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6-心灵的慰藉_第1页
教案6-心灵的慰藉_第2页
教案6-心灵的慰藉_第3页
教案6-心灵的慰藉_第4页
教案6-心灵的慰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沙县一中美术欣赏课教案-执教:周斌湖南省长沙县第一中学教室统一备课用纸科目美术年级高一346-351时间 年 月 日课题心灵的慰藉(知识.能力.品德)教 学 目 标1、知识能力目标:对宗教的性质有一些感性认识。2、拓展目标:进一步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3、情感提升目标:了解并感受宗教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正确对待宗教艺术。培养热爱本民族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情感。(重点,难点)教 材 分 析教学重点:一是进一步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着重了解建筑是如何体现一定的思想观念,以及三大宗教建筑的主要特征; 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宗教艺术的态度和价值观。 本课的难点,主要在于要解决对宗教的认识,以及

2、与宗教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板书设计示意框 图导入-1佛教建筑- 2印度桑奇塔-探究-时 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一、组织教学:检查、启发学生准备好老师配合上课。 二、引入新课:听一听:播放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宗教音乐。 师提示1:听罢西方宗教音乐,请大家先把眼睛闭上是秒钟,从中体会一下感受。 三、讲授新课: 师提示2:电脑多媒体展现佛教建筑景观、基督教建筑风光、哥特式建筑景观、伊斯兰教建筑VCD录象。 师仿白: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简介。 特别欣赏美术作品 (一)佛教建筑 1.印尼婆罗浮屠(公元8世纪-9世纪,爪哇岛):电脑多媒体展现1欣

3、赏活动1:多媒体课件演示 师旁白:这是亚洲著名的佛教建筑,是一座大型的佛塔(中国古代称印度的佛塔,即窣堵坡为“浮屠”),或称大窣堵坡。它位于印度尼西亚中部日惹西北约40公里处的墨拉皮火山的一个山丘上。“婆罗浮屠”在梵文中的含义就是“山丘上的佛塔”。它修建于印尼夏连特拉王朝时期,费时约15年。15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尼后,佛教衰微,婆罗浮屠也被废弃,同时被火山灰及丛莽所湮没。直到1814年才被重新发现。1907年-1911年和1973年-1983年两次修缮,才形成今天所见的面貌。 婆罗浮屠不仅是印尼现存最重要的佛教建筑,而且是世界现存的最大的佛塔。整个建筑全用石块砌成,约用了200万块石头,塔基

4、边长112米,台基上有面积依次递减的五层方形台,各边都有数层曲折;方形台之上又有依次递减的三层圆形台,直径分别为51米、38米、26米;顶端的一座巨大的钟形窣堵坡,从地面至塔尖,原通高约42米,现通高31.5米;方形台的各层,在主壁和栏杆间共有4个宽约2米的回廊。回廊两壁上有连续的浮雕,共长3200米,有2500幅画面。浮雕的主要内容为佛教故事。在台基掩盖的方形层基部也有约160幅浮雕。在方形层的各栏杆,按一定间隔配置一个外向的佛龛,共432个,中间各安置一尊等身大坐佛。此外,在三层圆台都有一圈钟形小塔,下层32座,中层24座,上层16座,共计72座,它们像众星拱月一样环绕着中心大窣堵坡。每个

5、塔内均置一尊佛像,加上中心大窣堵坡的佛像,共有505尊。 探究活动一:提问引入问题 师设问:像这样独特的建筑形态,到底意味着什么? 请生A:就所看所听的,谈谈其他体会,提提看法。 师概述:原来,婆罗浮屠的设计者们试图创造一个立体的“曼陀罗”。曼陀罗是佛教用语,是梵文Mandala的音译,意译是“坛”或“坛场”。印度佛教密宗修“秘法”时,为了防止“魔众”侵入,便在修法处划一圆圈或建一土坛,有时还在上面画以佛、菩萨等像。以后,一般把划为圆形或方形的修法地方或坛场称为“曼陀罗”,认为这里是佛与菩萨聚集之处。换句话说,“曼陀罗”就是佛与菩萨修身养性之地。实际上这是佛教徒们心中的理想境界。他们使用规则的

6、方形、圆形等完整的图形,企图表现这种理想世界秩序井然的境界。 请生A、B:就所看所听的,谈谈其他体会,提提看法。 2.印度桑奇大塔:电脑多媒体展现2欣赏活动2:多媒体课件演示 师旁白:这是中国古代旅印高僧称之为佛塔的一种早期的佛教建筑,印度称之为“窣(音“苏”)堵坡”。因此塔位于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附近的桑奇而得名。又因那里还有同类型的其他几个窣堵坡,而这一窣堵坡又最具有代表性,所以,该大塔又称为桑奇一号窣堵坡,也是中国古代佛塔的最早依据。它是一种半球形的建筑物,主要用于埋葬佛祖或圣徒的舍利子(骨灰和遗骨)和遗物。它的形式是从印度史前时代的坟冢演变而来的。它的半球体的直径为32米、高12.8米

7、,立在4.3米高的圆形台基上。台基的直径为36.6米。塔顶有呈正方形的一圈石栏杆,围着一座托名佛邸的亭子,冠戴着三层华盖。半球体内层是泥土,外面是用砖砌的,里面埋藏着舍利盒。从窣堵坡的造型来看,它的构思比较原始,以半球体象征印度神话中孕育宇宙的金卵,半球体之上的伞柱象征宇宙之轴;三层伞盖代表佛、法、僧三宝,大塔周围的四座塔门标志着宇宙的四个方位。整个大塔的造型单纯、浑朴,完整统一,具有明显的稳定感和重量感,加上四周又有玲珑纤巧的栏杆和门作衬托,同半球体形成强烈的对比,使窣堵坡显得更加庄严隆重。 请生C、D等:谈谈个人认识,提提问题 3.印度桑奇大塔东塔门雕刻:电脑多媒体展现3探究活动二:提问引

8、入问题 师设问1:为什么说桑奇大塔四周塔门的雕刻,集中了印度早期佛教艺术的精华? 师设问2:被公认为桑奇乃至全印度古代雕刻中最美的女性雕像之一是什么?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69。然后讨论问题1、2。 欣赏活动3:多媒体课件演示 师小结:东塔门北侧立柱与第三道横梁末端交角处的砂石圆雕托架像树神药叉女。这一雕刻具有加固构架和装饰的双重作用,类似中国古代建筑中枋与柱相交处的托座-雀替。女像身体与四肢的挺伸和建筑结构的配合十分协调,她双臂攀着芒果树枝,纵身向外倾斜,好似凌空飞舞。她是芒果树的精灵,生殖力的化身。由于药叉和药叉女是印度古代早期农耕文化生殖崇拜的产物,也是大地万物原生力量的化身,药叉女则被

9、看作是自然生殖能力的源泉。所以,印度古代雕刻中出现许多药叉女的形象,而且极力强调女性的生理特征,从而使她成为印度古代艺术中女性美的标准。桑奇大塔东塔门的这一树神药叉女,身体呈S形的三屈式,这种形式逐渐发展成印度标准女性人体美的典范。这与古希腊雕刻中女性人体美的表现,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古希腊追求女性形体比例匀称、完美优雅;印度则极力夸张女性形体的生理特征与丰满成熟。 师生共议: 师小结:宗教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原始社会里,人们信仰的是为数众多的鬼神,即多神教。人们无法抗拒各种自然灾害,认为在他们周围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主宰着人们的一切,只有用膜

10、拜、祈祷或用巫术、祭咒、舞蹈等仪式去影响它们,才能消灾降福,保证生产和生活的顺利进行,因而产生了原始的宗教观念,形成了最初的宗教-原始宗教。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不平等,宗教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国家形成以后,出现了统一的君主,多神教也逐渐演变成一神教。被压迫阶级对来自社会的阶级压迫和对来自自然界的灾害,同样感到难以理解和无法捉摸,便产生了种种幻想,渴望有一个能使他们摆脱苦难的“救世主”和“天堂”,这就是阶级生活中许多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源。 宗教的本质是唯心主义,它既不能科学地认识世界,也不能揭示出自然现象和社会变化的客观规律。但是,在一

11、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充满苦难的年代里,宗教对于一时还找不到正确出路的广大人民群众,又往往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说明宗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 宗教艺术也是这样。一般说来,古代创造的宗教艺术,当时是一种宗教宣传品,并非单纯观赏的艺术品。宗教艺术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成就,是人民群众智慧的体现。何况,其中还凝聚着当时人们的理想和幻想。所以,古代遗留下来的宗教艺术,可以成为我们今天观赏的对象。 (二)基督教建筑 师展示1:电脑多媒体展现基督教建筑风光(VCD录象)。 欣赏活动4:多媒体课件演示 师旁白:基督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个教派的统称。早期

12、的基督教是当时还处在奴隶制阶段的罗马帝国阶级斗争的产物。犹太人中的城市居民、农民和奴隶,对罗马帝国和犹太上层分子怀着刻骨的仇恨,一直坚持斗争,但又找不到指导自己行动的思想力量,有些人就把希望寄托在超人间的“救世主”(“基督”一词的原意就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身上,于是,就从犹太人原来信奉的犹太教中产生一种新宗教。这时的基督教教徒大都是贫民和奴隶,宣传一切受灾难的人死后将进入天堂,而富人要进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孔还难”。这些思想和活动,反映了下层群众对剥削者的鄙视和仇恨,对贫苦人的同情和支持。基督教宣扬顺从和忍耐,等待死后从“上帝”那里得到报答。这些思想不久就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它是一种影响很大

13、的世界性宗教,宣扬上帝(天主)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就犯了罪,并在世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儿子耶稣基督才能获救。它以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作为“圣经”。 学生观摩与(分组)讨论: 1.索菲亚大教堂(土耳其,公元532年-537年) 欣赏活动5:多媒体课件演示 师旁白:这是欧洲中世纪拜占廷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时期的重要的基督教建筑。 探究活动三:引入问题,鼓励学生交流。主要围绕着如下知识点展开-现今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在古代最早称为拜占庭,后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中世纪时是拜占廷帝国的首都,现存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帝国皇帝举行重要仪典的场所。现存教堂除四角的伊斯兰教尖塔,是土耳其人灭亡拜

14、占廷帝国,将教堂改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后增建的外,其他均为原来所建。它的突出成就,首先在于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四个独立支柱上的结构体系。教堂正中的穹顶高15米,直径为32.6米,是古代少数几个规模宏大的穹顶。采取这种结构,便能在各种正多边形平面上使用穹顶,使建筑物内外都有完整的集中式构图,成为后来欧洲纪念性建筑的先导。其次,教堂内部空间宏伟而又有变化。穹顶的40个肋的下部,每两肋之间都开窗户。这40个窗,不仅可作内部采光,而且在视觉上,会使人产生穹顶好像飘浮在空中的感觉。无怪乎当时的拜占庭历史学家普洛可比乌斯曾说:“仿佛由天空的铁链悬系着。”2.(俄罗斯)华西里.柏拉仁诺大教堂(1555年-156

15、1年建,今莫斯科红场) 欣赏活动6:多媒体课件演示 师旁白:这是一座有纪念碑性质的著名俄罗斯风格建筑,是沙皇伊凡四世(1530年-1584年)为纪念1552年最后战胜外族侵略者而建,由巴尔莫和波斯特尼克设计。整个建筑风格独特,中央主塔采用俄罗斯民间建筑特有的帐篷顶,高47米,形成垂直线,统率着周围8座形状、色彩与装饰各不相同的浑圆饱满的穹顶。整个教堂充分展现出它复杂而又十分协调的形体,那大大小小高低错落的穹顶,活像一团熊熊大火,腾空而起。它凝结着俄罗斯人民由于结束了几个世纪来遭受外族统治的奴役生活而产生的无比欢乐和激动的情感。从而使这一建筑所形成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节日气氛和纪念碑的意义。这

16、一建筑所运用的华丽的装饰和强烈的色彩,使它所体现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气氛,显得更加强烈,出色地体现了俄罗斯历史上民族独立、人民胜利这个伟大的主题。 3.意大利比萨教堂建筑群(11世纪-13世纪)探究活动四:学生交流1:建筑是如何体现一定的思想观念的? 学生交流2:对比佛教建筑、基督教建筑,找出他们的主要特征? 师旁白: 比萨教堂建筑群是欧洲中世纪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位于意大利的古城比萨。这一建筑群包括教堂、洗礼堂、钟塔和公墓四个部分,其中前三个部分最为重要。大教堂的建造年代最早(1063年-1092年),是为纪念1062年打败阿拉伯人并攻占巴勒摩而建的。洗礼堂建于1153年-1278年,钟塔建

17、于1174年。这些建筑是欧洲中世纪罗马式建筑的代表作。大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形,全长95米,纵向有四排柱子,正立面高约32米,有四层连列券柱廊作装饰,形体和光影极富变化。洗礼堂位于教堂前面,其正门与教堂正门相对。平面呈圆形,直径35.4米,总高54米,立面分为三层,上两层为连列券柱廊,圆顶上矗立着施洗礼者圣约翰铜像。钟塔即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这三座建筑,形体各异,对比强烈,变化丰富,但它们的构图手法又十分统一,因为均应用了连列券柱廊作装饰且色彩统一。 欣赏活动7:多媒体课件演示(播放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宗教音乐。) 四、教师小结: 肯定欣赏活动过程中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 宗教与美术密切联系,是

18、人类发展史上多个民族共有的现象,构成美术的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非常重要的经典表现形式。 宗教美术作品也是劳动人民创作的,其艺术珍品是人类文化的宝藏。我们尊重宗教,尤其尊重宗教文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比如对于艺术珍品应熟记,对作品的理解,也应认真阅读教材与有关资料。 我们要从美术作品的欣赏入手,在用美术语言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去了解宗教美术的特点。同时也要把宗教美术作为人类的文化来学习,其中包含着人类的追求和信仰,也渗透着人类的智慧与创造。 通过学习,我们基本上对宗教的认识,以及与宗教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有所了解; 懂得了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了解了建筑是如何体现一定的思想观念,以及三大宗教建筑的主要 特征;应该说我们能够树立正确对待宗教艺术的态度和价值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