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1八年级语文下册全一册课件(打包38套)部编人教版课件9张PPT。1 社戏 1.理清故事情节,揣摩文中的美词佳句,体会对童年生活的独特感受。(重点)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重点)3.学习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取舍材料、安排详略的写作方法,并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难点)1.精读“看戏前”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我”为什么称平桥村为乐土? “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掘蚯蚓,钓虾,放牛;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平等自由。(2)“我”在看戏前遇到了哪些波折?是如何解决的?为什
2、么这样写? 看社戏前确实遇到了一些波折,如一时叫不到船,母亲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又怕外祖母担心等。 然而,这些“困难”又逐一地被小伙伴们解决了。首先解决了船的问题,接着又摆三条理由:一是船大;二是“我”不乱跑;三是大家又懂水性。用写包票的话做保证,让外祖母放心,实现了“我”去看社戏的愿望。 内容上,突出了双喜等小伙伴友爱、聪慧的品德。 写法上,烘托了“我”看戏前的急切心情,为下文写“我”轻松的心情埋下了伏笔,使情节曲折,文意跌宕。2.速读“看戏中”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出从各角度描写“夏夜行船”美景的句子。这时的景物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嗅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扑
3、面的吹来。视觉: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听觉:似乎听到了歌吹。想象: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特征:文章用了三个自然段描写夏夜景色,从感官入手,描绘了豆麦、水草的清香,淡黑起伏的连山,皎洁的月光,几点渔火,宛转悠扬的笛声,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更有情。写连山,以动写静;写笛声,以声传情,由远及近。好处:这样写景丰富细腻,有立体感,让人身临其境。(2)到了赵庄,“我”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由此可见,小伙伴们这样热衷于来看戏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不好看。从文中可以发现: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想看到“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许久都不
4、见出来。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 由此可见,小伙伴们热衷看戏的真实原因是他们更在乎看戏途中彼此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喜欢看戏前后的那种兴奋的感觉,对未知事物或新鲜事物的追求与探索远比看到社戏更有吸引力。3.跳读“看戏后”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文题目是“社戏”,可为什么写了很多与社戏无关的内容?分组讨论,写下你们小组的观点。 看社戏有前因后果,围绕看社戏的缘由、结果,回忆了看戏前的一些场景或情节,是为写最大乐事看社戏做铺垫。 回忆看戏后的一些童年往事,描写六一公公送豆等情景,刻画了一群农家孩子及一些长辈的形象,赞美了淳朴的民风,表现了乡民的淳朴、
5、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看似无关,实则有关,都是围绕看戏这件事展开的。 文中费了很多笔墨描写平桥村与赵庄之间的景物,烘托出看社戏前后愉悦的心情,表现了童年的快乐,表达了对那段记忆的怀念之情。(2)文章故事情节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这样安排对我们写作有哪些启发? 详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略写: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钓虾放牛的乡间生 活、六一公公送豆。 写作启发:写作文可以围绕中心或主题选多个素材,然后根据需要安排详略,这样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4.摘抄文中优美的语句,仿照示例,进行赏析。 示例: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
6、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赏析:“一出门,便望见”这表明大伙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跳”字,表现出上船之快;上船后,双喜、阿发拔篙,表明大家分工井然有序,操作熟练迅速;年幼的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这表明大家对“我”的关心。 句子: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 赏析:句中运用了动作描写,点、磕、退后、上前、架等动词描写了小伙伴开船动作的娴熟,刻画了小朋友们的热情、聪明、能干的性格特点。 课件9张PPT。2 回延安 1.深刻领会诗人思念母亲延安的赤子之心以
7、及“延安精神” (重点) 2.体会诗中比兴手法和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现力量。(重点)3.理解民歌“信天游”的写作形式及艺术特色。(难点)1.延安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诗歌中的?结合贺敬之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延安是以一位“母亲”的形象出现在诗歌中的。理由:从“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母亲延安换新衣”“再回延安看母亲”等诗句中可以看出。 贺敬之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可以说是延安的小米饭、喝延河水长大的,对延安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在贺敬之的心目中,延安就是养育自己的“母亲”。 2.朗读诗歌,完成下面的问题。(1)第一部分中是怎样表现临近延安时难以抑制的激
8、动心情的? 离别延安已达10年之久,日日夜夜都想念她。现在回来看望她,正所谓“思乡情更切”,越是接近,心情越是激动。“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反衬出非同一般的兴奋心情;“抓”“贴”两个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延安时的激动情景;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一个“搂”字,写尽了对延安的怀念之情;“唱”“笑”“招”更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最后一句中一个 “扑”字,则更加洗练,表达的情意更加强烈、准确。(2)第二部分中比喻修辞的运用有什么特点? “亲山亲水有亲人”写犹如看到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人;一个“亲”字,突出了诗人与延安的亲密之情。“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比喻更绝,诗人如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
9、,眼望着妈妈。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两句写出了延安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而诗人正为能投身其中备感自豪。(3)第三部分是如何描绘诗人和亲人热烈欢聚的动人情景的? 炽热的阶级感情延安乡亲对诗人的盛情接待。烧热的炕、生起地上的木炭火,热上加热;选取有地方特色之物,既亲切,又真实。写出延安人民争先恐后看望亲人的情景。 老、中、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话。老一代乡亲是“气喘得紧”“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这让追忆起那些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延安,在战斗中立功的老英雄及他们的事迹,眼前这些老英雄们老当益壮、焕发革命青春,更令诗人欣慰。“团支书
10、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表明了中、青年人在党的教育、培养下迅速成长,延安少年儿童继承革命传统,正发扬着延安精神。亲人欢聚,窑洞里升腾着一团团欢乐的浪花。 夸张、比喻连用。“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话题由延安而飞跨千山万水,全国形势如长江、黄河汹涌澎湃。由延安看到全中国,由10年前想到今天的可喜变化。(4)第四部分主要运用哪种修辞手法,描绘了延安城秀丽如画的新面貌? 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延安欣欣向荣的新姿跃然纸上。此外还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游览延安新城的兴奋和喜悦。延安焕然一新,诗人无限感慨,赞美之词溢于言表。(5)第五部分中诗人歌颂延安人民对
11、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愿望? 诗人热切期望,英雄豪迈的延安人民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永远站在最前列,奋勇前进。 3.这首诗叠字的运用很有特点,请找出诗中的叠词,按下列类别分类。(1)表事物:(2)表数量:(3)表情态:树根根,羊羔羔等。几回回,几根根,一口口,一条条,一排排,一座座等。紧紧儿,飘飘,团团,高高地,滚滚等。(4)表颜色:白花花等4.这首诗中是如何运用信天游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按照信天游的特点,诗的每一节都由两句构成,第一句起兴,有时候两句诗兴、比连用,或比兴、夸张连用,并且通常要押韵。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12、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以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 信天游中“兴”的表现手法,往往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使感情表达更充沛有力。擅用夸张也是信天游的一个特点,如“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等。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也是民歌中经常采用的,它们使这首诗更亲切、活泼。夹用陕北方言,如“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白生生”“一口口”等叠音词,“紧紧儿”“手把手儿”等儿化音。总之,本诗用信天游的形式歌颂延安,抒发诗人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形式和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课件9张PPT。3 安 塞 腰 鼓1.积累词语,学会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读准排
13、比句式的节奏、气势和激情。(重点)2.能结合安塞腰鼓的场景梳理文章层次,体味文字里蕴含的生命奔腾的力量。(难点)3.能理解文中议论性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安塞腰鼓”里所宣泄出的生命力量。(难点)?1.大声朗读课文,用“好一个的安塞腰鼓”的句式,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上文中词句) ? 示例:好一个壮阔的安塞腰鼓,好一个元气淋漓的安塞腰鼓,好一个豪放的安塞腰鼓,好一个惊心动魄的安塞腰鼓,好一个火烈的安塞腰鼓 2.“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它们的“好”分别体现在哪?这样反复使用有什么作用? 一共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好在表演时壮阔、火烈的场面; 第二次好在隆
14、隆而沉重的响声; 第三次好在搏击的力量; 第四次好在变幻的舞姿。 作用:内容上强调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结构上起到了贯穿全文、条理清晰的作用。3.从四个方面展现了安塞腰鼓表演时壮阔的场面和恢宏的气势,选择你最欣赏的部分仔细阅读,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给你最喜欢的内容命名。 示例:火烈的场面、沉重的响声、惊魂的搏击、痛快的舞姿。(2)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这部分内容的? 示例:沉重的响声,第一句写响声撞击在山崖上,山崖发出了回声;第二句写响声撞击在心里,观众产生了共鸣;第三句写响声引发了抒情、思考。(3)赏析这部分内容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示例:火烈的场面,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
15、手法,写出了打腰鼓时的声响、阵势、风姿,使人从语势上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豪放与火烈。表达出对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赞美之情,对黄土高原上人们粗犷、豪迈、开放性格的赞美之情。4.贫穷艰苦地生活着的安塞人,为什么要将自己的腰鼓打得这么响?他们想要诉说的是什么? 因为他们的躯体里涌动着强劲的生命力量,这是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外在表现,更因为他们充满对新生活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他们想通过腰鼓来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5.安塞腰鼓表演是那样的有“劲”,作家描绘它的语言也十分带“劲”,这“劲”是大量运用了哪
16、一种修辞手法带来的?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并选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进行品味。修辞:排比。示例:词语间的排比:我喜欢“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写出了安塞腰鼓的力量。明确:句子内部词与词之间构成了排比。内容上,三个“了”之间强度层层递增。朗读时语气越来越强烈,如同排山倒海,让人透不过气来。句子间的排比:我喜欢“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出了安塞腰鼓表演开始时壮阔的场景。明确:句与句之间的排比,每句又含有比喻,句式整齐工整,节奏明快。段落间的排比:我喜欢“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17、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写出了安塞腰鼓表演的热烈场面。明确:三个“愈捶愈烈”层层推进,表明安塞腰鼓表演达到了高潮,随着鼓点的此起彼伏,人们的思想也在腾飞。这里段与段之间构成了排比,要读出此起彼伏的交错感。6.文章开头和结尾是如何表现腰鼓的安静的?这对文章中心内容表现腰鼓的火爆有什么作用? 开头从腰鼓表演者积蓄力量而待发的形态、神态来表现,为后文表现安塞腰鼓的热烈、豪迈起反衬作用。结尾写鼓声停止,如炽热后的沉寂,以“鸡啼”反衬寂静,表现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课件7张PPT。4 灯笼 1.学习线索清晰、层次分明的写作方法。(重
18、点) 2.理解灯笼对于乃至中华民族在情感上和文化上的重要意义。(难点) ? 1.第1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内容上: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起铺垫的作用。写小时候喜欢火,喜欢光,引出后文关于灯笼的故事。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1)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挑着灯笼,迎接祖父回家,祖父也迎合儿童心理,谈一些儿童能接受的趣闻典故,表现了祖孙之间的情真意切、情深意长。(2)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
19、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 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上学,挑了灯笼下学,而上学下学,都是从母亲手中接过纱灯,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3)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表面写族姊家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再鲜艳了,实写族姊家早已衰败。(4)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雪夜入蔡”指唐代大将李愬雪夜谋袭蔡州擒藩镇吴元济的故事;“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指秦始皇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说这两个典故给
20、人的感受是“亮起了人的耳目”,即受到典故中爱国精神的感召与激励。3.结合全文,简析喜爱灯笼的原因。 文章由点及面,由小时候喜欢的火、光自然过渡到灯笼,又由灯笼联想起亲人的关爱,再想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壮烈事迹。喜欢灯笼的过程是一个感情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喜爱灯笼的原因主要有:灯笼寄托了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了对亲人的感激之情;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留下美好的回忆;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引发联想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4.文章结尾“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这句话表现了怎样
21、的观点态度?并简要评价。 本文写于抗战时期,故在文章最后说“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挑灯看剑”的典故源自辛弃疾,表达杀敌卫国、抵御外辱的主题。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评价:的爱国情怀值得肯定。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也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催人奋进。没有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不是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
22、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这种情感在今天也是不可缺少的。 课件7张PPT。写作 学 习 仿 写 1.了解什么是仿写以及仿写的方法。(重点)2.运用仿写的方法写一篇作文。(难点)1.运用“以动写静(以声写静)”的手法,仿写高尔基童年片段。那是一个寂静而又温和的傍晚,是初秋季节平常有的令人忧郁的傍晚。那时,四周的花草树木五彩缤纷,艳丽夺目,但你也可以觉察到,万物的颜色正在悄悄地消退,一点一点地在变得苍白,大地也已经耗尽了它那火热的夏天的气息,正在散发寒冷的潮气。空气出奇清新,在粉红色的苍穹里,时而有几只寒鸦匆匆掠过,勾起人们繁多的愁绪。白天的热闹此刻都悄然无声,反而鸟雀的拍翅、落叶的沙沙,都传出了很大
23、的声响,使人不禁打个寒噤,寒噤过后,你又在寂静中凝神不动了,寂静拥抱了整个大地,充满了你的心胸,凝固了你的思维。 示例:夏夜,静悄悄的,送来了阵阵凉爽,驱赶着炎热的暑气!那是多么寂静、恬美啊!我在大树底下躺着,周围的景物似乎也开始进入梦乡,静了下来。旁边的花草树木白天还热闹着,到这时都睡着了,白天这朵朵绽放的花儿已经合拢了,安静地睡去了!仰望天空,星星一闪一闪,眨着眼,还在炫耀着。月亮也开始出门运动了,一会儿钻进云朵里,只剩余光还亮着,一会儿从云朵里跳出来,笑眯眯地看着我。轻云在迷蒙中悠闲地走来走去!微风轻轻拂过树梢,树叶发出了“沙沙”的响声,蛐蛐儿拖着长声,高唱着!我听到自己“怦怦”的心跳声
24、,似乎要打破这沉寂的夜! 2.下面文字在写作手法和写作思路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海水,海天相接处,我发现了一颗卵石。远看,色彩斑斓,像一朵奇异的花;近看,表情复杂,像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哦,卵石,你有什么要说,却又欲言又止? 你想说,不要害怕困难,不要逃避磨砺,不要畏惧风浪;你想说,要有玉一样的品质,铁一般的意志,要有一颗历经沧桑、忠贞不渝的心! 呵,卵石!你是大海的一滴泪,你是岩石的一颗心,你是启迪人生的一首诗,你是激励生命的一章交响乐! 表面上在赞美卵石,实则借卵石比喻人要有坚定的志向,做一个不怕千难万险的人,奏响生命乐章。如何咏物,采用了赞外貌说意志明人生的三步抒情法,层层推进。写
25、此类文章,要考虑物体的某一特性与人的意志有相似之处,才能写成。思路:爬山虎向上爬与不惧土壤贫瘠的生存环境,跟人的顽强相对应。思路:石缝竹笋的坚强向上与人的拼搏相对应。思路:岩松,在悬崖峭壁的石缝里生长与人的不屈意志相对应。3.灯笼一文由点及面,由小时候喜欢的火、光自然过渡到灯笼,又由灯笼联想起亲人的关爱,再想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壮烈事迹。喜欢灯笼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情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模仿这种思路,写一篇作文提纲。 家乡的木偶戏写作提纲(1)由布娃娃想起家乡的木偶戏。(2)由木偶戏想到相关的神话传说。(3)家乡木偶戏与许多乡情民俗有不解之缘。(4)木偶是乡民们改造自然、改善生活的精神寄托。(5)
26、木偶戏记录、传承着人与自然抗争的历史。(6)引发读者对在新时代应如何奋进拼搏的联想。课件7张PPT。10 小 石 潭 记1.了解生平及写作背景;掌握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重点)2.学习课文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来写景状物的方法。(重点)3.反复朗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品味由景入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难点)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理出写作顺序。游览顺序。具体写作顺序:发现小潭(闻声见形)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小潭源流(溪身岸势)潭中气氛(幽寂感受)2.细读课文第1、2段,思考:从哪些方面写了小石潭的特点?他是如何描写潭水清澈的?四个方面:水清澈;整块石头
27、为底;潭岸岩石形状各异;潭四周绿树环绕,秀丽多姿。潭水的描写:运用动静结合、正面和侧面描写结合的写法,借助游鱼、阳光、影子等景物来描写潭水的清澈,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水,但又无处不在写水,鱼儿在水里游,就好像在空中漂浮没有依托一样,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这样巧妙运用静止和运动的两组镜头,把水的清亮、透明、澄澈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3.探索尝试:小石潭如此之美,请你按照下列提示语分析柳宗元是如何把小石潭写得这样美的。(1)抓特点,用比喻。在第3段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以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小石潭的形貌具体可感。同时,连接石
28、潭的小溪曲折隐现,有山重水复的韵味。(2)正面描写。示例: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3)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示例:第2段写潭中的游鱼,文字不多,却极其精彩。“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出了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4)对比描写。示例: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巧妙地把“佁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动静相对,尤显鱼的活泼。(5)拟人。示例:“似与游人相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游鱼的神情写得活灵活现。4.初见小石潭时“心乐之”,后又写到“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29、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是否矛盾?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情感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欣赏美景的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 课件8张PPT。11 核舟记1.疏通课文,积累文言词汇,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重点)2.把握文章结构形式和说明顺序,体会王叔远技艺的高超。(重点)3.收集我国民间艺人的故事,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激发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难点)1.默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第一部分(第1段):以“ , ”这 句话概述了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
30、艺,并点出了核舟所雕刻的内容是“ ”。?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盖大苏泛赤壁云第二部分(第25段):介绍核舟的各部分。第2段,介绍核舟的大小,结构布局,依次写了 、 、 、 和对联。 ?船舱船篷小窗栏杆第3段,介绍 ,着力表现 。 ?第4段,介绍 ,着重刻画了 。 ?第5段,介绍 上的题名和篆章。 ?船头船尾船背两个舟子的动作、表情苏轼、黄鲁直和佛印三人的动作、神情这四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采用了 的说明顺序。?空间顺序第三部分(第6段):总括全文,统计核舟上所刻的人、窗和其他物品的数量以及所刻文字的字数。 又以“ ”呼应开头
31、,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用“ ”这句话作结,表达了 赞美之情。? 本文采用了 的结构,从整体到局部,又从局部到整体,按照核舟各部分的位置和人物的主次依次描述。?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技亦灵怪矣哉对雕刻家技巧的总分总2.再读课文,感知写作技巧,完成下面的任务。(1)题目核舟记中的“记”是不是“记叙”的意思?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件雕刻品的艺术形象,目的何在? 不是,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 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显示出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的高超技艺。 ?(2)文章以一枚核舟为写作对象,它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又是如何来表现
32、这一特征的? 紧紧扣住“奇巧”二字,因为核舟小但呈现出来的技艺却如此灵怪,在对比之中这一特征显得无比鲜活。文章主要是从核舟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刀法精细、气韵生动这三个角度来表现核舟的奇巧与灵怪的,在对比中让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让人对其神奇的雕刻工艺叹为观止。 ?(3)文章对船上的人物、情景写得清清楚楚,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却只用了四百多字,奥妙何在?请结合具体语句品析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将对核舟的详细叙述与准确描写相结合,语言精练、简洁、周密、生动。如: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都能表
33、现一个共同的氛围,无比愉悦、轻松和活泼。注重细节描写。如: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结构详略得当。如,在三人中,苏轼居中,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髯者”,因为刻得用心、仔细,也就说得真切细腻,着墨较多。这也说明是按照雕刻者的思路来介绍,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课件6张PPT。 12诗经二首 关 雎 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学习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结构。(
34、重点、难点)2.了解诗经的风格特征,培养感悟、欣赏诗歌的能力。(难点)3.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1.诗歌开头第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起兴的表现手法。以相向和鸣的雎鸠来象征人间的爱情,以雎鸠的忠贞比喻男女真诚专一的爱情,那在水中的陆地上“关关”鸣叫的水鸟深情地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甜蜜相处的情形非常相似,人物情感与自然景物完美融合。写水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2.“悠哉悠哉”和“辗转反侧”各属于什么描写?有何表达作用? “悠哉悠哉”是心理描写,写出了男子对姑娘的思念之情。两个“悠”字加重了感彩,把男子的绵绵情意表现出来了。“辗
35、转反侧”是动作描写,突出了男子内心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把男子长夜难眠、思绪万千的相思之苦深刻地表现出来了。 ?3.“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是实写还是虚写?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 “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都是虚写。“琴瑟友之”是男子设想这位女子答应自己的请求后,兴奋地弹琴鼓瑟与她亲近。“钟鼓乐之”是写结婚时的热闹场面,这无疑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 ?4.本诗是一曲美妙的恋歌,诗中的男子为了追求心中的女子,心理变化丰富多彩。请结合诗句加以品读。 见到淑女,心生爱意,男子萌生“君子好逑”的心理。接着是“寤寐求之”,日日夜夜去追求。没有追到,“寤寐思服”,日夜思念
36、,辗转反侧,睡也睡不着,成了一种痛苦的煎熬。后来,由于追求不到心中的女子,这男子就想象与心中的女子结成连理、百年好合。 ?课件6张PPT。 12诗经二首 蒹葭 1.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学会把握诗的节奏和语感,培养形象思维能力。(重点)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学习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结构。(难点)3.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1.诗歌的第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抒发了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诗歌的第一句描绘了一幅晚秋时节露凝霜结的凄冷图画。抒发了主人公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思绪。2.“道阻且跻”中的“跻”字用在这里有何妙处?“跻”表现了盘曲的小道不断升高而攀登艰难,蕴含
37、主人公感人的、深深的思念之情。3.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蒹葭、白露、霜。蒹葭写出环境的清冷;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形象勾勒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主人公天刚亮就来到河边,独自一人在河边久久徘徊;寒霜浓重的凄冷景色,造成了一种邈远迷茫的意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感伤和惆怅。这里也是运用比兴的写作手法。?4.本诗的意境是如此美丽,那意境中有几个人呢?这几个人又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呢?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诗中描写了两个人:伊人和追寻者。伊人十分飘逸,如梦如幻,从诗中“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可以看出;追寻者十分痴迷,如痴如醉,从文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
38、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可以看出。?5.蒹葭与关雎的风格和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与她同乐的过程。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苦苦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
39、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中主人公心中的那种“朦胧的爱”的境界。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课件7张PPT。9 桃 花 源 记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归纳本文的文言词语常用现象,积累文言知识。(重点)2.能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课文写作思路。(重点)3.品析“世外桃源”的美,理解寄托的思想情感
40、。(难点)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填补下面空缺处。发现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2.根据文章内容,小组交流,按下列句式来回答。 桃花源是一个的世界,因为这里。?示例:美丽环境幽雅,风景秀美,资源丰富,和谐安宁其乐融融平等和睦,宁静安定,丰衣足食,民风淳朴奇异渔人奇,桃林奇,洞口奇,人物奇,时代奇,结局奇理想景色优美,其乐融融,没有外界的干扰,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们安居乐业,民风淳朴,人人平等自由虚构渔人偶遇,处处志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充满了神秘色彩,给人以不可思议之感3.在桃花源里,人们是怎样对待这位误闯进来的渔人的?这说明了什么?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
41、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说明了这里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也说明这里很少有外人进来。?4.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可是再返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些说明了什么? 桃花源是虚幻缥缈的世界,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些文字表面上是描写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暗示了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是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5.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请结合“背景回放”来谈谈。 示例: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频繁的年代,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者内部互相
42、倾轧,各地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这些状况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产生了对当时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憎恶。但他无力改变,也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发情怀,幻想着一种与污浊的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憧憬着一个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民风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好的情趣。 ?课件6张PPT。写作 学写读后感 1.加深认识、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2.进一步明确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重点)3.积累将感受写具体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写一篇读后感。(难点)1.阅读下面短文,寻找“感点”。滥 竽 充 数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喜欢听吹竽,
43、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其实南郭先生压根就不会吹竽。每次演奏时,他就摇头晃身装着投入的样子,蒙骗丰厚的薪水。几年后,齐宣王死了,齐湣王继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
44、欢听独奏。南郭先生觉得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逃走了。 ?(1)从南郭先生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个人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不学无术,没有好下场。?(2)从齐宣王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不要不懂装懂,自己不懂音乐还装风雅。做事要认真,不能稀里糊涂、蒙在鼓里。(3)从齐湣王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追求精确,实行责任到人。(4)从300吹竽人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与南郭先生长期共事,300吹竽人必知道其不会吹竽,但从不向王汇报 ,对周围的不正之风视而不见。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写出你得到的启示。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冷静下
45、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渍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写出你得到的启示,最少写三点。示例: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的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做人不能被失误打倒。要战胜困难才能成功。挫折不可怕,战胜挫折才能成功。3.重温课文桃花源记,完成桃花源记读后感的写作提纲。桃花源是与现实世界不一样的另一个世界,是一个自由的理想化的世界,桃花源里的此情此景也许就是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写照。诗人把桃花源描绘成一个自由而理想化的王国,
46、构成了与现实社会并存的,又相对立的与世隔绝的理想乐园。人的本性就是向往平等自由,追求和谐快乐的幸福生活。这也许就是人生的真谛之所在!在人类社会里,只要有私欲的存在,就始终存在剥削、压迫、侵略、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等等背离人性的行为。桃花源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理想,是一个美梦,是一个精神乐园。课件6张PPT。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1.了解古诗相关知识,积累古诗常识和名篇佳作,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重点)2.体会古典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邃、韵律优美的特点。(重点)3.提高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位。(难点)?1.中国诗词大会让“飞花令”这一借鉴古人酒令的游戏火了起来,今天请你们在小
47、组内从“月、春、水”三个字中任选一个进行“飞花令”游戏比拼。(游戏要求每人说出一句带有选定字的古诗,不能重复,接不上者认输)2.源远流长的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经久不衰的瑰宝。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那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诗歌给了我们丰富的情感体验。请你从古诗苑中撷取一句来表达以下感情。?成功的喜悦: ?与友人分别: ?浓重的悲愁: ? 闲适的心情: ?示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示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示例: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3.欣赏画面,根据画意写出古诗,并用诗意的语言对画面进
48、行解读。示例: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寒灯下,慈祥的母亲一针一线细心又密实地赶制衣裳;她唯恐将要出门的孩子长时间在外会挨冷受冻。此情此景让人不能不感慨,子女的孝心就如同小草,如何能报答完父母如同春日暖阳般的深情呢?4.请仿照下面画线句子,说说读古诗的感受。传承古典诗词,感受的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脉动,传播的是文化基因。字字珠玑,句句莲花是留给后人心灵的盛宴。陶醉于“绿池荷叶嫩,红砌杏花娇”,我仿佛欣赏到了鲜花芳草的姿容; 。 随着你的仄起平收,我陶醉于山川花草;伴着你的字斟句酌,我感受着离合悲欢。你把静谧汇成流动,你把平凡写就壮观。你创
49、设的意境,引起我浮想联翩,你营造的气氛,勾起我心意起伏! !?示例:流连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如同聆听到了良师益友的教诲示例:你描绘的美景,升起我旅游遐想,你荡漾的涟漪,激起我心底波澜课件8张PPT。5 大自然的语言 1.提取文章信息,掌握简单的物候知识。2.感知、分析课文准确而生动的语言。(重点)3.理清写作思路,探究说明顺序。(难点)4.收集并积累有关农业的诗句或谚语,探索科学奥秘。1.本文是介绍物候学,为什么不直接以此作为题目,而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文章开篇对四季景物的描写又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 课文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
50、,又新颖,比直接用“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类文章的特点。 这段描写,既能引出下文对物候知识的介绍,又增强了形象性、可读性,可以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2.通读课文,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
51、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3.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阐释,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
52、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4.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 不能。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着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读者接受。5.物候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是什么?你还能列举一些课文中未提及的常见的物候现象吗? 物候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主要的研究目的是了解随着时节推移气候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从而以此来指导农业生产。 物候现象
53、:水结冰了,说明气温低于零度;看到蚂蚁搬家,可能要下雨了;植物叶子突然变色,可能与土壤、大气的变化(污染)有关。课件6张PPT。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有 1.学习本文准确、周密、简明的语言特色。(重点)2.能运用“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理论,分析恐龙灭绝的相关原因。(重点)3.学习不断思考、认知生活的精神,积极探究大自然的规律。(难点)1.阅读全文,小组内讨论并完成下面问题。(1)分析“板块构造”理论的印证思路,补充下面图示中的内容。(2)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对“构造地震”成因的理解。材料一:板块结构理论认为全球可被划分为六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
54、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在移动中互相碰撞,致使地壳(或岩石圈)发生形变,当变形超出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岩石就发生断裂,长期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造成岩石振动,从而形成地震。材料二: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地球板块与板块之间在移动中互相碰撞,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地震。2.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道理:启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3.科普性说明文语言要求具备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生动性等特征。请按照示例,从文章中挑选这
55、样的句子,并简要分析。示例:“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分析:句中的“几乎”有差不多、接近的意思,准确地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能解决地质界大部分问题,但不是全部问题,句子使用这样的程度副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分析:句子中的“大约”一词表明了泛大陆形成于2.25亿年前的可能性很大,但不能完全确定,因为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形成的时间距离现在实在是太遥远,没有人能亲眼见到,也没有史料证明,只能是人类的估测。这样的语言表达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 ?课件6张PPT。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被压扁的沙子 1.把握文章的
56、说明内容,梳理说明思路,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 (重点)2.对比阅读,区分同一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角度和说明方法,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难点)1.在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为什么? 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是撞击。 在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他介绍了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斯石英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在一些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撞击的地方已经发现斯石英;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由此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
57、过撞击。2.请简要复述本文的写作思路。 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 行文思路:先提出两个假设,通过推理论证否定其中的一个,最后做出结论。 3.请从以下角度比较本文与恐龙无处不有的异同之处。(1)请比较说明内容的不同之处。(2)请概括说明顺序的相同之处。 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 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 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说明思路也一致: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印证观点。(3)请概括说明方法的相同之处。 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
58、、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 如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使用: 恐龙无处不有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的例子,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被压扁的沙子中举“斯石英与金刚石”,“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的例子,证明斯石英是由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从而得出“恐龙的灭绝是撞击造成的”。 再如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使用: 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 被压扁的沙子则通过“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来说明斯石英与普通沙子的区别。 ?课件8张PPT。7 大 雁 归 来 1.感知大雁的生活习性和个性特点,学习有关大雁的科学
59、知识。2.领悟本文主旨,体会情感;揣摩语句,体会文章的独特写法。(重点)3.感受的爱鸟情怀,激发自己珍爱野生动物的情感。(难点)1.本文独特之处是科学知识与文学趣味并重,兼具形象性和抒情性两大特征。(1)探究本文的知识性。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使者,勇敢、团结、善良、温和、大方,善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2)探究本文的形象性。文中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找出这样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示例: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60、。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作用:使文章充满生动性和趣味性,表达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3)探究本文的抒情性。揣摩下列句子,说说其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在4月的夜间,当天气暖和得可以待在屋外时,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鸣叫。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间接地抒发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直接抒发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2.联系上下文,品味优美的句子,或按要求回答问题。(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产业》课件
- 证券结构化产品协议三篇
- 《球墨铸铁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公示稿
- 校园美术作品长廊建设规划计划
- 典当服务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范本
- 工具台车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
- 情感教育与道德认知的结合计划
- 增强幼儿园团队建设的策略计划
- 青少年犯罪预防的保安策略计划
- 理财规划师课件(综合案例分析)
- 2024至2030年冬虫夏草菌粉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版发电机安全性能检测服务合同2篇
- ICT测试原理与应用
- 中小学校图书馆管理员业务培训
- C语言编程新思路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4年秋山东理工大学
- GB/T 25229-2024粮油储藏粮仓气密性要求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库
-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山东省地方课程)
- 《触不可及》影视鉴赏
- 古建新生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从古至今话廉洁-大学生廉洁素养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