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3.2 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3.2 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3.2 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3.2 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3.2 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 学案基础知识:一、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第一类: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第二类: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图:二、超重与失重1实重和视重(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2)视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或对台秤的压力将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或台秤的示数即为视重。2超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

2、速度。3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4完全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考点一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1问题类型2解决动力学两类问题的两个关键点3动力学基本问题中力的处理方法(1)合成法:在物体受力个数较少(2个或3个)时一般采用“合成法”。(2)正交分解法:若物体的受力个数较多(3个或3个以上),则采用“正交分解法”。典例1(2021上海闵行区模拟)如图所示,直杆水平固定,质量为m0.1 kg的小圆环(未画出)套在

3、杆上A点,在竖直平面内对环施加一个与杆夹角为53的斜向上的拉力F,使小圆环由静止开始沿杆向右运动,并在经过B点时撤掉此拉力F,小圆环最终停在C点。已知小圆环与直杆间的动摩擦因数0.8,AB与BC的距离之比s1s285。(g取10 m/s2,sin 530.8,cos 530.6)求:(1)小圆环在BC段的加速度的大小a2;(2)小圆环在AB段的加速度的大小a1;(3)拉力F的大小。思路点拨:解此题可按以下思路:(1)在BC段,对小圆环进行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2)分析小圆环在BC段和AB段的运动情况运动学规律加速度;(3)在AB段,对小圆环进行受力分析杆对小圆环的支持力方向不确定(有向

4、上或向下两种可能)牛顿第二定律拉力F。解析(1)在BC段,小圆环受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对小圆环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甲有FfFNmg,Ffma2,则a2eq f(Ff,m)g0.810 m/s28 m/s2。(2)小圆环在AB段做匀加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知veq oal(2,B)2a1s1,小圆环在BC段做匀减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知veq oal(2,B)2a2s2,又eq f(s1,s2)eq f(8,5),则a1eq f(s2,s1)a2eq f(5,8)8 m/s25 m/s2。(3)当Fsin mg时,小圆环在AB段运动的受力分析如图丙所示,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cos Ff2m

5、a1,又Fsin mgFN2,Ff2FN2, 代入数据解得F7.5 N。答案(1)8 m/s2(2)5 m/s2(3)1.05 N或7.5 N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步骤典例2(2021浙江杭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卖配送也正踏入“无人机”领域。某天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无人机将质量m1 kg的医疗物品送至用户家中,如图所示,在无人机的作用下,物品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t12 s后变成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匀速直线运动时间t25 s,然后再经匀减速t34 s后到达用户窗台,此时物品恰好静止,离地高度h40 m。若在匀速运动阶段无人机对物品的作用力大小为F15

6、N,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品可看成质点,物品所受空气阻力恒定,g取10 m/s2,求:(1)物品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率;(2)匀减速阶段物品的加速度大小和位移大小;(3)匀加速阶段无人机对物品的作用力大小。解析(1)由题意可知eq f(vm,2)t1vmt2eq f(vm,2)t3h 解得vm5 m/s。(2)匀减速阶段物品的加速度大小a2eq f(vm,t3) 解得a21.25 m/s2位移大小xeq f(vm,2)t3 解得x10 m。(3)匀速运动阶段FmgF阻 解得F阻5 N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F阻mgma1又a1eq f(vm,t1) 解得F17.5 N。答案(1)5 m/s(2)1.25 m

7、/s210 m(3)17.5 N考点二 超重与失重问题1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理解(1)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时,物体所受的重力没有变化,只是压力(或拉力)变大或变小了(即“视重”变大或变小了)。(2)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只与加速度方向有关,而与速度方向无关。(3)物体超重或失重多少由物体的质量m和竖直加速度a共同决定,其大小等于ma。(4)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作用、液柱不再产生压强等。2判断超重和失重的方法(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

8、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3)从速度变化角度判断当物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处于超重状态;当物体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时,处于失重状态。典例3(2021广东佛山市高三月考)如图(a)所示,老师用力传感器提着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做了一个超、失重实验,并截取了电脑显示器上所显示Ft图像的其中一段,如图(b)所示,则()图(a)图(b)At0阶段重物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t1到t2阶段重物先向上加速后向下减速Ct2阶段重物处于超重状态Dt3阶段重物处于静

9、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t0阶段和t3阶段,拉力等于重力,重物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A错误,D正确;t1阶段拉力大于重力,重物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一定向上,重物向上做加速运动或向下做减速运动,t2阶段拉力小于重力,加速度向下,重物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所以B错误;t2阶段拉力小于重力,重物处于失重状态,所以C错误。考点三 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1常见图像:vt图像、at图像、Ft图像、Fa图像等。2动力学图像问题的类型:图像类问题的实质是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以牛顿第二定律Fma为纽带,理解图像的种类,图像的轴、点、线、截距、斜率、面积所表示的意义。一般包括下列几种类型:

10、3解决动力学图像问题的思路(1)分清图像的类别:即分清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其物理意义,掌握物理图像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会分析临界点。(2)注意图线中的一些特殊点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图线与横、纵坐标的交点,图线的转折点,两图线的交点等。(3)明确能从图像中获取哪些信息:把图像与具体的题意、情景结合起来,应用物理规律列出与图像对应的函数方程式,进而明确“图像与公式”“图像与物体”间的关系,以便对有关物理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典例4(多选)(2019全国卷)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

11、t4 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10 m/s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a)(b)(c)A木板的质量为1 kgB24 s内,力F的大小为0.4 NC02 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思路点拨:解此题关键有两点:(1)明确ft图像和vt图像的信息,做好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2)分段研究木板的加速度,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AB分析知木板受到的摩擦力ff。02 s内,木板静止,Ff,F逐渐增大,所以C错误;45 s内,木板加速度大小a2eq f

12、(0.40.2,1) m/s20.2 m/s2,对木板受力分析,fma20.2 N,得m1 kg,所以A正确;24 s内,对木板Ffma1,Ffma10.2 N1eq f(0.40,2) N0.4 N,所以B正确;由于无法确定物块的质量,尽管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仍无法确定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故D错误。典例5(2021山东菏泽高三4月模拟)如图甲所示,一倾角37的足够长斜面,将一质量为m1 kg的物体无初速度在斜面上释放,同时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5(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2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是2.5 m/sB2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是10 m/sC前16 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大小是15 mD前16 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大小是30 mD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 F1mgcos ma1,代入数据解得a12.5 m/s2,又v1a1t1,代入数据解得v15 m/s,故A、B错误;物体在前2 s内发生的位移为x1,则x1eq f(1,2)a1teq oal( 2,1)5 m,当拉力为F24.5 N时,由牛顿第二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