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必修4)_第1页
2014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必修4)_第2页
2014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必修4)_第3页
2014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必修4)_第4页
2014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必修4 生活与哲学考 点 精 析考点一世界的物质性报纸第21期21、哲学的物质概念2、自然界的物质性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强化训练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人脑党的基本路线生产工具思想观念无线电波辩证唯物主义A B CD答案:A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C一切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总和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答案:B深化拓展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它所概括的仅仅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的唯一特性它除了具有共同的

2、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外,还有自己的个别特性不能用物质去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去代替物质,否则看不到世界的物质性联系物质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具体的物质表现,物质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中,它们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考点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基础梳理1哲学的运动概念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对点练习1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预示着在基调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政策正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这告诉我们 ()A运动是物质

3、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B上层建筑总是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C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D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答案:D2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_、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注意区分规律与规律的表现形式:四季的更替、昼夜的循环、水的流向等都属于自然现象,是规律的_,其背后隐藏的地球公转、自转、重力等才是规律,不能把规律的表现形式等同于规律。(3)规律的特征: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的_,是指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_,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要求:要遵循

4、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本质的表现形式客观性普遍性(4)规律是可以_的。人们能够认识规律,是因为规律总要通过各种具体的现象表现出来,然后人们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对大量的具体现象进行概论和总结,从而发现、认识规律。人们能够利用规律,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认识和利用对点练习2“规律(客观事物)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下列选项与其意思相近的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天行有常,不为桀亡,不为尧存A B C D解析:都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强调不以人的意

5、志为转移,故D项符合题意。强调的是运动的观点,与材料不符合。答案:D深化拓展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固有属性的区别(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它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意识则没有。(2)物质的固有属性是运动,指的是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么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这是相对于物质的存在方式而言的。强化训练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使“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得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B物质

6、是运动的主体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D认识运动的主体是人的思维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和物质关系的基本知识。“大脑越用越灵”表明的是大脑运动对大脑的积极意义,由此不难看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B项没有表明运动对大脑的作用;材料并没有说明意识的产生问题,故C项不选;D项本身说法错误。答案:A易 错 点 拨易错点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是一样的。误区指正:这个说法不准确,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纠错训练1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共同性表现在 ()A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相同B运动的规

7、律相同C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D构成因素相同解析:此题重在考查对物质概念的理解。A、B、D三项的叙述均是错误的。答案:C易错点2: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误区指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是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它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纠错训练2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客观实在性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解析:客观实在性即万事万物唯一的共同的特点,故选D项。答案:D易错点3:规律有好坏之分。误区指正: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好坏,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纠错训练3日本观

8、叶石楠、美国红栌、鸡腿菇一个个农业新名词日益走进百姓生活。如皋市近年来引进农业新品种约50个,农艺师结合如皋农业生产的实际,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解析: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A项错误;B项的观点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排除;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也是客观的,D项错误。故选C项。答案:C随 堂 检 验一、选择题1(2012江苏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

9、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的物质性、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主要得益于它坚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故应选。题干讨论的是历史观,而不是自然观,不选;题干说明的是人类社会的客观性,而不是上升性,不选。 答案:A2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10、)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人生观、对立统一、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哲理解析古诗词的能力。题干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A项体现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B项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观点;C项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项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故选D项。答案:D3(2012福建卷)图(a)、图(b)蕴涵的哲理有 ()图(a)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图(b)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图(a)、图(b)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图(a)、图(b)表明

11、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 B C D解析:本题采用经济图示考查哲学原理,主要考查了规律、联系、发展等知识。图(a)是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图示,供求关系变化,价格也发生相应变化;图(b)是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的图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环境污染逐渐加重,达到峰值后会逐渐减轻。这些体现了。把握这些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采取相应的措施,故正确。量变与质变有本质区别,故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与题意无关。答案:C4(2012江苏卷)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

12、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抓住题干中的“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像闪光一样短促”等有效信息,可以看出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类似,都否认了相对静止,故选B。“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A、C两项不选;“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项不选。

13、答案:B5下边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情要 ()A分工协作 B勇于创新C尊重规律 D依靠群众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尊重规律。漫画破旧立新讽刺的是不顾文物保护的客观规律,破坏文化故居的错误做法,故启发人们办事情要尊重规律,不能盲目蛮干。故选C项。答案:C6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以防灾减灾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律的普遍性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

14、体现了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也说明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以防灾减灾,正确。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指向性和规定性;错在“根本出路”上。答案:C二、非选择题7“神舟八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船经过多次变轨与“天宫一号”完成首次空间交会对接。此后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组合飞行12天之后,也就是在2011年11月14号,“神舟八号”将撤离“天宫一号”,然后再进行对接。它们共同飞行2天之后,16号“神舟八号”将第二次撤离“天宫一号”,17号返回地面,这样“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工作就算圆满完成。这表明我国的航天测控技术再一次取得了新的突破。(1)有人认为变轨成功说明人能够改变规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对待规律应坚持什么样的正确态度? 解析:第(1)问是辨析型的问答题,首先对题中观点作出判断,然后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这个观点不对,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第(2)问,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因此我们对待规律的态度是尊重规律,按规律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