能如盾构法施工一样通过 背后同步注浆来填充并使管片固结,只能通过注入触变泥浆来填充,而触变泥浆 是使管节更加润滑,起到减小管节与土层间摩擦力的作用。本工程使用截面为 6.04mx4.32m的矩形顶管机,管节外截面尺寸为6.0mx4.3m,竖向开挖空隙为 4cm,横向开挖空隙为2cm,在洞门处为了防止开挖空隙里的触变泥浆溢出,只 能靠矩形橡胶止水帘布来封堵,而矩形橡胶止水帘布的密封效果较圆形顶管较差, 土仓或管节间隙的泥浆很容易从橡胶止水帘布处涌出并带走土层中的水和砂,使 土仓压力难以建立,从

3、而易引起刀盘前方土体坍塌。端头加固时,如施工质量差,将不能起到止水隔离作用,在顶管始发阶段土 仓压力仍未建立或者较低的情况下,若大量水和砂进入土仓则容易造成漏浆或涌 水涌砂现象。本工程的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结合不紧密,且路径很短,高压泥水 很容易从该处缝隙涌出,造成土仓内泥水波动大,掌子面塌陷。1.2应对措施:第一,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缝隙的处理:将主体与围护结构结合处凿开,深 度不少于10cm,并将表面凿毛,再埋设橡胶导管,然后用堵漏灵封堵,待堵漏 灵固结后,最后将导管进行堵塞。第二,针对橡胶止水帘布密封效果较差的问题, 该工程采用的措施是在洞门处加设一道门式框梁,截面为300 x300,将橡胶

4、止水 帘布包裹在门式框梁内,框梁与管节接触面加铺三层土工布。第三,该工程采用 的端头加固方案为:6排直径600的旋喷桩,间距450 x450。施工方为了安全保 障,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围护结构外侧增加了一幅素混凝土连续墙,墙厚800mm, 墙深12m,墙宽9m;另外在素混凝土连续墙的两侧前方1.5m处各施作了一个深 20m直径为1000mm的降水井。2、栽头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2.1风险分析顶管机在出洞时易出现栽头现象。原因是顶管机出洞时在穿墙的初期,因入 土较小,顶管机机身重力仅由两点支承,其中一点是始发托架,另一点是主体结 构墙及端头加固体,当顶管机顶进一定距离后,其机身重心越过主体结构墙及端

5、头加固体时,此时顶管机大部分重力将由端头加固体前方的土体承受,由于土体 的承载力较弱,在机身重力的作用下就会引起地层下沉,从而使顶管机前体下沉 而机尾上翘,则出现顶管机栽头现象。2.2应对措施第一,保证端头加固的长度,且须确保加固体的加固质量,端头加固的目的 之一就是提高土体的承载力,因此始发前必须对加固体进行抽芯探查,确保加固 体的质量,从而有效地提高土体的承载力,当顶管机出洞时土体在机身重力作用 下下沉减小,则能有效地防止出现栽头现象。第二,顶管始发时预先将顶管机姿 态抬高后进行始发顶进,当顶管机出洞后载头,由于顶管机姿态已预先抬高,载 头后则刚好与设计标高吻合,从而达到顺利始发的效果。第

6、三,将顶管机机尾与 管节连结,前面几节管节也相互连结,从而使顶管机与管节形成整体,通过管节 的重力平衡机身的重力,最后使顶管机整体平稳出洞。3、顶管机回缩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3.1风险分析顶管机在始发阶段,由于机身未完全进入土层,机身与土层的摩擦力较小; 且顶管的管节是整体预制成环的,不需分块拼装,;因此当安装管节时,主顶千 斤顶需全部收回,推力将全部消失,此时由于掌子面土体的主动土压力对刀盘面 的作用,将会使顶管机整体向工作井内回缩,此时若不采取措施处理,将会由于 机身回缩,掌子面与刀盘间的空间增大,泥水压力下降,从而未能平衡掌子面土 压力,则掌子面会因此失稳造成掌子面坍塌,严重的将引起路面塌

7、陷。顶管主顶 千斤顶分布示意图如下图所示。顶管始发空间位置示意图3.2应对措施第一,将顶管机与管节、管节与管节连结成整体,增加与土层的摩擦力。第二,将触变 泥浆粘度适当地调大,增加泥浆的粘结力,从而使顶管机及管节与触变泥浆的摩擦力增加。 第三,若始发井空间允许,可在顶管机机身两侧腰部各焊一块挡板或利用管节吊装孔及后靠 墙通过槽钢等材料支撑,将回缩力传递到后靠墙上。4、顶管机扭转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4.1风险分析顶管机扭转是由于刀盘周转或摆动切削土体时对土体有力矩作用,自然土体同时对刀盘 也有反作用力。当机身与土体的摩擦力较小时,土体的反作用力则很容易使机身扭转。虽然 矩形顶管较圆形顶管较难发生扭

8、转,但是由于矩形顶管的刀盘转动方式与圆形顶管不同,一 旦发生扭转将比圆形顶管更难纠正,且由于矩形顶管的截面特性,发生扭转后将有可能影响 通道的使用功能,因此防止顶管机扭转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4.2应对措施第一,在顶管始发阶段,可在始发托架两侧加焊弧形钢板,限制顶管机身两侧空间,从 而使顶管机不能发生扭转。第二,在顶进阶段,当顶管机将发生扭转时,可以通过机身两侧 抗扭翼板来限制机身的扭转。5、顶管机出洞时地表塌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5.1风险分析在顶管出洞的过程中,由于顶管机头已进入接收井内,前方无土体压力平衡,管节与土 体间隙的触变泥浆会瞬间流失,此时管节与土体间隙无填充物,从而容易造成土体坍塌引起 地表塌陷。5.2应对措施第一,在顶管出洞前提前对接收井端头进行地层加固,从而增加土体的自稳能力。第二, 本项目为平衡出洞时顶管机头与掌子面的水土压力,采用了水下到达的方法,即在顶管机进 入接收井前提前对接收井注入一定的水量,以此达到水压平衡。第三,在通道内通过管节预 留的注浆孔及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