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级中学学段物理学科)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8aeacc8073058149b96732ddcf603f/2a8aeacc8073058149b96732ddcf603f1.gif)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级中学学段物理学科)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8aeacc8073058149b96732ddcf603f/2a8aeacc8073058149b96732ddcf603f2.gif)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级中学学段物理学科)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8aeacc8073058149b96732ddcf603f/2a8aeacc8073058149b96732ddcf603f3.gif)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级中学学段物理学科)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8aeacc8073058149b96732ddcf603f/2a8aeacc8073058149b96732ddcf603f4.gif)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级中学学段物理学科)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8aeacc8073058149b96732ddcf603f/2a8aeacc8073058149b96732ddcf603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中学段 - 物理学科) 第一部分考情分析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2018 年上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预计为3 月 17 日进行笔试,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预计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题将延续以往的命题思路,作答时间依旧为12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考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四个题型;考试内容包含初中物理、高中物理、课标与教学论三个模块。现就近 2 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基本考情总结如下:试卷结构分析:笔试时间总分值考试题型题量和分值试卷分值占比单项选择题共 8 题,每题5分,共 4
2、0分26.7%简答题共 2 题,每题10 分,共 20 分13.3%120 分钟150 分钟案例分析题共 2题,第 11题20分,第 12题33.3%30 分,共 50 分教学设计题共 2题,第 13题12分,第 14题26.7%28 分,共 40 分说明:从 2016 年和 2017 年四次考试的试卷结构分析得出:笔试时间、总分值、题型、题量和分值以及分值占比一致,无任何变化。近四次考试中,考查最频繁的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以及电磁感应相关知识,其次是万有引力、曲线运动相关知识,原子物理与光学知识也较常涉及,随机考查初中物理声光电学知识以及机械振动等知识。考查范围是初高中物理学科知识,范围没有变
3、化,题目难度没有变化。2016、2017 年各模块知识点模块年份题型知识点分值占比简答题科学探究、教学建议13.3%2017 年案例分析题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建议33.3%下半年教学设计题教学方法、导入技能、提问技能、教学评价、教学目26.7%标、教学重难点、物理实验教学简答题课程基本理念、教学建议、基本理念13.3%2017 年案例分析题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建议33.3%上半年教学设计题教学方法、导入技能、提问技能、教学评价、教学目26.7%物理教标、教学重难点、物理实验教学学论简答题导入建议、教学建议13.3%2016 年案例分析题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建议33.3%下半年教学设
4、计题教学方法、导入技能、提问技能、教学评价、教学目26.7%标、教学重难点、物理实验教学2016 年简答题科学探究、教学建议13.3%案例分析题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建议33.3%上半年教学设计题教学方法、导入技能、提问技能、教学评价、教学目26.7%标、教学 重难点、物理实验教学小结: 1. 近四次考试题型题量没有发生变化。近四次考试中,考查知识点比较集中,考查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建议、导入技能、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知识,随机考查导入建议、科学探究、课程理念等知识。初中考查范围是物理课程标准与教学论,考查难度没有变化。第二部分备考规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招聘考试有着难度大、流
5、程复杂、竞争人数多等特点,教招考试的特点决定其是长期阶段性的考试。为此,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分成若干阶段进行精确、全面的复习操作,使自己形成一把锋利的“备考利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举轻松拿下教招考试。第一阶段 - 打牢基础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学习教材,理顺知识点。所有的题目都是对教材知识点的变形和拓展,把握好教材对于备考是至关重要的。在学习教材的时候,要格外注意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每学完一章或是一天的学习任务结束,就要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必要的话,可以列出导图。将知识点联系起来,有助于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快速查阅知识点,有助于进行自我检查。在此阶段中,做题只是用于巩固刚学习
6、的知识点,不宜钻牛角尖,不宜大量做题。以强化知识点的全面掌握以及理解运用为主。备考时间建议:10-15天模块一:物理学科知识( 7-9 天)中公名师提点复习内容:1) 初中物理知识:声现象、光现象、物态变化、内能、机械运动、质量和密度、力、压强和浮力、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电、磁和能源。2) 力学:匀变速直线运动、常见力、力的合成和分解、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万有引力与航天、功和功率、功能关系、动量。3) 电磁学:库仑定律、电场与电场线、电势、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磁场、安培力、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右手定则、恒定电流、闭
7、合电路欧姆定律、交流电与变压器。4) 选修物理: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学、分子动理论、热力学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原子核、光电效应、能级。(5) 物理实验: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探究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探究功能关系、测量小灯泡电阻、测量电源内电阻。复习方式:梳理结构加练题自测。将书本内容与知识点融会贯通,并及时自测,发现知识点的活用方法以及自己的理解疏漏,及时弥补。1) 力学与电磁学:以理解为主。这部分知识点众多,且容易结合各个知识点出题。复习时应注意理解物理概念的导出以及其物理意义。帮助理解知识点并方便做题。2) 选修以及实验:以记忆为主。这部分知识点繁杂,前后联系没有那么紧密,容易考查单个知识
8、点。复习时应注意总结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特性,列出表单更有助于复习效果。初中3. 复习技巧:部分考点可以结合图形图像学习,例如在学习运动学时结合v-t图可以学习更多的解题技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模块二:物理教学论(3-6 天)中公名师提点复习内容:义务教育以及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物理教学论。包括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导入提问巩固技能、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各种课型教学方法、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等。复习方式:知识点背诵加练题自测。先明白教学论内容,理解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重点知识,并及时自测,发现常考以及经常变化的知识点,及时弥补。复习技巧:部分考点可以结合真实课堂进行理解强化,还有部分考
9、点可以进行规律总结帮助记忆。第二阶段 - 巩固强化这一阶段主要提升重难点知识,再次复习,并将知识点结合,尝试利用多种方式解答题目,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同时可以加强知识点的背诵以及解题方法的总结。能够逐渐形成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以及固定的答题时间。错题集的整理制作可以快速强化薄弱环节。对于主观题也不要轻易放过,看懂答案和自己组织语言写出答案是两个层次。一定要不辞辛苦,才能收获成功。备考时间建议:4-8天中公名师提点复习内容:初高中全部物理知识以及教学论知识,着重复习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并辅以练习。同时要继续练习力学与电磁学等重点内容。复习方式:梳理结构、练题自测、知识点背诵。复习技巧:整理错题
10、集,发现自己的弱点,及时复习巩固。第三阶段 - 题海实战这一阶段主要提升做题能力,包括知识点运用、做题准确率和做题效率。做题可以分成两个维度,一个是按照章节体系做题,这样可以准确判断遗漏的知识点以及忘记的知识点;另一个是按照专项,即知识点模块来做题,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提高解题能力以及做题速度,对于锻炼综合大题尤为有效。这一阶段就是全面且综合的复习和练习。做成套的卷子,更加概括的复习知识体系。并且按照知识点框架进行提高训练,进一步提高做题效率以及做题准确率。备考时间建议:4-8天中公名师提点初中不要贪多,不要纠结偏题怪题,把握好重要知识点以及重要题型,及时总结适合的做题方法,灵活做题。第四阶段 -
11、 冲刺突破这一阶段以做套题为主。按照考试的要求,严格控制考试时间,调整考试心态。并且调整作息规律,以最好的状态应对考试。备考时间建议:2-4 天中公名师提点适应考试状态,且不要太过在意考试成绩,调整心态正常发挥才能让自己不留遗憾。第三部分高频考点考点声音的特性1. 声速:声波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回声:(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 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 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声音特性:1)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12、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3) 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音色与发音物体有关。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4. 超声波、次声波: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 20000Hz,高于 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 叫次声波。【经典考题】【单项选择题】 ( 2016 年上)下图所示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声音的特性”一节的实验示意图。实验时,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可用于演示() 。A. 响度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B. 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初中C. 音品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D. 音色与物体
13、振动振幅的关系【单项选择题】 ( 2017 年下)下图所示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声音的特性”一节的演示实验。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用于学习的相关知识是()演示如图 2.2-1 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A.响度B.音调C.音品D.音色考点动力学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所谓动力学两类问题就是将运动和力联系在一起分析,分析此类问题一定要遵循“力是决定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原则,切记不可没有根据“想象”“认为”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牛顿第二定律是连接力和运动的纽带,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
14、:1.选取研究对象;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正确画出受力示意图;3.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弄清物体的运动图景,画出运动示意图(如物体的关键位置、速度、加速度方向等)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建立方程。【经典考题】1.【单项选择题】 ( 2017 年上)如图5 所示,用跨过光滑定滑轮将水平面上没有动力的小船沿直线拖向岸边。若拖动的电机功率恒为P,小船质量为m,小船受到阻力大小恒为f ,经过A 点时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小船速度大小为v0 ,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则小船加速度为 ( )和绳对船的拉力的大小为()初中1PfP1PfPA. av0 cos, FB. av0, Fmv0 cosmv0 c
15、os1PfP1PfPC. a, FD. av0, Fv0mv0m v0cos考点应用万有引力分析天体运动基本方法:由万有引力提供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GMmr 2mam vr 2m2rm 4T 22 rGrM ;= GrM ; T2GrM 3 ; aGM r 2 , 当物体在天体表面的时候得出结论:vagG RM2,得黄金代换式GMgR22.三种宇宙速度:( 1) 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 ,它是卫星最小发射速度,最大环绕速度(v1gR )2) 第二宇宙速度: v2=11.2km/s ,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3) 第三宇宙速度: v3=16.7km/s ,使物体挣
16、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经典考题】【单项选择题】 ( 2017 年上)某航天器由 200km轨道变轨升至 362km,若变轨前后该航天器均作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航天器的()。A. 加速度增大B. 周期变小C.线速度变小D. 向心力变大【单项选择题】 ( 2017 年下)“嫦娥四号”是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中的一颗人造卫星,设该卫星离月球中心的距离为F,绕月周期为 T,月球的半径为 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由上述信息可知()r 2g3g r 3月B. 月球的平均密度为A. 月球的质量为G月4GR22 rD. 卫生绕行的加速度为gC.卫星绕行的速度为月T初中考点机械能
17、守恒定律1.机械能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其它力不做功从做功的角度看,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从能量的角度看,只有系统内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2.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守恒观点(初位置机械能等于末位置机械能):需选择零势面转化观点(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势能的变化量):不用选择零势面转移观点( A 变化的机械能等于B 变化的机械能) :不用选择零势面【经典考题】1.【单项选择题】 ( 2016 年下)如下图所示,轻弹簧的一段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 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停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弧形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槽的顶端静止下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
18、的机械能守恒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和槽动量守恒C.小物块离开弹簧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物块离开弹簧后,能够划上弧形槽2.【单项选择题】 ( 2017 年上)如图4 所示,一条长为L 的柔软链条,开始静止地放在光滑表面ABC 上,其左端至B 的距离为L-a,当链条的左端滑到B 点时,链条的速度大小为()。A.ga sinB.L - a g sinL - aLC.Lg sinD.g (L2a 2 ) sin(L2- a2)L初中考点功能关系功能的变化表达式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势能变重力做功WGEp1Ep2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化弹力做功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弹性势能变W 弹Ep1Ep2负功弹性势能增加化合力做功正
19、功动能增加动能变化W 合E2E1负功动能减少除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外其他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机械能变化W 外E2E1功【经典考题】1.【单项选择题】 ( 2016 年上)比赛中运动员将铅球斜上方投掷出去,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 随时间 t 的变化图像最接近的是()。考点电场的性质1.场强电场“力”的性质2.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电场“能”的性质判断电势高低的方法: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最快正电荷周围电势处处为正,负电荷周围电势处处为负(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0)判断电势能大小的方法:电场力做功: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反之增大;根据Ep=q, 正电荷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也高,负电荷电
20、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小初中【经典考题】1.【单项选择题】 ( 2017 年下)空间某静电场的点势 随 x 的变化情况如图 3 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对应的电场强度E 随 x 变化关系的是()ABCD考点电容器的电容1.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互靠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带电时,两极板带等量异种电荷,电容器所带的电量是一个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电容器带电后,两极板间就有电势差。2.电容: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1) 定义:电容器的带电量跟它的两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 2) 定义式: CQ ;决定式: CS ;U4kd3) 单位:法拉( F),1F=10 6
21、 F=1012PF3.电容器动态分析问题1) 电容改变的几种情况初中改变正对面积改变板间距离改变电介质(插入电介质时,增大;拔出电介质时,减小)插入金属板相当于减小板间距离。( 2) 电容器动态分析连接电源:U 不变;充电后断开电源:Q 不变。【经典考题】1.【单项选择题】 ( 2016 年下)下图所示为一种电容式键盘的按键,它由键帽,弹簧和平行板电容器构成,电容器板间距为 d,电容为 C。按键时,活动极板向下移动。若电容的改变量为 C/2,则按键下面的距离为( )。A.d/4B.d/3C.d/2D. 2d/3考点楞次定律1.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2.楞
22、次定律中 “阻碍 ”的四层含义谁阻碍谁是感应电流的磁通量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阻碍什么阻碍的是磁通量的变化,而不是阻碍磁通量本身当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当如何阻碍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即“增反减同 ”结果如何阻碍并不是阻止,只是延缓了磁通量的变化快慢,这种变化将继续进行,最终结果不受影响3.楞次定律的应用: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方向判断【经典考题】1.【单项选择题】 ( 2016 年上)如下图所示,铜环a 和 b 用细线悬挂于螺线管两侧,并且 a 和 b 的平面与螺线管横截面平行。则开关闭合瞬间()。A.a 和 b
23、同时靠拢螺线管B.a 和 b 同时远离螺线管初中C.a 靠拢螺线管,b 远离螺线管D.a 远离螺线管,b 靠拢螺线管2.【单项选择题】 (2016 年下)用表面涂有绝缘层的四根相同导线分别绕成闭合线圈,b,c 为导线交叉的8 字形圆线圈, d 是两个分别由半根导线绕成的闭合圆形线圈且捆绑在一起。现将他们按图6 所示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它们穿过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最后落到水平地面,则最先落地的线圈是()。A. aB.bC.cD.d考点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基本量的关系U 1 n1.原副边电压关系:1U 2 n2I 1n22.原副边电流关系:I2n1 当有多对副线圈的时候 n1I1n2I2n
24、3I33.功率关系:原线圈的输入功率等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4.频率关系:f1=f2 (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5.理想变压器动态分析题目思路:电压:输入决定输出电流、功率:输出决定输入【经典考题】1.【单项选择题】 ( 2017 年上)如下图所示的匝数为2:1 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电阻为零的轨道,可在轨道上滑行的金属杆PQ 形成闭合电路,闭合电路磁场强度为1.0T 方向向里的匀强磁场,副线圈接10 欧的电阻,金属棒PQ 为 0.1m 电阻为0.4 欧。若金属杆在外力作用下以速率3m/s 沿轨道匀速滑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线圈电流I=0.03AB. 原 线 圈 电 动 势 为E=0.
25、15VC.副线圈电流大小I=0.01AD. 副 线 圈 电 功 率 大 小P=0W初中考点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1.波长: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之间的距离叫波长。2.频率:波的频率始终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3.波速:波的传播速度。x( 1) 波速的求法:vvftT。( 2) 机械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f 不会改变,而v 将改变,因此亦改变。( 3) vf 不仅适用于机械波也适用于电磁波。4.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互判方法:微平移法上下坡法【经典考题】1.【单项选择题】 ( 2016 年上) 5.某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其振动图像如图3
26、所示,则关于摆球的速率v 和悬线对摆球的拉力F 说法正确的是()。初中A. t1 时刻 v 最大, F 最小B. t2 时刻v 最大, F 最大C.t3 时刻 v 为零, F 最大D. t4 时刻 v 为零, F 最小考点光的色散如图所示,紫光的偏向角大于红光的偏向角。结论: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偏向角越大的光,介质对其的折射率n 越大,光的频率越高,光子能量越大,粒子性越强,光的波长越小,光在介质中的速度越小(根据 nc ),临界角越小vsinC1 ,越易发生全反射,越易产生光电效应,波动性越小。n光的折射率光的频率光的能量(光电效应)n 红n 紫f 红f 紫E 红E 紫紫光较红光
27、易发生光电效应全反射临界角(全反介质中光速光的波长(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射)( sinC) 红 (sinC) 紫红紫v 紫v 红紫光较红光易发生全红光的波动性最强,紫光的粒子性最反射强红光干涉、衍射的条纹间距较宽【经典考题】1.【单项选择题】 ( 2016 年下)两束平行的单色光a, b 射向长方形玻璃砖,光从上表面入射,恰好从下表面重叠射出,如图7 所示。下面关于这两种单色光说法正确的是()。A. 玻璃中a 光的传播速度比b 光的大B. 玻璃中a 光的折射率比b 光的大初中C.在相同条件下,做双缝干涉,a 光产生的条纹间距比b 光窄D. 将 a, b 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向空气,若b 光
28、能发生全反射,则a 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考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有PV/T=C,即P1V1/T1= P2V2/T2 注: T( K ) +273.15K=t ()2.气体实验方程(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三种定律:玻意耳定律(T 一定时: PV =恒量,或 P1V1= P2V2); 查理定律( V 一定时: P/T=恒量,即P1/T1=P2/T2);盖吕萨克定律( P 一定时: V/T=恒量,即 V1 /T1= V2/T2)。3.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弄清题意,确定研究对象(热学研究对象、力学研究对象)。分析清楚题目所述的物理过程,分析清楚初、末状态和状态变化过
29、程,根据气体实验定律列出方程,力学研究对象要正确完成受力分析。结合热力学定律,联立方程进行求解。【经典考题】1.【单项选择题】 ( 2016 年下)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喷水装置,其中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为 V 0,内部装置有体积为0.5V 0 的水,水上密封的空气压强为P0,保持阀门关闭,用打气桶再向内充入压强为P0,体积为 1.5V 0 的空气。设在所有过程中,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温度不变。则充气后容器内空气的压强为()。A.P 0B.2P0C.3P0D.4P 02.【单项选择题】 ( 2016 年上)图4 所示是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p-V 图像,若其状态由A B CA,且 A B 为等容过程,B
30、 C 为等压过程, CA 为等温过程,则对该气体在A、 B、C 三个状态时的描述,正确的是( )。初中A. 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AvB vCB. 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nA =nB=nCC.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的平均作用力FA F B , FBFCD. 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NANB, NA NC考点天然放射现象衰变:放出 粒子的衰变。原子核内少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23892U23490Th24HeAXAz42Y24He z衰变:放出 粒子的衰变。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92034Th 29314Pa10eZAX ZA 1Y10e3.辐射:原子
31、核处于较高能级,辐射光子后跃迁到低能级,是伴随衰变和 衰变同时发生的,不改变原子核的质量数和电荷数。没有衰变。【经典考题】1.【单项选择题】 ( 2016 年下)下面试物理学史上三个著名的核反应方程,72y ,x 3 Liy174Nx 1 87O , y149Bez162 C 。 x,y 和 z 是三种不同的粒子,其中z 是()。A. 中子B.原子C.粒子D. 电子2.【单项选择题】 ( 2017 年上) 23920Th 经过一系列衰变和衰变为 28028Pb ,则 28028Pb232比90Th 少()A.16 个中子, 8 个质子B.8 个中子, 16个质子C.24 个中子, 8 个质子D
32、.8 个中子, 24个质子初中考点课堂教学评价对于课堂片段式案例的分析,建议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教师行为1) 提问方面:有效性原则,课堂中有些教师比较热衷于热烈场面提问:“是不是”“对不对”,然而学生齐声回答并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效果,这样的提问往往是无效的。无效的提问表现为:提问目标不明确,问题零碎而不具体,教师提问用语不准、意思不明。启发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知识直接讲授给学生,或者提问后学生不假思索的将答案脱口而出,又或者出现课堂冷场,问而不答,启而不发,都是所提问题缺乏启发性的表现。2) 评价方面:激励性原则,顾名思义要求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具有鼓励,激励的性质,引导学生更加自信的
33、学习,而不是打击教育。针对这一点常见的错误行为是教师在发现学生有错误的时候,严厉苛责,或者批评其不认真等。反馈性原则要求对学生做出的评价具有适当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针对教师的反馈信息进行新一轮的思考,而不是只说“对”“错”这样的单一的评价。分析学生在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时,需要从学习方式和学习水平角度思考。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学习水平,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是否积极参与; ( 2)是否独立思考; (3)能否主动探索;( 4)能否自由表达; ( 5)是否善于合作; ( 6)是否富于想象; ( 7)是否敢于否定;(8)是否兴趣浓厚。分析课堂气氛一个好的课堂气氛应该
34、是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目标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环境。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经典考题】1.【案例分析题】 ( 2017 年上)案例:下面是初中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一课“望远镜”部分的教学片段:老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吗?同学们:用过!老师:想知道望远镜为什么能“望远”吗?同学们:想!老师:大家看大屏幕(见图9),这就是两种常见的望远镜的结构图。初中(图9)(图10)学生甲:老师,看不懂。老师: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
35、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同学们,你们每人桌上有两个放大镜,现在你们可以用这两个放大镜模拟望远镜。同学乙:老师,怎么模拟呀?老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示意图(见图10),大家拿起这两个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放大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知道看得清楚为止。同学们纷纷动手做起来了老师:大家观察远处的景物,有什么发现?同学乙:(兴奋地说)老师,我会做望远镜了。第一个放大镜相当于物镜,第二个放大镜相当于目镜。老师:很好!同学甲:老师,这放大镜的作用不是放大的吗?我用放大镜看物体怎么是缩小的呢?老师:让大家用两个放大镜做望远镜,你怎么不按要求做,只用一个放大镜呢
36、?按我说的做!要同时用两个放大镜。老师:大家知道为什么要用两个放大镜做望远镜吗?下面我们用透镜成像规律来分析望远镜成像规律。问题:1)对该课堂实录片段的优点和不足给予评述。2)用透镜成像规律说明用一个放大镜观察物体为什么会成一个缩小的像。3)设计一个用透镜成像原理解释望远镜成像的教学片段。第四部分千锤百炼一、单项选择题如图为初中物理某教材的片段,展示的是正常的眼睛的晶状体调节,而近视眼是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无法看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的成像特点以及矫正方法是()初中A. 成像在视网膜前;凸透镜B. 成像在视网膜前;凹透镜C. 成像在视网膜后;凸透镜D.成像在视网膜后;凹透镜图中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
37、圈匝数之比为21,电阻 R1=R2 =10,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若R1 两端电压 u1102sin100t( 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电压表示数为 14.14VB. 电流表的示数为 1AC.R1 消耗的功率为 20WD.原线圈输入交流电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 a、 b 两个小球穿在一根光滑的固定杆上,并且通过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已知b 球质量为m,杆与水平面成角,不计所有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当两球静止时, Oa 绳与杆的夹角也为,Ob 绳沿竖直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可能受到2 个力的作用B.b 可能受到 3 个力的作用C. 绳子对 a 的拉力大小等于mgD
38、. a 的重力为mg tan4. 如图所示, A、 B 是两盏完全相同的白炽灯,L 是电阻不计的电感线圈,如果断开开关S1,接通 S2,A、 B 两灯都能同样发光。如果最初S1 是接通2的, S 是断开的。那么,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 刚一接通S2, A 灯就立即亮,而B 灯则迟延一段时间才亮B. 刚接通 S2 时,线圈L 中的电流为零C. 接通 S2 以后, A 灯变亮, B 灯由亮变暗D.S2 接通稳定后再断开时,A 灯立即熄灭, B 灯先亮一下然后熄灭初中5. 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 ,a 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大轮的半径为 4r ,小轮的半径为2r , c 点和
39、d 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边缘上,b 点在小轮距中心距离为r 处,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A.a 点和 b 点线速度的大小相等B.a 点和 b 点角速度的大小相等C.a 点和 c 点线速度的大小相等D.c 点和 d 点向心加速度的大小相等如图所示, B 和 C是一组塔轮,即 B和 C 半径不同,但固定在同一转动轴上,其半径之比为 RB: RC=3:2, A 轮的半径大小与C 轮相同,它与B 轮紧靠在一起,当A 轮绕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时,由于摩擦作用,B 轮也随之无滑动地转动起来。a、b、 c 分别为三轮边缘的三个点,则a、b、c 三点在运动过程中的()A. 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 3: 2B. 角速度之比为3:3: 2C. 转速之比为2: 3: 2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6: 47. 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归档文件》课件
- 2025年贵州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考试题库下载
- 惠州地区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相关性研究
- 年度保险业务报告模板
- 直播电商营销讲座模板
- 财政票据申请书
- 掌握编程模板
- 地产商务礼仪
- 餐桌礼仪解析
- 餐饮行业品牌经理之路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单元拓展-字族文》教学设计
-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2024年青海省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牙外伤的远期并发症监测
- DL-T-1846-2018变电站机器人巡检系统验收规范
-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与相关事故案例培训课件(建筑)
- 《我的寒假生活》
- 陕2018TJ 040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构造图集
- DZ/T 0430-2023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 (高清版)WST 442-2024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
- 历史时间轴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