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通信科院开题报龙川_第1页
07通信科院开题报龙川_第2页
07通信科院开题报龙川_第3页
07通信科院开题报龙川_第4页
07通信科院开题报龙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课题来源(选择其中一项填写:1.导师指定;2.自选;3.课题指南一、课题来源(选择其中一项填写:1.导师指定;2.自选;3.课题指南二、课题研究现年代中期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最高端的型号也只有8 位单片机来看,那么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1976-1978):单片机的控索阶段。el 公司的48 为代表。MCS 48 的推出是在工控领域的控索,参与这一控索的公司Motorola 、Zilog 等,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就是 SCM 的诞生年代, “单机片”一词即由此而来。第二阶段(1978-1982)单片机的完善阶段。 el 公司在 MCS 48

2、基础上推出了完善的、典型的单片机系列 MCS 51。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奠定了典型的通用总线型单片机体系结构。完善的外部总线。MCS-51 设置了经典的 8 位单片机的总线结构,8 位数据总线、16 位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及具有很多机通信功能的串行通 口。CPU 功能单元的集中管理模式。体现工控特性的位地址空间及位操作方式。指令系统趋于丰富和完善,并且增加了许多突出控制功能的指令。第三阶段(1982-1990):8 位单片机的巩固发展及 16 位单片机的早期的单片机都是8位或4 位的。其中最成功的EL 的8031,为简单可靠而性能不错获得了很大的好评8031 上发展出了 系列单片机系统。基于这一系统

3、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 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90 年代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提高。随EL i960 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 系列的广泛应用,32 位单片机迅速取代 16 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而传统的 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 80 年代提高了数百倍。目前,高端的 32 位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 300MHz,性能直追 C/OS-II 是一个简单、高效的 C/OS-II 是一个简单、高效的 实时操作系统内核,被应用到各种嵌入式系统中。C/OS-II La

4、brosse 编写的一个开放式内核,主要的特点就正在运行的低优先级任务的 CPU 使用权,这个特点使得它的实时性比非占先式的内核要好得多。C/OS 是源代码公开的实时 操作系统,后来推出的 C/OSII 是 C/OS 的升级版。C/O-源码公开、可移植性好、可 、可裁剪、占先式、多任务,而且稳定性与可靠性都很不错,已经有几百个商业应用的实例。操作系统的移植,就是使一个实时内核能在某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上运行。大部分的 C/O-代码是用 CC C/O-C/O-方便地实现移植,C/O-在设计时就已经充分考虑了可移植性。x86、ARM、 C、MIPS 等众多体系结构,并有上百个获得全部源码以及在各种

5、体系结构 C/OS-II 推出阶段,也是单片机向微控制器发展的阶段。 el 公司推出的MCS 96系列单片机,将一些用于测控系统的模数转换器、程序运行监视器、脉宽调制器等纳入片中,体现了单片机的微控制器特征。随着MCS 51 系列的广应用,许多电气厂商竞相使用80C51 为内核,将许多测控系统中使用的电路技术、接术、多通道 A/D 转换、可靠性技术等应用到单片机中,增强了电路路功能,强化了智能控制的特征。(4)第四阶段(1990 至今):微控制器的全面发展阶段。随着单片机在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发展和应用,出现了高速、大寻址范围、强运算能8 位/16 位/32 位通用型单片机,以及小型廉价的 型单

6、片机。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 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 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而在作为掌上电脑和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 的 Windows Linux 操作系统。求进行裁减。可以说,C/OS-II求进行裁减。可以说,C/OS-IIRTOS,同时三、课题的目标和意在硬件方面,与以前使用的单片机相比,由于M的管脚较多,片内资源也比较丰富,如果开始试图实现的很多功能,往往事与愿违,建议从最小系统开始,最小系统正常运行了,硬件方面就成功了一半;在最小系统设计中,要着重处理好输入类型引脚,它们是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将必要的引脚引出以备扩展的需要在扩展了一些功能模块的

7、评估开发板上在CU与各模块之间可以采用零欧姆的电阻相连,以便于调试。方面,从最简单的程序入手比如从通用I/O口点亮一个指示灯开始到启动代码操作系统移植在进行操作系统移植时要多吸收别人已有并公开的成果以缩短开发周期C/OS-II 是由 Labrosse 编写的一个开放式内核,主要的特点就是源码公开,是一个占先式的内核,即已经准备就绪的高优先级任务可以 正在运CPU要好得多。C/OS 是源代码公开的实时 操作系统,后来推出的 II 是 C/OS 的升级版。将C/OS-II 移植到ARM入地了解实时操作系统的构造,加快在ARM次上的扩展和改进打下基础四、课题主四、课题主要内 对 8051 体系结构和

8、工作流程以及实时操作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研对上述设计和实验进行了详细测试,并进行了详细分析五、课题进度安2010年10月2010年11月 2010年11月2010年12月 2011年1月2011年3月 2011年3月2011年5月 六、主要参六、主要参考文1Michael J Pont. 时间触发, 2004.3943. 实时系基础, 周立功实时操作系统Small RTOS 51原理及应用航空航天大, 2004. . 单片机实用技术问答,2003.MichaelJPont.C语系统开发译: 中国电Jean J . Labrosse 著等译实时操作系统C/0S-(第2版航空航天大,2004年6月周立功 编著,ARM光等 编著,ARM应用系统开发详解-基于S3C4510B的系统设计,清等编著处理器结构与应用基础航空航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