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_第1页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_第2页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_第3页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等名著的作者、成书时代、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2、说出明长城的修筑目的、主要特点、起止点。3、知道北京城修建的时间、功能、建筑风格和价值。4、了解我国明朝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思想艺术特色。5、通过对明朝科技成就的认识,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北京紫禁城。难点:包括建筑在内的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 三、教学准备: 上网查资料了解长城和北京城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明朝初期,科技在世界上还居于领先地位,

2、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特别是清朝时,发展已停滞下来,逐渐地落伍了。、设疑引出课文:明朝时期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二、新课教学。 1、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明朝科技名著有哪些?找出作品、作者、内容、影响。然后完成下列表格填空。时代作者作品内容影响2、“动脑筋”: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德值得你学习?3、比较:秦长城与明长城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长城: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起止地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秦长城:目的:为了防御匈奴进攻起止地点: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确:建筑材料秦朝以土筑为主,明朝的东段用砖、石。:位置明朝靠南。:长度明朝更长。4、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想一想,这

3、其中的寓意是什么?5、紫禁城是什么时候开始营建的?是哪两朝皇帝曾经居住的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建筑?(它是明成祖营建的,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的地方,其中的宫殿楼阁金碧辉煌,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强调紫禁城又被称为故宫,是北京城的一部分。)6、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文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最著名的是长篇章回体小说有哪些?写什么内容?反映什么主题?填表。时代作者作品内容主题三、归纳总结课文:利用板书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板书设计:一、科技名著(作者、内容、影响) 1、本草纲目 2、天工开物 3、农政全书二、雄伟建筑 1

4、、明长城 2、北京城三、小说和戏剧 1、三国通俗演义 2、水浒传 3、西游记 4、牡丹亭四、堂上检测。1、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李时珍 西游记宋应星 三国志通俗演义徐光启 水浒传施耐庵 农政全书罗贯中 本草纲目吴承恩 天工开物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中描写的场景在下列哪部名著中能读到? (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3、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唐僧取经、孙悟空智降妖怪等故事出自于我国古代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这部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4、端午节到了,青青想到山上采些艾草(一种中药),她应查阅的著作是( )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D缀术 C水经注5、在尚未普及电视和电影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一本精美的连环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很多人就是在童年时通过连环画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