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一体化的问题及应对_第1页
长株潭一体化的问题及应对_第2页
长株潭一体化的问题及应对_第3页
长株潭一体化的问题及应对_第4页
长株潭一体化的问题及应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株潭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比珠三角长株潭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比珠三角摘要:长株潭作为湖南的经济核心,早在1982年长株潭经济整合的概念被提出, 但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行政体制,人们观念的制约,长株潭一体化基本处于理论阶 段。到1997年,长株潭一体化的专题会议召开,提出“把长株潭城市群建成湖南经济 增长极”的重大战略决策,长株潭一体化从此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但长达近四十年 的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依旧缓慢,反观珠三角的发展怎“飞速”两字了得,那么是什么制约着长株潭一体化的进程,长株潭一体化到底存在着何种问题?背景:简介:长株潭是指长沙、株洲、湘潭所管辖的区域范围,辖三个地级市、四个县 级市、

2、八个县、一个市辖区、177个建制镇、142个乡。总面积28254平方公 里。2000年总人口 1239.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358.97万人,城镇人口 507.14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0.92%。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是湖南省政府为了进一步整合促进长株潭(长沙、株洲 和湘潭)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所提出的宏观规划。目标是通过包括资源、 市场在内的经济要素的一体化促进三市集群经济的规模,提高以长沙为核心的长 株潭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以及区域辐射力,并进而促进长沙、株洲 和湘潭地区社会生活的融合。珠三角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 东莞、中山、惠州市和肇庆

3、市,总人口 4230万,土地总面积41698平方公 里,其中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 面积6640平方公里。近年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呈现出农村工业化程度高、城乡一体化进程快等特点。发展结果:长株潭一体化1982年提出,1997年开始正式实施,到如今历时将近四十 年,但进展依然缓慢。2003年,提出长株潭一体化的理论基础的张萍先生评说 “第一,如果从总体规划启动,基础设施先行这个要求来说,可以说现在完 成了 60 70%,用了六年时间。最终完成可能还要

4、两三年。用8-9年时间完成 这个阶段,进展速度慢了些。第二,从产业和市场的一体化来说,没有取得突破, 还是分割的。第三,推进长株潭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没有相应改革 和创新。不解决体制问题,不可能突破。”时至今日,长株潭一体化的现状较03 年并无较大突破。“珠三角”概念首次正式提出是1994年,珠三角的发展历时17年,05年,城市化率69.5%; GDP为27843亿元,占全国GDP的17.0%。通过城市群 竞争力比较,珠三角城市群在效率和产业发展水平两项指标的排名中名列第一, 综合排名第二。2009年,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达3.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7%, 增幅高出全国水平2个百分

5、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2.3:47.8:49.9,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较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珠三角地 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96万亿元,同比增长22.7%,增速比上年提高8.5个 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4.3%。珠三角实现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比上年下降3.8个百分点,总额占全 国的比重为8.7%。GDP比较:珠三角GDP年曾Jit -1 3 fll也心o站3第三曲业第.- Hi-r.l -ILKh 驱441.砧3驱.即411.454U.lbLT1U.W阴江为557.7641KM.I4盘 1&UIJ154.4J仍.H4

6、5ftF. 11M.73书时1 !7睥iiiJ5.vb河心5H3.7S47M.S2罚5 52即衡1 ?9S6 OSS5758.61侦I54K537554.45765(k42机u邛 郴3is?44 4?5 74粉顷.1!昌V :,册押556:书5b7.7iJ25606.871?5 中.1 一祯由1234I.2I1 IMF24745.5S711 4514蜘 6014168.6252长株潭GDPGDP (亿)200420052006200720082009长株潭1894.162412.62818.063462.074565.315506.7根据上表数据可做出图如下:由上表可看出:长株潭经济近几年开始

7、稳步发展,但是幅度并不大,珠三 角早年开始进行城市群发展的时候GDP增长率可达到百分之三十四十,可谓迅 猛至极,现在虽式微但是发展依然稳固。反观长达半个世纪的长株潭一体化就有 点差强人意了,不温不火。长株潭发展步伐的雷声大雨点小,通过比较珠三角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瓶颈长株潭人口城镇化相对滞后:这是目前制约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最主要的人口瓶颈。2000年人口普查资 料显示,长株潭城镇化水平为40.92%,虽然比全省平均水平(29.75%)高11.17 个百分点,但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22%),其中湘潭市(35.90%)更是低于全 国平均水平。这种低水平的城镇化状况与其在全省经济和

8、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不相称,与作为重要区域发展极的珠三角城市群之间的差距巨大,离成为湖南乃 全周边区域发展极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还有一段较大的差距。而珠三角2000年城镇化水平为69.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以 佛山市为例,佛山市至2002年底,全市总人口338.98万人,国内生产总值1168.66 亿元。该市共有建制镇41个,其中10万人以上的镇(街道)8个,按常住人口计 算全市城镇化水平为59%,按“五普”计算为75%,已接近世界上发达国家美国和 日本的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2002年长株潭40.92%珠三角69.5%针对加快长株潭城镇化问题可借鉴珠三角的方法:(一)各级党委

9、、政府对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非常重视,把城镇化建设规 划摆上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步伐,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度。(二)着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为了强化对乡镇工 业布局的规划调控,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珠三角各市纷纷加大工业园区 的建设力度,鼓励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吸引外资、民营企业进园投资,以工业 化带动城镇化,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佛山市规划了 600多平方公里的十大 工业园区,并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顺德区2003年正式 确定了 17个集约工业区,总规划面积为16.63万亩,每个工业区规模都超过3000 亩,最大的顺德科技工业园为69平

10、方公里;江门市以“一镇一专业,一村一品 牌”的方式投入资金30多亿元,建成较大规模的工业园区80多个,引入外资、 民营企业8000多家。仅鹤山市就已建成面积超1000亩的工业园区16个,落户 工业园区的企业750多家,总投资55亿元。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8家,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4.64亿元,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的进程。2002年,该市 共和镇以工业园为载体,吸纳了 5000多名农业人口转向城镇就业,被国家科技 部确定为全国现代化小城镇创建单位。(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建设中,以创 建文明村镇为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 逐

11、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目标,为市民和企业创造了优美的生活和投资环境。(四)通过加快农村工业化建设,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 营,进一步推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民的非农 收入,并确保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江门市157.45万农村劳动力中,已有38.4 万人转移从事非农产业,占劳动力总数的24.38%。一些工业化程度较高的镇, 如新会司前镇劳动力转移率高达66.3%。江门市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一批各 具特色的专业镇,如共和镇的灯饰产品、水口镇的水暖卫浴产品、古劳镇的印刷 产品、司前镇的不锈钢产品等。这些特色经济的形成,进一步加快了农村劳动力 的转移,提高了农

12、民的非农收入。人口素质较低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加人城镇集聚力和辐射力,不仅要不断改 善城镇基础设施,优化城镇硬件环境,更重要的是人力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 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2000年,长株潭人口素质:(1)高文化层次的人才少。每10万人拥有人专及 以上人口,长株潭分别比北京和上海少10601和4698人。每10万人拥有研究生数, 长株潭153人,北京和上海都超过1000人。(2)低文化层次人口多。长株潭每10 万人口中有初中和小学人口达到70895人,而北京和上海分别为51347和55737人。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看,珠三角人口受教育程度以初中生为主,占 46.6%,

13、高中以上(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占17.9%。与长株潭相若,低学历人 口占相当大的比重。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以上大专以上珠三角26. 246.617. 95. 52000-2005年,珠三角人口受教育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在各种受教育程度 人口的构成中,初中教育程度人口比例最高,而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上 升幅度最快,比2000年高3.25个百分点。珠三角6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 年限从8.88年上升至9.25年,比全省8.36的平均水平,多近1年。针对提高长株潭人口素质问题可借鉴珠三角的方法: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力度:早年珠三角和长株潭一样人才素质低下,但是 珠三角人口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他们对如此

14、的培养和吸引。靠什么培养?靠加大教 育力度。靠什么吸引?靠密集的工业区,靠数量不菲的就业机会。目前长株潭人口受教育程度还低,尤其是具有人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口 比重低,仅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3.1%,比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区要低 好几个数量级。较低的人口素质难以满足将长株潭建设成为湖南省经济发展极。 近年来,长株潭在培养、引进、留住和使用人才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 明显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在高校连续五年扩招的前提下,湖南省的高考升学 率仍仅为55%左右,长株潭人致与全省相当,而北京、上海都已达到80%左右: 在引进人才方面,虽然力度有所加人,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引进人才的工作条

15、件和待遇与沿海地区仍存在较人差距。人才引进难度依然较人:在用人机制方面, 在“用人唯贤”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通过政策、经济、机制乃至情感的手 段,为高素质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待遇,积极引进、科 学使用、多途径留住高素质人才:要充分挖掘长株潭现有高校的潜能,培育更多能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只有这样,长株潭才有可能通过赢得 人才之战,确保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获利,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才可能跃 上一个新台阶,才可能用较短的时间将长株谭建设成为湖南乃至周边地区社会和 经济的发展极。2交通问题打造城市带,推动长沙、株洲、湘潭区域经济一体化,交通是基础。尽快 实现长

16、株潭三市交通同环,一直是三市人民多年来的共同心愿。(因为数据不全的原因长株潭以长沙为例,珠三角以广州为例)(2005)市面积为:11,819.5平方公里合计国运公路省运公路市县公路多公路专用公路5515.57403661.951 801.52640.768.36广州公路(2005)市面积为:3,843.43平方公里全市To t:L市区Urb anD i e tr i c t e增城市Zerigcheng从化市C unghiia5493300713361150俗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长沙与广州面积相差2-3倍,但公路里 程缺差不多,见长沙的交通是多么的不便利了。现今长株潭三地之间还没有一条

17、象样的城市主干道联通(如想真正地达到 一体化,至少要三到四条宽阔便捷的城市主十道联结)。如果从长沙火车站乘巴 士前往湘潭或株洲,即便走京珠高速也要一个小时,不走高速的话(要先坐公交 车到汽车南站倒车)差不多要一个半到两个小时。既耗时、耗力又耗财。长株潭城市内以公交为主要交通工具,交通拥堵,而且不能用公交卡,给 城市人出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长株潭与珠三角三个城市间交通对比)而珠三角已开通城际铁路,广珠城际铁路城际铁路,全线总长142.2公里, 经过广州、佛山、中山、珠海和江门等5个珠三角城市。其中广州至珠海主线长 115.6公里,小榄至江门支线长26.6公里。同时有几座城市有轻轨连接。市内

18、广州、深圳、佛山都已有地铁,珠海、中山、惠州、江门也已在筹划建设地铁。针对长株潭交通问题可借鉴珠三角的方法:(一)水运方面:珠三角依傍珠江构建水运航道,建议修建湘江水电航运 综合枢纽工程。提升湘江航运运输通航能力。长株潭外运主依托即将等级,依托 长沙霞凝新港建设长株潭水运枢纽,中转洞庭湖和省外运输;株洲、湘潭为湘江 上游地区的枢纽港,中转省内运输。长沙客运港为连接武汉、宜昌、岳阳、常德、 衡阳的大型船舶的区域性客运枢纽。充分利用长江是中国最大、最长的东西向水 上黄金水道,中国八百里洞庭湖在岳阳交汇的区位优势,将岳阳打造长江中游航 运交通枢纽港口城市。将湘阴港口纳入长株潭港口资源开发改造,实现长

19、株潭“通湖达江”独特的水上交通优势。通过岳阳港口成为长株潭对接长江经济区的 重要港口通道。水路沿长江下行,五千吨级船舶可达武汉、南京、上海。打通中 南、西南的重要水运交通要道。(二)铁路方面:可借鉴珠三角开通3+5城市群的城际铁路。同时立足于 京广铁路、武汉高铁,利用我国快速、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南北走向陆上运输大通 道优势。建议争取国家高铁建设立项修建;渝长高铁(长沙一常德一张家界一黔 江区-重庆)高速铁路。铁路段只需要修建将黔江区一张家界。加强长株潭与 西部重庆成都等城市联系。长赣厦高铁(长沙全茶陵至赣州全厦门)进行规划加 强,成为长株潭最近通海快速通道,进一步加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厦漳泉三角洲联

20、 系、台湾的经济联接。加上已有的武广高铁,和正开工修建沪昆高铁,长株潭形 成中国中部最重要的高铁枢纽中心。(三)公路方面:争取鄂赣两省支持,规划修建:长岳荆(长沙岳阳至荆 州)高速高速、长九高速(九江全长沙)、长吉厦(长沙全吉安全厦门)高速等五 条公路。这样打通长沙与周边城市最近的出省公路通道。湘赣两省支持修建长九 线(长沙一修水一九江),将洞庭湖与鄱阳湖距离拉近。逐步形成长沙出省的直 达高速公路通道。省内公路方面:长沙为全省公路运输中心,以长株潭城市大外环为圈,以连接各 条国道、高速公路节点为枢纽,建立若干运输物流中心,统一交通网络。长株潭 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长株高速,潭衡西高速,醴

21、浏高速等三市的外环线 高速公路的建设。长株潭三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和各市内网线的建设。扩大三市 县城、农村城乡间公路建设。逐步实现长株潭区域内交通运输一体化。组建共同对外交通网络体系,由三市交 通部门共同组建长株潭公交总公司负责三市城际公交,进一步完善长株潭三市的 公交,实现三市的到机场,铁路车站交通,长途客运的“零距离换乘”。交通软 件建设:撤销三市间的公路收费如长潭西长株高速的收费,移到每市的入口, 实行三市交通同环,设立长株潭交通管理委员会,负责三市的交通协作,管理; 保障三市的交通畅通无阻。进一步加强三市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影响力。完善长 株潭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四)航空方面:黄花国量航运中心地位。长沙黄花机场组建为长株潭国 际黄花机场,。扩建黄花际机场扩容建设,进一步提升长沙将黄花机场作为中部 地区第一吞吐机场,开通湘潭和株洲到长沙黄花机场快速度通实现黄花航空港国 际化规模化道,实现黄花机场为三市共享机场。近期长株潭第二机场的计划,修 建长株潭韶山机场,进行直线机场方面的规划。(五)长株潭城际交通2007年长株潭三市城际公交车开通,建议综合考 虑两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