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江苏省中考化学冲刺复习-科学探究二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共6小题)22(2022秦淮区二模)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实验不需要进行的是()A把铁丝浸入稀盐酸中B把铜丝浸入稀盐酸中C把银丝浸入稀盐酸中D把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23(2022溧阳市一模)为了验证锌、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取大小相同的锌片和铜片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所用液体合理的是()A稀盐酸B蒸馏水C酒精溶液D硫酸钠溶液24(2021秋海州区校级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体积B过滤C倾倒液体D比较金属的活动性25(2022金乡县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探究Zn、Fe
2、、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先进行如图甲、乙、丙的三个实验,再将丙中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并向滤液中加入乙中剩余的铁,滤液中析出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CuAgB丙实验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后所得滤液呈蓝色,滤渣肯定含Ag,可能含CuC图丁中b点对应溶液所含的溶质是Cu(NO3)2、Fe(NO3)2D图丁中c点对应溶液所含的溶质肯定有Fe(NO3)2,可能含有Cu(NO3)226(2021射阳县校级一模)金属活动性实际上是金属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的能力大小。下列事实可以判断M、N两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M能和盐酸反应而N不
3、能 把M、N分别放入盐酸中比较反应快慢常温下M比N更耐腐蚀 M能从N的盐溶液中置换出NABCD27(2022建邺区一模)2020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的月球土壤样品,对于科学探测月球的金属资源方面意义很大。(1)月球上存在天然的铁、铝等金属颗粒而地球上没有,原因是 。(2)为验证铜、锌、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位同学设计了不同方案。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根据 现象,得出铜、锌、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芳选择了光亮的铜丝、 溶液和 溶液(均写化学式)也验证出铜、锌、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3)镁和镁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写出镁与盐
4、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计算若得到0.4g的氢气,理论上最少消耗铁的质量是多少?三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共5小题)28(2022相城区一模)碳酸氢钠(NaHC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查阅资料】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如下:温度10203040溶解度8.1g9.6g11.1g12.7g碳酸氢钠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或受热分解均生成Na2CO3、H2O和CO2。【实验探究】探究1:NaHCO3溶液的酸碱性用玻璃棒蘸取碳酸氢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约为10,由此得出结论:(1)NaHCO3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
5、碱性”)探究2: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热效应室温下(20),边搅拌边向盛有0.5g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测得温度为18.5;恢复至室温后,向烧杯中加入过量10mL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20),搅拌,测得温度为20.8。(2)实验中配制的NaHCO3溶液 (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3)由上述实验可知:NaHCO3固体溶于水 (填“放热”或“吸热”)。有同学认为由上述实验得出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放热的结论并不可靠,理由是 。探究3:久置的NaHCO3样品中NaHCO3含量的测定将一瓶在潮湿空气中久置的NaHCO3样品(假设只有NaHCO3和Na2CO3)混合
6、均匀后,称取19.0g混合物,加热至恒重,称其质量为15.9g。(4)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01%)。若上述测定过程中未加热至恒重,则测得NaHCO3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9(2022南通模拟)甲烷(CH4)与CO、H2的性质有诸多相似处: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等。而CO、H2都能还原金属氧化物,那么甲烷(CH4)能否还原氧化铜?若能反应,产物有哪些?兴趣小组针对于此,称取6.0g氧化铜粉末,展开探究:【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为一种白色固体,其遇水变蓝;Cu和Cu2O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H2SO4Cu+CuSO4+H2O。【进行实验】
7、小言同学组装装置并 ,通入纯净、干燥的CH4后,小雨同学提醒CH4有可燃性,在点燃A处酒精喷灯前,需从C装置后尖嘴导管处收集气体并 ,D处燃着酒精灯的作用主要是处理多余的CH4,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A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B中白色固体变蓝;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物分析】结合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甲烷能够还原氧化铜。小翼同学认为:实验后,装置A中所得红色固体全部为单质铜,并结合装置B、C实验现象,书写出甲烷与氧化铜反应完全转化为单质铜的化学方程式 。小恒同学认为:实验后,装置A中所得红色固体并不一定全部为单质铜,理由是 。【定量测定】小组同学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CH4,测得
8、A中红色粉末的质量为5.1g。若CH4将6.0g氧化铜完全还原为铜单质,则理论上所得铜单质的质量应该为 g,故所得红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氧化亚铜。【设计实验】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简单的实验验证生成物中是否含有氧化亚铜,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可能的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 。30(2021秋秦淮区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实验回顾】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很快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思】某同学认为当木炭较多、温度较高时,该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可能含有一氧化碳。【查阅资料】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
9、指导下设计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分析】(1)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前,需检查 ,点燃酒精灯前,先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 (填写字母)。A.空气B.氮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3)E装置中,硬质玻璃管和固体药品实验前的总质量为65.8g,当FexOy全部转化为Fe后总质量为64.2g,其中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60g,则FexOy中x:y (填写最简整数比)。(4)证明A装置中产物有一氧化碳的现象是 。(5)请指出上述实验设计中的一项缺陷 。31(2021秋溧阳市期末)小刘同学在学习了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推测铝也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他将打磨过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
10、液,发现生成红色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提出问题】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呢?(提示:反应只生成一种气体)【作出猜想】猜想:该气体是 ;猜想:该气体是SO2;猜想:该气体是H2。【查阅资料】1.S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H2的化学性质与CO相似,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盛满该气体的试管中, 无明显变化猜想不成立将该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 猜想不成立将该气体净化后通过CuO(如图) 猜想成立【实验反思】(1)实验前铝丝要打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进行步骤实验时,硬质玻璃管内发生轻微爆炸,其原因可能是 。(3)由上述实验可以推
11、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 (填化学式)。32(2021秋东台市校级月考)为了探究SO2与水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查阅资料】1、SO2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紫色石蕊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物质会变成红色。亚硫酸(H2SO3)中,硫元素显 价。【提出问题】亚硫酸不稳定,为什么红色液体微热后不变为紫色?【作出猜想】猜想1:加热不够充分;猜想2:与空气中的氮气有关;猜想3: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探究与验证】填写表中空格:编号操作现象结论1将图1中红色液体 仍为红色猜想1不成立2如图2所示,先通入适量SO2,然后用酒精灯微热先变
12、红,后变紫猜想2不成立3如图2所示,先通入适量SO2,再改通入氮气,最后用酒精灯微热 4如图2所示,先通入适量SO2,再改通入氧气,最后用酒精灯微热 猜想3成立【分析与结论】图2中植物油作用是 ,红色液体微热后不变为紫色的原因是H2SO3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另一种酸,进一步实验证明是硫酸(H2SO4),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四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5小题)33(2022相城区一模)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配制5%的KNO3溶液将5gKNO3溶于100g水中B鉴别H2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C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加入
13、适量Ca(NO3)2溶液、过滤D比较Fe、Cu的金属活动性将Fe和Cu分别放入同体积同浓度稀硫酸中AABBCCDD34(2022高邮市一模)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与蚕丝B采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C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鉴别化肥氯化钾和氯化铵D分别将铜片、银片放入稀硫酸中,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35(2021秋南通期末)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Zn、Fe金属活动性强弱B探究铜在生成铜绿时是否需要CO2C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D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两个条件36(2021秋玄武区期末)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
14、的是() 选项ABCD实验 目的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探究温度高低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探究铁、铜、银活动性强弱比较铜与黄铜的硬度AABBCCDD37(2021秋灌云县期末)下列实验方法或所用药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目的主要实验操作或用药品A区分CO和CO2紫色石蕊溶液B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大小插入燃着的小木条,观察现象C验证Al、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向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各放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丝D区别高锰酸钾和氯酸钾观察颜色AABBCCDD五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共5小题)38(2022兴化市模拟)某兴趣小组在做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
15、生的中和反应时,利用图一得到了反应中溶液温度及p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二所示。(不考虑温度对溶液pH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由外壳、内筒、隔热层及杯盖等组成,其主要目的是 。(2)该实验说明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 热量(填“放出”或“吸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取少量 (填“a”、“b”或“c”)点溶液于试管中,该点所示的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向试管中滴加适量FeCl3溶液,能出现 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4)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室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5%,现有
16、氢氧化钙11.1g,可以处理的实验室废水的质量是多少?(废水中其他成分均不与氢氧化钙反应,写出计算过程)39(2021秋大丰区期末)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采矿和冶炼金属锡的场景。炼锡时,有关键的一步“点铅勾锡”,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 。(2)月球背面的陨石坑土壤中有天然的铁、铝、银等金属颗粒。根据铁锈蚀的条件分析,铁在月球上不锈蚀的原因可能是 。(3)“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有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实验a中,金属R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物质析出,实验b中,锌表面有黑色固体物质析出。R、Zn、Ag的金属活动性
17、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图c是实验a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c分析实验a中溶液减少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写出实验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用含R的符号表示),反应类型为 。(4)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某实验小组利用焦炭和Fe2O3模拟早期炼铁并检验可能的产物,实验装置如下:【查阅资料】A铁粉为黑色;BPdCl2溶液可用于检验CO,原理是:PdCl2+CO+H2OPd+2HCl+X。【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PdCl2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玻璃管内粉末全部变成黑色。将检验CO的原理的化学方程式补全,X处的化学式是 。为了检验气体产物,装置从左到右的接口连接顺序为a 。
18、将试管中的黑色粉末放入稀盐酸中,产生气泡,固体全部消失。【实验结论】反应生成CO和CO2,黑色物质是Fe。【归纳总结】根据实验结论写出C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提升】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取20克假黄金置于烧杯中,取120克稀盐酸,分6次加入,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序123456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g18.717.416.114.813.513.5请回答:假黄金(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 。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0(2021秋淮阴区期末)某工厂欲从只
19、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工业流程如图:(1)操作a的名称是 。(2)金属A与废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了除去固体混合物中Fe粉,获得纯净的Cu粉,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两个实验方案:方案中,由于 ,可能导致Fe粉除不尽。(4)为了准确测定Fe、Cu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某小组取样品20g,向其中加入100g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剩余混合物的总重量变为119.8g求:m g。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41(2022烈山区校级模拟)钙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形成的物质种类很多。(1)钙元素在人体内是 (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人
20、体缺钙易引发的疾病是 。A贫血 B夜盲症 C骨质疏松 D甲状腺肿大(2)生石灰溶于水,该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 (填“吸热”或“放热”),实验室可以用 测定该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验室中,生石灰应 保存。(3)实验小组同学将Na2CO3溶液滴加到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Ca(OH)2 猜想三:NaOH和 。【实验过程】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实验:取滤液,向其中滴入适量Na2CO3溶液 猜想二不成立实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 产生气泡猜想 成立【拓展延伸】
21、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明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请分析计算:实验组别一二三四稀盐酸质量/g100.0100.0100.0100.0混合物质量/g3.06.09.012.0所得溶液质量/g101.9103.8105.0105.0剩余固体质量00mn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 组。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为 。求表中m的值 (第题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g)。42(2021秋兴化市期末)学习了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走进数字化实验室,利用压强传感器进行了如下实验,同学们搭建
22、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先后将两只注射器中的溶液快速全部推入三颈烧瓶中,测定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请结合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1)该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先推入的溶液是 ,写出图2中ab段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2)图2中bc段装置内压强几乎不变,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对c点溶液中溶质进行猜想和实验探究,请完成下列实验探究。【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Na2CO3猜想二:只有NaOH猜想三:有Na2CO3和NaOH【实验探究】为进一步探究c点溶液成分,同学们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取少量c点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观察到 c点溶液
23、中有 猜想三正确将步骤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观察到溶液变红c点溶液中有NaOH【实验反思】实验步骤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明同学认为步骤中BaCl2溶液还可以换成Ba(OH)2溶液,你认为合理吗?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请说出你的理由 。(3)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明确了c点溶液的成分,再推入另一种溶液,装置内压强如图2中cd段所示,请你说明cd段压强变化的原因 。(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另取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 NaOH溶液和50g稀盐酸充分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求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二
24、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共6小题)22(2022秦淮区二模)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实验不需要进行的是()A把铁丝浸入稀盐酸中B把铜丝浸入稀盐酸中C把银丝浸入稀盐酸中D把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解答】解:A、把铁丝浸入稀盐酸中,根据铁能与稀盐酸反应,可以判断铁在氢的前边;B、把铜丝浸入稀盐酸中,根据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可以判断铜在氢的后面;C、把银丝浸入稀盐酸中,根据银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可以判断银在氢的后面;D、把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能将银置换出来,可以判断铜在银的前边。综合以上分析可知,通过A、B、D就可以比较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可以不必进行的是C。故选:
25、C。23(2022溧阳市一模)为了验证锌、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取大小相同的锌片和铜片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所用液体合理的是()A稀盐酸B蒸馏水C酒精溶液D硫酸钠溶液【解答】解:A、铁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能反应,根据这一现象说明铁比铜活泼。故A正确;B、蒸馏水不能和铁反应,也不能和铜反应,无法比较金属活动性。故B错误;C、酒精不能和铁反应,也不能和铜反应,无法比较金属活动性。故C错误;D、硫酸钠溶液不能和铁反应,也不能和铜反应,无法比较金属活动性。故D错误。故选:A。24(2021秋海州区校级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体积B过滤C倾倒液体D比较金属的活动性【解答】解
26、:A、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该操作是俯视读数,该项操作不正确;B、过滤时应做到“一贴、二低、三靠”,该项操作正确;C、该项正确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试管倾斜,试管口紧挨瓶口,图中瓶塞正放,该项操作正确;D、根据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硫酸亚铁,能比较出铁比铜活泼,该项操作正确。故选:A。25(2022金乡县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探究Zn、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先进行如图甲、乙、丙的三个实验,再将丙中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并向滤液中加入乙中剩余的铁,滤液中析出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
27、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CuAgB丙实验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后所得滤液呈蓝色,滤渣肯定含Ag,可能含CuC图丁中b点对应溶液所含的溶质是Cu(NO3)2、Fe(NO3)2D图丁中c点对应溶液所含的溶质肯定有Fe(NO3)2,可能含有Cu(NO3)2【解答】解:A、依据甲、乙、丙的三个实验的现象可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FeH、CuAg,依据题意再将丙中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并向滤液中加入乙中剩余的铁,滤液中析出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从丁图固体质量变化情况可知析出的是两种固体,Ob段析出的是Ag,bc段析出的是Cu,所以可以得知金属活动性FeCu,因此该实验可得出金属活动
28、性顺序为:ZnFeCuAg,故A正确;B、从丁图固体质量变化情况可知析出的是两种固体,Ob段析出的是Ag,bc段析出的是Cu,所以丙反应后的滤液含有AgNO3、Cu(NO3)2,因此丙试管反应后的滤渣为Ag,故B错误;C、由图丁可知,b点恰好反应完,所以b点对应溶液所含的溶质是Cu(NO3)2、Fe(NO3)2,故C正确;D、由图丁可知,c点恰好反应完,但是无法确定铁与硝酸铜的多少,所以所含的溶质肯定有Fe(NO3)2,可能含有Cu(NO3)2,故D正确;故选:B。26(2021射阳县校级一模)金属活动性实际上是金属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的能力大小。下列事实可以判断M、N两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29、M能和盐酸反应而N不能 把M、N分别放入盐酸中比较反应快慢常温下M比N更耐腐蚀 M能从N的盐溶液中置换出NABCD【解答】解:M能和盐酸反应而N不能,说明M比N活泼;M、N分别放入盐酸中比较反应剧烈程度,反应更剧烈不一定更活泼,是因为反应速率还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常温下M能与氧气反应而N不能,不能判断M、N两种金属活动性顺序;M能从N的盐溶液中置换出N,说明M比N活泼。由以上分析可知,可以判断M、N两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选:C。27(2022建邺区一模)2020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的月球土壤样品,对于科学探测月球的金属资源方面意义很大。(1)月球上存在天然的铁、铝等金属颗粒而地球上
30、没有,原因是 月球上没有氧气。(2)为验证铜、锌、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位同学设计了不同方案。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根据锌的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银的表面无变化现象,得出铜、锌、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锌铜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Cu+ZnSO4。小芳选择了光亮的铜丝、ZnSO4(合理即可)溶液和 AgNO3溶液(均写化学式)也验证出铜、锌、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3)镁和镁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写出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并计算若得到0.4g的氢气,理论上最少消耗铁的质量是多少?【解答】解:(1)月球上存在天然的铁、
31、铝等金属颗粒而地球上没有,原因是月球上没有氧气。(2)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根据锌的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银的表面无变化的现象,得出铜、锌、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锌铜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Cu+ZnSO4。根据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常用“三取中”的方法可知,小芳选择了光亮的铜丝、ZnSO4溶液和AgNO3 溶液也验证出铜、锌、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3)镁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设若得到0.4g的氢气,理论上最少消耗铁的质量是x。Fe+2HClFeCl2+H256 2x 0.4g 解得:x11.2g答:
32、最少消耗铁的质量是11.2g故答案为:(1)月球上没有氧气;(2)锌的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银的表面无变化;锌铜银;Zn+CuSO4Cu+ZnSO4;ZnSO4(合理即可);AgNO3;(3)Mg+2HClMgCl2+H2;11.2g。三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共5小题)28(2022相城区一模)碳酸氢钠(NaHC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查阅资料】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如下:温度10203040溶解度8.1g9.6g11.1g12.7g碳酸氢钠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或受热分解均生成Na2CO3、H2O和CO2。【实验探究】探究1:NaHCO3溶液
33、的酸碱性用玻璃棒蘸取碳酸氢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约为10,由此得出结论:(1)NaHCO3溶液显 碱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探究2: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热效应室温下(20),边搅拌边向盛有0.5g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测得温度为18.5;恢复至室温后,向烧杯中加入过量10mL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20),搅拌,测得温度为20.8。(2)实验中配制的NaHCO3溶液 不是(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3)由上述实验可知:NaHCO3固体溶于水 吸热(填“放热”或“吸热”)。有同学认为由上述实验得出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
34、放热的结论并不可靠,理由是可能是加入20%的盐酸时,盐酸稀释放出的热量。探究3:久置的NaHCO3样品中NaHCO3含量的测定将一瓶在潮湿空气中久置的NaHCO3样品(假设只有NaHCO3和Na2CO3)混合均匀后,称取19.0g混合物,加热至恒重,称其质量为15.9g。(4)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01%)。若上述测定过程中未加热至恒重,则测得NaHCO3的质量分数将 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解答】解:(1)碳酸氢钠溶液的pH值约为10,所以NaHCO3溶液显碱性,故答案为:碱性;(2)碳酸氢钠在20时的溶解度为9.6g,在20时100g水中溶解9
35、.6g碳酸氢钠而达到饱和状态,所以10mL水中最多溶解0.96g的碳酸氢钠,在20时将0.5g的碳酸氢钠加入10mL水中形成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答案为:不是;(3)20时,边搅拌边向盛有0.5g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测得温度为18.5C,说明碳酸氢钠溶于水吸收热量,恢复至室温后,向烧杯中加入过量10mL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测得温度为20.8,此时温度升高,但有可能是加入20%的盐酸时,盐酸稀释放出的热量,并不能说明是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放热,故答案为:吸热;可能是加入20%的盐酸时,盐酸稀释放出的热量;(4)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根据题意固体减少的质量为19.0g15.9
36、g3.1g,2NaHCO3Na2CO3+H2O+CO2 m(减少的固体) 168 18 44 62 x 3.1gx8.4g样品中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答:样品中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44.21%。若测定过程中未加热至恒重,碳酸氢钠可能未完全分解,最终测定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能偏小,故答案为:偏小。29(2022南通模拟)甲烷(CH4)与CO、H2的性质有诸多相似处: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等。而CO、H2都能还原金属氧化物,那么甲烷(CH4)能否还原氧化铜?若能反应,产物有哪些?兴趣小组针对于此,称取6.0g氧化铜粉末,展开探究:【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为一种白色固体,其遇水变蓝;Cu和Cu2O均
37、为红色固体,且Cu2O+H2SO4Cu+CuSO4+H2O。【进行实验】小言同学组装装置并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通入纯净、干燥的CH4后,小雨同学提醒CH4有可燃性,在点燃A处酒精喷灯前,需从C装置后尖嘴导管处收集气体并 验纯,D处燃着酒精灯的作用主要是处理多余的CH4,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2H2O+CO2。【实验现象】A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B中白色固体变蓝;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物分析】结合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甲烷能够还原氧化铜。小翼同学认为:实验后,装置A中所得红色固体全部为单质铜,并结合装置B、C实验现象,书写出甲烷与氧化铜反应完全转化为单质铜的化学方程式 CH4
38、+4CuO4Cu+CO2+2H2O。小恒同学认为:实验后,装置A中所得红色固体并不一定全部为单质铜,理由是 氧化亚铜也是红色固体。【定量测定】小组同学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CH4,测得A中红色粉末的质量为5.1g。若CH4将6.0g氧化铜完全还原为铜单质,则理论上所得铜单质的质量应该为 4.8 g,故所得红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氧化亚铜。【设计实验】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简单的实验验证生成物中是否含有氧化亚铜,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可能的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取少量样品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若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则证明该生成物中含有Cu2O。【解答】解:进行实验小言同学组装装置并检
39、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甲烷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在点燃A处酒精喷灯前,需从C装置后尖嘴导管处收集气体并验纯;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H2O+CO2,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验纯;CH4+2O22H2O+CO2;产物分析根据实验现象可知:A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说明氧化铜转化为铜,B中白色固体变蓝,即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生成,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4CuO4Cu+CO2+2H2O;铜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固体,所以在生成物变成红色时,不能断定固体全部为铜,故答案为:CH4
40、+4CuO4Cu+CO2+2H2O;氧化亚铜也是红色固体;定量测定解:CH4将6.0g氧化铜完全还原为铜单质,则理论上所得铜单质的质量为x,CH4+4CuO4Cu+CO2+2H2O 320 256 6.0g xx4.8g设计实验用简单的实验验证生成物中是否含有氧化亚铜,Cu2O+H2SO4Cu+CuSO4+H2O,可以取少量样品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若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则证明该生成物中含有Cu2O,故答案为:取少量样品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若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则证明该生成物中含有Cu2O。30(2021秋秦淮区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实验
41、回顾】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很快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CuO2Cu+CO2。【实验反思】某同学认为当木炭较多、温度较高时,该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可能含有一氧化碳。【查阅资料】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分析】(1)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Ca(OH)2+CO2Ca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前,需检查 装置的气密性,点燃酒精灯前,先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 B(填写字母)。A.空气B.氮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3)E装置中,硬质玻璃管和固体药品实验前的总质量为65.8g,当
42、FexOy全部转化为Fe后总质量为64.2g,其中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60g,则FexOy中x:y3:4(填写最简整数比)。(4)证明A装置中产物有一氧化碳的现象是 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F装置中出现浑浊。(5)请指出上述实验设计中的一项缺陷 缺少尾气处理。【解答】解:【实验回顾】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故答案为:C+2CuO2Cu+CO2;【实验分析】(1)装置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43、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2)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该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的气体生成物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从实验的流程可以看出,装置B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装置C是吸收二氧化碳,装置D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尽,装置E是验证是否含有一氧化碳,装置F是验证E中是否生成二氧化碳,从而说明生成物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因为装置中含有空气,因此应先排出装置中空气的干扰,故应先通入一会氮气;故答案为:装置的气密性;B;(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5.8g64.2g1.6g;FexOy中铁元素的质量为:65.8g60g1.
44、6g4.2g;即:56x:16y4.2g:1.6g;x:y3:4;故答案为:3:4;(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加热时铁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因此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已经除尽,F装置中出现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故答案为: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F装置中出现浑浊;(5)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上述实验设计中的一项缺陷缺少尾气处理;故答案为:缺少尾气处理。31(2021秋溧阳市期末)小刘同学在学习了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推测铝也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他将打磨过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发现生
45、成红色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提出问题】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呢?(提示:反应只生成一种气体)【作出猜想】猜想:该气体是 O2;猜想:该气体是SO2;猜想:该气体是H2。【查阅资料】1.S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H2的化学性质与CO相似,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盛满该气体的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无明显变化猜想不成立将该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猜想不成立将该气体净化后通过CuO(如图)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玻璃管内壁有水珠猜想成立【实验反思】(1)实验前铝丝要打磨的原因是 4Al+3O22Al2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进
46、行步骤实验时,硬质玻璃管内发生轻微爆炸,其原因可能是 没有先通一会儿气体将玻璃管内的空气排出后再加热。(3)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 H2SO4(填化学式)。【解答】解:【作出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氧气、二氧化硫或氢气;【进行实验】向盛满该气体的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无明显变化,说明该气体不是氧气,猜想I不成立;将该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该气体不是二氧化硫,猜想I不成立;将该气体净化后通过灼热的CuO,猜想成立,则该气体为氢气,H2的化学性质与CO相似,具有还原性。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47、水和铜,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玻璃管内壁有水珠;【实验反思】(1)由于铝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实验前,铝丝需用砂纸打磨的目的是除去铝表面的氧化铝。化学方程式表示4A1+3O22Al2O3。(2)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受热易爆炸。所以进行步骤实验时,硬质玻璃管内发生轻微爆炸,其原因可能是没有先通一会儿气体将玻璃管内的空气排出后再加热。(3)根据已知条件,要想产生氢气,应该是金属与酸反应,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化学式为H2SO4。故答案为:【作出猜想】O2;【进行实验】插入带火星的木条;无明显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玻璃管内
48、壁有水珠;【实验反思】(1)4Al+3O22Al2O3;(2)没有先通一会儿气体将玻璃管内的空气排出后再加热;(3)H2SO4。32(2021秋东台市校级月考)为了探究SO2与水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查阅资料】1、SO2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紫色石蕊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物质会变成红色。亚硫酸(H2SO3)中,硫元素显 +4价。【提出问题】亚硫酸不稳定,为什么红色液体微热后不变为紫色?【作出猜想】猜想1:加热不够充分;猜想2:与空气中的氮气有关;猜想3: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探究与验证】填写表中空格:编号操作现象结论
49、1将图1中红色液体 继续加热仍为红色猜想1不成立2如图2所示,先通入适量SO2,然后用酒精灯微热先变红,后变紫猜想2不成立3如图2所示,先通入适量SO2,再改通入氮气,最后用酒精灯微热先变红,后变紫4如图2所示,先通入适量SO2,再改通入氧气,最后用酒精灯微热溶液一直为红色猜想3成立【分析与结论】图2中植物油作用是 隔绝空气,红色液体微热后不变为紫色的原因是H2SO3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另一种酸,进一步实验证明是硫酸(H2SO4),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SO3+O22H2SO4。【解答】解:【查阅资料】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亚硫酸(H2SO3)中,氢元素为+1
50、价,氧元素为2价,因此硫元素显+4价;故答案为:+4;【探究与验证】1、实验结论为猜想1不成立,说明加热不能出现红色消失的现象,因此可以继续加热红色液体,观察实验现象;故答案为:继续加热;3、猜想2不成立,说明氮气不能保证溶液一直显红色,所以实验现象为先变红后变紫;故答案为:先变红,后变紫;4、猜想3成立,说明氧气可以保证溶液一直为红色;故答案为:溶液一直为红色;【分析与结论】因为要验证氮气和氧气的影响,因此需要植物油隔绝空气,避免影响实验;亚硫酸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2H2SO3+O22H2SO4;故答案为:隔绝空气;2H2SO3+O22H2SO4。四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5小题)33(2
51、022相城区一模)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配制5%的KNO3溶液将5gKNO3溶于100g水中B鉴别H2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C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加入适量Ca(NO3)2溶液、过滤D比较Fe、Cu的金属活动性将Fe和Cu分别放入同体积同浓度稀硫酸中AABBCCDD【解答】解:A、将5gKNO3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5%,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均会出现小液滴,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Na2CO3能与适量Ca(NO3)2溶液反应生
52、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将Fe和Cu分别放入同体积同浓度稀硫酸中,铁溶解并产生氢气,铜不反应,说明铁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即FeHCu,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34(2022高邮市一模)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与蚕丝B采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C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鉴别化肥氯化钾和氯化铵D分别将铜片、银片放入稀硫酸中,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解答】解:A、羊毛与蚕丝的主要成分均为蛋白质,灼烧闻气味,均产生烧焦羽
53、毛的气味,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C、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氯化铵,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D、分别将铜片、银片放入稀硫酸中,均不反应,不能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故选:C。35(2021秋南通期末)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Zn、Fe金属活动性强弱B探究铜在生成铜绿时是否需要CO2C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D验
54、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两个条件【解答】解:A、该实验中,金属种类以及酸的种类均不同,无法验证金属的活动强弱,故A错误;B、左侧试管中的铜片与水、氧气、二氧化碳同时接触,发生了锈蚀;右侧试管中的铜片与水、氧气接触,没有发生锈蚀,对比可知,铜在生成铜绿时需要CO2,故B正确;C、二氧化碳通过盛有干紫色石蕊纸花的试管时,纸花没有变色;二氧化碳通过盛有湿紫色石蕊纸花的试管时,纸花变成红色,对比可知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故C正确;D、第一只试管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只与氮气接触,没有燃烧;第二只试管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发生燃烧;第三只试管中的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55、没有燃烧;对比可知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D正确。故选:A。36(2021秋玄武区期末)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ABCD实验 目的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探究温度高低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探究铁、铜、银活动性强弱比较铜与黄铜的硬度AABBCCDD【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用澄清石灰水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实验中观察到呼出气体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故A正确;B、实验中观察到冷水变红色比热水慢,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故B正确;C、实验中,银球和铜球的表面均无明
56、显变化,说明铁最活泼,但是无法判断银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C错误;D、将铜与黄铜相互刻画,观察到铜片上出现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大于铜的硬度,故D正确。故选:C。37(2021秋灌云县期末)下列实验方法或所用药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目的主要实验操作或用药品A区分CO和CO2紫色石蕊溶液B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大小插入燃着的小木条,观察现象C验证Al、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向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各放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丝D区别高锰酸钾和氯酸钾观察颜色AABBCCDD【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故
57、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B、插入燃着的小木条,观察现象,能使木条正常燃烧的是空气,能使木条熄灭的是呼出气体,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C、向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各放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丝,铝均能与CuSO4、AgNO3反应,分别置换出铜、银,说明了活动性AlCu,AlAg;无法比较银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可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显暗紫色的是高锰酸钾,显白色的是氯酸钾,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五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共5小题)38(2022兴化市模拟)某兴趣小组在做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的中和反应时,利用图一得到了反应中溶液温
58、度及p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二所示。(不考虑温度对溶液pH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由外壳、内筒、隔热层及杯盖等组成,其主要目的是 防止热量散失或保温。(2)该实验说明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 放出热量(填“放出”或“吸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2O。(3)取少量 c(填“a”、“b”或“c”)点溶液于试管中,该点所示的溶液中的溶质是 NaCl、NaOH(填化学式),向试管中滴加适量FeCl3溶液,能出现 红褐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l3+3NaOHFe(OH)3+3NaCl,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NaCl(填化学
59、式)。(4)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室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5%,现有氢氧化钙11.1g,可以处理的实验室废水的质量是多少?(废水中其他成分均不与氢氧化钙反应,写出计算过程)【解答】解:(1)装置A由外壳、内筒、隔热层及杯盖等组成,装置涉及目的是防止热量散失或保温,故答案为:防止热量散失或保温;(2)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放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故答案为:放出;NaOH+HClNaCl+H2O;(3)向试管中滴加适量FeCl3溶液,会生成沉淀,说明氢氧化钠过量,则对应图像氢氧化钠过量的点是c点,故取少量c点溶液,该点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60、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故答案为:c;NaCl、NaOH;红褐;FeCl3+3NaOHFe(OH)3+3NaCl;NaCl;(4)设可以处理的实验室废水的质量是xH2SO4+Ca(OH)2CaSO4+2H2O98 745%x 11.1g x294g答:可以处理的实验室废水的质量是294g。39(2021秋大丰区期末)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采矿和冶炼金属锡的场景。炼锡时,有关键的一步“点铅勾锡”,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 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内安全故事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动脉瘤术后护理查房
- 西湖大学《西方现代派文学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废水处理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外贸英语函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修文县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外国语附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期中考试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小主持人9岁课程
- 《202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管理指南》解读 2
- 2024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课件
- 2025年xx村公益性项目购买材料询价会议记录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 西师大版
- 抗日英雄人物杨靖宇介绍
- AI驱动的可持续能源发展
- 整本书阅读《林海雪原》【知识精研】六年级语文下册 (统编版五四制2024)
- 健康日用品设计与研发趋势
- 【化学】常见的盐(第1课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2024)
- 《海上风电设备运输规范》
- 2024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