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解读_第1页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解读_第2页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解读_第3页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解读_第4页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5卷第4期经济地理Vol.25,No.42005年7月ECONOMICGEOGRAPHYJul.,2005文章编号:1000-8462(2005)04-0445-04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宋德勇,胡宝珠(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是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作为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固定比率的运输成本、过程的演进性以及动态模拟等研究方法引入模型,并建立了三个基础模型即中心一外围模型、历史和预期模型以及区域专业化模型。文章通过分析,以期对其新经济地理模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关键词: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中图分

2、类号:F119.9文献标识码:A在以往的研究中,无论是Harris2和Pred3的关于个体生产者的区位选择,还是韦伯、Christaller和Lsch的空间近年来,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学者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异军突起,从理论领域对区域产业聚集和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探讨。本文拟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模型内容三方面对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进行分析,以期对其新经济地理的理论观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经济学研究,凡是涉及到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问题,都或明或暗地包含着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而在企业水平上的规模报酬递增却会破坏完全竞争。因此,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引入主流经济学的原因也就不言

3、自明。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出现,为不完全竞争模型创造了一个可处理的工具,新贸易理论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形下,用此工具建立了国际贸易模型。而克鲁格曼在其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他在迪克西特一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某些技术技巧来产生一个既包含规模报酬递增又包含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模型来解释经济的空间结构。2.2将固定比率的运输成本引入模型1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的理论基础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模型主要是围绕着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这一主题来进行探讨。而决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将处于聚集状态还是分散状态,主要看促使产业地理集中的向心力和削减产业地理集中的离心力两者中,谁占据主导地位。促

4、进产业地理集中的向心力量主要包括市场规模效应、充裕的劳动力市场和纯外部经济性,其中市场规模效应又包括后向关联性和前向关联性。后向关联性是指在一个接近较大规模市场的区域从事商品的生产所能够带来的规模经济性;前向关联性是指一个大的区域市场能够支持该区域中间商品的生产,进而降低下游生产者的成本。产业集中则能够促进充裕劳动力(尤其是具有专业技巧的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同时也能为劳动力提供较为广阔的就业空间。而通过信息的溢出效应,经济活动的区域集中则创造出纯外部经济性。促使经济活动分散化的离心力量包括要素的不可流动性、地租和纯外部非经济性。要素的不可流动性是指确定的土地和自然资源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具有不

5、可流动性,劳动力由于受国别的限制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无论是从供给的角度还是从需求的角度来讲,它们都是妨碍产业集中的力量,这是因为企业生产必须到有劳动力的地方才能进行。而分散的要素创造分散的市场,这将激励一些企业在接近消费者的地方选择商品的生产。经济活动在集中的同时产生对该区域土地的递增需求,其结果是抬高地租,妨碍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集中。而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集中会产生像拥挤这样的纯外部非经济性。在区位理论中,运输成本是基本的,而一般的均衡模型若是既考虑商品生产部门又考虑运输成本的话,将会使模型复杂化,然而更糟糕的是,运输成本的引入,将破坏迪克西特一斯蒂格利茨模型中不变需求弹性这一至关重要的简单化假

6、设。而引入保罗萨缪尔森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固定比率运输成本假设,即任何运输商品仅仅有一部分在运输中消耗掉,则以上两个问题都能够得以回避。这不仅避免了模拟一种附加产业的必要性,而且因为任何两个区域之间的运输成本一直为FOB价格的一个固定份额,进而使得不变的需求弹性得以保持,迪克西特一斯蒂格利茨的市场结构和固定比率运输成本之间也就得到很好的协调。2.3将过程的演进性引入模型经济地理学的模型中经常暗含着多种均衡,并且存在一个特定的调整过程。在此调整过程中,生产要素逐渐向提供较高实际收入的区域移动。由于该过程忽略了预期的作用,因此,这种动态的进程被认为是初始给定的。在此情形下,将地理学模型看作是对区域进行

7、选择的博弈行为,在此博弈中,不是进行静态的预期分析,而是进行更高级别的演进博弈论分析。2.4将动态模拟引入模型2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的研究方法收稿日期:2004-05-24;修回日期:2004-10-08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446经济地理25卷该模型回避了马歇尔所提出的难以理解的纯技术外部性概念,也没有涉及到地理范围的外部经济性,而是通过引入规模报酬递增、人口流动和运输成本来对制造业区域集聚的原因进行解释。但是,该模型却没有对为什么制造业选择某一地区而不选择另外的地区实现产业聚集的原因进行

8、解释,而此问题是由历史和预期模型来给予回答的。3.2历史和预期模型10历史和预期模型是讨论产业集聚的路径依赖问题。这个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历史偶然性观点。此观点认为,在包含递增收益和外部经济性的经济中,过去的事件是决定经济朝着一个或另一个稳定状态驱动的前提条件。由于某个“历史的偶然性”,使得偶然的区位事件发生,一旦这种事件发生,将可能具有某种长期集聚的结果。此种观点在传统的文献中占据优势地位;另一种观点是预期为决定均衡选择的关键因素。该观点认为,既然马歇尔假定资源是依据目前收益的差距而逐步转移的,如果资源仅仅是逐步转移的,则一定是因为转移对它们来说是要付出高代价的。如

9、果转移的代价是昂贵的,那么资源所有者不仅对这些资源目前的收益感兴趣,而且对它们未来的预期收益感兴趣。然而,在存在某种外部性的情况下,未来的收益取决于其他人的要素分配决定,也取决于他们未来的收益预期。因此,至少潜在地存在一种自我实现预言的可能性。于是,如果每个人都认为某种均衡会出现,则该均衡就有可能出现。在此情况下,是预期而不是历史扮演着决定性角色。其实,历史决定和自我实现预言决定两者都是不同于标准的世界竞争观点,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不相同的。那么对于集聚的路径依赖,是在任何情况下只有以上两者中的一种(要么是历史,要么是预期)呢?还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不同的决定集聚的因素(有些情况下是由历史决定

10、的,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是由预期决定的)呢?为回答这个问题,克鲁格曼在以前的模型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既考虑历史又考虑预期的动态经济模型即历史和预期模型,来分析它们各自的地位。历史和期望模型考虑的是一种单要素经济的情况。在该经济中能够生产两种商品:一种是C商品,一种是X商品,C商品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而X商品的生产具有外部经济性。X部门的生产率依赖于该部门的就业量,即从事X产品生产的劳动力越多,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在世界市场上,C商品和X商品都能够以固定价格来销售,商品和劳动单位是标准化的,劳动力将向提供高工资的部门流动。由于两个国家的动态情形分析比较困难。因此,该分析限定在小国范围

11、。模型显示,当劳动力在部门之间的转移不存在调整成本的情况下,如果X部门的劳动力的初始工资大于均衡水平,经济中将专业化生产X产品;如果X部门的劳动力的工资小于均衡水平,X部门将解散,经济将专业化生产C。因此,历史决定初始的条件,进而决定最终结果。为考虑初始条件,该模型引入劳动力在部门之间转移的调整成本,调整成本的引入使劳动力的转移决定变成了一个投资决定。而这个投资决定不仅取决于目前的工资差异,而且还取决于未来的预期工资率。而未来的工资率又取决于其它工人的决定。如果每个由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不仅考虑了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而且要考虑运输成本。在此情况下,即使是新经济地理学中最为简单的模型的计算量通常都

12、超过笔和纸所能计算的范围,因此,在对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进行研究时,不仅要使用静态计算,而且要将动态模拟引入模型。3克鲁格曼的三个主要新经济地理模型3.1中心外围模型9中心外围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两地区、两部门的一般均衡区位模型。该模型要回答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在两个具有完全相同外部条件的地区,在存在报酬递增、人口流动和运输成本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制造业为何会在一些发达地区集中而不在相对不发达的地区集中,这些情形又会在何时发生。为回答这些问题,该模型首先假定世界经济中存在两个地区和两个部门。两个地区具有相同的偏好和技术,即初始条件相同。世界经济中存在的两个部门:一个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13、完全竞争的农业部门;另一个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竞争性的制造部门。每个地区有两种生产要素,每种生产要素分别服务于特定的部门,即农民只能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工人只能从事制造业产品的生产。农民在两个地区均匀分布,完全不能在地区之间流动,农业工资处处相等,农产品是同质的且不存在运输成本,因此两个地区农民的收益是相同的,农民和农业这一部分暂时可以忽略。制造业部门工资的名义值和实际值之间则存在地区差异,制造工人从事制造品的生产但可以在地区之间流动,因而制造业工人可以视实际工资的高低由低工资区向高工资区流动。制造性企业选择区位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工人关注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制造性商品存在固定比率的运

14、输成本,存在大量的制造性企业,每个企业只生产一种商品。该模型通过将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制造业份额与工人的流动份额加以内生化,得出地区生产结构随运输成本的变化而呈现出非线性关系。高运输成本、微弱的规模经济以及在制造业商品上低消费份额将阻止产业的地理集聚,刺激制造业部门选择靠近消费市场的区位进行产品的生产,所以产业将在两个区域均匀分布。当运输成本降到中间水平时,企业将在某一地区形成集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运输水平处于中间水平时,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最强:即一个地区的市场需求越大,由于存在较强的规模经济、价格指数效应以及累积循环因果效应,该地区的制造业份额也越大,商品的价格指数也就越低,厂商能够支付给工

15、人的工资也越高,也就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地区工人,这将促使该地区的市场容量进一步变大;由于存在规模报酬递增,越来越多的制造性企业就会进入该地区。在此情况下,两地区的对称经济结构变得不可持续,于是制造业就由世界经济中原来的均匀分布逐步演变成一种核心一外围的经济结构。与此同时,核心地区的制造性份额也就大于外围地区的份额,从而该地区也就变成了一个制成品的净出口地。在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的情况下,企业是进一步的集中还是开始分散,要看分散化力量和集聚性力量谁居主导地位,当运输成本降到使分散力量占主导地位时,企业就不必接近市场布局,产业就可能出现分散化。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

16、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4期宋德勇,胡宝珠: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447工人预期许多工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将由C移动到X,即使不存在相对工资率的直接效应,工人也会增加从C部门移动到X部门的动力。假如没有预期,一个人不可能有动力,一旦存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发现,历史和预期的相对重要性依赖于基本的经济结构,特别是调整成本。该模型显示,当建立的模型存在复根时,则存在重叠区;当模型只存在实根,则不存在重叠区。而如果没有重叠或者有重叠但从事X商品的劳动力数量处于重叠区之外时,历史将决定最终结果;如果从事X商品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存在于重叠区内,预期将决定最终结果。为考

17、虑预期决定的可能性大小,需要考虑重叠区存在的可能性及宽度。重叠区存在与否仅仅取决于三个参数:贴现率、外部经济力量和调整速度。当且仅当时,重叠区域存在。通过分析得知,如果足够大,将不存在重叠区,历史将占优于预期。也就是说:如果贴现率很大,个人将不太关心其他个体的未来行为,这将排除自我实现预言的可能性。如果存在一个小的,那么经济的外部性就小,也就没有足够影响决策的交互力量,当然也就消除了自我实现预言的可能性。如果是小的,经济的调整速度就慢,从长期来看,无论存在什么样的预期,要素报酬将接近目前的水平,要素的再分配就紧跟着目前的收益,因而历史也就一直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用代数来证明哪些因素是决定重叠区

18、域宽度的因素是很困难的,而克鲁格曼的分析显示,调整速度对重叠区域的效果是能够用简单的几何模型来说明的。具体来讲,调整速度的提高能够增加重叠区域的宽度。3.3区域专业化模型动性这三个方面来研究产业区域专业化形成情况的。从产业之间的垂直关联度来看,产业的“后向关联性”和“前向关联性”是促进产业聚集和区域专业化发展的两种力是依赖于一个国家的总收入,而是依赖于在该产业商品上的支出(包括中间投入等商品支出),而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国内产业将意味着该产业具有一个较大的国内市场,这将促进商品的支出。因此,这种需求所致的“后向关联性”有利于区域专业化。而就产业的“前向关联性”而言,具有较大规模产业的国家将为自己

19、和别的最终商品的生产者提供多种中间投入品,由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这会降低该产业的最终商品的成本,并且为中间商品生产者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因此,这种成本所致的“前向关联性”对区域专业化也具有促进作用。从运输成本角度来看,经济的定性行为依赖于运输成本的水平。由于假定两个国家之间的初始运输成本很高,因此,初始的资源分配一直收敛于对称的结果,即每个产业在两个国家之间均匀分布。此时的“后向关联性”、“前向关联性”和市场力量还不够强,还不能够导致聚集。而当运输成本处于中间水平时,如果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产业起初是很均等的,它将收敛于没有聚集的欧式结果;如果初始时的产业处于很不均等的分布,集中性力量将会自我加

20、强并以完全的区域专业化而终结。当运输成本足够低时(尽管不为零),那些在某些产业上比竞争对手具有更强初始地位的国家发现它们存在积累的优势,能够提供一个较大的生产中间产品的基地,使那些中间投入占成本比重较大的最终商品的生产成本得以降低,这有利于他们扩大生产来出口到其他市场。又由于较大产业可提供较大的市场需求,中间商品生产者发现集中生产较大规模的产业对他们来说是有利的,因此,每一个产业将倾向集中于一个国家。当运输成本降到低于某些临界水平时,区域专业化和差异化的动态进程将发生。最终,每一个产业将完全集中在一个国家,仅仅只有聚集均衡。当一个国家专业化生产某种产业时,聚集对区域内各个国家的长期效应是绝对存

21、在的。但是,由于该模型假定要素只能在国内流动,不能跨国流动,因此,就短期和中期而言,由于非专业化生产的产业将萎缩,该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性将降低,加上外国不断增长的产业有效竞争日益增加,一体化和专业化将使保留在非专业化的原产业的工人遭受工资下降、失业增加以及调整痛苦等损失。通过对区域专业化模型的分析发现,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强,特别是当欧洲逐渐演变成为一体化市场时,将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尽管欧洲统一大市场建立了,欧盟的市场与美国国内的市场并非一样,这是因为语言和文化的不同而造成的特定障碍的存在,无论欧盟委员会怎么努力,欧洲市场将继续保持分割,区域专业化情形将不可能发生;第二种可

22、能性是当欧洲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如同北美市场时,不断加强的一体化还不足以破坏现存的生产地理,此时聚集是有可能的,但不是必须的。如果大陆已经发展了高度地理集中的产业,它将是能够持久的,但这并不妨碍多元中心地理的存在。而最令人担心的可能是不断加强的欧洲一体化市场使原来分散于各个国家的产业聚集于较少的产业区,以服务于整个欧洲大陆,这将导致地区间真实收入的差距,并带来在有一定作用的预期,这种模型就存在自我实现预期的概率。量。就产业的“后向关联性”而言,由于产业的区域专业化不由于国界、语言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人口的流动构成相当大的障碍,上述以要素流动性假设为基础的人口集中意义上的两种聚集模型一般来讲只适合

23、国内范围的空间聚集研究。为了进一步考察一体化对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影响,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1从分析一些厂商与某类厂商存在比与其它厂商更强的买卖关系这一重要投入产出特征入手,建立了区域专业化模型。该模型通过发展一个产业聚集和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程式化理论模型来分析欧洲统一大市场形成像美国区域专业化市场情形的可能性,以及给一体化组织内部的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带来何种影响。为回答以上问题,该模型假想了一个世界,该世界存在两个产业,每个产业无论是最终消费品的生产还是中间商品的生产都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该世界同时存在具有相同资源和技术的两个国家,即本国和外国。两个国家是对称的,两个国家

24、都能够生产这些产业的最终商品和中间商品。企业能够自由进入两个国家的两个产业。每个国家仅有单一生产要素:劳动。每个个别商品的生产不仅卷入劳动,还卷入了中间产品。在要素市场上,劳动者不能在国家间自由流动,劳动者是完全雇佣的,并能够雇佣于每个产业。但工人在国家内不能瞬间移动,只能是逐步转向高工资的产业。存在不同类别的投入产出结构和不完全市场结构。两个国家之间是能够贸易的,但必须存在运输成本,并且初始的运输成本很高。该模型是从产业之间的垂直关联、运输成本和要素的流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448巨大的调整

25、成本。经济地理25LSCHA.TheeconomicsoflocationM.Jena:FischerVerlag,1940.SAMUELSONP.ThetransferproblemandtransportcostsJ.EconomicJournal,1954,(64):264-289.8NEARYJP.Ofhypeandhyperbolas:introducingtheneweconomicge2ographyJ.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AmericanEconomicAsso2ciation,2001,39(2):536-561.9KRUGMANP.Inc

26、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geographyJ.JournalofPo2liticalEconomy,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1,99(3):483-499.10KRUGMANP.Historyversusexpectations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MITPress,1991,106(2):651-667.11KRUGMANP,VENABLES,ANTHONYJ.Integration,specializationandadjustmentJ.EuropeanEconomicReview,El

27、sevier,1996,40(3-5):959-967.参考文献:KRUGMANP.Theroleofgeographyin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RegionalScienceReview,1999,22(2):142-161.2HARRISCD.ThemarketasafactorinthelocalizationofproductionJ.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1954,(44):315-48.3PREDAR.ThespatialdynamicsofUSurban-industrialgrowt

28、h(1800-1914)M.MITPress,Cambridge,MA,1966.4WEBERA.Theoryofthelocationofindustries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09.5CHRISTALLERW.CentralplacesinsouthernGermanyM.Jena:Fis2cherVerlag,1933.AREVIEWOFTHENEWECONOMICGEOGRAPHICMODELSLAUNCHEDBYKRUGMANSONGDe-yong,HUBao-zhu(SchoolofEconomics,HuazhongUnive

29、rsityofScience&Technology,Wuhan430074,Hubei,China)Abstract:NonlineardynamictheoryarebasedonthetheorybasisofneweconomicgeographicmodelslaunchedbyKrugman,Krugmanintro2duceincreasingreturnsnimperfectcompetition“,iceberg”transportcosts,theevolutionoftheprocess,aswellasdynamicsimulationsintothesemodels,a

30、ndconstructthreebasicmodels,includingthecore-peripherymodel,historyvs.expectationsmodelandregionalspecializationmodel.Thispaperanalysesthecontentsmentionedaboveatlengthrespectively,andsothatmakeusknownwellabouttheneweconomicgeo2graphicmodelslaunchedbyKrugman.Keywords:Krugman;neweconomicgeography;mod

31、el;review作者简介:宋德勇(1966-),男,湖北松滋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转型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上接444页)5ARTHURBRIANW.Inductivereasoningandboundedration2ality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4,84:406-411.6MARTINRON.Thenew“geographicalturn”ineconomics:somecriticalreflectionsJ.CambridgeJournalofEconomics,1999,23(1):65-91.BRAKM

32、ANS,GARRETSENH,MARREWIJKCHARLESVAN.Anintroductiontogeographicaleconomics-trade,lo2cationandgrowthM.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16-18.杨开忠,薛领复杂区域科学:21世纪的区域科学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1):5-11.INDUSTRYLOCATIONCHIOCEMODELSINNEWECONOMICGEOGRAPHYANDSCIENCESOFCOMPLEXITYXIEXie,YANGKai-zhong,LIUAn-guo112(1.SchoolofGovernment,PekingUnivers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