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上海 2022 年中学物理二模考试专题(一)探究试验题说明:本专题集锦了 2022 年上海中学二模考试中物理学科各区题目中的探究试验题,包含力学、电学、热学、光学等范畴,有评分标准,题目齐全(各区均有),编排美观,价 值较大,供老师与初三的同学学习讨论,对今年的中考练习具有指导意义;1(崇明)某小组在讨论“ 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 时,记录的实 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一:表二:6 7 8 9 10 试验1 2 3 4 5 试验序号序号R/10 20 30 50 60 R/10 20 30 50 60 I/ A 0.3 0.3 0.3 0.3 0
2、.3 I/A 0.6 0.3 0.2 0.12 0.1 U/V 3 6 9 15 18 U/V 6 6 6 6 6 P/W 0.9 1.8 2.7 4.5 5.4 P/W 3.6 1.8 1.2 0.72 0.6 (1)该小组同学在试验时采纳的科学方法是(2)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可知:当通过电阻的(14);(15)相同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3)分析表二中的数据可知:(16)(17);(4)进一步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可知:电阻消耗的电功率其实由决定;(5)请你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式(18);2.(奉贤) 依据“ 浸入水中的硬币会沉在容器底部而浸入水中的木块会
3、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 某爱好小组的同学猜想物体浸入液体后静止时的位置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有关;于是他们在试验室找到高度相同但密度不同的圆柱体A、B、 C、D、E、F(已知 ABC 水DEF)进行试验;当各圆柱体在足够深的水中静止时,试验现象 如图 18(a)、(b)、(c)、(d)、( e)和( f)所示;(1) 分析比较图18 中(13)的试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高度相同的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圆柱体静止在容器底部;(2)()分析比较图18 中(d)或(e)(14)时,或( f)的试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漂浮在水面上;()分析
4、比较图 18 中( d)和( e)和( f)的试验现象和相关条件,仍可得出的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高度相同的圆柱体,word 可编辑(15) ,其露出水面的高度越大;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3)他们将容器中的水换成酒精和盐水重新试验,验证了猜想;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漂浮在不同液面上的圆柱体露出液面的高度也不同,作进一步的分析;于是他们将记录在表格中的试验数据序号 圆柱体的密度 圆柱体 液体的密度 液 圆柱体露出液面的高度 h(千克米 3)(千克米 3)(厘米)1 0.8 10 3 12.0 2 400 1.0 103 14.4 3 1.3 103 16.6 4 0.8 10 3
5、9.0 5 500 1.0 103 12.0 6 1.3 103 14.8 7 0.8 10 3 4.5 8 650 1.0 103 8.4 9 1.3 103 12.0 ()进一步分析表格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一:(16);()进一步分析表格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二:(17);(4)依据第(3)题中得出的结论, 可以估计当圆柱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之比为(18)时,圆柱体露出液面的高度为零;3.(黄埔)某小组同学讨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那些因素有关,他们把同 一物体分别放在焦距为 f1 和 f 2 的凸透镜前( f 1f 2),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剂好试验装置,进行了多次试验,每次都在光屏上
6、得到物体清楚的像,并登记相应的物距 u 和相距 v,测出 像的高度,记录在表一、二中;依据试验序号3 或 8 中的数据可判定:物体的高度为(9)厘米;是: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像的高度h 随物距 u 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分析比较试验序号(11)( 10);中物距 u、像的高度h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同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体 u 相同时, 透镜焦距越大, 像的高度越高;分析比较试验序号 1、2、3、6、7 或 8 中物距 u 和像距 v 的大小关系、物体高度和像的高度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12);试验序号 10 中空缺的数据为:( 1
7、3);word 可编辑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4. (嘉定、宝山)在“ 探究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试验中,某小组同学在常温下按图 15 所示电路,将横截面积、长度不同的铝丝接入电路的 压表测量后运算出阻值,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分析比较表一中的相关数据可得出的定性结论是:MN 两点间,利用电流表和电常温下, 铝丝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不同时,它们的电阻_(选填“ 相同” 或“ 不同”);分析比较 _(选填“ 表一” 或“ 表二”)的相关数据可得出的定量结论是:常温下,横截面积相同的铝丝,其电阻与长度成 _比(选填“ 正” 或“ 反”);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
8、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 1 与5)、(2 与 4)或( 3 与 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铝丝长度与横截面积的 _相同,电阻相同; (b)分析比较( 1 与 5)、(2 与 4)和( 3 与 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_ ;他们连续分析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觉无法得到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需选用 路连续试验;_相同的不同金属丝接入电5. (静安、青浦)小华同学利用焦距 f 为 15 厘米的试验 物距 u 像距 v 像高 h凸透镜、一个高度为 3 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等序号(厘米)(
9、厘米)(厘米)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试验;试验中,所测得的1 60.00 20.00 1.00 物距 u、像距 v 以及所成像的像高 h 分别记录在表一中;2 45.00 22.50 1.50 在验证得到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放大实像的初步规律后,3 33.75 27.00 2.40 又做了进一步讨论;4 27.50 33.00 3.60 分析比较试验序号 16 数据中物距 u、像距 v 的5 25.00 37.50 4.50变化情形及成像变化的情形,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6 22.50 45.00 6.00( 9); 分析比较试验序号 16 数据中像距 v 与物距 u 的比值及像高与物高的比
10、值,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10); 小华同学在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成像情形后,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可能会成等大的实像”;提出了一个猜想: “当物体处(a)在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成像情形后,你是否同意小华的猜想,并简述理由 word 可编辑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1);(b)为了验证该猜想,小华预备再添加些器材连续进行试验;在以下所供应的器材中,你认为最需要添加的试验器材是(12);(选填序号)A如干个高度不同的发光体 C如干个大小不同的光屏B如干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D如干个长度不同的光具座6. (闵行) 在客流量较大的区域,部分面食店为了削减顾客的就餐
11、等待时间,会把面食的温度掌握得恰到好处;某爱好小组为了探究热水与冷水混合后的温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将不同质量、 不同温度的水在绝热容器中进行混合,并测出混合后的温度;试验结果记录如下表;试验 热水的质量 热水的温度 冷水的质量 冷水的温度 混合后的温度序号 m1(克)t1()m 2(克)t2()t()1 10 60 10 10 35 2 30 60 10 10 47.5 3 30 80 30 24 52 4 40 60 10 10 50 5 40 45 20 0 30 6 40 60 20 0 40 7 40 75 20 0 50 8 40 90 40 20 55 9 40 60 40 20 4
12、0 (1)分析试验序号 1 与 2 与 4 的数据可知:当热水的温度 t1、冷水的温度 t2 与冷水的质量 m 2保持不变时,混合后的温度 t 随热水的质量 m1 的增大而(11);(2)分析试验序号 1(或 3 或 8 或 9)的数据可以得出:当热水的质量 m1 等于冷水的质量 m 2时,混合后的温度 t 与热水的温度 t1、冷水的温度 t2 满意关系式(12);(3)某同学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当热水的质量 m1、冷水的质量 m 2、冷水温度 t2 保持不变时, 混合后的温度 t 与热水的温度 t1 成正比; 请您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3);7(普陀) 为讨论沿光滑斜
13、面对上拉重物所需的拉力 F 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试验小组同学利用图 15 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试验时多次转变斜面长度 L 和高度 h,每一次用弹簧word 可编辑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测力计拉动重为1 牛的物体从斜面底端缓慢拉伸至顶端,试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分析比较试验序号(9)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的初步结论是:沿光滑斜面提升同一重物时,当斜面长度 L 相同,拉力 F 与高度 h 成( 10) ; 分析比较试验序号 2、4 与 7(或 3、5 与8,或 6 与 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的初步结论是:沿光滑斜面提升同一重物时,(11) ;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
14、表一、表二、表三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12)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13) ;8.(松江)某小组同学通过试验探究液体吸取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用相同的酒精灯对肯定质量的水进行加热,并测出水上升的温度和相应的加热时间,试验结果如表一所示;然后他们转变水的质量连续进行探究,水上升的温度和相应的加热时间结果如表二、表三所示;(设水在相等时间内吸取的热量相等)表一100 克水表二 200 克水表三500 克水试验上升温度加热时间上升温度序号( )(分钟)上升温度加热时间1 5 1 试验加热时
15、间试验()(分钟)2 10 2 序号( )(分钟)序号3 15 3 分析比较试验序号7 5 5 4 8 10 10 1、2、3 或 4、5、6 或 7、8、9 中的相关试验数据,可得出的初 1 (12)成正比;步结论是:质量相等的水, 分析比较试验序号(13)中相关试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不等的水,上升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吸取的热量越多;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试验序号 的( 14)时,吸取的热量相等;1、4 或 2、5 或 3、6 中的相关试验数据,可得:当水 为了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张认为仍需进一步进行试验,请在表四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完善他们的探究试验;表四(15)试验
16、上升温度 加热时间序号()(分钟)4 ( 16)/5 ( 17)/6 ( 18)/word 可编辑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9. (徐汇)某小组同学讨论用水平拉力F 匀速拉动物体时力的大小和F 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将不同的物块分别放置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块,如图 15 所示; 试验数据分别记录在图 15 表一、表二、表三中;表一 木块在木板上运动 表二 木块在橡胶板上运动 表三 钢块在木板上运动试验序号 质量 克 拉力 牛 试验序号 质量 克 拉力 牛 试验序号 质量 克 拉力 牛 1 300 1.5 4 300 2.1 7 300 0.9 2 4
17、00 2.0 5 400 2.8 8 400 1.2 3 500 2.5 6 500 3.5 9 500 1.5 依据该小组的试验设计,可以判定他们是在讨论用水平拉力 F 匀速拉动物体时力大小与( 9)的关系;分析比较试验序号 1 与 2 与 3 或 4 与 5 与 6 或 7 与 8 与 9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同一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10);分析比较试验序号 1 与 4 或 2 与 5 或 3 与 6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1);另一小组同学也进行了试验,拿出其中的一组试验数据(见表四)和表三进行比较;小徐认为:用水平拉力 F 匀
18、速拉动物体时,物体的质量相同,表四 铸铁放在纸板拉力大小也相同,与其他因素无关;小佳认为:用水平拉力 F 试验序号 质量 克 拉力 牛 匀速拉动物体时,物体的质量相同,拉力大小不肯定相同;你 10 300 0.9 认为 (12) (选填“ 小徐” 或“ 小佳” )的观点是错误的,11 400 1.2 理由是(13);12 500 1.5 10.(杨浦) 31某小组同学通过试验讨论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台秤示数的变化情况;如图 19 所示他们将体积为 10 分米 3 的圆柱体 A 浸入液体中, 逐步转变其浸入液体的体积,读出相应的台秤示数 F,将 V 浸和 F 记录在表A 烧杯一中;然后,他们变
19、换液体重复试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进一步讨论 F 和 V 浸的关系,他们运算了相邻两次试验中 V 浸及 F 的变化量 V浸和 F,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两列中;(已知 1 2)台秤图 19 表一(液体密度 1)表二(液体密度 2)试验 V浸 F V浸 F 试验 V浸 F V浸 F序号 分米 3 (牛)分米 3 (牛)序号 分米 3 (牛) 分米 3 (牛)1 0 22 7 0 22 1 0.8 1 1.2 2 1 22.8 8 1 23.2 3 2 23.6 9 2 24.4 2 1.6 2 2.4 4 4 25.2 10 4 26.8 5 5 26 11 5 28 3 2.4
20、3 3.6 6 8 28.4 12 8 31.6 word 可编辑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分析比较试验序号 16 或 712 中 F与 V浸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9);分析比较试验序号 16 和 712 中 F 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圆柱体浸入不同种液体的过程中,(10);分析比较试验序号 16 或 712 中 F 与 V浸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1);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 F和 V浸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2
21、);(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 F和 V浸的数据的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3);11.(闸北)某同学探究同始终线上二力的合成,合力的大小与二个分力大小、合力的方向与二个分力方向之间的关系;于是,他利用橡皮筯、 弹簧测力计进行了试验讨论;橡皮筯的原长为 AB,在 F4 牛的拉力作用下橡皮筯从 AB 伸长到 AC,如图 14a所示;换用二个弹簧测力计,同时作用在橡皮筋的 B 点,保持二个弹簧测力计用力的方向不变(与拉力 F的方向相同) ,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F1 和 F2,这时,也能使橡皮筯伸长同样的长度 BD=BC,如图 14b所示;保持二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不变,三次转变拉力的
22、大小使橡皮筯伸长同样的长度,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一中;接着,使 F1 和 F2 沿相反方向同时拉橡皮筋的 B点,三次转变拉力的大小使橡皮筯伸长同样的长度(橡皮筋的长度与前面试验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二中;a b 表一:拉力 F1(牛)图 14拉力 F(牛)(F1F 2)(牛)试验序号拉力 F2(牛)1 3 1 4 4 2 2 2 4 4 3 1 3 4 4 表二:试验序号拉力 F1(牛)拉力 F2(牛);拉力 F(牛)(F1F 2)(牛)1 5 1 4 4 2 6 2 4 4 3 7 3 4 4 试验前,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11 word 可编辑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
23、除依据表一中的试验数据,比较F 和 F1、F2的大小方向之间的关系,归纳得出:同始终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12 ,合力方向为13 ;依据表二中的试验数据,比较F 和 F1、F2 的大小方向之间的关系,归纳得出:14 ;50温度计试验过程中应用的科学方法为15 ;12.(长宁、金山)25为了讨论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同学做了如下试验: 他们在如图16 所示的两只完全相同的白色小瓶内分别装入克的水和 50 克的煤油,试验时,将两只小瓶都放在太阳下暴晒,并利用温度计测量液体上升的温度,用计时器测量加热的时间,并将试验数据图 16 整理、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设两只小瓶晒相同时间吸取的热量
24、相等)表一: 50 克水 表二: 50 克煤油 表三: 50 克水试验 上升的温 加热时间 试验 上升的温 加热时间 试验 上升的温 加热时间序号 度()(分)序号 度()(分)序号 度()(分)1 1 5 6 2 5 11 3 5 2 2 10 7 4 10 12 6 10 3 3 15 8 6 15 13 9 15 4 4 20 9 8 20 14 12 20 5 5 25 10 10 25 15 15 25 分析比较试验序号 15 或 610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分析比较试验序号 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上升的温度相同,吸取的热
25、量不同;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 _;(11)(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_;另一小组的同学将图 16 的小瓶表面涂成黑色,在瓶内装入 50 克的水进行试验, 得到如表三所示的数据;通过分析表一和表三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_;word 可编辑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答案与评分标准:1. (崇明)(5分)(14)掌握变量法;(15)电流;(16)当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17)通过电阻的电流
26、和电阻两端的电压(18)P=I2R 或 P=U 2/R 2. (奉贤)(13)( a)或( b)或( c)(14)当浸入水中高度相同的圆柱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15)圆柱体的密度越小(16)结论一: 当高度相同的圆柱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的比值相同时,圆柱体露出液 面的高度相同(17)结论二: 当高度相同的圆柱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的比值越大时,圆柱体露出液 面的高度越小(18)1 3.(黄埔)(9)6 (10)同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物距越大,像的高度越 高;(11)2 与 6 或 3 与 7 或 5 与 9 (12)同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 u 小于等于像距
27、v 时,物体高度小于等于像的高度(13)2 4.(嘉定、宝山)(13)不同(14)表二(15)正(16)比值(17)常温下,铝丝长度与横截面积的比值不同时,电阻不同;(18)长度与横截面积的比值5.(静安、青浦)(9)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u 减小,像距v 变大,像变大(10)像距 v 与物距 u 的比值等于像高与物高的比值(11)同意, 依据试验数据可知:大于 2 倍焦距成缩小的像,小于 2 倍焦距(大于焦距)成放大的像,那么就有可能在 2 倍焦距处成等大的像;6.(闵行)(11)上升;(12)t=(t 1+ t2)/2;(13)不正确;分析试验序号5、6、7 的数据可知当热水的质量m1、冷水的质量m 2word 可编辑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模具设计师资格认证考试万无一失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作物种子繁育员考试的闭卷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4模具设计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业植保员考试解析与试题及答案
- 准备2024年游泳救生员考试的资料与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体育经纪人考试工具手册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职业能力测试体育经纪人试题及答案
- 深入分析农作物种子供给链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游泳救生员考试的有用工具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湖北省考公务员考试村干部定向岗结构化面试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
- 2025年度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 长江流域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潜力分析
- 撤资退股合同协议
- 上海市嘉定区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宾馆住房协议书范本
- 电视台影视拍摄合同协议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度《安全教育家长会》课件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 地铁安检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