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诊疗的指南_第1页
脑梗死的诊疗的指南_第2页
脑梗死的诊疗的指南_第3页
脑梗死的诊疗的指南_第4页
脑梗死的诊疗的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 8/8脑梗死的诊疗指南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依据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通常将脑梗死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常见的病因:脑血栓形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炎;脑栓塞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栓子;腔隙性脑梗死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微栓子等。一、症状体征:脑梗死好发者为5060 岁以上的人群,常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或 HYP

2、ERLINK :/ haodf /jibing/tangniaobing.htm t _blank 糖尿病,以与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约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起病一般较缓慢,患者多在安静和睡眠中起病。多数患者症状经几小时甚至13 天病情达到高峰。1.主要临床症状:(1)主观症状: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2)脑神经症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与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3)躯体症状: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

3、大小便失禁等。2.临床表现类型:根据脑梗死发生的速度、程度,病情是否稳定以与严重程度,将脑梗死分为以下5 种类型。(1)完全型脑梗死:指脑缺血6h 病情即达到高峰,常为完全性偏瘫,一般病情较重。(2)进展型脑梗死:指缺血发作6h 后,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此类患者占40%以上。造成进展原因很多,如血栓的扩展、其他血管或侧支血管阻塞、脑水肿、高血糖、高温、感染、心肺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多数是由于前两种原因引起。(3)缓慢进展型脑梗死:起病2 周症状仍在进展。(4)稳定型脑梗死:发病后病情无明显变化者,倾向于稳定型脑卒中,一般认为颈动脉系统缺血发作24h 以上,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发作72h 以上

4、者,病情稳定,可考虑稳定型脑卒中。此类型脑卒中,脑CT 扫描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的梗死灶机会多,提示脑组织已经有了不可逆的病损。(5)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RIND):是指缺血性局灶性神经动能障碍在2472h 才恢复,最迟在4 周之完全恢复者,不留后遗症,脑CT 扫描没有相应部位的梗死病灶。二、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流变、血生化等,主要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 HYPERLINK :/ haodf /jibing/tangniaobing.htm t _blank 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2、神经影像学检查:(1)脑CT :主要表现为:病灶的低密度:是

5、脑梗死重要的特征性表现,此征象可能系脑组织缺血性水肿所致。局部脑组织肿胀:表现为脑沟消失,脑池、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即脑CT 扫描显示有占位效应。此征象可在发病后46h 观察到。致密动脉影:为主要脑动脉密度增高影,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发生机制是由于血栓或栓子较对侧或周围脑组织密度高而衬托出来。部分患者在缺血24h 可出现。(2)脑MRI: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特别是脑干和小脑的病灶。T1和T2驰像时间延长,加权图像上T1 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 呈高信号,脑MRI 检查能发现较小的梗死病灶,脑MRI 弥散成像能反映新的梗死病变。MRI 在缺血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评价中占优势,

6、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血流灌注加权成像(PWI)的应用,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较好。(3)DSA、MRA、经颅多普勒超声:此3 项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脑血管病的血管方面的病因。3、脑脊液检查:一般不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规检查。多数脑梗死患者脑脊液正常,如梗死面积大、脑水肿明显者压力可增高,少数出血性梗死者可出现红细胞增多,后期可有白细胞与细胞吞噬现象。三、治疗方案1.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在疾病发展的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病情、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措施。积极改善和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促进脑微循环,阻断和终止脑梗死的病理进程。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水肿。

7、急性期应早用脑细胞保护治疗,可采取综合性措施,保护缺血周边半暗带的脑组织,避免病情加重。加强护理和防治并发症,消除致病因素,预防脑梗死再发。积极进行早期规的康复治疗,以降低致残率。其他:发病后12h 最好不用葡萄糖液体,可用羟乙基淀粉(706 代血浆)或林格液加叁磷腺苷(ATP)、辅酶A 与维生素C 等,避免在急性期用高糖液体加重酸中毒和脑损害。2、一般治疗:包括维持生命体征和处理并发症。(1)血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通常无需特殊处理(高血压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主动脉夹层分离、心力衰竭、肾衰竭除外),除非收缩压220mmHg或舒压120mmHg与平均动脉压130mmHg。(2)吸氧和通

8、气支持:对脑干卒中和大面积梗死等病情危重患者或有起到受累者,需要气道支持和辅助通气。(3)血糖:应常规检查血糖,当超过11.1mmol/L时应立即予以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8.3mmol/L以下。(4)脑水肿:多见于大面积梗死,脑水肿长于发病后35天达高峰。治疗目标是降低颅压、维持足够能够在脑灌注和预防脑疝发生。可应用20%甘露醇125-250ml/次静点,6-8小时1次;对心、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改用呋塞米20-40mg静脉注射,6-8小时1次;可酌情同时应用甘油果糖250-500ml/次静点,1-2次/日;还可用于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和白蛋白辅助治疗。(5)感染:急性期容易发生呼吸道、泌尿系感染

9、等,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6)上消化道出血:高龄和重症患卒中患者急性期容易发生应激性溃疡,建议常规应用静脉抗溃疡药(H受体拮抗剂);对易发生消化道出血患者,应进行冰盐水洗胃、局部应用止血药(如口服或鼻饲白药、凝血酶等);出血量多引起休克者,必要时需要输注新鲜全血或红细胞成分输血。(7)发热:对中枢性发热患者,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冰帽、冰毯或酒精擦浴),必要时予以人工亚冬眠。(8)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有发生DVT和风险的患者可预防性药物治疗,首选低分子肝素4000IU皮下注射,1-2次/日;对发生近端DTV、抗凝治疗症状无缓解者应给予溶栓治疗。(9)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进行水电解质检测并与时加以

10、纠正。(10)心脏损伤:脑卒中急性期应密切观察心脏情况,必要时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和心肌酶谱检查。(11) HYPERLINK :/ haodf /jibing/dianxian.htm t _blank 癫痫:一般不使用预防性抗 HYPERLINK :/ haodf /jibing/dianxian.htm t _blank 癫痫治疗,如有 HYPERLINK :/ haodf /jibing/dianxian.htm t _blank 癫痫发作或持续状态时可给予相应处理。脑卒中2周后如发生 HYPERLINK :/ haodf /jibing/dianxian.htm t _blank 癫痫

11、,应进行长期抗 HYPERLINK :/ haodf /jibing/dianxian.htm t _blank 癫痫治疗以防复发。3特殊治疗:包括超早期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治疗、血管治疗、细胞保护治疗和外科治疗。(1)静脉溶栓治疗:适应证:尽早开始溶栓治疗,至少在症状发生的46h 可以预防大面积脑梗死,挽救缺血半暗区和低灌注状态。年龄75 岁。无意识障碍,但对基底动脉血栓,由于预后差即使昏迷也不禁忌。脑CT 扫描排除脑出血,且无神经功能缺损相对应的低密度区。溶栓治疗可以在发病后6h 以进行,若是进展性卒中可以延长到12h 以进行。患者家属需签字同意。禁忌证:单纯性共济失调或感觉障

12、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很快恢复。活动性出血,或出血性素质和出血性疾病,凝血障碍性疾病,低凝状态。口服抗凝药物与凝血酶原时间15s 者,或48h 用过肝素,且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低蛋白血症。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肿瘤、蛛网膜下隙出血、脑出血。6 个月有过脑血管病史,但无明显肢体瘫痪的腔隙性梗死不受影响。6 周做过大手术或有严重创伤。 治疗前血压明显增高, 收缩压24kPa(180mmHg),或者舒压14.66kPa(110mmHg)。其他:曾发生过脑出血或出血性脑梗死者;3 周有胃肠道与泌尿系出血,或活动性 HYPERLINK :/ haodf /jibing/feijiehe.htm t _

13、blank 肺结核者;月经期、妊娠期、产后10 天以;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者;血小板数10 万者;溶栓药物过敏者;急性、亚急性细菌性心膜炎患者。溶栓常用的药物:尿激酶(UK):100万150 万IU 加生理盐水100200ml,持续静点30分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一次用量0.9mg/kg,最大剂量70%,而神经功能缺损与之相关者,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行相应的血管治疗。血管治疗是新近问世的技术,目前尚没有长期随访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故应慎重选择。(7)外科治疗:脑梗死和颈动脉狭窄的介入疗法,它是借助于具有高清晰、高分辨力的数字减缩造影机(DSA),在电视导向下,将小导管送至脑病变处,进

14、行检查、诊断与治疗。(8)康复治疗 宜早期开始,病情稳定后,积极进行康复知识和一般训练方法的教育,并注意患肢体位。卧位:上肢应处于轻外展位,肘轻屈,肩胛处、前臂和手用枕头支托,掌心向上,使前臂保持旋后位,防止肩胛骨后撤。下肢骨盆、臂部用枕头支托,防止下肢外旋和骨盆后坠,下肢伸肌力高的患者,应采取侧卧位。患侧卧位时:患侧肩部向前伸,肘伸展,掌心向上,如果手指屈曲,肌力高,大拇指与其他4 指用布卷或纸卷隔开。下肢稍屈曲,脚掌与小腿尽量保持垂直。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下垫一枕头,上肢伸直,掌心向下,手腕略微抬起。鼓励患者树立恢复生活自理的信心,配合医疗和康复工作,争取早日恢复,同时辅以针灸、按摩、理疗等,以减轻病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关于康复锻炼的实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适度进行瘫痪肢体等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锻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