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教案_第1页
古诗词三首教案_第2页
古诗词三首教案_第3页
古诗词三首教案_第4页
古诗词三首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古诗词三首教案 1. 古诗词三首 课题 1古诗词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3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认“徐、篱”等6个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通过看解释,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能背诵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 重点 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通过看解释,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揣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 会认“徐、篱、疏”3个字,会写“宿、徐、篱、疏、蝶”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

2、记字形。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观风景,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喜悦,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欢之情。 3.学习根据诗句理解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 打定 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2】课件表示春天美景图片。教师导入:同学们,课件中表示春景美不美?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美景?你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描写春景的诗句? 预设:词语:万紫千红、诗情画意 诗句: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赏识暮春节令的乡村风景。(板书:宿

3、新市徐公店) 2.认读“宿、徐”。(留神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情境导入引入课题,进而透露课题,读好题目,为下面的学习打下根基。 3.解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预设: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熟悉了“徐”。“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宿新市徐公店: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出示课件3】 4.读诗题。现在请你根据诗题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吧! 宿/新市/徐公店 5.简介以及写作背景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

4、,出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出示课件4】 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观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出示课件5】 了解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6】 (1)大声、流利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遇到自己热爱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

5、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借助课文解释及其他用适合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7】 (1)生字 留神读准平舌音“宿”,翘舌音“疏”,边音“篱” 指导书写“篱、疏” 留神“篱”上下布局,上窄下宽,倒数其次笔是撇折。 “疏”左右布局,左窄右宽,第一笔是横撇,下面的“止” 激励学生自主预习课文,解决字词障碍,可以提高自学才能,培养学生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 结果一笔横要变成提。 (2)词语理解。【出示课件8】 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稀稀:稀疏。 阴:树荫。 三、图文结合,初读感知 1.了解景物。自由朗读后交流: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

6、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预设:杨万里在诗中写到的景物有“篱”(篱笆)“树”“菜花”(油菜花)“儿童”“黄蝶”; 预设: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 根据学生交流处境指导理解: “篱落” 指的就是篱笆; “树头”是指树枝上。 “小路”就是诗中所写的“小径”。(板书:篱落、一径、枝头(静)儿童、黄蝶、菜花 (动) 2.再读诗句,读通顺。 四、重点突破,理解诗意 1.看看图,说一说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出示课件9】 ()的篱落 ()的小径 ()的儿童 ()的蝴蝶 ()的菜花 ()的树 2.读诗句,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说一说。 根据对词语的理解,小组议论交流。 选代表表示交流: 预设:篱笆很稀疏,小路很

7、长。 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稀稀、深”; 指导联系“花落知多少”理解“花落”;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 “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没有找到) 我们学过的哪句诗句里中的“无”也是指“没有”的意思?(草色遥看近却无中 故事导入为下一步的学生编故事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与情境营造,也为学生开启了学习古诗“赏识风景”的小窗。从诗中找景,再与图对应,能使学生快速把握诗的主景,会意诗中风光,在潜意识中形成确定的学习方法。 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根基,在理解过程中,辅以画面扶助,在联系中察觉古诗理解的规律,在确定程度上梳理了学识,掌管了语言规律,使学习有规律可循。 “无”是没有的意思。) 3.

8、再读诗句,读好节奏。【出示课件10】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稀稀/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五、吟吟诵诵,渐入诗境 1.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赏识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赏识到的风景说给大家听吧! 小组交流说诗意,再在全班交流:【出示课件11】 (诗句的大意: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花儿谢了,露出一些新绿,叶子还没成阴。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黄山的菜花丛中没法找寻。) (板书:黄 新绿 黄) 2.看着这样的风景,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他有怎样的感受呢?【出示课件12】 预设:诗人被这美观的风景吸引了,分外爱

9、好这乡村田园风光。(板书:情:爱好) 请你把最爱好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 3.配乐一齐读诗。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 六、图文对照,学编故事 1.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诗人眼里不仅仅是一个短短的镜头,开展想象,把你“见”到的说给同学听听吧。【出示课件13】 (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正在追逐一只黄色的蝴蝶。黄蝶儿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犹如有意与他捉迷藏。追了一会儿,黄蝶儿约莫也飞累了吧,它停了下来,歇在路旁的篱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脚,眼睛紧盯着蝴蝶,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珠。诗人这时留心地详察起眼前的小男

10、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亮堂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心爱。淡紫色的短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秀美。说时迟,那时快,小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聪慧地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去了,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的菜花。小男孩分外懊恼,满脸的不欣喜。他瞅了诗人一眼,便蹦跳着跑开,去探索新的喜悦了。) 入诗境、悟诗情在交流中强调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 以诗为媒介开展听说训练,既进展了学生的语言,又深化了诗的意境,使诗境充实,境入人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 你能看着图吟诵给同学们听吗?(指导有感情背诵) 在背诵的根基上,把

11、这首诗默写下来,留神不要写错别字。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迟()分钟 七、课堂总结,再现课文。【出示课件14】 1. 古时候的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诗人对乡村生活更是弥漫了爱好之情,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用爱好的语气再读一读全文吧! 2. 本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时也是一个好玩的故事,请把这个故事写下来,看谁写得生动,想象丰富。 板书 内容 诗宿新市徐公店【出示课件15】 情爱好 画:篱落、一径、枝头 (静) 画追入 儿童 黄蝶 菜花(动) 意色:黄(绿)(黄)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16-18】 一、一字多音我会选。 xi s 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

12、要回宿( )舍。 二、读拼音,写汉字。 黄昏时分, 一只蜻蜓x x ( )落在xsh( )的 l b( )上,打定要在这儿借s( )一晚。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宿( ) 未( ) 径( ) 菜( ) 宜( ) 味( ) 经( ) 彩( ) 四、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1.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诗中描写了_种景物,分别是_。表达了诗人 之情。 2.“ 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情景。 【答案】 一、 徐徐 篱笆 生疏 二、住宿 适合 未来 品评 小径 经过 白菜 彩色 三、1.xi 2.s 四、1.宋 杨万里 6 篱落、一径、枝头 儿童 黄蝶 菜花 对田园生活的爱好

13、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教学反思 告成之处: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告成之处有以下方面: 1.提防诵读指导。诵读的自然在于各个学习时段安置不同形式的读,读出质量。初读时要读,指名读,听读,齐读,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 理解诗句时要读,默读,落重音读,把停顿读正确,把节奏读正确;吟诵时要读,配乐读,看图诵读,把诗意读出来,把情感读出来。 2.图文结合,读中理解诗意,悟出诗情。图文结合讲求自然,切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需要扶助时引导学生看看图,在片面学生关注时一起共享 “成果”来看看图学一学; 感受诗情讲求自然,诗人有诗人的情,读者有读者的情,时空不同,老少有异,只要天性的理解来自于

14、对诗意的正确把握,来源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一切情皆可融入那明艳的“暮春扑蝶图”中。 缺乏之处: 在朗读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 今后理应多联系生活,谈体会和感悟的根基上,自然过渡到感情朗读,多多培养学生的感情朗读古诗的才能。 其次课时(四时田园杂兴) 教学 目标 1.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主识字,会读“杂”字,会写“杂、稀、蜻、蜓”等4个生字。正确读写“杂兴”“菜花稀”“蜻蜓”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4.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解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扶

15、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欢。 教具 打定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揭题。一年之中有哪几个季节?你能用一首诗来报告同学们你热爱哪个季节吗?【出示课件20】 (学生交流)是呀!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有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板书课题:四时田园杂兴留神“杂”字,下面的片面,不是“木”。 2.读诗题,解题意。 请同学来读诗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揣摩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导入环节的设计,回想旧知,引起新知,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

16、打定。 【出示课件21】( “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四声。“即兴”意思是:对眼前景物有所感想,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这里的“兴”,兴致,兴趣,“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风景而产生了好多的感想。 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 2. 简介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22】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

17、,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人的痛楚,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熟悉生字:【出示课件23】杂、稀、蜻、蜓。 留神读准平舌音“杂”,后鼻音“蜻、蜓”。 2.指导书写【出示课件24】 “蜻、蜓、稀”都是左右布局,且左窄右宽,更加是“蜓”字,右边不要写成“延”。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结合课文解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议论。 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25】 (1)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

18、以吃。 (2)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3)蛱(ji)蝶:蝴蝶的一种。 三、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个人自由朗读。 (2)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地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画: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他们分别怎么样?【出示课件26】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风景。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引导回复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初夏江南风景: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齐读(

19、正音,留神读出诗的节奏) 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训练学生自读课文,自行解决词语的才能,训练学生的理解才能,为学习古诗打下根基。 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层层深入,下面的学习降低了难度。 1.交流学法 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约莫意思,平日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交流学习方法) 预设:可以借助课文解释理解。 预设:可以,查资料理解。 预设:还可以问老师。 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接下来,咱们就先借助诗句下面的解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

20、思啦! 2.学生自学 3.约莫说说诗句的意思。(同桌说,指名说) (1)方才,你读懂了哪句? (指示“惟有、日长”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惟有:只有; 日长:天长了。) (2)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 (3)教师随机点拨,留神语言表述上的流畅。 照方才他的说法,你觉得还缺少些什么? (借助解释,能把意思说完整了; 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出示课件27】 4.质疑: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乳白菜花稀。”【出示课件28】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21、(2)交流: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荞麦花一片乳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逐词逐句概括句意,再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意,并提炼成诗句,这是教会学生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 先交流学习方法,再让学生自学,交流议论,并提出质疑,表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2.赏析“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出示课件29】 (1)诗歌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2)交流:(天长了,农人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 只有蜻蜓和蝴蝶围着篱笆飞来飞去。) (3)读诗斟酌:【出示课件30】 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风景。

22、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五、再读古诗,交流探究 1.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最热爱哪一句?为什么?【出示课件31】 恬静。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写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第四句中写“蜻蜓蛱蝶飞”显得田野静静静的,以动写静。(板书:恬静 以动写静) 总结: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动静相衬的写作手法。 4.指导朗读: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朗读这首诗,体会意境。 5.尝试背诵:自由背同桌背全班背 六、比较阅读,拓展延迟 这首诗风格新颖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板书:新颖、田园、安逸闲适) 拓展四时田园杂兴之一【出示课件32

23、】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通过比较阅读,了解范成大田园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渡)师:方才我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借助解释、插图外,还通过发挥想象,(板书)读懂了、读好了这首诗。请大家再读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又是在写什么呢?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这首诗,说说大意,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你可以仿照方才学诗的方法,借助解释,想象画面,来读懂整首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再全班交流。 (1)指名读, (2)说诗句的意思,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光? 3.对比两首诗 (1)这两首诗都是写田园风

24、光,前一首呢,诗人重点在写什么呢?(写景),后一首,诗人着重描写了村庄里男女劳动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劳动的喜悦,乡村生活的和谐,这么一种兴致。是呀,同样是写田园诗,但诗人查看的角度不一样,写作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有写劳动场面的,有写景物的。看来,这乡村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还有那各种各样的人,在诗人眼中都是弥漫活力、活力的。只有喜欢生活的人才能抓获到如此有活力和活力的场景。诗人范成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让我们把这种情感带进诗中来读读吧!(读) (2)看着这样喜人的景象,让我们不仅想起了村庄男女劳动时的场面“昼出” (3)虽然只字不提劳动场面,但景物的描写同样让人感受到了那农村的勃勃活力,劳动

25、的喜悦。来,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两首诗吧!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迟 ()分钟 七、总结交流,拓展阅读【出示课件33】 1.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乐趣? 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农村的自然风景。让我们从中体会到田园之美,自然之趣,劳动之乐。 2.搜集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阅读赏识。 课堂延迟,训练学生的概括才能和搜集资料的才能。 板书 内容 四时田园杂兴【出示课件34】 初夏江南风景: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新颖、田园、恬静、 安逸、闲适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35-37】 一、拼一拼,写一写。 入夜时分,夕阳照在x ( )疏的篱笆上,几只qn tn ( )正落在上

26、面休息。 二、形近字组词。 梅( ) 麦( ) 唯( ) 蛱( ) 海( ) 青( ) 惟( ) 峡( ) 三、一字多音,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欣喜(xng)。( ) 2.方才听到爸爸说要给我买台电脑,我听后兴(xng)奋极了。( ) 3.日长(chng)篱落无人过。( ) 四、读读诗句,理解词语和句子。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篱落: 蛱蝶: 惟有: 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答案】 一、稀 蜻 蜓 二、梅子 小麦 唯一 蛱蝶 大海 青草 唯有 山峡 三、1. 2.3. 四、1.篱笆 蝴蝶的一种 只有 2.天长

27、了,农人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 只有蜻蜓和蝴蝶围着篱笆飞来飞去。 教学反思 告成之处: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告成之处有以下方面: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并在此根基上,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才能,掌管生字词,能够读通课文,为理解课文打下根基。对整首诗歌有个整体感知,初步体会田园生活的美好。 二、研读品评,理解诗情。 这一教学环节是这节课的主体,通过理解词语,初步感知古诗内容,探究诗意,了解诗情,步步深入,层层理解,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及诗题,然后赋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品读、感悟。在熟读诗歌的根基上

28、,梳理诗中的重点词句,抓住文中的字眼,理解整首诗的诗意。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全班反应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在此根基上,想象诗歌的意境,体悟表达的情感。 三、比较阅读,拓展延迟 本课选取了四时田园杂兴“春日”组和本课的“夏日组”比较阅读,通过比较阅读,既轻易让学生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又拓展了学生的类文阅读,可谓一举两得,学生学习兴趣浓重,教学效果不错。 缺乏之处: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缺乏的地方。存在的缺乏如下: 古诗的朗读力度还远远不够。今后理应在古诗朗读的节奏、韵律上下功夫。可以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带动,让学生在理解的根基上,入情入境

29、地读,真正热爱古诗,热爱朗读。 第三课时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熟悉“锄、剥”2个字,会写“茅、檐、翁、锄、赖、剥”等6个字,适时引领学生理解 “翁媪”“无赖”等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放飞想象,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静谧与美好,体会词人对温馨、平和的乡村生活的敬仰之情。 4.引领学生总结并运用“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的方法学习古诗词。 教具 打定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导入课题,解题读题 1.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及四时田园杂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它是南宋出名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

30、(板书)清平乐村居。【出示课件39】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边写边指点:写字像做人一样,来不得半点马虎) 齐读课题。 2.(板书:村居)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师板书“村居”) 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下面老师再考考大家。(师板书“清平乐yu”,并齐读) “清平乐”这个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想象一下:有水的地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凉快舒适。这是一首清静平和的音乐,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3.看来,有了丰富的想象,一个普遍的词也会变得有灵性、有生命,就活起来了。学语文就要这样。 指读:清平乐村居 4.师介绍:【出示课件40】 “清平乐”是词牌名,清平乐是一首曲子,是用来演奏的。光听

31、这个词牌名,你有怎样的感受? (只要用它作词牌的词都给人一种清静、平和、舒适的感觉。) 导入课文,解题入手,介绍词牌,扫除题目带来的阅读障碍。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感知,疏通字词 1.请同学们开启书,自由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一字不差。 2.学生自读课文。指点:轻轻地读,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去探索那种清静、平和、惬意的感觉。 3.检查初读。 谁来都给大家听? (读得正确即可,教师相机正音。) 【出示课件41】教师相机正音,指导书写“茅、檐”。 “茅”上下布局,上窄下宽,第五笔是点,结果一笔是撇,别忘却写。 “檐”左窄右宽,右边的横画较多,留神间距平匀,长短不一,“言”字上面

32、一横最长。 4.指名学生朗读; 齐读全词。 5.读着读着,你察觉了什么?【出示课件42】 (词的特点:长短句; 词有词牌名;词有上下片;词是押韵的。) 6.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词,看看有没有哪个字、哪个词语、或是哪个句子不理解。 有问题吗?有了问题,怎么办?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 学生自主学习。 7.交流释疑。 我们先来说一说,经过议论解决了哪些问题? 预设:“翁”是什么?请大家看这个字的上面,“翁”字上面是一个“公”字,那就是说“翁”指老公公。 “媪”字左边一个“女”字,就是指老婆婆,老奶奶。 初读课文,分散识字、写字,激励学生带着任务自学、自读。表达

33、学生学习仆人翁地位。 此环节激励学生质疑释疑,合作交流探究自己提出的问题。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了学生,训练了学生动脑及合作的才能。 翁媪就是指白发苍苍的老年夫妇。 预设:谁知道“溪东”这个词的意思? 预设:“锄豆”这个词可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得联系上下文。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锄豆就是锄豆子地里的杂草) 我们可不能被文字的外观意思所迷惑。不过,我们总是在错误中长大的。 三、再读课文,感受韵律之美 1.我们理解了一片面词语的意思之后,再来读一读这首词。生齐读。 2.听到你们读,老师也分外想读。 师用新颖的语调读,力求读得入情入境。 3.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好吗?【出示课件43】 “词

34、”也叫长短句,句子有长有短,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 “小”“草”“媪”,察觉了什么?(第一、二、四句末尾三个字韵母都一致,都有“ao”) 韵母一致或相近,这就是押韵。古人写诗写词讲究押韵,所以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大家把词的上片读读,感受一下。(生读) 我们看词的下片哪些字押韵?(东 笼 蓬) 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 这首词有意思吗?我们再读一读。 四、放飞想象,浸润静谧之美 1.孩子们,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出示课件44】 (生简介画面: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 2.品环境 (1)好茶需要逐渐饮,好词需要细细品。下面

35、我们就细细品来,用我们的想象去品出词中的图画。 每学完一个环节后,让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本首诗词,既可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我们首先来赏识一下这家的居住环境。谁来读词的一二两句? 你从这两句中看到了什么景物?词人为什么说是“青青草”,而不是“青草”? (2)赏景不仅仅要用眼睛,还要学会用耳朵来凝听!【出示课件45】(课件播放潺潺的溪流声) 这样的美景属于你,美美地读一读吧。 (3)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茅檐”是用泥巴垒的墙,茅草盖的房,又矮又小,很简陋,为什么还给你们产生这样美的感觉呢?老师报告你们:好多诗人都有“茅檐”情结,“茅檐”这个词在诗

36、人的笔下频频展现。(板书:茅檐 低小 ) 一个“茅檐”,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弥漫乡土气息的恬静的诗意的小乡村。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感觉读出来。生齐读。 3.品人物【出示课件46-47】 (1)在这样美的环境里住着怎样的一家人呢?请接着读下面。 (2)这一家一共有几口人? 你最热爱谁?为什么? 预设: 品小儿 我最热爱小儿,由于他很心爱。 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儿心爱呢? 我说:“你是个无赖,你欣喜吗?” 为什么? 那为什么说小儿是“无赖”呢?(活泼、心爱)(板书:小儿 无赖) 是的,古代有大量词的意思到了现在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古今词义的区别,今后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词。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小儿

37、心爱呢? 品读课文,品环境,品人物,从整体到片面,读中想象,与文本对话,感悟诗人表达的感情。 品“卧”。“卧”是什么样的容貌? “卧剥莲蓬的样子”能想象出来吗? (很专注,很专心,还会哼着歌,一会儿还会仰着,欣喜就打个滚,摇头晃脑,晃动着小脚,侧着身子,用手托着头) 师生小结提升:是的,小儿卧的模样可多了,他容许仰着就仰着,容许 师引说:他是多么高兴、高兴、自由自由、幸福、惬意 难怪冰心奶奶说,“除了宇宙,世上最心爱的就是孩子”,就是你们,就是这个小儿。谁来读读这句? 品大儿和中儿 热爱大儿,由于他很勤劳。 热爱中儿,由于他会编织鸡笼。会编织鸡笼,那就是说他心灵手巧 (板书:大儿:勤劳 中儿:

38、心灵手巧) 品翁媪 师讲解:虽然他们年岁逐增,青春不再,容颜已老,可是童心未泯。人们常说老小孩儿,老小孩儿,其实老人往往和孩子一样心爱。前面有同学提出“相媚好”这个词不懂【出示课件48】(课件出示图片:突出“相媚好”)。你们看图,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靠得很近,相互亲热地闲聊,这就是相媚好。 “相媚好”指两个人很亲热地说着有感情的话。他们嘴里操着吴音会说些什么呢? 老人们,这么亲近地、幸福的说着话儿,拉着家常,这就是相媚好。(板书:翁媪 吴音 相媚好 ) 假设此时大儿、中儿、小儿听到老人幸福的交流,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一家人生活得怎样?(幸福、喜悦、喜悦、温馨、自由自由、与世无

39、争) 你们看,他们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热爱做的事,干自己热爱干的活,真是各得其乐。你们敬仰这样的生活吗?师引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仅仅是“翁”和“媪”醉了吗?还有谁醉了?(诗人、我们)(板书:醉) 你醉了,我醉了,大家都醉了。让我们也醉一回吧!(放音乐,配乐朗读) 让我们闭上眼睛,记住这首清平乐。 听了同学们的吟诵,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画,仿佛听到了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让我们再来美美地吟诵这首清平乐! 五、拓展延迟,写话练习【出示课件49】 出示这首词的画面,提出写话要求。 1.配乐写话。此时此刻,你的脑海展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朴的文字举行描述。 2.画面取名:

40、给自己的文字取一个美观的名字。 3.集体交流 交流议论: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 4.背诵这首词。 板书 内容 茅檐 低小【出示课件50】 翁媪 吴音 相媚好 醉 清平乐 村居 大儿:勤劳 中儿:心灵手巧 小儿: 无赖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51-53】 一、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 清平乐(lyu)茅檐(ynyng) 剥莲蓬(bbo)亡赖(wng w) 相媚好(mi mi)翁媪(wno) 二、填空。 清平乐村居中,“ ”是词牌名,“村居”是 ,他的意思是 。词的是 代词人 。这是一首描写 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 、 、 、 、等这些平常的景象,把农

41、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抒发了词人 的思想感情。 三、写一写。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想想当时情景,写一段对话。 【答案】 一、yu yn bo w mi o 二、 清平乐” 这首诗的题目 乡村生活 。 宋 辛弃疾 。 农村景象 茅檐 、 小溪 、 青草 、 吴农五口之家 对农村和平恬静生活的爱好 三、例如:你看我们的三个儿子,大儿子多么勤劳能干,正在溪东给豆田锄草,二儿子最心灵手巧,正在编织鸡笼,小儿子最心爱,躺着在剥莲蓬吃呢! 教学反思 告成之处: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告成之处有以下方面: 一是初读词读通顺,正确。先让学生自己把这首

42、词读正确,读流利,读得字正腔圆。然后,结合词的特点,如“长短句”“韵脚”以及“词牌名”等特点,让学生深入体会,从而读出了词的感觉,品出了词的韵味。 二是理解词意,解决关键词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的方法自助解决困惑。在组织教学中,根据学情,因生而动,紧紧扣住“无赖”“相媚好”等关键词举行交流与体会,大胆放手,激励学生探究,抓住诗中关键的词句,从不同的角度去斟酌和判断,从而深刻地理解诗词的意旨。 三是图文结合,想象画面。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出画面,才能让学生深入感悟诗情与诗境。通过音乐,为学生创设词的情境

43、,让学生轻声诵读想象,感悟诗词的意境美。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想象,从而感悟诗歌的意境之美。结果,又通过“这是一幅 的图画”举行提升,将词的画面用词语举行提炼与升华,学生的“温馨”“幸福”“幽静”“和谐”“快乐”等感悟将本课教学推向一个高潮。 四是在理解的根基上,理解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前面的三个环节中,学生不断与举行对话,也逐步想探究:辛弃疾为什么要表达一个“温馨”“幸福”“幽静”“和谐 ”“快乐”的画面呢? 缺乏之处: 教学按照预设的教学流程走,但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少了,互动交流的时间少了,大片面时间老师在讲授

44、,没有真正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后,我熟悉到除了老师自身有充沛的学识储蓄,在备课时还要预设到课堂上可能会展现的问题并有应对才能,孩子是有思想的,课堂处境是随时发生变化的,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能不受教学设计的限制,跳出教学预设,将各个环节做扎实且能高明无痕贯穿过渡,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风景的描写,表达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告成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恬静新颖的晚春风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

45、。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风景。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调鲜丽。诗人用新颖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慌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上片勾画环境陪衬气氛。这首词具有浓重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四处洋溢着对农村生活的喜悦、敬仰之情,侧面上反映了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敬仰。 【介绍】 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

46、(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添置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分外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加入礼部试,落第而归,仍持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时主

47、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栻介绍,才得接见。张浚对他说:“元符贵人,腰金纤紫者何隙,惟邹志完、陈莹中姓名与日月争光!”同时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杨万里服膺其教终身,于是名其读书之室曰“诚斋”,以明己志。胡铨当时谪居衡州,杨万里又请他为此写了诚斋记。他“一日而并得二师”,张浚、胡铨两位爱国名臣成为杨万里终生效法的模范。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范成大号石湖居士,谥文穆,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父母早亡,家境贫寒。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初授户曹,历官监和剂局、处州知府,累官起居郎。范成大的作品在当时即有显著影响,到清初那么影响尤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剑南诗稿)之说,与尤袤、杨万里、陆游号称“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