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案例分析_第1页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案例分析_第2页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案例分析_第3页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案例分析_第4页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案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博物馆建筑资料实例分析(陕西历史博物馆)实例气候水文地理条件:地形水系: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 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东 以零河和浦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 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堤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 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 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 相邻。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截至2016年, 西安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西安境内河网密集

2、,共有54条河流。其中,渭河、泾河及石川河 系过境河流,其余河流均发源于秦岭山地或骊东南丘陵,绝大多数河流由南向北流经渭河平原注入渭河。黄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 98.46%。西安各条河流的流域面积相差悬殊。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 的有黑河、浦河与洋河。上述三条河流的流域面积占境内总面积 82.37%。发源于秦岭山地的渭河南侧支流,因秦岭北坡山势陡峭,沟谷深 邃,谷峰相间,状若梳齿,使河流具有以下结构特征:一是流向多呈东南一西北向。河流在秦岭山地沿沟壑曲折南向, 出峪后,顺地形斜面自东南流向西北,地质构造断裂带也大致沿东南 一西北走向,浦、容、津诸河等均沿断裂带走向流动。二是河道纵向比

3、降大。各条河流上游段流经秦岭山地时,谷深、 坡陡、流急。出峪后中游段切穿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坡度减小,水流 较缓。三是下游河道横向摆动显著,具有游荡性河流特征。渭河不断向北迁移,浦河由东向西摆动,洋河由西向东演变,滴、滴交替泛滥,形成片状展布的古河道、边滩和心滩。秦岭四是上游河道曲折深切,多峡谷险滩。秦岭北侧峪口多达70余处。五是河床堆积物明显。从河源到河口,随着坡度减小,河流挟沙能力降低,悬移物在下游形成沿河有规律的堆积分布。:区域地质概况: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梢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

4、裂以南秦岭地梢褶皱带新构造 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与此同时, 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 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 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历史与民俗文化及建筑设计者简介历史与民俗文化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市,西北地区第 一大城市,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 地,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亚 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中国重要的制造基地。西安历史悠久,是中国 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有着 7000多 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与雅典、

5、罗马、 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 丝 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 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门户城市与重要交通枢纽,西安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环绕(渭、泾、津、涝、滴、滴、容、浦),自然景观 优美。建筑设计师简介张锦秋(1936年10月7日),女建筑师,师承清华大学梁思成。 张锦秋是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工程院 院士,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师学会理事,中国科协委员,陕 西省科协副主席,西安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全国 政协委员。2015年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 21023

6、2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锦秋星”,浩瀚星空中,再添一颗 被以中国科学家姓名冠名的小行星基地区位分析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古都西安大雁塔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 级博物馆,是中国“ 4A”级旅游景点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属国家“七 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 殿堂”。由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组成,占地 7万平方米,建筑 面积5.6万平方米。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 四隅崇楼”的仿唐建筑群体,连廊庭院,参差错落,典雅凝重,气势 雄伟,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馆区占地6500

7、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 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 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多达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2.4功能分区主馆专题展览厅、定浦. ffe念品主馆:文物库、陈列厅、公共服务设施、行政用房、业务用房,设备用房建筑物采取了相对集中的布局,从而最大限度地争取了绿地面积,使主馆处于绿化环抱之中。观众主入口面南,临主干道小寨东路,距红线50米,观众次入口面东 , 临次干道翠华路。工作人员入口面北, 距兴善寺街红线30 米 ,其间为城市绿带。文物及其他货运之出入口在场地西北角之西门

8、。为了保证馆区的良好环境, 将锅炉房另行安排在兴善寺街以北距此场地一百米的另一块基地上。主馆布置略向东偏, 使西侧留有70 米宽的绿地以供远期发展扩建之用。建筑设计按基本功能分为前后二大部分 “前台”:前部是对观众开放、直接为观众服务的区域。包括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区以及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全部对公众开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区以及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全部对公众开放的设施围烧主庭布置,以空廊相联。进入陈列区的三个入口分设在 庭院北面,在布局上为观众提供的选择参观的自由度较大,从南大 门入馆后可通过庭院或连廊直接进入三者中任一部分。 观众也可在序 厅与其两侧的休息厅所构成的室内枢纽空间内对参观路

9、线作灵活的 选择。提供接待、视听设施的东南角楼与提供购物和餐饮的西南角 楼分置于庭院二角,亦便于观众自由选择参观前后的去处。这样一个 环绕庭院布置的“前台”为观众提供了开阔灵活的文化休息场地。2.5建筑造型设计从庭院一角看大门入口西南角楼外景2.5建筑造型设计从庭院一角看大门入口西南角楼外景从东南小院看东回廊从东南小院看东回廊屋顶采用唐代盛行的灰绿色琉璃瓦 显得华贵庄重,古朴大方。墙面材料为仿石棉石专门窗则采用大块茶色玻璃和铝合金框架传统宫殿建筑的造型特征,即以飞檐翼角为母题,在建筑各个转角部 分一再出现。这些出澹深远、曲率舒展的造型对 于建筑艺术风貌的整体构成起到了提纲拿领的作用主展厅外景从主展厅石灯看东南角崇楼从东回廊看主展厅主展厅外景从主展厅石灯看东南角崇楼从东回廊看主展厅陕博挑愉下的椽子、斗拱不仅造型简洁,而且在结构上都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