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析文章标题现代文阅读命题类型命题角度一:标题的含义是什么命题角度二:为什么设这个标题命题角度三:标题和内容的关系命题角度一:标题的含义是什么标题含义理解题能快捷、准确地考查出学生领悟作品内涵、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明确标题的表面义即字典义,然后弄清标题的语境义及延伸义,而语境义和延伸义一般与文章的主题有着直接的关系。例1 (2007年福建卷)落叶是疲倦的蝴蝶朱成玉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们的一枚。我看到了故乡,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我看到了我的屋檐,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的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
2、到我们的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炕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叶落归根,是我老了吗?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争取财富,却很少有时间享受;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但却越来越少地住在家里;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到楼下邻居家都很困难;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
3、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着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第一步,理解标题的本义。题干要求概括标题中“落叶”的含义, 落叶的本义很好理解,即的字典义,关键是“落叶”隐含的语境义。第二步,明确标题的语境义。要明确标题的语境义必须找到相关的关键句,全文都是在写落叶、故乡、母亲,叶落了,秋天来了,人也多愁了。作者将自己的归乡与叶落联系起来思考,“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中的一
4、枚”。自己现在回归故乡, “我”看到了故乡的老树、炊烟、山崖、白羊、屋檐、冰凌、红辣椒,看到了为“我”讨来一生盛宴始终深爱着“我”的母亲,如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地落下来,再也没有醒来”。从这些关键句中发现本文的“落叶” 一片是“我”,一片是“母亲”。第三步,探究标题的中心义。相思、相连的文化在落叶,故乡、母亲的叙述中逐层展开,逐层深入。本文的内容可归纳概括为两部分,一是“我”思念故乡,而是“我”想念母亲。作者借此抒发了对故乡尤其是对母亲深情的怀念,所以标题中的落叶应含有深深的思念和遗憾之情。第四步,提炼整合答案。从标题在文中的语境义、中心义中提炼答案,整合为:落叶一是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
5、人的“我”;二是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类题点拨】解释标题的含义可分四步走。第一步,理解标题的本义。标题的本义一般指的是其字典义或常用义,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它的引伸义。第二步,明确标题的语境义。其标题除了有它的表层意思之外,还有更为深层的含义,即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要明确标题的语境义必须找到相关的关键句,就是文章中“能概括本段文字的句子”“能透漏作者情感的句子”或“能体现本文主题的句子”等。第三步,探究标题的中心义。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常常是本文要揭示的中心。现代文阅读的设题,不论是有关内容的,还是有关结构的,或者是有关表现手法的,都是着眼于彰显文章主旨的依据和手段的角度提出问题,这已经
6、成为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的一种方向和趋势。不同体裁的文章,其主题的表现也不同。侧重记人的文章,一般应着重通过人物的具体言行展现他的内心世界以显示其思想、性格、道德情操的社会涵义。侧重叙事的文章,一般要努力反映出事件蕴含的思想意义。侧重状物的文章,一般要注重揭示事物本身的审美价值,或作者熔铸于事物中的某种情感和寓意。侧重抒情的文章,一般应着重披露其隐含、交织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考生在答题前首先要对该文所表达的主题进行推敲,确定该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可以在把握文章主题的基础上顺藤摸瓜,也就对标题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了更加明确的印象。第四步,提炼整合答案。从标题在文中的语境义、中心义中提炼答案,用文章中
7、的点题句、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句,进一步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之后,按照要求,精炼语言,整合答案,并在答案表述上要注意与题干和原文保持一致。理解标题的含义及意蕴一 要分析词语二 要注意修辞三 要注意虚实四 要联系全文内容和结构五 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背景牛刀小试 1、(2009江西卷)(创新设计P193)“木车的激情”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木车”既指交通工具,又指孔子及其弟子所处的艰苦条件。“激情”指为思想而激动,为理念而不知疲倦,终其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往复奔走的精神。孔子及其弟子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思想而激动,为理念而不知疲倦,终其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往复奔走的精神
8、。命题角度二:为什么设这个标题回答“为什么”类问题常与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有关,即考查作者的“匠心用意”。这类题,在题干中一般是直接提问“为什么”。“匠心用意”属于文章写作手法上的范畴,与作者的材料安排、行文构思、表现手法等有关。回答“为什么设这个标题”这类题,一般从文章的写作内容、行文结构和中心主旨这三个方面作答。在山阴道上方令孺我不知道这可就是著名的山阴道?鲁迅先生在一篇好的故事中描写过: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
9、,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生活本来应该是这样和平、美丽,而且光明,鲁迅先生所说好的故事,正是他所想望的好的生活。然而,在昏沉如夜的时代里,人们只能在朦胧的梦中见到,即使是梦,也被打碎!今天,鲁迅先生在三十年前朦胧中看见的“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的好的故事,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水底,而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并将“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解析】作者问“为什么将这篇散文题为在山阴道上?”其答题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明确标题表面义。“在山阴道上”中的“山阴”,题干中提示是指浙江绍兴,带入标题,其表面义就是在浙江
10、绍兴的路上。第二步,分析文章结构。作者从“故乡”的吸引,写到钱塘江大桥,又写到绍兴及三味书屋,最后写船行山阴道。全部围绕“山阴”行文,所以“山阴道上”是文章的一条线索。第三步,概括文章内容。联系语境“我不知道这可就是著名的山阴道”发现,文章内容围绕“在山阴道上”写了作者游历浙江绍兴的过程。第四步,挖掘标题的中心义。作者游览浙江绍兴,并非游山玩水,作者从一开始就说“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所以本文的“在山阴道上”就有了深刻的含义,根据找中心的方法,我们从所给语段中的议论抒情中确认“在山阴道上”的中心义是由旅程中的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感所思。 浙江绍兴,古称山阴。世说新语曾载:“从山阴道上行,山
11、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通观全文,请回答作者为什么将这篇散文题为“在山阴道上”。 “在山阴道上”中的“山阴” 是指浙江绍兴,“在山阴道上” 就是在浙江绍兴的路上。“山阴道上”是文章的一条线索,文章内容围绕“在山阴道上”写了作者游历浙江绍兴的过程。“在山阴道上”与作者游历鲁迅故乡的旅程相吻合。暗寓旅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美不胜收”(“好的故事”在今天成为现实) 【类题点拨】解答“设这个标题的原因”这类题可分四步走。第一步,明确标题表面义。标题有时就是一个名词概念或者一个形象的短语,理解其表层含义是深入挖掘其中心义的前提。标题的表面义就是标题中每个词语含义的组合。第二步,分析文章结构。考
12、虑文章的谋篇布局的匠心所在。标题常常与文章的选材安排有关,有的就是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第三步,概括文章内容。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内容,归纳概括文章的写作内容,因为标题常常就是文章内容的浓缩。第四步,挖掘标题的中心义。设这个标题的原因,一定与文章的中心有关,因为文章的标题是不会游离于文章中心之外的。理解标题的中心义,要善于透过表象,找到文章结论性质或议论抒情的语句,发掘出人物和事件所蕴含的哲理美,命题角度三:标题和内容的关系标题和内容的关系,考查学生在辨别、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观点进行概括,难度较大。从阅读的整体性特征出发,要求考生对全文所涉及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探幽发微,求
13、同辨异。,答题时多从思路、从内容、从中心着手,要善于发现潜在的命题点,挖掘出命题中的表层与深层含义,思维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例3(全国卷)春天的梦 苏叔阳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啊,多像梦的使者。蓦地,几行诗句涌上心头:闪亮的雪花,轻柔晶莹,每一片都是一个温馨的梦。让树枝看见了新绿,让街道看见了浓阴。哦,在这落雪的早晨,我忽地闻到了丁香的芳芳,听见了蜜蜂的歌唱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渴慕,对春天的梦想,我忍耐住了许多寒冬。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可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我曾在作文里发过“人生如梦”的叹息。我那时只有十岁呀。可是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
14、灵上的迷雾。我真的像一棵小草伸出了青春的嫩芽,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在我的面前伸展开来。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春天与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哦,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我们民族所有子孙以幸福、以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我也还记得过了二十年后的那个严冬。我在长城以外的一个荒凉的村庄,经受“脱胎换骨”的革命教育,我记得那带着冰碴的红高粱面糊糊,记得那缩肩拱背的农民木然的眼睛,记得那阳坡下避风的土洞。在那儿,眼光木然的农民,用一小堆枯叶为我燃起野火,烤暖我的脚,烤暖我的心,送给我一个烤热的土豆。在那儿,我曾经蜷缩着睡去,梦见了春天:淙淙的水,摇曳的花。梦见妻子温柔的手臂,小儿子的笑脸他那时刚刚出生不久
15、。靠了春天的梦,我熬过了践踏灵魂的岁月。又是一个春天。祖国的大地被泪水漂起,人们哭诉一个巨人的长睡,仿佛他带走了所有的人内心里对春天可怜的梦幻。然而,春天毕竟来了,虽然迟了,虽然挟着风沙,虽然难免还残留着严冬的寒气。可她毕竟是春天。地球上不能没有春天,人生里不能没有梦幻。我愿春风把梦吹撒到一切人的心头。我在梦中焦渴地呼唤着春天,又将在春天里编织新的梦幻。1981年2月3日春节前夕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解析】“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将春天与梦多处联系在一起),是分析原因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以及对文
16、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层级为E级。第一步,筛选信息。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春天”与“梦”联系一起的地方找出来,开头,“每一片都是一个温馨的梦”;中间,“对春天的梦想,我忍耐住了许多寒冬”;中间,“梦见了春天”,梦到了妻子、儿子;结尾,“人生里不能没有梦幻”。第二步,提炼观点。根据筛选的句子,概括出春天与梦内在联系,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给人以温暖和希望;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的真情像春天的梦,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第三步,归纳中心。根据文章结尾部分反复出现的“呼唤”“赞颂”等词语并联系文中的“渴慕”“梦想”归纳出“呼唤春天,期盼春天”的主题。第四步,探究效果。即探究标题与文章内容、文章中
17、心的紧密度。参考答案:作者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表达出以下含义: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给人以温暖和希望;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的真情像春天的梦,给人以温暖和希望;将春天和梦联系在一起,突出了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真情的主旨。(注意语句的顺畅。)【类题点拨】分析标题与内容的关系,属于整体概括题。第一步,筛选信息。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标题在文本中隐含的信息一一找出来,找出标题和文章内容的关系,这和理思路的方法一致。第二步,提炼观点。分析筛选的句子,概括作者在文中隐含的观点,分析标题和文章观点的关系。多数散文的观点常常是层层递进,或一实一虚两层含意巧妙融合在一起。提炼分析时,一定深入思考,
18、不要仅停留在标题含义的表层。第三步,归纳中心。好的标题,往往具有双重的提示作用,既能高度概括文章基本内容,又能显示或突出文章的主旨,因此文章的题目,通常与文章主题有很大的关系。第四步,探究效果。标题与文章中心有着紧密的关系,标题能够提示文章的写作内容,还能够突出、深化、形象文章的中心。命题角度四:更换标题好不好“好不好”一类的题属于鉴赏评价题,一般针对作品的语言出题,如词语、句子、段落的赏析与评价。“这个标题好不好”就属于此类题。 菱角的喜剧 秦牧自己从做小娃娃的时候起,就唱过“菱角儿,两头尖”那样的童谣,玩过用菱角的壳做成的玩具,也到菱角塘去捞过菱角,把那三角形的菱叶拖起来,摘着下面缀生着的
19、一只只翘着勾儿的菱角,真是怪有趣的事情。从小到大,我吃菱角不知道吃了几百次,小的时候,常把熟菱角放在袋子里随街吃,弄得两只手都变成紫色。长大以后,这样的有趣吃法享受得少些了,但仍然经常吃到汤水菱角。“菱角是有两个角的。”这概念就在自己的脑子里坚固地形成起来。在广西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三个角的菱角,初见的时候,不禁小小吃了一惊。把一枚长着三个勾儿的菱角放在掌心里把玩了半天。心想:“吃了半辈子菱角,现在才知道有些地方的菱角原来长的是三个角。多特别啊!”在重庆的时候,有一天走过市场,看到有一篓菱角竟都是四个角的。当时禁不住大大吃了一惊。买了一大包菱角回来,一边吃,一边欣赏。两个角、三个角、四个角的菱
20、角味道原都一样,只是它们的模样儿不同罢了。菱肉相似,这是它们的“同”。菱壳的勾儿数目不同,这是它们的“异”。“同中有异”,这道理在小小的“菱角家族”中也表现出来了。在吃到四个角的菱角那一天,我随手翻了一本辞书,看一看关于菱角那一条的注释。原来,菱角有两个角、三个角、四个角的,书上早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不知道是当年上植物课时漫不经心还是忘记了,我深以自己为什么对于吃了几十年的菱角竟一点常识也没有为憾。后来,才知道浙江嘉兴还有一种圆角菱,是没有角的。菱角有无角、两个角、三个角、四个角的,如果加上个别变异者,说不定偶然还有几个一个角和五个角的。但即使如此,“菱角家族”还应该算是最简单不过的。生物学书籍
21、告诉我们,像蝗虫、蝴蝶这一类昆虫,都各各有两千种左右。区别于其他的生物,它们有许多的“同”,因此它们构成一个家族,然而在“同”中它们又有许多的“异”。在不知道底细的人看来,它们都“差不多”,但是在专门研究它们的人的眼睛下,它们却原来有这么多的不同。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串于一切事物之间。现做现卖认真审题:作者最初发表这篇散文时,题目叫“复杂”,后来改为“菱角的喜剧”,你认为作者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这样改很好。因为“菱角的喜剧”这个标题的语言运用了拟人手法,语言显得生动形象,吸引读者。拟人手法的运用,还让人体会到作者对菱角的喜爱之情。标题风格轻松、幽默,还紧扣中心。而“复杂”这个题目太枯燥,
22、引不起读者的兴趣,它与文章的幽默轻松的风格不一致,与文章前部分的内容也不吻合,使文章显得扣题不严谨。课后巩固 阅读2010年四川卷自然完成下面的题。(创新设计P206)标题“自然”与第四段中加点“自然”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标题“自然”是指万事万物构成的物质世界,在作者看来,自然与人有一种精神上的相通性,总是会染上精神的颜色。而第四段中加点的“自然”是指作者对“荒野”世界的感受:不事雕琢,与人的本性具有同样的美丽。【类题点拨】“作者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这类题的解答要注意答题的严谨性,一般从确认、语言鉴赏、中心探究、比较阅读四个层面解答。第一步,确认回答题干。回答用语用“好”
23、或“不好”,“行”或“不行”。第二步,分析语言特点及风格。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自然、简明、含蓄、深沉等。第三步,联系文章中心。采用抽出关键词句的方法获得信息,找那些能集中体现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语句,含义较深、富含哲理的句子等,看中心与标题的关系,如紧扣中心、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形象地表现中心等。第四步,比较置换者优劣点。比较时主要从语言特点、技巧、风格、中心联系的紧密与否、结构安排上的合理与否上回答,当然,回答时不一定面面俱到。 住在母亲的掌心 查一路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
24、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小时,日子过得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总要将手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上抚摸,让我周身流遍慈爱。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我问妻子。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还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还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寻常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无足轻重,而对一位母亲来说,却惊天动地。每次去看望母亲,她都会整上一桌子山珍海味。她静静地坐在桌边,希望能看到儿子昔日狼吞虎咽的样子。可是,我现在的食量不能让母亲满意。后来几次去,就发现阳台上放
25、了几口大缸。缸里是为我制作的泡菜。我边吃边赞美泡菜,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母亲终于满意了。每次她用一只很大的玻璃瓶装好泡菜让我带回来。坐在车上,我把泡菜放在掌心。脑海里想象着白发的母亲,是怎样快乐地在几口大缸之间围绕穿行。在那个寒冷的季节,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的玻璃瓶都用一块毛巾包好,外面再套上网兜。让我的手掌时时感到温暖。车子载着我离家几百里。我在外漂泊,我已经不是一个孩子。可是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手中的泡菜,仍然住在母亲的掌心。(选自读者有删节2006年第7期)4文章标题“住在母亲的掌心”换成“母亲的爱”好不好,为什么?答:4参考答案: 不好,虽然两个题目都能紧扣文章中心,“住在
26、母亲的掌心”这样的题目含蓄而富有深情,形象生动,既表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又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是一个很好的题目。“母亲的爱”太直白,不含蓄,太落窠臼。(二)分析标题作用题的角思考度表明写作对象体现主要内容贯穿全文线索揭示情感主旨引起读者兴趣 从内容上分析从结构上分析从主旨表达上分析从从语言和表达效果上分析现代文标题作用1、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反映人物情感变化象征某种哲理,表现某种情感3、引出话题(尤其开头的有关描写)的作用4、照应开头或结尾,或与之对比5、总结文章内容,表达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主题用于小说6、表明写作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7、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8、设置悬念,激发阅
27、读兴趣具体的说:分析文章的标题的角度 有的标题作为“文眼”有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题的作用;有的标题从结构上看有文章线索的作用;有的标题对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有的标题有比喻拟人等修辞作用;有的标题有虚实或双关两层含义。 理解或鉴赏标题时:一是要分析词语,二是要注意修辞,三是要注意虚实、注意表层和深层,四是要联系全文内容(开头、结尾)和结构,五是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背景。 标题作用表明写作对象 有的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指出的人或物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 如藤野先生邓稼先标题作用体现主要内容很多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 如智取生辰纲最后一课标题
28、作用贯穿全文线索标题本身就是行文线索的 如背影 “背影”是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再现背影,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内容组织起来。 标题作用揭示情感主旨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再塑生命 的深层含义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文题点明主旨。标题作用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如喂出来 大自然的语言例析课文我的第一本书说说文章以“我的第一本书”为题的作用。 “我的第一本书”是全文叙事的线
29、索,暗示了文章的主旨,要铭记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 题目“我看到了一条河”含义的理解从故事情节来看,问题中的“河”是实实在在的,“我”看到了它后态度有什么变化呢?结合原文可知,“我”把它当成了最后的机会,坚信自己能赢,并两次强烈要求停车,这些都能体现我乐于寻找挑战的特点,所以说,“河”比喻的是机会,题目的含义是:“我”找到了一次挑战的机会。“六个馒头”标题作用的参考答案以极平常的馒头为题目,引起读者的兴趣六个馒头是本文的线索(故事围绕这六个馒头展开)六个馒头凝聚了同学之间丰厚的友谊,使文章主题得以体现 (三)品味标题精妙之处 解题思路1. 揣摩标题含义 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2.分析标题作用 表明写作对象、体现主要内容、贯穿全文线索、揭示情感主旨。3.最后分析其效果 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回扣课文 总结规律1. “为了忘却的纪念”的标题是否存在语意矛盾?为什么?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听听那冷雨”的理解。“忘却”与“纪念”不矛盾,“忘却”即“摆脱”、“搁置”, 意思把悲痛暂时搁置一边,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反映了作者对死难烈士的真挚深切的感情和坚强的斗志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意外受伤赔偿协议书范本2篇
- 乳腺癌患者蒙医饮食起居治疗方案研制及疗效观察
- 《儒林外史》 上课课件
- 面向自动调制识别模型的后门攻击方法研究
- 应急指挥系统的改进与优化
- 熟人借款合同三篇
- 2025版夏令营拓展训练项目代理商合作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行政合同订立实务操作与案例分享3篇
- 二零二五年版个人股东股权转让协议范本适用于所有企业股权变更19篇
- 二零二五年度品牌授权销售系统合同样本2篇
- 北京小客车指标租赁协议五篇
- 输液室运用PDCA降低静脉输液患者外渗的发生率品管圈(QCC)活动成果
- YY/T 0681.2-2010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第2部分:软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强度
- GB/T 8005.2-2011铝及铝合金术语第2部分:化学分析
- 不动产登记实务培训教程课件
- 不锈钢制作合同范本(3篇)
- 2023年系统性硬化病诊断及诊疗指南
- 烟气管道阻力计算
-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全册配套优质教学课件
- 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服务迎接重大节日、活动的保障措施
-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单词短语句型复习预习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