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中的自燃现象及安全防火措施_第1页
化工生产中的自燃现象及安全防火措施_第2页
化工生产中的自燃现象及安全防火措施_第3页
化工生产中的自燃现象及安全防火措施_第4页
化工生产中的自燃现象及安全防火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 化工生产中的自燃现象及安全防火措施 化工企业大多是易燃易爆工厂,所以平安防火问题成为化工企业的头等大事。化工生产中,由于物质自燃引发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物质自燃往往不引起人们的重视,有许多自燃现象的发生又是很难预料的,绝大多数发生在生产装置区内的特别操作和检修过程当中,危急性极大。如何避开和正确处理化工生产中物质自燃现象,对平安生产非常重要。 可燃物不与明火接触而发生着火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自燃有受热自燃和本身自燃两种。 受热自燃:可燃物质被加热到肯定温度,即使不与明火接触也能自行着火的现象,称为受热自燃。可燃物无明火作用而能自行着火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 在化工生产中,由于可

2、燃物靠近高温管道或设备,加热或烘烤过度,化学反应的局部过热,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温度高于自燃点的可燃物一旦泄漏,均可发生可燃物的自燃。 本身自燃:某些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的作用下,靠本身受空气氧化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由于物质内部发生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化学作用而产生热量,渐渐积聚使物质温度达到自燃点发生燃烧的现象,称为本身自燃或自热自燃。如黄磷在空气中自燃;长期堆放的煤堆、湿木屑堆、湿稻草堆等由于生物作用而自燃;浸有植物油或动物油的纤维如油棉纱等积累起来,由于油脂的氧化和聚合作用发热,散热不良就可能引起自燃。 随着经济的进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晶的生产迅猛进展,这些化学晶的生产过程具有高温高压、

3、易燃易爆的特点。在化工生产区域内,可燃化学晶在使用、储存和运输等环节,由于受热产生自燃引发火灾事故的现象许多。 31 生产过程中的自燃现象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大多为易燃易爆物质,假如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使某些物料具备了自燃条件就会发生自燃,甚至引发着火爆炸事故。 事故案例一:黄磷车泄漏起火 起火缘由是因黄磷罐车长时间使用,阀门损坏引起泄漏,又因当时气温较高,黄磷是一级自燃物质,所以引起了火灾。 事故案例二:重苯储槽爆顶事故 事故缘由:该储槽爆顶前曾于7月15日从今储槽装出了一批重苯,液面高度下降至1.4m,7m高的大槽上部剩有5.6m的高度空间,槽内有蒸气蛇管加热器,加热器高2m,加热器下端

4、距槽底0.4m,既有约1m高的加热器蛇管暴露在油面之上的槽内空间。15日由于要清理重苯槽相邻的另一个储槽,提高了储罐区的蒸气压力,使原来就内漏的重苯槽加热器进口阀漏气更为严峻,致使该储槽内重苯温度渐渐上升,油气不断挥发到储槽内上部空间。因储槽内上部空间有空气存在(有人孔),所以随着油气的不断挥发,储槽上部空间就形成了可燃油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在储槽上部空间发生了爆炸。 分析缘由,爆炸肯定是由于自燃产生的。自燃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已经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气体,被暴露在油面上部的蛇管加热器(1m高)连续加热,达到了自燃点发生爆炸。另一个缘由就是储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作

5、用,一些生成物质沉积在加热器上和储槽内壁,由于温度达到了沉积物的自燃点发生了自燃,点燃了油面上部空间的混合气体,发生了爆炸。 事故案例三:储槽内硫化物自燃引起苯类物质着火 事故缘由:11号槽原装未洗混合物(生产焦化苯过程的中间产品,主要含有苯、甲苯、二甲苯),因未洗混合物含有硫化物,在长期储存中,硫化氢和有机硫化物对设备的接触腐蚀作用,形成了硫化铁。干燥的硫化铁能在常温的空气中自行发热而燃烧,不消失火焰,只呈现酷热状态,但温度很高,能引起可燃物着火。因11号槽顶的人孔盖敞着,12号槽放散管有呼吸作用,槽内进入了空气,形成了爆炸混合气体。其中一个槽内的硫化铁自燃后,引爆了槽内的可燃混合气体,并向

6、外传播,引起了另一个槽的爆炸。 32 特别操作时的自燃现象 许多化工企业存在装置规模小、动力供应不稳定因素,使装置开工、停工、临时停工进行故障处理等特别操作增多。在这种状况下一般都为了赶时间尽早恢复正常生产,常常由于平安防火措施考虑不周,操作方法不当产生自燃,发生着火爆炸事故。 事故案例一:旧工作服自燃引起液体沥青着火 事故缘由:9月15日沥青装置停工,9月16日8时预备将装置内的沥青往沥青池排放时,发觉沥青管道有一段明管堵塞(管内沥青软化点90oC)。临时用一旧作服将沥青管道保温,并通入蒸气直接加热堵塞的沥青管道。10时30分,管内凝固沥青被加热熔化,管道疏通,放料正常。装置内260oC的热

7、沥青正常向沥青池排放,使沥青管道温度上升,达到了工作服布料的自燃点(布匹自燃点200oC)发生自燃。事故后发觉管道上的工作服有燃烧的痕迹,是工作服燃烧的明火落人液体沥青引起火灾。 事故案例二:蒸馏柱管道接口爆鸣喷火 事故缘由:由于是生产过程中临时故障处理,未对蒸馏柱内可燃气体进行彻底置换,白天处理时由于蒸馏柱内温度高,并有直接蒸汽连续进入蒸馏柱内,空气不能进入,不具备燃烧条件。随着时间的延长,蒸馏柱内温度下降,直接蒸汽有可能发生间断现象,这时蒸馏柱内气体由于温度下降体积缩小而吸人空气,具备了燃烧条件。当时蒸馏柱内温度仍在120oC左右,达到了蒸馏柱内混合可燃气体或沉积物的自燃点发生自燃,消失爆

8、鸣喷火事故。 33 设备检修时的自然现象 设备检修前做预备工作时,往往一些平安措施都是围绕设备工作介质的性质作常规处理,许多事故隐患预料不到,防火平安措施不完善,发生自燃着火现象。 事故案例一:初馏塔检修沉积物自燃着火 事故缘由:生产期间发觉初馏塔塔盘有堵塞现象,确定停产检修,将初馏塔与系统隔离,按规程向塔内通人蒸汽置换24小时。于4月8日8时将塔体上下人孔盖拆开自然通风冷却,待降温后进行检修。由于初馏塔刚刚用蒸汽置换完,塔内温度仍在100-110C左右,拆开人孔后塔内进人大量空气,致使塔内的沉积物(主要成分硫化铁) 自燃着火。 事故案例二:储槽清理时的着火事故 日本某化工厂为了清除碳黑原料用

9、的杂酚油储槽(立式圆锥顶,直径17.5m,高13m)内的沉积渣,槽内液体物料排空后,注入少量乙烯基洗油洗净底部,用风扇经3天时间排解槽内残留的蒸气,第4天在排风扇运转前先行检查储槽内部,发觉里面布满白烟,就在这种状况下进入了运行。约1h后从槽上部开口排出白烟,并从灰色变成黑烟,最终产生爆炸声音,同时喷出了火焰。 事故缘由推断:在事故发生9天后,依据积累渣层内的温度高达40-70oC,自燃着火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但依据用着火点试验装置对同一渣样的试验结果,查明25小时升温32oC,在温度达到80oC时,并未自燃着火。 依据以上状况,用试验装置使渣再次着火是困难的,但通过实际条件、环境等综合因素推

10、断上例是升温引起的自燃着火。 防止物质自燃火灾和爆炸,大致分为防止可燃物与空气共存和温度的掌握。 41 防止可燃物与空气共存. 411 防止管道和设备中温度高于自燃点的可燃物泄漏。 412 遇空气能自燃的物质要实行隔绝空气的措施,如黄磷储存在水里。 413 常压生产系统的化工设备上部人孔不要放开,以免空气产生对流进入内部产生自燃。 414 长期闲置的设备(如储槽)应将内部沉积的物料残渣清理洁净,不便于清理的,往设备里注入一些水(工艺允许)浸没沉积渣,对防止自燃是有效的。把设备内液体物料全部排尽,而不对沉积渣进行处理是最担心全的。 415 在设备的临时故障和检修时,应用惰性气体(氮气、水蒸气)将可燃气体置换出去。这样即使沉积残渣发生自燃也不会引起爆炸事故。 42 温度的掌握 421 避开可燃物与高温设备和管道接触。 422 设备的临时故障和检修时,置换合格后,用水清洗设备(工艺允许)降温,同时浸湿沉积残渣可避开自燃。 423 液体加热设备在运行时,液体物料应将加热器浸没,不要使加热器露出液面加热可燃气相物料。假如工艺要求加热气相物料,应避开空气进入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自燃发生爆炸。 424 检修时,当设备内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