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水文地质学基础复习要点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1、水文循环的定义:大气水、地表水、地壳岩石空隙中地下水之间的水分交换。、水文循环的分类:坏、按循环路径不同:大循环(海-陆)与小循环(海-海、陆-陆)2、按时空尺度不同:全球水文循环,流域水文循环、水-土-生系统水文循环、水文循环的运动规律海洋的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的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陆输入水汽量与输出水汽量基本平衡4、影响水文循环的气象因素主要包括: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绝对湿度(m或e):某一时刻空气中的水汽含量g/m3相对湿度(r):空气中水汽含量的饱和程度;r=(e/E)xlOO%或r=(m/M)x100%降水量(x):定时间内,
2、降落在平地上的降水所集成的水层厚度,(mm);降水强度:每分钟内的降水量,暴雨0.5mm/分;径流:指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和水空隙:岩、土中各种类型孔隙的总称。孔隙:颗粒及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裂隙:岩石在各种应力作用下破裂变形产生的空隙。溶穴:可溶的沉积岩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隙。有溶孔、溶隙、溶洞等三种主要类型的含水介质比较:1、连通性孔隙介质最好,其它较差2、空间分布孔隙介质分布均匀,裂隙不均匀,溶穴极不均匀孔隙大小均匀,裂隙大小悬殊,溶穴极悬殊、孔隙比率孔隙介质最大,裂隙最小、空隙渗透性孔隙介质,各向同性;裂隙与溶穴,各向异性。造成空隙
3、介质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沉积物形成和空隙形成的环境与水有关的岩土性质:容水度:岩石完全饱水时所容纳的水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给水度:当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高度时,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放出水的体积。单位面积岩石柱体释出水体积v卩=gx100%岩石的总体积V持水度:重力释水后单位体积岩石中所能保持的最大水体积。岩石保持水的体积Vr岩石的总体积Vx100%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如下:岩石骨架地壳岩石中水L岩石空隙结构水结晶水沸石水结合水(矿物表面结合水)强结合水弱结合水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水重力水毛细水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广义地下水:地表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包气带、饱水带中的水)狭义地下水
4、:地表以下饱水带岩层空隙中的水重力水。地下水按综合特征分类分类依据:埋藏条件(赋存部位)含水介质的类型(赋存空间)分类类型:埋藏条件分三类,含水介质分三类,共九类。如下表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包气带水孔隙上层滞水裂隙上层滞水岩溶上层滞水潜水孔隙潜水裂隙潜水岩溶潜水承压水孔隙承压水裂隙承压水岩溶承压水1、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且有一定规模的會水层中的重力水。潜水等水位线图的作用:确定潜水的流向(即高水位低水位);判断地表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绘制河流附近潜水等水位线图);确定潜水的埋藏深度(某点地面标高潜水位);确定引水工程位置(取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流汇集地方,截水沟布置在垂直流向方向);推
5、断含水层岩性和厚度变化(透水性越弱,等水位线越密;含水层厚度越大,等水位线越疏);确定泉水出漏点和沼泽化的范围(出现在潜水位和地形等高线相等处)确定水力坡度水力坡度=水位差水流距离2、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等水压线图:某一承压含水层测压水位相等的各点的连线构成的图。等水压线图的作用确定承压水的流向(即高水位低水位)确定水力坡度(水头差比水流距离)定性判断含水层的厚度与渗透性的变化确定潜水与承压水的相互关系(与潜水等水位线绘在一张图上判断)贮水系数:承压含水层测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會水层释出水的体积。给水度:潜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
6、力作用下释出水的体积。3、上层滞水:包气带中弱透水层之上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达西定律:通过多次实验得出:出水端的流量Q与砂柱、测压管水头之间的关系为:Q=KcdQ渗透流量;w一柱横断面积;h水头损失(m);L渗流途径;K渗透系数参看下图(Fo断面】一断面一Q渗透流量;w过水断面(砂柱横断面积);h-水头损失(上下过水断面的水头差);L渗透途径(上下过水由水力学中水动力学基本原理:IJ水力梯度hydraulicgradient由上式可以得出Q=KI3渗透流速:V=Kl这是达西定律的另一表达形式,渗透流速与水力梯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即线性渗透定律,K为其线性比例系数
7、,称渗透系数。水力梯度:是沿渗流途径上的水头损失与相应的渗流长度之比,即I=-dh/dn(n为等水头面(线)的外法线方向,也是水头降低的方向)。渗透系数;水力梯度1=1时的渗透流速(V=KI)。第五章毛细现象毛细现象:将细小的玻璃管插入水中,水会在管中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才停止,这便是固、液、气、三相界面上产生的毛细现象。毛细负压:水在孔隙中经常形成凹形弯液面,产生的表面附加压强与大气压强作用于液面的方向相反,习惯上称之为毛细负压。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组分及其演变1、地下水的主要离子成分:地下水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离子共七种: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重碳酸根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及镁离子。2、
8、地下水主要离子的赋存规律:溶解性总固体:溶解性总固体是指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称(不包括悬浮物和溶解气体等非固体组分),用缩略词TDS(也可以称之为矿化度表示。一般情况下,随着TDS的变化,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成分也随之发生变化。低TDS水中,常以重碳酸根离子及钙离子、镁离子为主;高TDS水中,以氯离子及钠离子为主;TDS中等的水中,阴离子常以硫酸根离子为主,阳离子则可以是钠离子,也可以是钙离子。3、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溶滤作用:在水和岩土相互作用下,岩土中一部分物质转入地下水中,这就是溶滤作用。(其结果是岩土失去一部分可溶物质,地下水则补充了新的组分)一个地区经受溶滤愈强烈,持续时间愈
9、长久,地下水的TDS愈低,愈是以难溶离子为其主要成分。浓缩作用:地下水在蒸发排泄条件下,水分不断失去,盐分相对浓集,而引起的一系列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过程。(其结果是高矿化度,以易溶离子为主的地下水)脱碳酸作用:水中二氧化碳随温度升高及压力降低而减小,一部分二氧化碳便成为游离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这就是脱碳酸作用。(其结果是碳酸钙及碳酸镁沉淀析出,地下水中重碳酸离子及钙离子、镁离子减少,TDS降低,深部地下水上升成泉,泉口往往形成钙化)脱硫酸作用:在还原环境中,当有有机质存在时,脱硫酸细菌促使硫酸根离子还原为硫化氢。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一定条件下,岩土颗粒将吸附地下水中某些阳离子,而将原来吸附的
10、部分阳离子转为地下水中组分,这就是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粘土及粘土类最易发生交替吸附作用,而在致密的结晶岩中,不会发生这种作用。混合作用:成分不同的两种水混合在一起,形成化学成分不同的地下水,便是混合作用。(其结果是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化学类型完全不同的地下水)溶滤水:富含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渗入成因的地下水,溶滤它所流经的岩土而获得其主要化学成分,这种水称之为溶滤水。4、地下水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图示分析方式:1)简分析:用于了解区域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概貌,分析项目少,精度要求低,简便快捷,成本不高,技术上容易掌握。2)全分析:分析项目多,精度要求高。通常在简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水样进行全分析,
11、以较全面的了解地下水的化学成分。3)专门分析:为配合专门的任务而进行的分析。水分析成果的表示方法:1)离子毫克数表示法:每升水中所含离子的毫克数;2)离子毫克当量数表示法;3)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数;4)库尔洛夫式表示法:以数学分式的形式表示水的化学成分的方法。凡是毫克当量百分数大于10%的离子均列入分式。从大到小的顺序在分子的位置上排列阴离子,分母位置上排列阳离子,百分含量值放在离子的右下角,若右下角为原子数占据时,则将原子数移至右上角。分式前为特殊成分,气体成分,矿化度M(g/L),含量在离子右下角。分式后为水温to分类与图示方法:舒卡列夫分类:根据地下水中六种主要离子(钾合并于钠中)及矿化度
12、划分的。含量大于25%毫克当量的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组合,共分成49型水,每型以一个阿拉伯数字作为代号,按矿化度有划分为4组:A组矿化度小于1.5g/L,B组1.5-10g/L,C组10-40g/L,D组大于40g/L。舒卡列夫分类图表超过25%毫克当HCHC03+SHCO3+SO4HCO3+SOSO4+Cl量的离子0304+ClCl4ClCa181522293643Ca+Mg291623303744Mg3101724313845Na+Ca4111825323946Na+Ca+Mg5121926334047Na+Mg6132027344148Na7142128354249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13、1、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来自其他含水层的或含水系统的水等天然补给;灌溉回归水、水库渗漏水,以及专门性的人工补给。2、地下水的排泄:地下水通过泉、向地表水泄流、土面蒸发、叶面等方式实现天然排泄;通过井孔、排水渠道、坑道等设施,实现人工排泄。泉是点排泄,各种分类形成不同泉的特点传统分类:将泉分为上升泉和下降泉上升泉是承压水的排泄、下降泉是潜水或上层滞水的排泄。传统分类存在弊端,根据出露原因可以将泉分为以下五类(1)侵蚀泉;单纯由于地形切割地下水面而出露,包括切割潜水含水层(下)及揭露承压水隔水顶板(上)。(2)接触泉:地形切割使相对隔水底板出露,地下水从含水层与隔水底板接触
14、处出露。(下)(3)溢流泉;水流前方出现相对隔水层,或下伏相对隔水底板抬升时,地下水流动受阻,溢流地表。(下)(4)断层泉:地形面切割导水断裂,断裂带测压水位高于地面时出露成泉。(上)(5)接触带泉:岩脉或岩浆岩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地下水沿冷凝收缩形成的导水通道出露。(上)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各种要素(水位、水量、水化学成分、水温等)随时间的变化,称为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均衡:某一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地下水水量(盐量、热量)收支状况。均衡表达式;A-B=Z收入项(A)包括:大气降水量(X)、地表水流入量(Y1)、地下水流入量(W1)、水汽凝结量(Z1)。支出项(B)包括:
15、地表水流出量(丫2)、地下水流出量(W2)、腾发量(Z2)。均衡期水的储存量变化为Aw,包括:地表水变化量V,包气带水变化量m,潜水变化量h,承压水变化量PheX-(Y2-Yi)-(W2-W1)-(Z2-Zi)=V+m+MAh+MeAhe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地下水诸要素(水量、盐量、热量、能量等)本身的收支变化,即外界激励(输入)因素;另一类是影响激励(输入)响应(输出)关系的转换因素(影响地下水动态曲线具体形态的因素);后者主要是地质因素。影响因素有:气象因素、水文因素、其他因素(地震、固体潮、潮汐、外部载荷)、人为因素等。第十章孔隙水孔隙水:指存在于疏松岩层孔隙中的地下水
16、。洪积物中的地下水水文地质分带:洪积扇具有一定规律的沉积结构,根据其中地下水在埋藏、分布、水位、水质、水量等各方面不同特点,分三个水文地质带。顶部径流带(地下水深埋带、盐分溶滤带)地势高,潜水埋深大;b地形坡度大,因而水力坡度大,径流强,水平排泄;c降水、地表水和山区基岩裂隙水补给,动态变化大;强透水地层;化学成分以溶滤作用为主,HC03Ca型水中部溢出带(盐分过路带)因地形变缓、颗粒变细、透水性变差,地下水径流受阻,潜水雍高而接近地表,形成泉或沼泽;水平和垂直排泄;接受降水与上游潜水的补给,动态变化小;d出现粘性土或夹层,渗透性减小;e由于蒸发,TDS增大,HCO3-SO4或SO4-HCO3
17、尾部垂直交替带(地下水下沉带、盐分堆积带)a由于蒸发和地表水的排泄,潜水埋深增大;b垂直排泄为主;c.上部潜水接受降水补给,下部承压水接受前两个带补给d以粘性土为主,K很小;e.上部潜水浓缩作用强,TDS增大,SO4-C1或C1-SO4;下部承压水水质相对好,水量大。总体规律由山口向平原(盆地),由于水动力条件控制着沉积作用,洪积扇显示良好的地貌岩性分带:地貌上坡度由陡变缓,岩性上由粗变细。从而决定了岩层透水性由好到差,地下水位埋深由大到小,补给条件由好到差;随之,排泄由径流为主转化到以蒸发为主,水化学作用由溶滤到浓缩,矿化度由小到大,水化学类型产生相应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动也由大到小。第十一章
18、裂隙水裂隙水:赋存于坚硬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成岩裂隙水成岩裂隙成岩过程中形成a沉积岩中的脱水收缩裂隙b岩浆岩中的冷凝收缩裂隙成岩裂隙特点a不随深度增加而数量减少或消失-般为张性裂隙裂隙的连通性好,尤其是柱状节理发育的玄武岩成岩裂隙水特点层状、脉状和带状潜水,上覆有粘性土覆盖时可成为承压水水质好,HC03型水水量丰富,可作为重要的供水水源。(如内蒙一带)风化裂隙水风化裂隙风化作用形成a分布于基岩表层,随深度增加数量减少或消失b发育程度受岩性、气候、地形控制密度大,密集均匀-般为张性裂隙,特别是卸荷减压裂隙地带风化裂隙水特点埋藏浅,分布广,但含水层厚度和规模不大层状裂隙潜水,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大c就地补给就地排泄,旱季泉流量减小或干枯d.水量小,HC03型淡水构造裂隙水构造裂隙构造变动产生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卷帘门维修合同协议书
- 中通快递解除合同协议书
- 高新区合同转让协议模板
- 供暖没有协议合同
- 开发合同暂停协议
- 摊位买卖协议合同
- 亚湾游艇租赁协议合同
- 防水涂料代加工协议合同
- 政府培训协议合同怎么写
- 合作股权协议合同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理论知识竞赛题库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升本)学士学位考试复习题
- 精神障碍检查与诊断试题
- 《功能材料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2018年12月
- 【原创】《“备-教-学-评”目标一致性的实施策略》讲座PPT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总复习《数的认识》(1)
-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 中医护理原则和方法
- 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巡检维护
- 换流站控制保护软件Accel简介
- 动、静平衡原理及平衡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