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学家争论全球变暖还是变冷争论是科学的生命,没有争论的科学是死亡了的科学, 是无法向前发展的。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异常变化, 全球变暖的学说可以说是路人皆知,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 一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全球气温并不会持续变暖,而是将进 入变冷期。从科学家打赌说起据俄罗斯新闻网援引英国卫报报道,主要研究全球 气候变化情况的两名俄罗斯科学家坚持认为,全球变暖的说 法过于夸张,今后10年全球气候将变冷。俄罗斯科学院太阳地球物理研究所(伊尔库茨克市)研究 员弗拉基米尔巴什基尔采夫和加琳娜马什尼奇认为,对地 球气候影响最大的是太阳系活动的变化,而不是温室气体的 排放,地球变暖和回冷是对太阳黑子数量和大
2、小变化的反应。 由于今后数十年太阳将进入活动消极期,地球温度将会随之 下降。大部分气象学家不同意这种观点,其中包括正在为日本 横滨市“地球模拟器”超级计算机项目工作的英国气象专家 詹姆斯安南博士。他与俄罗斯科学家正式打赌。安南博士曾 向美国气象学教授理查德林森发起挑战,后者同样认为人类 活动并未对气候产生强烈的影响,今后20年地球温度将会 下降。与此同时,英国环境保护运动积极推动者、卫报 观察家乔治,蒙比奥特在BBC广播节目中,向全球变暖问题专 家迈伦埃贝尔发起挑战。全球冷暖之争是一场长期的科学争论20世纪70年代初就曾经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1971 年丹斯加德(Dansgaard)等人发表
3、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 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 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推算,目前气候的暖 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日本气象厅 朝仓正在1973年3月3日的东洋经济周刊上撰文预言, 地球将于21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 境研究所布赖森(Bryson)也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 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当时的“变暖说”以大气热污染为 依据,代表人物有前苏联列宁格勒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布迪柯、 列宁格勒大学施涅特尼柯夫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环境保护厅的彼得森。几十年后的现在,他们的理论成为了主流。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
4、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 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20世纪70年代,一批欧美的 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 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 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 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 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冰期以及相应的环境变 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 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 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 20年。直到了 20世纪90年代,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不过,不同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200
5、4年有媒体披露美 国国防部秘密报告称,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 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象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亚 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将下降达2.8摄氏度,北欧下降3.3 摄氏度。科学的不确定性:科学争论中的数学模拟漏洞现在对全球增暖】主要的依据就是IPCC的一些报告。在IPCC报告里面各种因子造成的辐射强迫一览表中,列举了温室气体、平流层臭氧、对流层臭氧、硫化物、矿物燃料产生 的有机碳气溶胶、矿物燃料产生的烟尘气溶胶、火山、太阳 共8种因子。而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 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的因子却都没有给予考虑。在美国,从科学界来讲,还有相当一部分有影响的科学 家
6、不同意全球增暖是温室气体造成的。周光召院士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 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 氧化碳含量。另外从历史上看,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 因素很多,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现在的变化是否完 全来自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近140年全球平均温度变化和我国近120年的平均温度 变化表明,18901924年是低温期,19251946年是高温 期,19471976 (在中国为1986年)年是低温期,1977 2000年为高温期。温室效应无法解释其中的两个低温期的产 生原因。提出温室效应的美国科学家季林(Keeling),在2000年
7、又提出潮汐气候效应。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 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为1800年。潮汐大时,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 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 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 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 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 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 一直持续到24世纪。(潮汐有13.6天、27.21天、27.55天、 29.53 天、2.2 年、11 年、22 年、55 年、60.6 年、220 年、 18
8、00年和5000年的强弱变化周期。)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后,异常寒流突袭 全球。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 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 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 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 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也与这 一时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有关。(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 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我们发现,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 18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 在19251945年
9、“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 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次,在1978 2003年“拉马德雷” “暖位相”发生。次,在2004200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2次。规律表明,拉马德 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 开始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预测显示,20002035年 应该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拉马德雷”是一种高 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 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20 年至30年。从拉马德雷暧位相转到冷位相,飓风为高活动 期,从拉马德雷冷位相转到暖位相,飓风转
10、入低活动期。1995-2020年是拉马德雷从暖位相转入冷位相,飓风活动正 进入高活动期。)据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预测,由于全球变暖,到2020 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 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这看似对立的两种现象共存正是物极 必反的辩证规律。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 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 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 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 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综上所述,IPCC的报告中没有考虑云层厚度、潮汐强弱、 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因子的数学气候 模拟
11、,其可靠性应当受到质疑。全球变暖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危害在中国,主张全球温度将变冷的声音非常微弱,与主张 全球变暖的主流派不成比例,即使偶尔出现一点客观报道, 也会被淹没在一片全球变暖的喧嚣之中。问题在于,中国人 感兴趣的是研究结果,而不是研究过程。这恰恰是中国长期 科技落后的原因: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给出一个一成不变的 永久性真理,一切都在伴随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一切 都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历来判定是非。单凭科普知 识,无法评论科学界的争论,人们需要掌握评价科学争论的 基本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符合程度。认真研究科学发展的历 史,可以使我们能够认清人类的弱点和偏见。周期性是我们认识世界和科学实践的主要依据。人类活 动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起加速或减缓作用。有人夸张地 认为,全球将进入6000万年前的大温暖期,这是误解,人 类还没有这么大的加速能力。近期研究表明,流感大流行有六大特征:处于拉马德雷 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 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 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 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 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或峰年,或其前后一年。18891890 年、1900 年、19181919 年、19571958 年、19681969 年和197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医疗设备、耗材、试剂采购协议合同
- 2025存量房买卖合同附加协议(现房)
-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太阳的位置和方向-1教学设计
- 亚马逊商城的课件
- 2025私人仓库租赁合同书
- 关于电动自行车骑行安全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 Scratch 编程《揭秘机器学习》(教案)六年级下册信息科技Scratch编程
- 《全球金融市场概述》课件
- 2025标准商业店铺出租合同模板
- 2023-2024学年浙江摄影版(三起)(2020)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 变量计数(教学设计)
- 饰品工厂知识培训课件
- 无人机飞手培训班合作合同协议范本模板
- 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 VDA6.3-2023版培训教材课件
- 2025河北保定钞票纸业有限公司人员招聘2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有关房屋买卖合同书模板
- 河北新化股份有限公司锅炉技改项目(噪声、固体废物)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错别字
- 个人用电协议合同范例
- SZDB∕Z 317-2018 大中型商场、超市安全防范规范
- 《圆柱和圆锥》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